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逐渐感觉暖和。下列关于人体内能的变化及其变化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做功 B.增大、做功 C.减小、热传递 D.增大、热传递
2.礼花喷射器结构如图所示,气罐内有高压气体,气罐通过气阀与纸筒相连。使用时转动纸筒打开气阀,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对该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气罐内的高压气体内能增加
B.气罐内的高压气体温度不变
C.气罐内气体通过对外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其内能
D.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压缩冲程相同
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小明把透镜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
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
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气味
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4.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B.燃料的热值越大,则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C.焦炭的热值是3.0×107 J/kg,其值的大小和燃烧质量的多少无关
D.甲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则甲的热值一定比乙的大
5.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初温相同,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得较快的是
A.水 B.煤油 C.一样快 D.无法判断
6.关于汽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汽油机的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B.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次
C.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可做汽车发动机冷却剂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一个魔术合金勺子(晶体),长时间放在37℃的恒温环境中不熔化,放在50℃的水中会熔化,则( )
A.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50℃
B.熔化过程是通过做功改变合金勺子的内能
C.勺子放在50℃的水中熔化时,温度、内能均不变
D.勺子放在50℃的水熔化时温度不变,热量从水传向勺子
8.为了节约能源,需要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A.让燃料与空气混合充分,使燃料燃烧得比较完全
B.在设计与制造热机时要不断改进与创新,以减少能量的损失
C.尽量减少热机内部各部件间的摩擦
D.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9.2016年春节期间,我市开展了“寻根乡愁,记住年味”的活动.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所晒的“年味”照片,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甩炮﹣﹣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而引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B.香肠﹣﹣灌制好的香肠,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C.小火锅﹣﹣沸腾的火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D.汤圆﹣﹣刚煮熟的汤圆冒“白气”,这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10.利用如图甲所示,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完成实验探究,应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体积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比较第2min和第3min的吸热情况,在第2min时a吸收的热量比b多
C.吸热能力较强的是a,a是水,它更适合作冷却剂
D.利用图乙中图像的数据,可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8×103J/(kg·℃)
二、多选题
11.关于分子热运动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B.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
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水的内能一定比冰的内能大
1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利用热传递,增加水的内能使瓶内水温升高
B.图甲温度计显示的是图乙中第3分钟时水的温度
C.由乙图可知,该处大气压可能低于1标准大气压
D.烧瓶口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4.小丽在家与妈妈一起烹饪食物,在炖排骨时放多了盐,使排骨汤变咸了,妈妈建议往汤里加入适量的清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盐使排骨汤变咸,是因为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炖排骨汤时,汤沸腾后由大火调到小火,可以使汤的沸点降低
C.炖排骨汤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汤的内能
D.咸汤里加入一些清水后,汤的质量变大,体积不变,密度变大
15.如图所示,一个管壁很厚的玻璃管中,用活塞密封着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玻璃管内的气体( )
A.密度不变 B.温度升高 C.分子热运动变缓 D.内能增大
1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相同的物体,它们具有的内能不一定相等
C.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的状态都有关系
三、填空题
17.进行了热学的相关实验:请根据如图所示的三个热学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紧压两铅柱使它们合在一起,下面悬挂钩码都不分开,这说明
(2)乙图,试管内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3)丙图,抽掉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会混合在一起,颜色逐渐变均匀,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了
18.发射神舟十四号的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填“大”或“小”) 的热值。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如果完全燃烧50g酒精,则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J。
19.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但本质上有区别:做功是能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的 。
20.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其物理含义是 。一瓶酒精用去,剩下酒精的热值为 。
21.老旧小区改造措施惠及万民,其中为房屋外墙安装保温层更换门窗等措施可减少散热,提高室温实现“节能减排”,因此某居民楼一冬天可节约燃煤2.8×104kg,这些热量可使常温下人工湖中1.0×108kg的水温度升高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煤的热值为3.0×107J/kg]
22.用煤气灶烧水时,燃烧2kg煤气,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10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煤气灶的效率为 %。[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kg]
23.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瓶内气体内能 ,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了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 ,温度 。
24.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1s内,汽油机完成了 个工作循环。若这台汽油机改用天然气做燃料,完全燃烧0.1m3天然气释放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的50%被水吸收,可以将100kg的水由20℃加热到 ℃。[q天然气=4.2×107J/m3,c水=4.2×103J/(kg ℃)]
四、实验题
25.在“比较燃料的热值大小”实验中:
(1)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中加入等质量的燃料,并在烧杯中装入初温、 相同的水;
(2)本次实验,通过观察 来比较两种燃料热值的大小;
(3)请为本次需要测量和计算的量设计一个记录表格。
(4)本次实验中为了计算出燃料的热值,需要用到的公式有 、 。
26.南南和开开共同探究物质A和物质B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安装甲图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 安装(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
(2)调整好器材后,他们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选填“a”、“b”或“c”)。( )
