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安岳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阳市安岳县安岳中学 2024-2025 学年九年级上期期末考试
化 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 28 分)
1.(本题 4 分)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下列措施
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向煤炭中加入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B.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控制 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
2.(本题 4 分)梓醇 C15H22O10 是中药材地黄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梓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梓醇由三个元素组成 B.梓醇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3 : 2
C.梓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梓醇由 15 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10 个氧原子构成
3.(本题 4 分)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
A.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
B.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C.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D.鉴别①CuSO4 溶液 ②稀 H2SO4 ③NaCl 溶液 ④NaOH 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
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4.(本题 4 分)五种微粒信息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①③、②⑤
B.X 原子质量比 Y 原子质量小
C.①②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得到电子
D.③④都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且化学性质相似
5.(本题 4 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5 2 16 9
反应后质量/g a 4 0 18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 10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Z 为化合物 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2 :9
6.(本题 4 分)“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Na +、Cl-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都是离子
7.(本题 4 分)下列 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 在密闭装置内点 向一定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
电解水
液中加水 燃红磷 化钙,再恢复至原温度
A.A B.B C.C D.D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42 分)
8.(本题 4 分)如图所示,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
(1)步骤①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加入的 X 试剂是 ,它可以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步骤④的作用是 ,可以加入的物质是 ClO2,ClO2 读作 。
9.(本题 5 分)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的“加铁酱油”中“铁”指 (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了解茶叶的组成和作用,学习小组查得某茶叶样品的成分及含量如下图所示:
茶叶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茶艺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艺术。泡茶时,茶壶中的
滤网将茶水与茶叶分离,下列实验操作与这种分离方法原理相似的是 。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蒸馏
(3)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 (选填“能”或“不能”)投入到如
图标识的垃圾箱中。
(4)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
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氮气 D.氢气
10.(本题 10 分)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与 B 混合可以生成一种液体 C 和无色气体 D,E 在 D
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F。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气体 F 的名称: 。
(2)请写出 A 生成 C 和 D 的文字表达式 ,A 与 C 的一条相同点 ,这两种物质化学性质不
同的原因 。
(3)E 在 D 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11.(本题 8 分)已知 A-G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 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D、E 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D 物质的一种用途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若 G 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2.(本题 5 分)能源和环境,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1)如果燃气灶的火焰出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则其原因是 ,此时就需要 (填“增大”或“减
小”)灶具的进风口。
(2)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13.(本题 10 分)氨气( NH3 )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工业合成氨气的流程如图 1
所示,在铁触媒催化剂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 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当容器中氨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
时(平衡时),测得氨气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1)工业上可用分离空气的方法,从空气中获得合成氨气的原料——氮气,该方法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空气成分进行分离,发生的变化为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制取氢气的途径:甲烷气体和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原料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
(3)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气反应,平衡时氨气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200 大气压、300℃ B.200 大气压、500℃
C.400 大气压、300℃ D.400 大气压、500℃
(4)在铁触媒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请将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按顺序排列 (填序号)。
三、实验与探究(共 22 分)
14.(本题 10 分)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
(2)用上图仪器组装成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既可制取氢气又可制取氧气,应选 (填序号)。写出实验
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E 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 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
是 ,若不加油层会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15.(本题 12 分)Ⅰ、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均含同一元素,存在如图相互转化关系。
其中 A 俗称苛性钠,C 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 为黑色固体,常温下 E 是一种液态物质(图中“→”表
示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E 的化学式为 。
(2)上述物质中所含相同元素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如图是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的工艺流程图,该方法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
(4)电解水过程中,主要能量转化形式为 。
(5)反应器 1 中,产物 CO 与 H2O 的分子个数比为 。
(6)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器 2 中生成甲醇(化学式为 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计算题(共 8分)
16.(本题 8 分)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氯碱工业是工业制取氯气的常用方法,其反应原理如下:
电解
2NaCl+2H2 O 2NaOH+Cl2 H2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课外活动小组模拟上述工业生产,向 58.5g 氯化钠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形成溶液,将该溶液按上述原
理完全电解,计算产生的氯气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3)电解前后,溶液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填“不变”、“变大”和“变小”)。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C C B B A B
8.(1) 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其沉降 活性炭 (2) 杀菌消毒 二氧化氯
9.(1)元素 (2) 混合物 C (3)能 (4)B
10.(1)二氧化硫(2) 过氧化氢 二 氧 化锰 水+氧气
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3)硫+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硫
MnO2
11.(1)供给呼吸等 (2) 2H2O2 2H2O+O2
点燃 Δ
(3) 3Fe+2O2 Fe3O4 或 2Cu+O2 2CuO 化合
12.(1) 燃气燃烧不充分(空气或氧气不足) 增大
(2) C+H2O=CO+H2 置换
高温
13.(1) 沸点 物理变化 (2) CH4 +H2O CO+3H2 (3)C (4)③①②
MnO
2
14.(1)长颈漏斗 (2) BC 或 BA 2H O 2H O+O↑2 2 2 2
(3) 避免二氧化碳和水接触 偏小
15.(1)H2O (2)氧元素 (3)H2SO4+CuO=CuSO4+H2O
一定条件
(4)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5)1:1 (6)CO+2H2 CH3OH
16.(1)Na;
(2)解:设生成氯气的质量是 x,则
电解
2NaCl 2H 2O 2NaOH Cl 2 H 2
117 71
58.5g x
117 = 58.5g
71 x
解得 x=35.5g。
答:产生的氯气的质量是 35.5g。
(3)不变。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纳溪中学集团校联考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听力模拟试题五-(含听力原文、解析及音频)2025届高三英语复习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