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联盟校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答案)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问题 B.证据 C.解释 D.交流
2.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乒乓球的直径约为2.5cm B.盐城冬季平均温度约为-20℃
C.早上升旗时放一遍国歌时间约46s D.平时人们在河边散步的速度约是10m/s
3.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确定车行驶了一里还是十里是根据鼓和镯发声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4.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5.如图所示是一种会说话的棒棒糖,既可以吃,又可以听音乐。只要将棒棒糖的音乐开关打开,它就会振动,然后把它含在嘴里,该振动就能通过骨头传到耳蜗,从而听到音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音乐在骨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含着棒棒糖听音乐是为了听到超声波的信息
C.音乐棒棒糖振动是为了使舌头振动发声
D.含着糖才能听到声音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火车轨道的枕木下垫有大量石子,目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乙图: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运用了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的特点
C.丙图:城市中的噪声监测仪,数字95.8后的单位应该是dB
D.丁图: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发声音调低
7.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某景区乘坐索道的场景,两个轿厢随索道以速度v向上运行,如果说轿厢1中的物资是运动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轿厢1 B.轿厢2 C.小明 D.地面
8.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A.近视眼,镜片 I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 D.远视眼,镜片Ⅱ
9.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10.有一支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时,示数为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2℃ D.26℃
11.如图所示,一束光入射到“魔盒”中的光学器件上,从“魔盒”的另一侧射出,出射光与入射光平行,则“魔盒”中的光学器件可能是
A.甲或丙
B.乙或丙
C.乙或丁
D.丙或丁 乙:两块平面镜丙:角反射器丁:玻璃
12.如图所示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前5s内,A、B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从第3s开始,VA>VB,第5s时A、B相遇
C.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13.如图甲所示,光学元件由两个圆形透镜A、B组成。将光学元件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光学元件下方并正对它,如图乙所示,在白纸上得到了两个大小一样的圆形光斑,圆形光斑的直径大小介于A和B的直径大小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都是凸透镜 B.A、B都是凹透镜
C.A是凸透镜、B可能是凹透镜 D.A是凹透镜、B可能是凸透镜
14.探究物理问题有许多研究方法,下列用到的研究方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 引入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② 通过鼓面上纸屑跳动的高度来反映鼓面振动的幅度;
③ 从密闭罩内不断向外抽气,听到罩内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④ 通过放在发声喇叭前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15.如图甲,小明用一张画有两个同向黑色箭头的白纸,再将一只玻璃杯放置在白纸正前方,当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透过玻璃杯中的水看到有一个箭头反向且变长了。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直接看到白纸上的两个箭头是因为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乙图中看到的上下两个箭头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乙图中如果将水杯靠近白纸,看到的下面的箭头将会更短
D.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变长的现象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图甲中木条长度为_____cm,图乙中秒表读数为▲s,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17.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机械钟,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声音,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的图示位置后(如图所示),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像光一样可以发生▲(反射/折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_____,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18.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夜晚,汽车灯光照到自行车尾灯,光发生了▲(镜面/漫)反射,所以感觉很亮,此时尾灯▲(是/不是)光源。
19.思维导图是高效复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补全关于“像”的知识结构图。
(1)______;(2)_______;(3)______。
20.由于疏忽,一病人直接用左图中的温度计(已被使用过)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后体温计的示数与之前37.8℃相同,则该病人的体温______(一定/一定不/可能)与体温计示数相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科技小组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右图所示,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变化相同时,细管越细,细管内液柱高度变化越______(大/小)。
21.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人工虹“是光的 现象。如图所示,漫画中的小孩按图甲中的方法______(一/二)喷水时可以看到彩虹。当太阳光被月球挡住的时候,在地球上的人可能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如图乙所示,当人随地球一起运动到 区域内会看见日全食。(在“A”“B”“C”“D”四个区域内选填)。
22.如图所示,夜晚,小华通过可左右推拉的竖直窗户玻璃观察发光吊灯的像和自己的像。想要让观察到吊灯的像更清晰,可以______吊灯的亮度(增大减小)。小华靠近玻璃窗观察,她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若向右推动玻璃窗,吊灯像的位置______(改变/不变)。
23.如图是一个五人制足球(直径约为22cm)离开脚,在客厅砖面水平向前滚动时,每隔0.2s拍摄一次的频闪照片的俯视图。A、B两点为足球滚动过程中经过的两个点,已知铺客厅的正方形瓷砖有40cm×40cm、60cm×60cm和100cm×100cm三种规格,由图估算可以判断出:这个客厅正方形瓷砖边长为 m,足球运动轨迹是 (“A到B”)“B到A”),足球滚动全程的全程平均速度为 m/s。
三、解答题(共6小题46分.解答25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4.(6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不透光的塑料板放在镜后,请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在图乙中,将一束固定不动的入射光从杯底斜射向空中,然后逐步向杯中注水,液面上升到实线位置时的折射光路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液面上升到虚线处时的折射光线。
(3)如图丙所示,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光线。
25.(7分)中秋放假期间,小潘一家早上07:00从盐城的家里出发,准备自驾到上海博物馆去参观,导航给出了三种出行方案(1公里=1km):
(1)若保持100km/h的速度按“方案一”的路径行驶,求全程所需时间?
