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九年级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Ca-40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计2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的分馏 B.氢氧化钠变质 C.分离液态空气 D.干冰升华
2.我国航天事业的宣传报道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可以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C.利用灼热的铜粉,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量减少但氧原子并未消失
3.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铁丝燃烧 B.滴管的使用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4.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 B.AgNO3 C.CuO D.BaCl2
5.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两个氧原子:2O B.氢氧化钙:Ca(OH)2
C.2个铁离子:2Fe2+ D.2个水分子:2H2O
6.以下实验为实验室中氧气的制备、干燥、收集和验满,其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制备O2 B.干燥O2 C.收集O2 D.验满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也可以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B.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液质量分数会变大
C.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的金属
D.氢氧化铜属于碱,所以氢氧化铜固体加入滴加酚酞试液的水中,酚酞试液变红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未知 26 2 12
A.反应后甲的质量为13g B.物质乙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9.“碳循环”、“氧循环”和“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已知图1反应条件为常温,图2反应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B.守恒观:图一中物质X和图二中物质Y为同种物质
C.微粒观:绿色植物发生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会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D.变化观:“水循环”主要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循环中水分子的数目改变
10.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实验情况不相符的是( )
A.①表示用H2O2溶液和MnO2制备氧气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B.②表示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③表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D.④表示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填空、简答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6分,计12分)
11.中国古代科学历史悠久、成就卓越,其中四大发明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造纸术:古代造纸术在《天工开物》中有详细记载。其主要步骤为原料获取,制作纸浆,竹帘提取、压制成型、烘干成纸。
①制作纸浆时,往浆水中加入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和石灰水,提高成浆效果。写出浆水中K2CO3和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些用途中要求使用阻燃纸,生产中可以向纸浆里添加阻燃剂而获得阻燃纸。氢氧化镁是常见的阻燃剂,氢氧化镁380℃时可分解成水和氧化镁固体,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同时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纸张表面,起到_______________作用。
(2)指南针:古代指南针用天然磁石打磨而成,磁石的主要成分为Fe3O4。Fe3O4和Fe2O3、FeO等物质属于化合物类别中的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计量数a的数值为______。
(4)印刷术:活字印刷的步骤有制模、挑字、排版、涂墨、上纸印刷。用墨(主要成分为炭)印刷的字画能够长久保存而不褪色,说明常温下炭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12.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化工产品的生产原料。
(1)随着煤、石油等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大量消耗,开发更多的新能源显得相当重要。
(2)乌黑的煤炭经过化学加工合成天然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图1 图2
①为使煤炭在气化炉中充分反应,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②“变换炉”中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后CO含量降低,则气体含量增加的是_______。
③合成天然气(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塔中主要是CO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若将CO和H2按分子数之比为1:3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CH4,当合成塔中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各气体成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像分析,为促进该反应的进行,应控制压强在______(填“高”或“低”)压区。(注:增大压强,有利于甲烷生成)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3题7分,第14题9分,计16分)
13.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为此某小组对二氧化碳的制备、性质产生兴趣,开启了探究之旅。如图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操作时,当关闭活塞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至其中的液面高于①中的液面,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装置C不漏气。
(2)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3)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用C、D制取并收集CO2,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D中已收集满CO2。
(4)也可用装置F代替装置C制取CO2,优点是____________。
(5)装置G有多种用途,实验中若用装置G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瓶内装澄清石灰水,应将气体从______(填“m”或“n”)端通入。
14.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在一次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其中A、C是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B是未包过氧化钠的棉花。实验中观察到A、C棉花依次燃烧,B棉花未燃烧。
图1 图2
(1)图1中B处棉花包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观察图1实验,可知可燃物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燃烧条件的?
【查阅资料】①Na2O2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和O2。②在常温下Na2O2与CO2、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④B装置装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盐酸注入试管内;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3)①无水硫酸铜________(填“没有”或“变成”)蓝色;②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P处带火星木条________。
【实验分析】(4)图2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由于Na2O2与CO2反应放出热量,使烧杯E中石灰水温度升高,由于Ca(OH)2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导致E装置中饱和石灰水析出固体Ca(OH)2,产生浑浊。
【实验结论】①Na2O2和CO2反应产生氧气。②Na2O2和CO2反应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使图1中的棉花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拓展提高】
(5)①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学生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学生乙认为是Na2CO3,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你判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②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四、推理、计算题(共2小题,第15题6分,第16题6分,计12分)
15.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发现制取镁。德国生物学家韦尔斯泰特最早发现了叶绿素中含有镁,这里的镁是指______。(填序号)A.单质 B.原子 C.元素
(2)了解认识镁。图1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镁元素价类二维图。图3为CO2与H2在MgO和Pd联合催化下实现CO2再利用的反应机理图(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
图1 图2 图3
①图1中X的数值为______。②图2中A的化学式为______。③写出图3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如图为含有镁元素的盐MgCl2与Ba(OH)2溶液反应前后溶液的微观示意图:
①两者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为________。
②通过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可以预测其某些性质。请根据Ba(OH)2溶液的微观示意图,推测其性质,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其水溶液和CO2不反应
C.其水溶液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6.维C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补充维生素C的保健品。某品牌维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下所示。
主要成分 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NaHCO3)、柠檬酸(C6H8O7)、甜菊糖苷、胭脂红…
(1)每个维生素C分子中共有______个原子。
(2)通过实验测定维C泡腾片中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装置如图所示,将维C泡腾片投入蒸馏水中,发生反应:,直到不再产生气体。
称量实验前后相关物品的质量,数据如下:
反应前/g 反应后/g
锥形瓶 蒸馏水 维C泡腾片 锥形瓶及瓶内所有物质
70.00 50.00 4.00 123.78
分析实验数据,该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3)维C泡腾片标签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1%和实验测定结果比较,发现实验测定结果明显发生偏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选填字母)。
A.反应后残留的液体中溶有部分CO2 B.逸出的CO2气体带出部分水蒸气
C.锥形瓶液体上方空间内还残留了部分CO2未全部逸出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检测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计20分)
1—5 BADDC 6—10 DABAD
二、填空、简答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6分,计12分)
11.(1)①K2CO3+Ca(OH)2=CaCO3↓+2KOH(2分);②隔绝氧气;
(2)氧化物; (3)3; (4)不活泼。
12.(1)不可再生;
(2)①将煤炭粉碎(合理即可);②CO2和H2;③(2分)
(3)高。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3题7分,第14题9分,计16分)
13.(1)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发生改变
(2)CaCO3+2HCl=CaCl2+H2O+CO2↑(2分);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装置E中低处蜡烛熄灭; (4)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m
14.(1)对比(对照); (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①没有 ③复燃; (4)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5)①甲;反应物中无氢元素,化学反应元素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2Na2O2+2CO2=2Na2CO3+O2(2分)。
四、推理、计算题(共2小题,第15题6分,第16题6分,计12分)
15.(1)①c
(2)①12;②Mg(OH)2;③(1分);
(3)①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②AC。
16.(1)20;(2)10.5%;(3)AC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云南省腾冲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陕西省陕西多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答案、原文及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