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 化学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碳达峰”是指中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下列做法不利于“碳达峰”的是( )
A.工地废气处理后排放 B.多种树,扩大绿化面积
C.冬奥会使用氢能源汽车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春节气氛
3.规范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 B.加热液体
D.量筒读数 C.取用粉末状药品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液氧—助燃性—可做燃料 B.炭黑—黑色粉末—作墨汁
C.石墨—导电性好—作电极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5.学习化学能帮助我们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下列做法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煤炉旁放一壶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用筛子分离茶水和茶叶与过滤原理类似
C.厨房中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报警器安装在炉具下方
D.空气中含量增加可使温室效应加剧,是空气污染物
6.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珍惜水资源,共创美好未来”。以下关于小江水库流域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B.加入明矾能促进小江水库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小江水库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7.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
A.用嘴吹灭正在燃烧的蜡烛 B.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
C.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D.住宅失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8.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小陈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化学中的指示剂一样,遇到物质颜色会发生改变,就小陈的看法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结论
9.下列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氮分子 B.所含元素种类都相同
C.每个分子中所含氮原子个数相同 D.氮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10.“火星,我们来了!”。据研究发现,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氩气等,火星上温度极低。以下关于火星和地球上大气成分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氮气
B.火星大气中没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有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相同
11.如右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草纸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草纸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纸是可燃物
B.装在竹筒内的草纸发生氧化反应
C.竹筒要盖上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D.打开竹筒帽,吹一吹,降低了草纸的着火点
12.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钬的原子序数为67 B.钬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约为98
13.科学家发现,水在超低温下能够形成比蜂蜜还黏稠的“高密度液态水”。在一定条件下,常温下的水还可以瞬间结冰,俗称“热冰”。下列关于“高密度液态水”和“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均为新型混合物 B.二者的化学性质和普通水相同
C.“热冰”状态下,分子暂时停止运动 D.二者的形成表明水的化学性质与温度有关
14.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该实验现象涉及分子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混合后原子的种类不改变
D.水分子与酒精分子发生了化学反应
15.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右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6.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 D.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17.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分类观:煤、石油、天然气为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混合物
B.微粒观:金刚石、石墨、均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C.转化观:、可以通过一步反应互相转化
D.能量观:所有的燃烧都会放出热量
18.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
A.异黄酮属于氧化物
B.异黄酮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异黄酮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D.异黄酮是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19.通过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白磷放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时推注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的着火点大于60℃
B.实验过程中气球逐渐变瘪
C.时白磷刚好停止燃烧
D.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0.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7.2 2.4 3.0 5.8
反应后的质量/g 4.6 3.0 8.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甲是反应物 B.表中的值为2.0
C.参加反应的物质甲、乙质量比为 D.物质丙可能是催化剂
第II卷(非选择题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根据所学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填空。
(1)汞元素:________;(2)符号“”的意义:________;(3)干冰的化学式:________;
(4)碳酸氢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5)氧化钙中阳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22.(5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表示的是________。
(2)图乙中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________相同。
(4)图乙D粒子的的值是________;图乙A、B、C、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3.(5分)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依据不同制取方式,可分为“绿氢”“灰氢”“蓝氢”“紫氢”和“金氢”等。如图带你认识“多彩”的氢。
储氢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前者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吸附等储存方式,后者将氢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进行储存。“液氨储氢”的原理是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液氨,进行储存。
(1)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属于“灰氢”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风能发电制氢 b.核能发电制氢 c.煤燃烧制氢
(3)将氢气降温液化进行储存,属于物理储氢中的________储存方式。
(4)“液氨储氢”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储氢。
24.(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水进行了多角度研究。
(1)探究水的净化。兴趣小组了解到某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步骤I中“________”上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②高铁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多功能水处理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研究水的组成。该小组设计下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①图1,通电后,观察到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________(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②图2是电解水反应时的微观示意图,其反应过程的正确顺序应该依次是________。
③该实验可推测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5.(5分)可燃冰外观类似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温度不高、压力足够大、有甲烷气源时,甲烷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氢气、炭黑、已炔、氰化氢等。
(1)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写出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
B.在下,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形成可燃冰
C.可燃冰作为燃料优点是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4)请写出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规律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除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实验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让氧气完全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有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和________。
(3)为了减少实验的测量误差,你认为除了上述要保证氧气完全反应之外,还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答一点即可)。此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4)实验前测得硬质玻璃管的容积为,注射器中留有的空气,实验结束后,理论上注射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
27.(6分)21世纪是钛的世纪,下面是利用钛白粉()生产海绵钛()的一种工艺流程。
(1)反应I在800~900℃的条件下进行,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镁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①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右图为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
A处的化学式为________,B处的物质类别是。
③反应Ⅱ可获得海绵钛,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在________(填字母)进行。
A.稀有气体中 B.空气中 C.氮气中 D.气体中
(3)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8分)化学实验里,老师给学生准备了如图几种实验装置。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用到的药品是________,棉花的作用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常用装置C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为________。
(4)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为________。
29.(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许多重大的化学发现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某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如下科学实验探究。
【任务一】认识实验室安全图标
(1)认识并了解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安全进行化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小组同学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接触到以下图标,请你帮助他认识相关图标的意义。
图1中,图标①的意思是________。图标④表示做完实验后应________。
【任务二】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1:白烟是二氧化碳;猜想.2:白烟是水蒸气;猜想3: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
【查阅资料】①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
②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如图2)。
(2)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如图甲),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学们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_成立。
(3)实验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只干冷的烧杯罩住白烟(如图乙),烧杯内没有出现________,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同学们得出结论:猜想2不成立。
(4)实验3:吹灭蜡烛,立即用火柴去点燃白烟(如图丙,火柴未与烛芯接触),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证明其他猜想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1中确实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但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
(6)烟的状态为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故不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五、计算题(6分)
30.某同学把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发生了反应:,完全反应后,生成了氧气(密度为)。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精确到)。
(2)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B D C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D A C B B D C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1) (2)两个氮原子 (3) (4) (5)
22.(5分)(1)①离子 ② ③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④20 B和D
23.(5分)(1) (2)c
(3)低温液态 (4)化学
24.(6分)(1)①过滤 ②+6 (2)①2:1 b
②乙丙甲 ③氢元素和氧元素
25.(5分)(1)混合物 (2)
(3)A (4)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低,压强越大,甲烷水合物越稳定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除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 (2)铜粉要足量
(3)装置不漏气 调节装置内的气压 (4)12
27.(6分)(1) (2)① ②;③A
(3)、(或镁、氯气)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8分)(1)锥形瓶 (2) 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3)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E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满
29.(8分)(1)当心火灾 洗手 (2)1 (3)小水珠
(4)3 石蜡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具有可燃性
(5)刚熄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存的二氧化碳
(6)固态
五、计算题(6分)
30.解:(1)由题意,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分
(2)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
144 32
0.16g 1分
1分
1分
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1分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