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分数: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共35分。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中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C B C B A D A B C D D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2.21-2.23之间, 偏大。 17.传递信息, 响度。
18.音调。 19. 绿, 凹, 大于。 20. 4, 衣领。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1 22
四、实验题(第23题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24分)
23.较暗;确定像的位置;光的反射;能。
24.(1)同一高度,10, 会聚。 (2)右, 投影仪。 (3)缩小,实像。
(4)远离。 (5)上。(6)D。
25.(1) 。 (2)偏大; 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时,会有部分食用油残留在烧杯中,导致测得的体积偏小,测得的密度偏大。
(3)C 。 (4) 。
评分标准:第23题、第24题每空1分,第25题每空2分
五、计算题(第25题5分,第26题7分,第27题13分,共2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6解:(1)选择碳纤维材料。(1分)
因为在强度相同时,体积相同时,密度小质量小,车较轻。
(2)这种车架的质量(2分)
(3)速度大小为 (2分)
其他解法正确同样得分。
27解:(1)由题意知,高铁列车从A高铁站到B高铁站的距离是948km,全程所用时间为(1分)
列可得,列车从A高铁站到B高铁站的平均速度为(2分)
(2)由题意知,列车通过桥梁的速度为
由得,列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则列车的长度为(4分)
其他解法正确同样得分。
28解:(1)由乙图可知,容器的质量为m容器=50g,当液体体积为V液体=200cm3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250g,则液体的质量m液=m总﹣m容器=250g﹣50g=200g
液体的密度(4分)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V液′=V=Sh=55cm2×10cm=550cm3
则液体的质量m液′=ρ液V液′=1g/cm3×550cm3=550g(2分)
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则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
V溢=V球=100cm3
溢出液体的质量m溢=ρ液V溢=1g/cm3×100cm3=100g(2分)
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容器、液体和小球的总质量为819g,则小球的质量
m球=m总﹣m容器﹣m液+m溢=819g﹣50g﹣550g+100g=319g(3分)
则小球的密度(2分)
其他解法正确同样得分。
试卷第2页,共2页山东省宁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分数: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共35分。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中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1.下列生活中的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普通中学生跑大约需要 B.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C.教学楼一层楼的高度约为 D.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
2.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如图是火箭上升时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
B.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
C.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3.如图所示,小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面应保持较大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
B.AB段平均速度为
C.测量BC段平均速度时,为了简便,可以让小车从B点静止下滑
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的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4.《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关于节目中描写声的诗词,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根据音调辨别出来的“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传入人耳不需要介质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乡音是指声音的响度没变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图乙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C.图丙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6.下列光现象可以解释“海市蜃楼”原理的是
A.树下阴影 B.水中倒影
C.筷子弯折 D.手影游戏
7.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的黑色部分反射所有色光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8.在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中,同学们了解到“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前进”,这是因为发生火灾时,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
A.温度高,密度较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B.温度高,密度较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低,密度较大,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低,密度较大,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9.将下列物体按大致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沙粒、原子、长城、银河系、太阳系 B.原子、沙粒、长城、银河系、太阳系
C.沙粒、原子、长城、太阳系、银河系 D.原子、沙粒、长城、太阳系、银河系
10.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为1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0g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质量大
C.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11.探究物理问题有许多研究方法,下列用到的研究方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②通过观察到荧光物质发光,感知紫外线的存在
③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
④测体温时,用体温计内测温液体的体积变化来表示温度的变化
⑤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溅
⑥发声手机置于瓶内,根据抽气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A.只有①③⑥正确 B.只有②④⑤正确 C.只有⑤⑥正确 D.只有④⑥正确
12.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和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对下面所列的六个成像实例,说法正确的是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 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像 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④放大镜中看到的像 ⑤电影银幕上的画面 ⑥海市蜃楼的奇观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③⑤ B.属于直线传播成像的是①②
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④⑤⑥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③
13.下列与体积、质量、密度相关的说法,你认同的是
①一袋干玉米粒膨化为爆米花后质量变大
②冬天水管容易冻裂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③为减轻质量,航天器的制作材料应选用密度小的
④碳纤维材料制成的某零件,从地球运往月球,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
②当物距3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当物距8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④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15.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
②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1m/s
③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④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 cm;在投掷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尺测量比赛成绩时,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尺拉得过松,则测量值将会 (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17.医生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时,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的道理(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来自患者内脏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
18.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编钟,敲击不同的编钟,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9.电视屏幕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通过不同比例混合呈现的;某同学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光路如图所示,他应选用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20.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 m的地方,镜中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她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小明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应将手机“电筒”照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2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2.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21题 22题
四、实验题(第23题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24分)
23.如图是小明展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应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 ,在透明玻璃板中能够看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发生了 (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实验中,小明正在玻璃板前观察蜡烛A的像,另一同学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表面,那么小明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看到蜡烛A的像。
24.小明在实验室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1)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如图所示是小明实验中的情景,此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等大清晰的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为 cm,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
(2)小明将光屏放到80cm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应把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成像的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若在实验(2)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会出现一个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选填“虚像”或“实像”)。
(4)小明又在实验(3)的基础上,把他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5)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6)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25.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强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 。
(2)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并解释其测量值误差存在的原因是 。
(3)实验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食用油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对小雨的实验方案你所持的观点是 ;
A.能测出食用油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B.测出食用油的密度偏小,不可取
C.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可取
(4)另一位组员小军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 。(用已知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五、计算题(第25题5分,第26题7分,第27题13分,共2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6.如图所示的电动自行车,现在制造电动自行车的车架有很多不同的新材料,部分材料的技术指标如表所示,车架的体积为,请解答:
材料技术指标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材料强度 强 较弱 较强 强
密度()
(1)若让你设计制造强度高并且轻便的电动自行车,你将选择表中的什么材料?
(2)根据你所选择的材料,求这种车架的质量;
(3)小明同学骑着电动自行车从家到图书馆,一共用时10min,其中有2分钟的时间停车等待红灯,骑行距离为4km,则他从家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km/h?
27.从A高铁站到B高铁站的距离是948km,某复兴号高铁列车于上午9∶03从A高铁站出发开往B高铁站,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2∶03到达B高铁站。列车行驶途中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0s。求:
(1)列车从A高铁站开往B高铁站的平均速度;
(2)列车的长度。
28.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5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用某合金做成的、体积为100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该液体的密度;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擦干容器壁,测得容器、液体和小球的总质量为819g,求小球的密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