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末参考答案
(2025 年 1 月)
阅卷老师注意:本小组请按照答案进行阅卷,答案感觉拿不准的,请联系本
组组长讨论,然后确定答案再给分.阅卷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给分有据,扣分
有理的原则,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负责。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B C A C B D C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7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3.9.5×10-4 40 0.013
14.响度 声源
15.温度 蒸发(或汽化) 熔化
16.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未点燃;B。
17.2.5;0.05;500。
18.甲;108;北。
19.甲;1:2;5×103
三、作图、实验探究(本题共6个小题,共26分)
20.(2分) 21.(2分)
22.(5 分)加速 150 1 C <
23.(7 分)同一高度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在物体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注水 凸透镜 上
不是 A
24.(4 分)N处向上;C;吸热温度不变;不可行
25.(6分)(1)右;(2)135.6;(3)13.56×103;(4)偏大;(5)C;A。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8分。)
26.(6分)解:(1)汽油的体积 V=50L=0.05m3.
{#{QQABLYIgxgCw0AZACB5KEQGSCguQsIKSLUgOxQAWOAQKCINIBIA=}#}
汽油的质量 m=pV=0.7x10kg/m3x0.05m3=35kg.....3分
(2)本次行程所用的时间 t=12:00-8:00=4h .
本次行程的平均速度
V=s/t=250km/4h=62.5km/h...........3分
27.(3 分)解:(答案见课本)3.5m2
28.(9 分)
3 3
解:(1)ρ=m1/v1=10.5g/10cm =1.05g/cm .........3分
3 3 3
(2)V2=m2/ρ=42g/1.05g/cm =40cm <50cm ,所以是空心的........3分
3 3 3
(3)则空心部分的体积:V 空=V-V2=50cm -40cm =10cm .........3分
{#{QQABLYIgxgCw0AZACB5KEQGSCguQsIKSLUgOxQAWOAQKCINIBIA=}#}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满分 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
64分, 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为 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小题, 每小题 3分, 共 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答案的选项用 2B铅笔涂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
1. 会估测物理量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以下估测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居民楼每层的高度约为 1.5m 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g
C.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8℃ D.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 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 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3. 本学期, 七至九年级的同学都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在男生 1000米的耐力测试中,体育老师是通
过以下哪种方法评价同学们运动的快慢的( )
A. 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 B. 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s
C. 利用 v= v 计算平均速度 D. 以上方法都不对
t
4. 下列有关温度、长度的测量中, 测量方法或读数正确的是( )
A、 测水的温度 B、 测铅笔的长度
C、 测硬币直径 D、 木块长 1.8cm
5.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节气谚语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白露秋分夜, 一夜凉一夜”,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 “伏天三场雨, 薄地长好麻”, 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惊蛰云不停, 寒到五月中”, 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 “小寒冻土, 大寒冻河”, 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6.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水杯的大小和材质均不同, 小凯用木筷敲击杯子, 监测器在相同距离处测得甲、
乙两杯子所发声音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频率 f/ Hz 声音强弱等级/dB
甲 400 50
乙 600 30
A. 乙杯发声时音调较低 B. 甲杯发声时响度较小
C. 甲杯发声时振幅较大 D. 甲、乙两杯发声时的音色相同
7. 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 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 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引起火灾,如图与此光学原理相
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 雨后彩虹 C. 树荫下的光斑 D. 汽车后视镜
8. 各种光现象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所列的成像实例: ①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
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 说法正确
的是( )
A.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 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 D.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
9. 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
A.放大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近视眼的矫正
10. 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ρ=m/V 知, 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跟体积成反比
B. 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 质量变小, 密度变小
C. 一瓶水结成冰后, 质量不变, 密度变小
D. 一罐氧气用去一半后, 质量变小, 密度不变
11.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也别有趣味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
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少
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不断减小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12. 某同学在烧杯中装某种液体, 多次测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及对应的液体体积 V, 并根据实验
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结合下面表格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
物质种类 硫酸 水 煤油 植物油
密度 (kg/m3) 1.8×103 1.0×103 0.8×103 0.9×103
A. 该液体密度为 1.8g/cm3 B. 查表可知该液体硫酸
C. 烧杯的质量为 20g D.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 40g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4分)
二、填空题 (本大题包括 7个小题, 每空 1分, 共 20分)
13.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950um= m 144km/h= m/s 13kg/m3= g/cm3
14. 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不要大声讲话”的标志, 引导大家养成公共场合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
的特性分析, “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 的大小; 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 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15.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 记录了我国古代的传统手工技术。
