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广安第二中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物 理
注意事项:
1.监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学生答题前,请先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待监测教师粘贴条形码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是否正确。
3.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监测卷上答题均无效。
4.监测结束,监测教师必须将监测学生和未监测学生的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必须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在缺少精确测量工具和条件时,估测也是一种测量方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臂展约为2.5m B.跑步的速度约为5m/s
C.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min D.中学生拇指指甲宽度约为100nm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图乙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图丙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B超检查身体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3.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
C.“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4.为了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我们须控制噪声,下列关于噪声及其控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噪声声波的波形杂乱无章,不能传递信息
C.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有时也会是噪声
D.高速列车车头设计成流线型,与车厢整体密封,可以降低气动噪声
5.“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禾下乘凉梦”也包含着一定的物理知识,水稻下面可乘凉,说明水稻下面有阴影。下列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水稻下的阴影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筷子弯折
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6.噪声是当今社会四大污染源之一,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钟鸣磬响”的故事说明声音可以产生共鸣,钟声不可能成为噪声
B.伐木工人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20Hz-20000Hz的声音不可能成为噪声
7.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科学方法,下列例举的物理实验和其中用到的研究方法不匹配的是( )
A.物理学中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控制变量法
B.将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振动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来研究振动发声——转换法
C.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到两只等大的蜡烛,来研究像与物的关系——等效替代法
D.将音乐芯片放入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来研究真空能否传声——科学推理法
8.关于光反射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入射光与其对应的反射光一定关于法线轴对称
C.与某一平面镜夹角是30°的入射光有两条
D.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一定与平面镜垂直
9.如图是小明用水浴法探究海波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小明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热水中(如图甲),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是晶体,其沸点为48℃
B.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
C.第10min后,大试管内仍可能有固态海波存在
D.第10min后,将大试管取出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海波的温度将立即下降。
10.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丙 B.乙丁 C.乙丙 D.甲丁
1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甲到乙是凝固过程,“雾凇”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B.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衣服晾干与该过程相同
C.由丙到甲是凝华过程,霜的形成与该过程相同
D.由乙到丙是升华过程,用干冰降温与该过程相同
12.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两个乘组航天员在“天宫”会师并拍下“全家福”,共同向全国人民报平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地面带到空间站的科学设备的质量不变
B.对接的过程中,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相对静止
C.应使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制作航天器
D.航天员通过电磁波向全国人民报平安
1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物体在前 2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前 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第6s 的速度为2.5m/s
14.2024年春节期间,成都东安湖畔的灯火正式点亮,开启首届创意灯会。灯会以“梦幻蜀国三千年”为主题,以“桃花仙子”作为灯会活动主IP,表达龙泉驿桃花文化符号,再现“千年古驿道、世外桃源地”和“桃花十里、书香一城”的独特魅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客在彩色照射灯的地面下产生了不同色彩的影子,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B.游客们能看到湖中漂亮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发出,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C.游客们看到五颜六色的灯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D.某游客想要用照相机记录万灯风华,为把更多的灯组拍进去,应该将镜头远离灯组
15.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110g
B.实验所用的量筒质量为30g
C.该液体密度为1.83g/cm3
D.该液体密度为1.5g/cm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1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6.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cm,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17.小萱同学在乘车旅行时,观察平直公路旁的里程碑。并把对应的时间记下来,数据如下:小萱同学由观察知汽车做 运动;汽车在10km~40km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里程碑数 10km 20km 30km 40km 50km
观察时刻 6:30 6:45 7:00 7:20 7:39
18.如图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挂在水中,发现还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得到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 中传播,且传声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9.2023年6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启航仪式在成都举行,火炬燃料为生物质丙烷燃料,丙烷在常温下为气态,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可采用常温下 的方法使其液化。在长途运输水果、蔬菜的车厢中适当放一些干冰,这是利用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 (选填“吸”或“放”)热的原理,达到保鲜水果、蔬菜的目的。
