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二、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A B D B C A D C BD AD
三、填空题
13.运动 相对 14.看到白烟 少 15.会聚 焦距
16.升华 吸热 17.不是 镜面 18.1:3 2:1
四、作图题
19. (1) (2) (3)
五、实验探究题
20.(1)停表 (2)A (3)99 (4)不变 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21.(1)2.10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 (2)振动 转换法 (3)凸 照相机
22.(1)位置 (2)A 相等 不变
(3)不能 (4)2 车内物体的像不会影响司机的视线
(1)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32.6
(3)0.91 用烧杯测量净化后的水的体积误差太大
(4)45 大于 (5)
六、综合应用题
24.解:(1)由图可知,踩刹车前汽车在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车速为10m/s,反应时间为0.5s,则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驶过的距离为
………………2分
(2)由图可知,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为 ………1分
刹车阶段的平均速度是6m/s,则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动距离为
…… ………………2分
若驾驶员饮酒,从发现红灯到完全停止,汽车共前进了18m,此时,车子滑动距离保持不变,则驾驶员从发现红灯到踩刹车,汽车前进的距离为
s3= 18m - s2 = 18m -6m =12m …………………………1分
则此时的反应时间为
…………………………2分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分
25.解:(1)容器甲中水的体积为
V水=Sh=6×10-2m2×0.2m=1.2×10-2m3 …………………………1分
容器甲中水质量为
m水=ρ水V水=1.0×103kg/m3×1.2×10-2m3=12kg ………………2分
(2)乙的质量为12kg,密度为1.5×103kg/m3,则正方体石块乙的体积为
…………………2分
(3)若甲容器中装满水,还要装水的体积为
V加=V容 - V水=6×10-2m2×0.3m -1.2×10-2m3=6×10-3m3 …………2分
由于V加
溢出水的质量为
m溢水=ρ水V水=1.0×103kg/m3×2×10-3m3=2kg ……………………1分2024年秋季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 物 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即可,试卷考生自己保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A.kg B.s C.m D.m/s
2.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海市蜃楼 D.池底变浅
3. 如图1所示,中国科技馆里的“声聚焦”装置,是一个呈锅盖形状的凹形圆盘,小丽将耳朵靠近装置固定架的中心时,远处传来的微小声音就会变大,原因是“声聚焦”改变远处传来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声速
4. 下列情况下物体的质量发生了改变的是
A.水结成冰 B.锅里的水沸腾了一段时间
C.一本书由地球带到太空 D.将铁块压成铁饼
5. 2024年5月 25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某学校开展了人工智能进校园活动。如图2所示,同学们与智能机器人交流互动时,机器人的声音
A. 不能传递信息 B. 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快
C. 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 D.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图
2
) (
图3
) (
图1
)
6. 如图3所示,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A. 凝固 B. 熔化 C. 液化 D. 汽化
7. 下列光学仪器中,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A. 幻灯机 B. 照相机 C. 潜望镜 D.放大镜
8.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容易导致近视眼,近视眼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图4所示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图4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 古诗文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描述水中美景,如图5所示能反映岸上的人看到水中游鱼的光路图是
(
图5
)
(
图6
)
如图6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小
B. 甲和乙两物质的密度都比水大
C. 80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
D. 甲和乙两物质的密度都与质量成正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1. 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周末小明走进厨房,帮妈妈做饭,他发现了很多物理现象并进行了观察分析,正确的是
A.水烧开冒“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B.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成水会放热
C.从冰箱里取出冷冻的大虾,上面有很多霜,这是凝固现象
D.抽油烟机的油盒内的油,是炒菜时,油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
图7
)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7所示,移动光屏可承接到烛焰清晰、等大的像(图中未画出光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调至35cm刻度处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透镜的焦距是10.0 cm
B.移动光屏可承接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
C.像的位置在60~70cm刻度之间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3. 如图8所示2024年12月30日南珠高铁南玉段正式通车,玉林进入了高铁时代。在首趟由玉林发出的G5514高铁列车行驶过程中,以路旁的标志牌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14. 在学校的运动会上,100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该是 (选填“看到白烟”或“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若采用另一种计时方式,则记录的时间将比运动员实际所用的时间 要 (选填“多”或“少”)。
(
图8
图10
图9
)15. 如图9所示,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将一张纸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整凸透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此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 。
