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
1.B 2.A 3.C 4.D 5.C 6.D 7.B 8.A 9.D 10.D 11.B 12.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3.BC 14.BCD 15.AD 16.AB
三、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把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
17.274.2 2.40 18.能量 声源处 19.OF AB 面的左方 20.升华 凝固
21.密度 甲 22.2×103 2.4
四、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23 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23.(1) (2)
评分标准:23 题 1 分,24 题 2 分,共 3 分。
24.(1)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2)放大 投影仪(3)55.0 变小 (4)B
25.(1) 停表(秒表) -14 (2)高于 (3)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4) 0 10 (5)不会
26.(1)水平 零刻线 左 (2)物和砝码放反了 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3)173.4 (4)偏大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共 20 分。
五、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27 题 5 分,28 题 6 分,共 11 分。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计算过程中物理量必须带
上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7 解:(1)由图乙可得,汽车的速度为v 90km / h 25m/ s
{#{QQABCYCgxgCQggRACR5KUUUSCEiQkJKSLWgOARAeKAQKyZFIBIA=}#}
sAB vt 25m / s 4s 100m 2 分
(2)声音 4s 内传播距离为 s声 v声t 340m / s 4s 1360m 1 分
(3)听到回声处 B 点距山崖的距离
sAB s声 100m 1360ms ' s 2 AB 100m 630m 分
2 2
28 解:(1)瓶子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m水 600g 100g 500g
m水 500g 3
装满水时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V V 500cm 500mL容 水 3 2 分 水 1g / cm
(2)空瓶中装入小铁球,再装满水,瓶中水的质量为m 水 1200g 900g 300g
m 水 300g 3
水的体积为V 水 300cm 300mL
水 1g / cm
3
3
小铁球的体积为V 500cm 300cm
3 200cm3
铁 2 分
(3)小铁球的质量为m球 900g 100g 800g
m球 800g 3 3 3
小铁球的密度为 球 4g / cm 4 10 kg / m
V球 200cm
3
小球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所以小铁球是空心的。 2 分
{#{QQABCYCgxgCQggRACR5KUUUSCEiQkJKSLWgOARAeKAQKyZFIBIA=}#}郓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70分,将答案按要求填在答题纸上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为80cm
C.中学生脉搏大约为每秒钟75次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5m/s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不可避免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3.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河水在流淌 B.树叶飘落 C.水凝固成冰 D.滑翔机在飞行
4.根据图中的炊烟和小旗对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运动情况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5.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6.噪声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休息的一大公害,下列减弱噪声的观点正确是
A.甲图: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声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乙图: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丙图: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丁图:教室张贴标语“入班即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镜中文字 D.空中彩虹
8.由于智能手机和各种电子产品的长时间使用,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下列关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9.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霜降”中霜的形成是
A.凝固现象 B.液化现象
C.熔化现象 D.凝华现象
10.蜡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手工艺品。把蜡块放入一个铁皮的易拉罐中放在火上烤,蜡块逐渐变软熔化后,先把拇指和食指放碗里沾一下冷水,然后取出一些蜡油捏在钢丝上,蜡油凝固后,一朵漂亮的梅花就“盛开”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蜡是晶体
B.手指沾冷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花瓣”完整
C.蜡凝固时温度不变
D.蜡凝固时放热
11.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B.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新材料制造
C.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
D.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12.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体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 lkg/ m3 B. 2kg/ m3 c. 0.5kg/ m3 D. 2.5kg/ m3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在本学期课程有关内容中,下列研究实例对应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A.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引入了“光线”——类比法
B.探究琴弦的音调与多个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
C.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证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转换法
D.逐渐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推理得知真空不能传声——理想模型法
14.下面是“光”与“声”的一些对比,其中正确的是
A.光的三原色为红、黄、蓝
B.“光”与“声”都能发生反射
C.“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超声波和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红外线和紫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15.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前15s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第15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C.10~20s时,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0~10s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16.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杯质量为20g
B.该液体密度为lg/ cm3
C.该液体密度为1.5g/ cm3
D.装40 cm3液体时天平测出的总质量为80g
非选择题(共46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把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7.如图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s;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18.大型运输机运-20对我国建设战略空军具有重要意义。运-20的巨大袭鸣声能将小鸟震晕,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运-20设计师通过改进发动机的结构,以实现从______减弱噪声。
1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反射光线是 ;玻璃在 (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20.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涉及物态变化。如: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河面结冰是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1.人们说“铁比木头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铁的________比木头大。小明在古镇旅游时发现,小店卖黄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制作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甲容器的容积大于乙容器的容积,最多都能量取250 g的液体,根据ρ黄酒<ρ酱油判断,________是量取黄酒的容器。
第20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2.空心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如图,质量为3.6 kg的某型号空心砖,空心部分占总体积的40%,砖材料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生产一块空心砖将比同规格实心砖节约________kg的材料。
四、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23.(4分)(1)如图甲所示,ab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它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表示水平放置的平面镜,表示一只竖直放置的铅笔,请画出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甲 乙
24.(6分)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一些器材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选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
(1)实验前,他应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 ;
(2)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照图甲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刚好能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据此原理可以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3)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到光具座的10cm刻线处,然后移动光屏到 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如乙图所示位置。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光屏下调 B.蜡烛上调 C.透镜上调
25.(7分)小明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然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对试管中冰加热,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冰的状态变化。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
(1)此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实验中,烧杯中的水面应该 (选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固体的上表面;
(3)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4)冰的熔点是 ℃,整个熔化过程大约经历了 min;
(5)实验结束后,小明在图乙中加上酒精灯(如丁图所示),用酒精灯不断给烧杯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6.(7分)小明同学做“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a)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左端或者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2)接着他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继续实验,操作情况如图(b)所示,其中错误的地方有:
① ;② 。
(3)发现并改正了错误之后,小明继续实验,完成测量。当天平再次平衡后,所加的砝码有100g砝码一个,50g砝码一个,10g砝码两个,游码移动的位置如图(c),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g;
(4)测量完毕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使用的砝码有一个磨损了,那么所测得的物体质量比其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27题5分,28题7分,共12分。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计算过程中物理量必须带上单位,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7.(5分)小王一家开车到郊外的山上游玩。如图甲是小王开车到山前的示意图,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到山崖下,小王在公路上开车向着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他车上速度表显示的车速如图乙,小王开车到A处时,按响了汽笛,汽车向前行驶4s到B处,小王听到了汽笛的回声(假设声速是340m/s)。求:
(1)汽车行驶路程AB;
(2)声音4s内传播距离;
(3)听到回声处B点距山崖的距离。
28.(7分)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小明找来一个质量为100g的空瓶子,装满水后瓶子的总质量为600g。如果把小铁球装进空瓶子中,测得瓶子的总质量为900g,然后在瓶子中装满水,测得瓶子、水和小铁球的总质量为1200g,ρ铁=7.9×103kg/m3,ρ水=1.0×103kg/m3,求:
(1)瓶子的容积;
(2)小铁球的体积;
(3)请通过计算判断小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