(2)若选择“方案二”,求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若按照“方案三”路径行驶,小渝爸爸不小心错过了导航规划的下高速出口,只能从下一出口驶出高速,最后到达上海博物馆的时间是上午12:00,导航显示全程平均车速75km/h,则比预计的“方案三”路径多走了多少路程?
26.(8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试管内应选用_____(较大/较小)的冰块,烧杯中选用 (开水/温水)做实验,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和_____;
(2)如图乙是小红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图象可知:图象中的 (AB/BC/CD)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该过程经历了 min;
(3)冰全部熔化后,要使烧杯中的水沸腾,需要添加的仪器是 ,实验中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能沸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当小红在烧杯中加入少量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盐后盐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比 (升高/降低/不变)。
27.(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实际生活中应用为 (照相机/投影仪),如果此时撇去光屏,小明在图中的位置 (能/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3)如图丙,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近视/远视)眼镜;
(4)将透镜、蜡烛及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 (u+v),此处L(u+v)表示L=u+v。绘出图线(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_____(用f表示)。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结合下面两图,可知当物距u=2f时,n= 。
第28题
28.(8分)某班同学在学习速度时,进行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和“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两个活动:
(1)将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如图A、B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应选择图_____(① ② )中所示的位置,将两个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这种比较方法实质是_______(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2)实验中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很难测,以下提出的解决方案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提高开始下落的高度 B.采用多次测量时间取其平均值的方法
C.重新做一个锥角更大的纸锥 D.换用较薄的纸,重新做一个相同形状的纸锥
(3)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想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测量纸锥下落速度”,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1所示,本实验_____(需要/不需要)秒表,能正确反映纸锥从甲下落到丙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的是____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同学选取三个形状相同的不同纸锥并编号为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频闪照相机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对于图2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三个纸锥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是 。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
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加湿器
超声波加湿器以体积小、静音、加湿均匀而深受用户喜爱,超声波加湿器原理是什么呢?如图甲是某款超声波加湿器,它是利用超声波振子每分钟向水箱中发射900万次高频振荡波,将水打散成直径为3-5微米的细小水雾颗粒(水蒸气分子直径约0.4纳米),将其喷在空气中,增加空气湿度,物理学中将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的比值叫做该温度下的空气相对湿度,以百分数表示研究表明: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为此人们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千湿球湿度计”测定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干湿球湿度计是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用湿棉布包裹住的称为湿球温度计,裸露在空气中的称为干球温度计.已知部分室温(干球温度)下的相对湿度表如表所示:
(1)加湿器工作时,喷出的水雾最终使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是:水雾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需要_____(吸/放)热;
(2)如图乙所示的干湿球湿度计的玻璃泡部分已被遮挡。由图可推测干球温度计是_____(A/B),根据两温度计的示数,对照湿度表可知:此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为_____;
(3)关于加湿器和干湿球湿度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正常工作时,加湿器的响度约为80dB
B.这款加湿器工作时产生的超声波频率约为140000Hz
C.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越大,表示当时空气湿度越趋于饱和
D.包裹湿球温度计玻璃泡的棉布不能用酒精沾湿
(4)某天中午,小明看到两个温度计的示数为25℃和21℃;到了晚上,小明看到两个温度计的示数为14℃和10℃。由此可判断: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_____(大于/等于/小于)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
(5)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图丙为一种超声波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4×10-3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B D C D A C B C B C D B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6. 3.85(3.84-3.86都可以) 188.38 -24
17. 反射 响度 空气
18. 60○ 镜面 不是
19. 直线传播 凸透镜 虚像
20. 可能 热胀冷缩 大
21. 色散 二 B
22. 增大 不变 不变
23. 0.6 B到A 4
三、解答题(共6小题46分.解答25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4.(6分,每图2分)
25.(7分)( 按步骤给分,只有结果,没有公式代入过程的不给分.)
26.(8分,每空1分)
(1) 较小 温水 状态
(2) BC 3
(4) 酒精灯 不能继续吸热 升高
(7分,每空1分)
(1) 10.0 (10.1、9.9)
(2) 放大 投影仪 能
(3) 远视
(4) 4f 1
28.(8分,每空1分)
(1) ① 时间 相同路程比时间
(2) B
(3) 不需要 B
(3) 甲乙丙 1:2:3
29.(10分,每小题2分)
(1) 汽化 吸 (每空1分)
(2) A 83% (每空1分)
(3) D
(4) 小于
(5) 1.82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Module 1 Feelings and impressions Unit 2练习(含答案)-2024-2025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2024-2025郑州市新密青屏高中高一上学期数学5.6 函数y=A sin (ωx+φ)+5.7 三角函数的应用(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