如图10所示,将干冰放入试管,在试管口上套上气球,过一会儿看到气球越来越大,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发现试管外壁结了一层霜,这说明干冰发生该物态变化时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7. 夜晚,汽车灯光照到自行车尾灯上,自行车尾灯看起来很亮,尾灯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这是光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所以感觉亮。
18. 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 ;若将甲切去 ,乙切去 ,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质量之比是 。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9. (1)(2分)如图11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2分)如图12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图12
图11
图13
)(3)(2分)一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5m/s的速度匀速骑行,请在如图13所示中画出该同学骑行的路程(s)-时间(t)图像。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20.(5分)如图14所示是小东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
图14
)
(1)除了图甲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的 (选填“A”或“B”);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0C;
(4)根据实验数据,小东描绘了如图丁所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知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分析图像,请给小东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21.(6分)(1)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速度,让汽车在斜面上沿直线下滑,传感器每隔0.2s记录一次汽车的位置,如图15所示。则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 cm,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
(
图15
图17
图16
)
如图16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通过乒乓球反映出音叉的振动,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叫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 如图17所示,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其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
图18
)22.(7分)利用图18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时,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
(2) 如图甲所示,点燃蜡烛A,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A在玻璃板后的像;移动与A外形相同的蜡烛B,发现B与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 ; 得到平面镜成像规律后,若换用面积较大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A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实验时小明发现蜡烛A的像较暗,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蜡烛A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
(4) 如图乙所示,生活中小汽车的挡风玻璃都会设计成图 (选填“1”、“2”或“3”)所示的形状(蜡烛一侧为车内),从光学的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写出一条即可)。
23.(7分)采用原位生态净化槽净化农村生活污水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有效措施,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想知道经过净化槽净化后的水的密度,他们进行了如下测量。
(
图19
)
将一台能正常使用的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的位置如图19甲所示,向左调节 平衡螺母,但始终未能将天平调平衡,原因是 ;
将天平调平衡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称量标尺上游码的 位置如图19乙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为 g;
将适量的净化后的水倒入烧杯中,并通过烧杯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水的体积为50mL,然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78.1 g,则净化后的水的密度为 g/cm3,此测量值误差太大,主要原因是 ;
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19丙所示,则水的体积为 mL。利用这一数据计算出净化后的水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真实值。
(5)如果实验中没有量筒,同学们经过讨论,觉得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净化后的水的密度于是同学们找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牛奶(已知密度为ρ奶),设计了如下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净化后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净化后的水总质量为m2;
④则净化后的水的密度表达式ρ水 = ______(用含有ρ奶、m0、m1、m2的式子表示)。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題共2小题,共19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计算过程的,不得分。)
24.(9分)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交通信号灯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20所示。请计算: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驶过的距离为多少?
(2)已知刹车阶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车子滑动距离为多少?
(3)若驾驶员饮酒,从发现红灯到完全停止,汽车共前进了18m,则此时的反应时间为多少?(车子滑动距离保持不变)
(4)请你写一句相关的交通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
(
图20
)
25.(10分)如图21所示,圆柱形轻质薄底容器甲和正方体石块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甲的底面积为6×10-2m2,高为0.3m,盛有高度为0.2m的水;乙的质量为12kg,密度为1.5×103kg/m3。(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
(1)容器甲中水的质量m水;
(2)正方体石块乙的体积V乙;
(
图21
)(3)现将正方体石块乙浸没在容器甲水中,请判断水是否从容器中溢出,若有水溢出,则求出溢出水的质量m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