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B:2.40(合理即可)
2、音调
3、超声波
4、液化
5、不变
6、680
7、10
8、静止不动:不变
9、ac
10、上午
11、甲
12、2.5
二、单项选择题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D
C
D
A
A
C
B
B
三、实验题
23、(1)同一高度:
(2)放大:
(3)变小:
(4)能
24、(1)碎冰块:
(2)乙:
(3)固液共存态:
(4)没有
25、(1)右:
(2)手拿砝码:
(3)27:
(5)2.7×103
四、作图题
略
五、计算题
28、(1)500g:
(2)约为556cm3:
29、(1)180g:
(2)60cm3:
(3)3g/cm3。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计 28 分)
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第 1题 第 2题 第 4题 第 8题
2、如图,某同学在跳绳时听到“呜……呜……”声,这是绳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绳子转动越快,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
3、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
“次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的效果。
4、我县汤池镇有天然温泉,温泉水中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冬天泡温泉能舒筋活血、促进新
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如图所示,水面上出现的水雾,是泉水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
气 成的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
5、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神舟十六号航天员穿着质
量约为 120 千克“舱外服”,在空间站机械臂支持下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在太空处于失重状
态时,“舱外服”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6、在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
的速度慢;晓彤看到闪电后 2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离晓彤的距离是 m。(声音在
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闪电传播时间不计)
7、小明有一个质量为 158g、体积为 30cm3的空心铁球,已知ρ铁=7.9×103kg/m3,则铁球空
心部分的体积是 cm3。
8、晚上,小明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灯的像。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
璃窗,则小明通过玻璃窗看到灯的像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
动”),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初高中生近视率高达 80%,国家卫生健康委于
2023年 7月 25日开展“启明行动”,主题是:重视儿童眼保健,守护孩子明眸“视”界。如
图所示,模拟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填序号)
第 9题图 第 10题图
10、“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如图所示,它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制成的。
如果阴影由长变短,则表示时间为 (填“上午”或“下午”)。
11、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与凝华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 800
℃,碘的熔点为 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为了正确观察碘升华,实验应该选择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选填“甲”或“乙”)装置进行;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
锤”中的碘蒸气均会凝华。
12、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 5kg/m3,给急救病人
供氧用 去了氧气质 量的一半, 则瓶内剩 余氧气的密 度是
kg/m3。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计 30 分)
13、如图所示为某些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的情景,其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14、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许多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出
现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图,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机摄像
头芯片,制造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
A.超导体 B.导体 C.半导体 D.绝缘体
15、小明五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结果分别为 18.52cm、18.52cm、18.10cm、18.50cm、
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 B.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可以去掉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误差 D.最后结果应记作 18.51cm
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图: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丙图: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
D.丁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17、光的世界变化莫测,奥妙无穷。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图丙中,把纸板 NOF向后折,在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18、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小明在水槽底部安装了一微型光源 S,S 发出一束光照在右侧
壁上形成一光斑,小明在光斑处固定了一小块橡皮泥 P(如图所示)。现往水槽内缓慢加水至
水面上升到 a位置,期间小红在左上方观察,看到右壁上一直有光斑。在加水过程中,小红
观察到光斑的移动情况正确的是( )
A.从 P处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与橡皮泥 P重合
B.从 P处缓慢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橡皮泥 P上方某一位置
C.从 P处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与橡皮泥 P重合
D.从 P处迅速下移到某一位置后再缓慢上移到橡皮泥 P上方某一位置
1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
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m,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20、关于密度公式ρ=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小
21、如图所示是电冰箱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入冷凝器里凝华放热
B.液态制冷剂进入冰箱冷冻室里汽化吸热
C.制冷剂在冷凝器内凝固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D.冷凝器的主要作用是使液态制冷剂汽化,将制冷剂温度降低
22、光刻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紫外线通过掩膜、缩图透镜时,可
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图投射到涂有光刻胶薄膜的硅片上,从而制造
出集成电路。若图中掩膜上的电路图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图透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
C.电路图在硅片上成的是虚像
D.若掩膜、硅片同时靠近缩图透镜,硅片上清晰的像变小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计 24 分)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测出凸透镜焦距后,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应调节烛焰、
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如图乙所示,某次实验时光屏
上承接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
一个倒立、 的实像。
(3)在图乙的基础上,小丽保持蜡
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
换成和它材质相同、口径相同但焦距较小的另一凸透镜,则所成像的大小将 。
(4)如图丙所示,实验时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小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24、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该实验应选用 (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选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图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
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再用酒精灯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像中的 DE
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选填“有”或“没有”)大量气泡产生。
25、假期期间,小刚到万佛山游玩,他在小河边捡了一小块石头带回去研究,测量它的密度,
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处,这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
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小刚在用天平测量河石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方
法 如 图 乙 所 示 , 他 的 操 作 错 误
是 ;
(3)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
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
质量为 __________ g;
(4)之后他将石头投入到量筒中,根据图丁中量
筒中的刻度值,测出石头的体积;
(5)由以上操作可计算出这块石头的密度为 __________ kg/m3。
四、作图题(每题 3 分,计 6 分)
2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请
作出它的反射光线。
27、请画出由 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
的折射光线。
五、计算题(每题 6 分,计 12 分)
28、夏天,小明将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
冻室,过了几天当他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塑料瓶被胀得鼓鼓的,为了搞明白其中原因,小明
查了有关数据,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冰的密度为 0.9×103kg/m3,矿泉水瓶的容积为
500mL,求:
(1)这瓶矿泉水的质量是多少克?(不计空瓶质量)
(2)这瓶矿泉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9、学完密度知识后,某同学想通过测密度的方法
判断家里某工件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于是他利用
家里的现有器材进行测量。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
为 20cm2的圆柱形薄壁空容器(质量忽略不计)放
在水平电子秤上,把一个工件竖放其中,缓慢向容
器中加水,如图乙是水刚好没过工件时的情景。已
知整个加水过程中无水溢出,工件始终沉在容器底,电子秤的示数 m和所加的水高度 h的关
系图像如图丙所示。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求:
(1)工件的质量;(2)工件的体积;(3)工件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