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答案)

黔南州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5
6
7
8
答案
C
B
C
A
B
D
AD
ACD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9.光的直线传播
10.不变
11.运动
12.信息
13.32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4.
15
16.
s/14
5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7.答:(1)水沸腾后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继续使用大火只会加速水的汽化,
浪费水和燃料。故人们常将大火调为小火,保持沸腾即可。(2分)
(2)因为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热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锅中冒出的水蒸气造成的
烫伤往往要比同温度的热水造成的烫伤更严重。(2分)
18.答:(1)河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
第1页共2页
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便看到了河底的虚像,比河底的实际位置
高,使得河水看起来“变浅”。(2分)
(2)以流动的河水为参照物,小刚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他相对于流动的河水在向上游运
动,所以原本静止的小刚感觉自己在不断的向上游运动。(2分)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每空2分)
19.(1)右(2)由大到小(3)612(4)m1(5)0.8×103
20.(1)光屏的中央(2)10.0(3)C(4)远离(5)当物距大于三倍焦距时,
像的高度将小于F型光源高度的一半
21.(1)转换法(2)25(3)2、3、4(4)快(5)控制散热材料和散热面积
相同,改变密封盒内空气的温度,记录温度计升高相同温度所用的时间。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第22题9分,第23题10分,共19分)
22.解:(1)通过深中通道全程所用的时间:
t=1=24km=0.24h(3分)
专100km/h
(2)小明的爸爸驾车行驶的时间:
t2=18min-0.3h
小明的爸爸驾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S2=24km=80km/h(3分)
t20.3h
(3)车辆经过隧道所用的时间:
t3=4 min 32 s=272 s
汽车在隧道中行驶的平均速度:
v3=90km/h=25m/s
海底隧道的长:
s3=v3t3=25m/s×272s=6800m(3分)
23.解:(1)凝固
(2分)
(2)月砖的质量:
m=m集p壤'=1.28×103kg/m3×0.03m3=38.4kg(3分)
(3)月砖的密度:
p4=m=384g-2.4x10kgm-24gcm(3分)
0.016m
(4)这种砖应具有的物理特性:防辐射、抗温差、抗撞击、抗月震、防尘等。(2分,答
案合理即可)
第2页共2页黔南州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准确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非选择题
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8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第 1~6 题为单项选择题;7、8 题为多项选
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 3分,选对但不全得 1分,选错或不选得 0分)
1.物理来源于生活,下列是小雨同学对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 kg 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37 ℃
C.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 80 cm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5 m/s
2.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大佛寺侧的“大佛石琴”(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随着
游人沿洞口石阶自下而上缓步而登,便能发出由低沉浑厚逐渐变得高亢铿锵的似古琴般的声
音,这声音在洞中久久回荡,甚是奇异。其中“低沉”描述的是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3.2024 年 12 月 8 日,都匀螺蛳壳景区出现如图所示的雾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以下现象与
雾凇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冰雪消融 B.雾绕山峦 C.霜满枝头 D.滴水成冰
4.轻质高强的碳纤维材料有“黑金”之称。它为北斗卫星巡天插上太阳之翼,为“奋斗者”号潜
水器叩开深海大门助力。碳纤维能“上天入海”,与它自身的轻量化、高强度等优点有关。碳
纤维材料“轻”主要是指其
A.密度小 B.导热性好 C.熔点高 D.质量小
5.同学们,在本学期“制作隔音房间模型”的实践操作中,你们一定高效、经济地测试了房间模
型的隔音性能。以下事例与你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时控制噪声的途径相同的是
八年级·物理 第 1 页(共 6 页)
6.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
B.“江清月近人”,江中的月亮是虚像
C.“明镜可鉴形”,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光在平面镜上发生了反射
D.“举头望明月”,明月是光源
7.(多选)小聪自制了两个相同的滴水计时器(已知滴水计时器每隔 0.5s 滴下一滴水),他将滴
水计时器分别固定在甲、乙两辆玩具车上,如图 1 所示。将玩具车放置在带有刻度的水平长
木板上,释放玩具车后,它们运动的过程中水滴在木板上的位置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从 A 点运动到 C点的路程为 6.0 cm
C.乙车先加速后减速
D.乙车从 A点运动到 C点的平均速度为 0.04 m/s