(3)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1min记录一下物质A和物质B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里。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物质 (选填“A”或“B”)是晶体,在4min~7min这段时间内它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的温度/°C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1 54
B的温度/°C 60 61 62 63 64 66 67 69 71 74 77 81 85
27.a、b两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在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水的沸点是 ℃。说明当时气压 一标准大气压(选填“>”、“<”或“=”)
(3)实验中,两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间如图丙所示,则他们所用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ma mb(选填“>”、“<”或“=”)
28.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图中 (选填“A”或“B”)的位置。
(2)实验中通过 (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反映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3)实验中加热质量均为50g的水和煤油,记录水和煤油的温度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水的温度/℃ 6 12 18 24 30
煤油的温度/℃ 6 18 30 42 54
分析实验数据: 的吸热能力较强。举出一例这种物质由于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 。
五、简答题
29.宁夏近年来很多农村大力发展养殖业,玉米是重要的饲料,如图是干旱地里的玉米,非常适合宁夏山地种植,主要原因是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对玉米造成损害很小,产量高。请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30.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如下的实验:首先将含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用橡胶塞子塞紧,如图甲所示;接着两手分别握住瓶的上、下部分,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如图乙所示;继续拧瓶可以看到瓶塞飞出数米远,同时瓶口和瓶内出现白气,如图丙所示。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上述过程并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2025年1月17日初中物理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B A D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C AC ABCD AC BD BC
1.D
【详解】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吸收热水袋放出的热量,人体的内能增大,所以人体逐渐感觉暖和。这过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选D。
【点睛】
2.C
【详解】ABC.在喷出礼花的过程中,罐内的压缩空气对礼花做功,空气内能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罐内气体内能减少,气罐内壁温度降低,这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AB错误,C正确;
D.汽油机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而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时,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与汽油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方式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小明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不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A符合题意;
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
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气味,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C不符合题意;
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A.单位质量或体积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故错误;
B.由可知,燃料的热值越大,但不知道燃料质量,无法判断放出热量的多少,故错误;
C.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故正确;
D.由可知,甲乙燃料的质量未知,无法比较热值大小,故错误。
故选C。
5.B
【详解】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由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时,吸收相等的热量,煤油的温度升得高、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故选B.
6.A
【详解】A.功率和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的大小与效率的高低没有关系,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B.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在升高相同温度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缸里的燃气,使燃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该合金长时间放在37℃的恒温环境中不熔化,放在50℃的水中会熔化,说明它的熔点等于或高于37℃,低于50℃,故A不符合题意;
B.熔化过程中,合金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合金勺子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合金是晶体,勺子放在50℃的水中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勺子放在50℃的水熔化时温度不变,勺子要吸收热量,热量从水传向勺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ABC.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所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所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都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效率.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故D错误,符合题意.
9.A
【详解】A.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对鞭炮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正确;
B.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沸腾的火锅香气四溢,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C错误;
D.刚煮熟的汤圆冒“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10.D
【详解】A.要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根据控制变量法,应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等,而不是体积相等,故A错误;
B.由乙图可知,在第2min和第3min内,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相同,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即b吸收的热量比a多,而在第2min时ab吸收的热量相同,故B错误;
C.由乙图可知,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b液体加热的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即b液体的吸热能力强,则b是水,它更适合作冷却剂,故C错误;
D.由乙图可知,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
Q水 =c水 mΔt水 =4.2×103 J/(kg ℃)×m×20℃
由乙图可知,加热2min,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Q油 =c油 mΔt油 =c油 m×20℃
因为,所以
解得c油 =2.8×103 J/(kg ℃),故D正确。
故选D。
11.BC
【详解】A.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公式可知,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体的比热容有关,故A错误;
B.加热时,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内能增加,这时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增加的内能,故B正确;
C.物质的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故C正确;
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12.AC