(1)图甲中, “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 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来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给墙
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提高湿纸的 ,从而加快了水的 ;
(2)书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 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如图乙)这样的记载。其中“铁化
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
16.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上图,采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为确定像的虚实,
需在 (选填“点燃”“未点燃”) 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 (选填“A”“B”) 位
置上观察是否有像。
17. 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 5kg/m 的氧气, 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 则瓶内剩余
氧气的密度是 kg/m3;若某位病人质量为 50kg,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 此病人的体积为
m ;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 取 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 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 cm3。
(已知 冰 0.9 10
3kg /m3, 水 1.0 10
3kg /m3)
18. 在平直的公路上,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南行驶, 如左下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相同时
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 其中 (填“甲”或“乙”) 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前 30s的平均速度
是 km/h。在前 10s时间内,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 (填“南”或“北”) 行驶。
19. 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 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右上图所示。取
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 (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
是 ,甲的密度为 kg/m3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6个小题, 共 26分)
20.(2分)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 20m/s速度匀速行驶, 请你在图甲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
时间变化关系的 v-t图象。
21.(2分)如图是“池水清浅, 擅入会溺”的班会主题,告诫学生不要擅自下水游泳。请在图丙中画出人
眼看到池底 A 的大致光路图(A'是人眼看到的池底 A的像)。
22.(5分)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 A 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
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 0.2s拍摄一次,则由所拍摄的照片可知,小球在 BC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
小球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
(4)小球在 AD 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 tAD中点时的速度为 V1,经过路程 SAD中点时的速度为 V2,则
V1 V2(选 填“>”< =“)。
23.(7分)小徐在 STEAM 课堂上, 通过老师的教导, 成功制作出水凸透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时, 通过注射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 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 点燃蜡烛, 调整烛焰、水凸透镜和光屏的
中心大致在 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当把蜡烛移到 62cm刻度线处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光屏
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 原因可能是 ;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
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对水凸透镜进行 (选填“抽水”或“注水”),或者在蜡烛和水
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3)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 光屏上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 要想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你的调整方法是:
把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 调节;
(4) 白光经三棱镜后, 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如图丙所示(部
分色光未画出) ,说明白光 (选填“是”或“不是”)一种单色光。于是,小徐使用红光、黄
光和蓝光来测量水凸透镜的焦距 f大小如图丁所示, 以下关于三种色光通过水凸透镜时的焦距 f大小关系
正确的是 。
A.f 红>f 黄>f 蓝 B.f 红
24. (4分)小明想把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合二为一进行实验,他对 500g冰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 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设加热的热源稳定) 。
(1)小明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应适当将 (选填“N处向上”或“M处
向下”)调整
(2)比较乙中 ABC三种现象可知, 其中 是表示水正在沸腾情况。
(3)结合两次实验图象(丙) 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4)小希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 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 这种做法 (可行/不可行)
25.(6分)小李想测量某合金金属块的密度, 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分度盘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接下来他应将平
衡螺母向 调节, 使天平水平平衡。
(2)小李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金属块的质量, 当天平水平平衡时, 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乙所示,
则金属块质量为 g。
(3)如图丙所示,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然后用细线将金属块缓慢放入量筒中,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10cm3,其密度为 kg/m3。
(4) 若先测金属块的体积, 再测金属块的质量, 则测量结果将 (选填“准确”“偏小”或“偏
大”)。
(5) 小李又找来几个材质相同的金属块, 测出几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绘出下列四副图像,其中能正
确表示金属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是 ,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3个小题,共 1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
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6.(6分)“十一”国庆节期间, 小明同学一家人自驾到青岛游玩。他们 8:00从家出发,8:15到达加
油站后进行加油。给轿车加入 50L的汽油后,8:25从加油站继续出发, 12:00到达目的地,全程 250km。
已知汽油的密度是 0.7×103kg/m3,g 取 10N/ kg 求:
(1)所加汽油的质量;
(2)本次行程的平均速度
27.(3分) 修缮某文物需要使用厚度为 0.15μm的金箔, 这种金箔主要由黄金制成如图所示,假设没有损
3 3
耗, 那么 10g的黄金能修缮多大面积?( 19.3 10 kg /m金 )
28.(9分)学校开设的四点半课堂, 深受学生喜爱。3D 打印课程, 让学生们将各自丰富的想象变为了现
实, 切身体验到了科技的力量, 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某同学选用如图甲所示的 ABS 塑
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 如图乙、丙所示。
(1)已知体积为 10cm3实心 ABS 塑料的质量为 10.5g, 求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该同学用此材料打印出一个复古电视机模型,如图丙所示, 体积为 50cm3,质量是 42g,请通过计算
判断作品是否为实心? 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