8.(多选)小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与
液体体积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的质量是 20g
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乙液体的密度是 1.0g/cm
D.若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则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为 2∶3
二、填空题(本题共 5个小题,每空 2分,共 10 分)
9.2020 年 6 月 21 日,我国南方地区观测到日偏食,发生日偏食时在树荫下可见“月牙形”光
斑,如图所示。“月牙形”光斑的形成原理是 。
10.2024 年 6 月 3 日,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
月球背面成功展开(如图所示),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此面五星红
旗从地球带到月球后,其质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八年级·物理 第 2页(共 6 页)
11.2024 年 10 月 30 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如图所示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时的情景。在对接过程中,以天
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2.小红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和老师一起制取了氢气。如图所示,为了检验氢气的纯度,她用拇
指堵住收集满氢气的试管口,将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氢气的纯度不同,点火
后发出的声音不同。根据发出声音的不同来判断氢气的纯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3.贵南高铁樟江大桥位于黔南州荔波县境内,大桥全长 1720m,一列车长为 200m,则该列车
以 60 m/s 的速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 s。
三、作图题(本题共 3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分)
14.京剧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请在图中画出京剧演员头顶 A 点在平
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15.如图所示,点光源 S 发出的两条光线照射到凸透镜上,其中 F 是凸透镜的焦点,请完成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16.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相向匀速行驶,甲车运动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乙车从
s 处出发,在 t 时刻与甲车相遇,请在该图中作出乙车在 0~t 时间内运动的 s-t 图像。
四、简答题(本题共 2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分)
17.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元宵象征着亲人的团圆。煮元宵时会观察到水的汽化和液化
现象。要煮熟元宵,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加大火力可以加快水的沸腾,但是当水沸腾后
仍然大火加热并不会使元宵更快煮熟,此时人们常将大火调为小火。
(1)煮元宵时,水沸腾后人们为什么常将大火调为小火
(2)煮元宵时若要揭开锅盖,需注意避免被水蒸气烫伤。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同温度的
热水烫伤更严重,这是为什么
18.学生溺水事件在学生突发危险事件中占很大比例,学校和家长在防溺水方面已多角度对学
生进行安全教育。夏天,喜欢游泳的小刚和爸爸来到小河边,小刚发现了一些奇妙的现
象:站在岸边时,河水看起来没不过膝盖,但跳下去后竟然没过了肩膀;站在岸边的小刚
看着流动的河水,忽然感觉自己不断地在向上游运动。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以下问
题:
(1)为什么河水实际很深但看起来会“变浅”
(2)为什么小刚会感觉原本静止的自己不断地在向上游运动
八年级·物理 第 3页(共 6页)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 3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9.秀秀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
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调节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后,秀秀将烧杯放入左盘,在右盘中按 (选填“由大到小”或“由
小到大”)的顺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测得空烧杯的质量 = 19.2 。
(3)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 ,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
质量为 g。
(4)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
体的质量 = 29.2 。。通过检查发现以上没有必要称量的是 (选填“m ”“m ”或
“m ”)。
(5)通过计算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 。
20.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有:一个凸透镜、光屏、高度为 3.0cm 的 F
型光源和刻度尺。实验时,物距从 6.0cm 开始,每次增加 2.0cm。下表是他们记录的物距、像距、像的
高度和正倒情况。
物距/ cm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像距/ cm \ \ \ 60.4 35.60 26.60 22.30 20.0 18.4 17.3 16.4 15.7 15.1 14.6 14.2 13.9
像的高度/
