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九年级化学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11月4日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顺利完成192天的在轨工作,其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 )
A.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 B.研制火箭的燃料
C.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 D.计算返回舱落点
2.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动物呼吸 C.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 D.钻木取火
3.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移走蒸发皿 C.测溶液 D.验满二氧化碳
4.科学思维是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氧气分子体积变小
B.醋是酸的,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C.把食盐颗粒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食盐颗粒很快消失——在水分子作用下,氯化钠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扩散到水中,形成了氯化钠溶液
D.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5.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大声呼救
B.厨房天然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的碳酸氢钠溶液
D.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
6.“求真”小组透过“绿色化学”慧眼看世界,发现了很多绿色化学原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A.加高烟囱,减少烟尘对地面的污染
B.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
C.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D.日常生活中,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7.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B.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C.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及分子间隔的变化实现的
D.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8.归纳、整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对所学知识的梳理正确的是( )
A.数字“2”含义 B.空气及其成分
①:表示2个氧原子 ②:表示2个氢分子 ①液氮可用于冷藏血液 ②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优
C.元素之最 D.实验安全原则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①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回原瓶 ②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可对着自己或他人
9.“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贡献,历史上横贯欧亚的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当时的贸易商品主要有茶叶、丝绸、香料、瓷器等。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化学式为),下列有关咖啡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咖啡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咖啡因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
C.咖啡因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D.咖啡因的化学式量为194
10.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元素列为每日膳食营养素,已知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原子的中子数为34
B.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是一种金属元素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11.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向。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D.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数目都发生改变
12.基于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问题 实验方案
A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分离和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D 鉴别、、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13.下列图示实验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与能否发生反应
B.用氯化钠和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D.验证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1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 )
A.空气成分
B.
C.
D..物质的分类
1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碱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表面生锈的铁钉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定量的铜粉
C.室温下向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
D.一定温度下,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加水稀释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态(1)2个氧原子_______。
(2)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离子符号为_______。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18.(8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下列图片均与航空航天有关,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图2“神十八”“神十九”乘组太空合影 图3“天和”核心舱
(1)图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中有液氢。与化石燃料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写一条)。
(2)图2:航天员在太空中呼吸的气体成分和地球类似,航天员在舱内生活,通过电解舱内的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满足航天员在舱内的氧气需求。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天和”核心舱采用大面积可展收柔性太阳电池翼供电,其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____。
(4)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空间站里的每一滴水都会物尽其用。请写出一条你在生活中让水物尽其用的做法______________。
19.(6分)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两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烧杯_______(填“甲”或“乙”)中上层清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氯化钾的溶解度(填“>”、“<”或“=”)。
(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将硝酸钾、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从降温至,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钾
B.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时,在水中加入硝酸钾充分溶解,得到硝酸钾溶液
D.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20.(8分)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假设每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已知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俗称苛性钠,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4)根据上图分析,苛性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1.(10分)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是学生必备的实验技能,以下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装置制取,连接装置、(竖直放置),当装置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填“甲”或“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
(3)用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
(4)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可以用图作为发生装置的有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电石(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乙炔气体
B.浓盐酸(液体)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C.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共热制氨气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2.(12分)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某化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1)实验一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四有白色沉淀生成,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后,探究小组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4)猜想一:氯化钠
猜想二:氯化钠和_______
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钡
【实验过程】
(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另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稀硫酸 _______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还应考虑反应物。【拓展与延伸】
(6)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10分)小红做家务时,发现厨房所用炉灶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钠。为测定该炉灶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取炉灶清洁剂于烧杯中,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至时,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试计算该炉灶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炉灶清洁剂中其他成分不与水、稀盐酸发生反应)。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A A C B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A C D B D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8分)
17.(6分)(1) (2) (3)
18.(8分)(1)产物为水、无污染(或热值高,原料来源广泛等,合理即可)
(2) (3)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4)合理即可
19.(6分)(1)乙 (2)= (3)
20.(8分)(1)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2)
(3)复分解反应
(4)苛性钠(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或写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1.(10分)(1)分液漏斗 (2) 乙
(3)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 (4)
22.(12分)(1) 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
(2)产生气泡 (3)
(4)碳酸钠或 (5)有白色沉淀 (6)沉淀、气体或水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10分)解:设该炉灶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加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答:该炉灶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少解、答、单位扣一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第二十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音频)

下一篇: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