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科期末检测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3分,共 30分)
1.小南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些认识,以下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小南步行的速度为 5m/s B.小南的质量为 60kg
C.小南的新铅笔长度为 14mm D.小南佩戴的眼镜重为 10N
2.寒假里,小理的邻居装修新房,时不时产生很大的噪声,影响了她学习和休息,于是她采取
了下列一些措施,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关紧门窗 B.自己大声唱歌 C.带上耳塞 D.让邻居停止装修
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词,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
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明月”是光源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乡音无改”指音调不变
C.“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这由于凹透镜能会聚光
D.“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鱼惊”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4.科学家根据古籍记载的“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九字,推断出公元前 899 年 4 月 21 日凌晨我
国“郑”地发生了日食现象。下列现象与日食原理相同的是( )
A.点燃奥运圣火 B.凿壁偷光 C.海市蜃楼 D.演员对镜梳妆
5.2024 年 8 月,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天舟”货运飞船,
成功为空间站提供补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B.火箭点火时,远处的观众先听到轰鸣声再看到火光
C.火箭会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火箭受到推力的施力物体是该燃气
D.货运飞船从地球到达空间站后,货运飞船的质量变小了
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车轴处装有滚动轴 B.给木箱上装轮子 C.给合页加润滑剂 D.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
7.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A.甲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B.甲为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C.乙为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乙为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
8.下列运动场景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A.运动员用头将飞来的足球顶飞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运动员用力将铅球抛出 D.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
9.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和图丙两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速度越大,摩擦力越大
C.若撤去拉力 F,木块会慢慢停下来,说明木块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D.图甲和图乙两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结论
10.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 A、B 两种不同液体的密度,并绘制了 m-V 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可能是水
B.质量相同时,甲和乙的体积比是 2∶1
C.甲、乙两液体的密度之比是 2∶1
D.乙液体的密度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7小题,每空 2分,共 28分)
11.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海豚能发出频率
高于 20000Hz的声音,这属于 声波。
12.如图所示,图甲中用扳手拧螺母时,在 A 位置比在 B 位置拧更容易些,这表明力的作用效
果与力的 有关;图乙中辣椒椒果朝天生长,故名“朝天椒”。椒果在结出后不断朝上
生长的过程中,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 。
第 12 题图 第 13 题图 第 14 题图
13.如图所示是龙舟比赛时的情景,现场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龙舟队,这是由于
光发生 反射的缘故(选填“镜面”或“漫”)。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行,这个
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
1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 37°,如图所示,若反
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8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折射角的大小为 。
15.小明在镜中看到身后挂在竖直墙面上时钟的像如图所示,则此时实际时间是 ;当小明
面镜时,小明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 15 题图 第 16 题图
甲
16.若在一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图甲中物体重力为 N。把两个弹簧测
力计 A和 B秤钩连接在一起(如图乙所示),当两个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看到 A
的示数为 10N,则看到 B的示数是 (选填“0”、“10”或“20”)N。
17.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 6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六分之一,
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冰熔化成水后,
3
水的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 0.9×103kg/m )
三、作图和实验题(18题 4分,19题 10分,20题 8分,共 22分)
18.请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辆汽车行驶在坡道上,请在图中画出汽车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请画出图中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
光屏中心在 。
(2)当蜡烛、凸透镜与光屏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 的实像,
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图乙所示位置。能让像重新
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光屏下调 ②蜡烛上调 ③透镜上调
(4)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
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
向移动。
20.一次课外活动中,物理老师让学生自选器材“测量橙汁的密度”。第一小组选择天平及量筒
等器材测量橙汁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后,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4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橙汁,置于托盘天平左盘,天平横梁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橙汁
的总质量m g;
③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橙汁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④算出橙汁的密度 kg / m3;
(2)小华认为:第一小组实验存在较大的误差,测得的橙汁密度 (选填“偏大”、“偏
小”或“不变”);
(3)第二小组选择天平和容积为 V 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等器材测量橙汁的密度。两个瓶子分
别装满水和橙汁,放在已平衡的天平左右两盘,再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游码示数为m0 ,如
图丙所示。则橙汁的密度 (用字母 V、m0 和 水来表示)。
四、综合应用题(第 21题 10分,第 22题 10分,共 2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公式和具体的计算步骤)
21.电影《长津湖》的热播再次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人们纷纷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
先烈。陵园内由花岗岩石块垒砌而成的四棱锥形纪念碑(如图)高 30m,碑体正面镶刻着董
必武同志题写的“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12个金箔大字。为了估测碑体的质量,小理
取了一小块同材料的花岗岩样品,测出其质量为 55g,把它浸没在装有 50mL水的量筒中后,
量筒内水面升高到 72mL,求:
(1)由原石雕刻成纪念碑的过程中,质量将 ,密度将 ;(均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2)小花岗岩样品的密度是多少 g/cm3;
(3)如果测得垒砌纪念碑的体积为 104m3,则纪念碑的质量为多少 t。
22.随着 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如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
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其行驶路程 s 与所用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汽车空车质量为 0.6t,该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总重的
0.15倍。求:(g=10N/kg)
(1)根据图乙,派送车 15min内的平均速度;
(2)派送车空车所受的重力;
(3)派送车拉的货物总质量为 200kg,派送车行驶过程中
受到的摩擦力。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科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2.A 3.D 4.B 5.C 6.D 7.A 8.D 9.C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1. 空气 超 12. 作用点 竖直向下 13. 漫 相互的 14. 53° 47°
15. 12:05 不变 16. 1.6 10 17.5 变小
三、作图和实验题(18题4分,19题10分,20题8分,共22分)
18.(1)(2)
(1)同一高度 (2)放大 投影仪 (3)② (4)靠近
(1)92 1.04×103 (2)偏大 (3)
四、综合应用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具体的计算步骤)
21.解:
(1)变小 不变 ………………(各1分,共2分)
(2)V=72ml-50ml=22ml=22cm3 ………………(1分)
………………(3分)
(3)ρ=2.5g/cm3 = 2.5×103kg/m3
m碑=ρ碑V碑=2.5×103kg/m3×104m3=2.5×107kg ………………(3分)
m碑=2.5×107kg=2.5×104t ………………(1分)
答:(2)小花岗岩样品的密度是2.5g/cm3;(3)纪念碑的质量为2.5×104 t;
22.解:
(1)由图乙可知,t=15min=0.25h s=1.2km
或 ……………(3分)
(2)m=0.6t=600kg
G=mg=600kg×10N/kg=6000N ………………(3分)
(3)m总=m空+m货=600kg+200kg=800kg
G总=m总g=800kg×10N/kg=8000N ………………(2分)
f=0.1G总=0.15×8000N=1200N ………………(2分)
答:(1)派送车15min内的平均速度4.8km/h;
(2)派送车空车所受的重力6000N;
(3)派送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12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