\ \ \ 15.1 7.6 5.0 3.5 3.0 2.3 2.1 1.8 1.6 1.5 1.3 1.2 1.0
cm
像的正倒/
正 正 \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cm
(1)实验时,将光具座上 F 型光源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大致调节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使像成在 。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光源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此时光
屏上 (填选项前字母序号)。
A.会有手指的像
B.会出现手指的影子
C.光屏上的像依旧完整清晰但变暗了一些
八年级·物理 第 4页(共 6页)
(4)当光屏上的像清晰时,小梁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光源之间,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
清,他应该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
像。
(5)分析表中数据还可以发现,当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满足一定条件时,像的高度将小于 F 型光源高
度的一半,请你总结出这个规律: 。
21.晓宇去西藏旅游时,发现青藏铁路两侧竖立了许多“铁棒”,经查阅资料,了解到这些“铁棒”是
为了保证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而竖立的热棒。如图甲所示,它是一种由碳素无缝钢管制成的高效热
导装置,且具有独特的单向导热性能,即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热量传输至地面上
端后通过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晓宇想知道物体散热快慢的影响因素,做出了如下猜想并设
计进行了如下实验:
猜想一:物体散热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散热快慢与物体的散热面积有关;
猜想三:物体散热快慢与环境温度有关。
他制作了两个体积相同且隔热性良好的长方体容器,用散热材料分别替代容器的某个面。给这两
个容器装满沸水并将其置于相同体积的密闭盒内,在距离散热面相同位置处放置温度计如图乙所
示。
(1)当两支温度计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用秒表记录其所用的时间,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物
体散热的快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实验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散热材料 散热面积/cm 初温/℃ 末温/℃ 时间/s
1 钢 10 16 78 391
2 钢 20 16 78 280
3 铸铁 20 16 78 583
4 铜铝复合 20 16 78 198
(3)由表中数据可知,要验证猜想一,应选择表中 (填实验序号)三组实验数据进行分
析。
(4)由 1、2 两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散热材料的散热面积越大,散热速度越

(5)晓宇还想探究猜想三,他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结合图乙简述实验方案: 。
八年级·物理 第 5 页(共 6 页)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2个小题,第 22 题 9 分,第 23 题 10 分,共 19 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
的计算公式及过程或文字说明,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2.深中通道(如图所示)是深圳到中山的一条跨海通道,位于珠江三角洲伶仃洋海域,是世界级
“桥、岛、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也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
交通枢纽工程,该路段于 2024 年 6 月 30 日建成通车。深中通道全线长 24 km,设计速度
为 100km/h。深中通道未建成通车前,深圳到中山两地的通行,驾车需往北绕行,总路程约
140 km,车程约 2 h。则:
(1)若汽车以设计速度匀速行驶,通过深中通道全程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小明的爸爸上下班都需驾车经过深中通道路段。有一次,小明的
爸爸驾车通过此路段用时 18 min,则此次小明的爸爸在此路段驾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
少千米每小时
(3)有一天,小明随爸爸开车在此路段行驶,经过海底隧道路段时,小明用手机测得车辆通
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4 min32 s,已知汽车在隧道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90km/h,则该海
底隧道长多少米
23.月球基地的建设是人类探索和科学进步的机会,在月球表面建造基地会面临真空、微重力、
辐射、温差、微陨石、月震、月尘等挑战。“月壤砖”是我国科学家模拟月壤成分烧制而成
的,有利于未来拼装建造月球基地,呈榫卯结构,如图所示。华中科技大学采用 3D 打印技
术,制备出国内首个模拟月壤真空烧结的打印样品。月砖样品打印时,月壤细小颗粒在高能
激光的作用下,会熔化成液态,最后按照设定的模型冷却成月砖。若 3D 打印机每小时可以
将 0.03 的月壤打印成( 0.016 的月砖,则:(已知月壤密度为 1.28 × 10 / )
(1)熔化后的月壤细小颗粒冷却成月砖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
名称)。
(2)3D 打印机每小时打印的月砖,其质量为多少千克
(3)打印的月砖,其密度为多少克每立方厘米
(4)若这种砖能解决月球基地的建设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这种砖应该具有哪些物理特性
(至少列举两条)
八年级·物理 第 6 页(共 6 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3.1方差(含答案)

下一篇: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