【详解】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B错误;
C.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
D.内能还跟质量和温度有关,故说水的内能一定比冰的内能大过于绝对,故D错误。
故选AC。
13.ABCD
【详解】A.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实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水的温度升高,故A正确;
B.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读数为93℃,图乙中第3分钟温度是93℃,图甲温度计显示的是图乙中第3分钟时水的温度,故B正确;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图乙中水的沸点是97℃,该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C正确;
D.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 D正确。
故选ABCD。
14.AC
【详解】A.加盐使排骨汤变咸是扩散现象,是因为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正确;
B.炖排骨汤时,汤沸腾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此时汤继续沸腾,汤的温度不变,沸点不会改变,故B错误;
C.炖排骨汤的过程中,汤从锅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汤的内能增加,故C正确;
D.盐水的密度与浓度有关,咸汤里加入一些清水后,汤的质量变大,但浓度降低了,所以汤的密度会变小,故D错误。
故选AC。
15.BD
【详解】在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气体体积变小,质量不变,由公式得气体密度变大。
故选BD。
16.BC
【详解】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不知道物体的质量和状态,温度相同的物体,它们具有的内能不一定相等,故B正确;
C.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C正确;
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与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的状态有关,故D错误。
故选BC。
17.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1)[1]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引力使固态和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也能将物体粘连在一起。
(2)[2]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的过程是气体向外做功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
(3)[3]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扩散现象,例如使不均匀的混合气体趋于均匀;能闻到远处的桂花的香味等。
18. 大 1.5×106
【详解】[1] 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大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2] 酒精的质量
m=50g=0.05kg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0.05kg×3.0×107J/kg=1.5×106J
19. 等效 转移
【详解】[1][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与热传递,它们在改变内能上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它们的区别在于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能量的形式是变化的,比如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传递则是内能在物体间发生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有变化。
20. 完全燃烧1kg的酒精可放出的热量是3×107J 3×107J/kg
【分析】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无关
【详解】[1]酒精的热值是3×107J/kg,是指完全燃烧1kg的酒精可放出的热量是3×107J。
[2]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质量变小,但燃料种类不变,所以剩下酒精的热值不变,仍然为3×107J/kg。
21.2
【详解】这些煤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为
根据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
由得,这些热量可使人工湖中1.0×108kg的水温度升高
22. 3.36×107 8.4×107 40
【详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100kg×(100℃-20℃)=3.36×107J
[2]2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煤气q煤气=2kg×4.2×107J/kg=8.4×107J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23. 增大 白雾 减小 降低
【详解】[1][2][3][4]打气筒压缩瓶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当瓶塞跳起来时,气体膨胀对瓶塞做了功,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瓶内出现“白雾”。
24. 20 4.2×106 25
【详解】[1]1分钟转2400转,则1秒转40转,一个工作循环转2转,40转完成了20个工作循环。
[2]完全燃烧0.1m3天然气释放的热量为
[3]若这些热量的5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水的温度变化量为
则水的末温为
25. 质量 液体升高的温度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燃料1
燃料2
Q=cmΔt
【详解】(1)[1]水吸收热量后温度的变化,与吸热的多少及质量有关,所以还要控制两杯水的质量相等。
(2)[2]根据转换法可知,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液体升高的温度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
(3)[3]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材料的热值,需使质量相同,加热水的质量相同,根据水升高的温度进行比较,记录表格如下: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燃料1
燃料2
(4)[4][5]根据题意,需要用到的公式有吸热公式
热值公式
26. 从下往上 b A 增大
【详解】(1)[1]安装实验装置时,要考虑到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此需要先固定好酒精灯和石棉网的高度,再固定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应该从下往上的安装。
(2)[2]读温度计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俯视温度计会导致读数偏大,仰视温度计会导致读数偏小,故读数正确的是b。
(3)[3][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从表格中的数据发现,A物质在第4min-7min时的温度不变,而B的温度一直在升高,故A是晶体;晶体熔化需要不断吸收热量,其内能会增大。
27.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98 < >
【详解】(1)[1]根据图甲可知,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而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温度计的示数是98℃。
[3]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低,水的沸点低,所以当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3)[4]由图丙知a的初温比b的初温高,ab同时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升高的温度低,根据Q=cmΔt知,说明a的质量大,即
ma>mb
28. A 加热时间 水 用水作发动机的冷却液
【详解】(1)[1]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图中A的位置。
(2)[2]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反映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3)[3][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慢,水的吸热能力较强。根据Q=cmΔt,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和其它液体相比吸热多,故用水作发动机的冷却液。
29.见解析
【详解】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植株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大对玉米植株造成损害。
30.见解析
【详解】使劲拧瓶子,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气体的内能,相当于汽油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继续拧瓶子时,因为分子间隙变小,小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故瓶塞会被弹出。瓶盖被弹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将自身的内能转化为瓶盖的机械能。当瓶盖飞出时,瓶内及瓶口有白雾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了小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