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答案)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 10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B D A D B D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1) 135 (2) -22℃
12.空气柱 音调
13.直线传播 南北
14.右移
15. 甲
16. 1700 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小题,17 题 5 分,18 题 6 分,19 题 7 分,共 18分)
17. (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不点燃 像与物大小相等 远离 (3) B
18.(1) 缩小 (2) 左 (3) 27 (4) 光屏 (5) B (6) C
19.(1) 乙 酒精灯外焰
(2) (b)
(3) 水仍能从石棉网上吸热
(4)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5) 升高 液化时放出热量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每题 6 分,共 12 分)
20.解:(1)最重铁牛的质量
m =72t=72000kg

铁的密度
=7.9 103kg/m3

m
由 = 可得,最重的大铁牛的体积
V
m 72000kg
V = 铁 = 9.1m3
铁 ………………(3 分)
7.9 103 kg / m3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QQABKYAk5gCYkBYACB4KQQkyCkgQsIASLUguwRCYKARKSIFABIA=}#}
(2)木模的体积
V 3木=V 9.1m铁
m
由 = 得,木制展览模型的质量
V
m = V =0.5 103kg/m3木 木 木 9.1m
3=4.55 103kg………………(3 分)
s
21.解:(1)由v = 可得,第一束超声波的传播的距离为
t
s1 = v声t1 =1500m / s 8s=12000m …………………(2 分)
(2)“奋斗者”号距离海底的距离为
1 1
s2 = s1 = 12000m=6000m
2 2
s
由 v = 可得,潜到海底需要的时间为
t
s 6000m
t = 22 = = 200s…………………………(2 分)
v潜 30m / s
(3)由于是在下潜的同时发射超声波,设发射第二束超声波时,“奋斗者”号距离海底为
s3,则有声音通过的距离为
S声 = v声t声 =1500m / s 2s=3000m
“奋斗者”号通过的距离为
s奋斗号 = v奋斗号t奋斗号 = 30m / s 2s = 60m

1
s3 = (3000m+ 60m) 60m =1470m…………………………(2 分)
2
答案第 2 页,共 2 页
{#{QQABKYAk5gCYkBYACB4KQQkyCkgQsIASLUguwRCYKARKSIFABIA=}#}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选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桂发现很多食品包装袋设计有“锯齿”形状,如图所示:
①他猜想袋口“锯齿”形状处可减小撕开时用力的大小。
②他先在“锯齿”状处、后在平边处撕开包装袋,比较两次用力大小。
则环节②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问题 B.证据 C.解释 D.交流
2.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一首词中有这样的描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其中“不觉船移”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船上的乘客 B.船周围的浮萍
C.被船惊飞的鸟 D.船附近岸边的花草
3.把不同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显示出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音调比甲高 B.乙与丙的音调相同
C.甲与乙的响度相同 D.丙与丁的音色不同
4.如表所示,小文阅读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后,得出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
水 水银 煤油 铜
冰 干松木 酒精 铅
A.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保持不变
C.若质量相等,则实心铜块的体积一定大于实心铅块的体积
D.若密度相同,则一定是同种物质
5.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防治噪声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
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隔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6.如图所示,对于下面四幅图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人观察地平线位置的日出时,太阳实际在图中a位置
B.乙图中光发生了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丙图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丁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光带排列情况
7.某款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在地面上得到清晰、更大的广告图标像,可适当减小镜头到广告片距离,增大投影灯离地距离
B.该投影灯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为从不同角度看见地面上的广告图标,应选择光滑的地面
D.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以内
8.在青藏铁路工程中,为了保证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铁路两侧竖立了许多热管。这种热管又被称为热棒。热棒是封闭的中空长棒,里面一般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作为“制冷剂”如图。有关热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棒的下端插在冻土中,液态氨会放热汽化成气态氨
B.寒冷季节,气态氨上升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气吸热液化成液态氨,又沉入棒底
C.到了暖季,热棒上端的气态氨,通过散热片向空气放热液化成液态氨,热棒持续工作
D.冬季,热棒中的液态氨在冻土层中的吸热,通过地面上的散热片放热到空气中,到了暖季热棒不再工作
9.如图所示是水循环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B.过程②中有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了小水滴
C.过程②中有的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了小冰晶
D.过程③中有的小冰晶放热后会熔化成小水滴
10.“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同一相机拍摄甲、乙两球从左向右水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甲球与乙球运动时间相同
B.从a到b,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从a到b,甲球与乙球运动时间之比为
D.从a到b,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小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秒表所示的时间为 s;
(2)图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一部分,图中所示示数为 。
12.《诗经》有云:“伯氏吹埙(xun),伸氏吹篪(chi)”。其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演奏者吹埙的时候声音主要是由其内部的 振动产生的,手指按不同的埙孔能改变埙所发出声音的 。
13.如图所示是我国汉代之前发明的“日晷”,石盘上留下指针的影子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在野外我们也可以利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近的点A,则OA就指示 (选填“南北”或“东西”)方向。
14.我国每年大约有5万人发生溺水事故。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之一是光的折射,这一现象使人“看到”的水深比实际的浅。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让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底形成光斑;当水面上升时,光斑位置将 (填“左移”“右移”或“不变”)。
15.如图所示,这是两种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装置,你认为图 实验方案较好。
16.嫦娥5号将约1.7千克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其质量为 克。我国将一部分月壤冷冻保存后,这部分月壤的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得分 评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17题5分,18题6分,19题7分,共18分)
17.(5分)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经直放置在白纸上。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面采用透明玻璃板,目的是 。
(2)如图甲所示,小明把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面,再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并不断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重合,从前面看好像蜡烛B也被点燃了,这个现象说明 。小明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B要 (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3)如图乙所示,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的,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B.硬币成像在a处
C.硬币成像在b处 D.硬币成像在c处
18.(6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甲1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此时光屏上成的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若将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若只将透镜向左移动 cm,可以在光屏上又一次成清晰的实像;
(4)烛焰成虚像时,人眼应该从 (选填“烛焰”或“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
(5)小明测出透镜焦距为10cm,在实验时,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物理世界”四个字时,看到如图甲2所示,则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A.小于10cm B.大于10cm且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
(6)小明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丙图中的 。
19.(7分)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如图所示甲、乙两套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请回答:
(1)为了尽快完成实验,他们设计并组装实验装置最好使用: (选填“甲”、“乙”)装置。实验前安装器材时,烧杯底部的石棉网的高度是根据 来确定的;
(2)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a)、(b)所示,其中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3)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4)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的特点: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温度t/℃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
(5)实验过程中小明不小心碰到了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感觉很烫。于是,小明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过一段时间,你看到的现象是:试管A中有小水珠出现,温度计示数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 。
得分 评卷人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20.(6分)山西出土的国宝黄河大铁牛,铁牛每尊高约1.9米,长约3米,最重的72吨。而且经历1200年仍然保存完好。为实现多处展览,现要制作等大的木制“黄河大铁牛”模型,已知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ρ木头=0.5×103kg/m3,求:
(1)最重的大铁牛体积多大?
(2)木制展览模型的质量为多少?

21.(6分)2024年3月28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完成深潜科考任务后返回三亚,这次任务带回了大量深海样本,并发现了多个深海新物种,如图所示为“奋斗者”号在海底探索时的情景。“奋斗者”号可使用超声波在海底定位,在一次任务中,“奋斗者”号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在经过8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之后“奋斗者”号以的速度匀速下潜,在下潜时再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2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求:
(1)第一束超声波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奋斗者”号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潜到海底?
(3)收到第二束超声波时,“奋斗者”号距离海底有多远?
2 / 2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2024-2025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下一篇: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