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品之旅。下列探月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火起航 B.箭器分离 C.月背着陆 D.采集月壤
2.“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是将锅内空气加热后循环吹向食物,则循环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氮气
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措施与此报告精神不相符的是( )
A.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D.电池集中处理,防止土壤污染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吸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取用固体药品
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氯酸钾、生铁 B.钢、氧化铜、石油
C.金刚石、碳酸钙、海水 D.液氧、氧化镁、空气
6.“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的元素符号为 B.硅属于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8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7.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秋分吃桂花糕,桂花含甜菜碱,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含有氧分子 C.由四种元素组成 D.由19个原子构成
8.学好化学,有助于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乘坐高铁不携带易燃物和易爆物 B.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C.进入加油站禁止吸烟 D.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9.《天工开物》中有“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的记载,其中“石灰”指的是石灰石。上述记载所涉及主要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0.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时,溶于水中形成的是的不饱和溶液
B.时,饱和溶液中含有
C.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将时和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析出的比多
11.化学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观念: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理性质相似
B.科学态度与责任: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可以无限量地开采
C.科学探究与实践:可用细铁丝代替红磷完成教材中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D.科学思维: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1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稀盐酸 B.硬铝片和纯铝片——相互刻画
C.氨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水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受热分解
B.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
D.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14.将一定质量的镁、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________。
16.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以氢内燃机提供动力的通航飞机在辽宁成功首飞,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为________,高纯度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水蒸气和高温铁屑反应是更为经济的制取氢气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17.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________;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8.利用Y形管探究性质的实验如图所示。缓慢通入后,观察到燃着的木条b先熄灭,a后熄灭,由此可得出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19.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某和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的和的质量比为,则原混合气体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20.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
(2)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物质C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2)气态储氢的原理是将氢气压缩存储于高压罐中。
22.(2分)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模拟自然界中的循环。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的化学方程式。
(2)将B装置放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写出检验该气体的操作。
23.(3分)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时没有氢气生成的原因是什么?
(2)写出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比反应速率快,说明铝和稀盐酸反应会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4.(3分)向一定质量的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所得的滤渣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1)写出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锌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2)写出滤渣中一定含有的成分。
(3)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与原混合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不变,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3)若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B装置为发生装置,实验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注射器替换长颈漏斗,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5)《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金属的冶炼技术。在锌的冶炼方法中,主要反应之一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制取,理论上制得的质量为多少?
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D 6.B 7.C 8.D 9.A 10.A 11.D 12.C 13.B 14.B
15.铁(或) 门捷列夫
16.燃烧热值高,燃烧产物无污染
17.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8.密度比空气大
19.
20.(1)
(2)
(3)
21.(2分)(1)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合理即可)(1分)
(2)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合理即可)(1分)
22.(2分)(1)(1分)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合理即可)(1分)
23.(3分)(1)铝表面的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氢气生成(合理即可)(1分)
(2)(1分)
(3)放出(1分)
24.(3分)(1)
(或)(1分)
(2)银、铜、锌(或)(1分)
(3)锌与硝酸银反应,会使溶液的质量减小,锌与硝酸铜反应,会使溶液的质量增大,当减小的质量等于增加的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和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等(合理即可)(1分)
25.(10分)(1)铁架台(1分)
(2)(1分) A(1分)
(3)气泡未均匀连续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合理即可)(1分)
(4)(1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合理即可)
(1分)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1分)
(5)解:设理论上制得的质量为x。
(1分)
81 65
x
(1分)
(1分)
答:理论上制得的质量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调查与记录测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期中自主模拟测试卷(二)(答案)2024-2025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