20.在学校组织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军所在的研究小组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通过叶片以 的方式变成水蒸气散发到植物体外。由于这个过程 热(选填“吸”或“放”),所以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植物也不会由于外界温度太高而受到伤害。
2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 。
22.站在河边的游客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 现象;游客也能欣赏到水中的鱼在游玩,他们看到的是鱼 (选填“虚”或“实”)像。我们看电影时,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屏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发生 的缘故(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3.小丽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5m的地方,她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她的距离为 m;小丽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污渍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4.如图所示,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其中较远的放大镜的功能是使远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选填“虚像”或“实像”),较近的放大镜的作用是将该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
25.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中,当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在冰水中后,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缓慢下降。水银液面下降是因为水银遇冷 变小了,同时也能够说明水银的 变大了。(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
26.在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用图象法可以更加形象的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及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液体的密度为 。液体体积为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 g。
三、作图(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6分)
27.“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所以不能贸然下水游泳。如图所示,A是池底的物体,是岸上儿童看到的A的像,请在图中将人看到像的光路图补充完整,并标出入射角i。
28.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9.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及再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27题图 28题图 29题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30.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探究水沸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顺序进行;
(2)在实验中发现如图乙、丙所示的两种情形,其中图 (选填“乙”、“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
(4)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该实验,他们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其中a、b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5)在水沸腾过程中,往烧杯的沸水中迅速加入一些冷水,冷水的量比烧杯里的水量少,用同样大的火将水再次烧开。下图中能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是___________。
A.B.C.D.
31.如图所示,在光具座上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此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2)凸透镜位置固定在50cm处,将蜡烛从图甲光具座上41cm处移动到45cm处时,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在图甲情形中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4)如图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远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则需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才能再次呈现出清晰的像。远视眼镜对光有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32.小强同学在食堂发现一个底面积为10cm2的长方体木块,他与同学想测量其密度。
(1)用刻度尺测出木块高如图甲所示,则木块高为 cm,体积为 cm3;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先 ,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 ;
(3)称量小木块质量的过程中,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所示,应该 ;
(4)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木块质量为 g,密度为 kg/m3;
(5)小强与同学借用食堂的磅秤,称出一个用这种木块做成的餐桌的质量为11.2kg,则该餐桌的体积为 m3。
五、计算题((33题5分,34题7分,35题10分,共22分)解答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无过程的不得分。计算结果须明确数值和单位。)
33.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悬崖,他向悬崖大喊一声,经过6秒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他离悬崖多远?
(2)若汽艇正对悬崖驶去,经6秒听到回声,他喊时离悬崖,求汽艇的速度?
特征质量 C919(标准航程型)
最大起飞质量 72500kg
最大着陆质量 66600kg
最大燃油质量 18000kg
全机结构质量 42000kg
34.12月12日,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C919首访香港,被香港国际机场以水门礼迎接,如图所示。C919客机的质量参数如下表,全机结构质量的20%采用了新型铝锂合金材料,在不改变其设计结构的情况下,可以较大程度减轻客机质量。已知新型国产铝锂合金材料密度,普通的铝合金材料,求:
(1)C919客机上采用新型国产铝锂合金材料的体积;
(2)全机结构质量的20%采用了新型铝锂合金材料,相比于全部使用普通的铝合金材料减少的质量。
35.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问:
速度v(km·h-1) 反应时间t(s) 制动距离s(m)
50 0.49 13
60 0.50 20
80 0.51 34
100 0.52 54
120 0.54 85
(1)从表中可以看出汽车制动距离与速度有什么关系?
(2)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为避免与前方静止的事故车辆相撞,驾驶员必须至少在多远距离发现异常情况并立即采取措施?
(3)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为避免与前方静止的事故车辆相撞,驾驶员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用时间4.45s,求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静止的事故车辆到汽车完全停止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B A C A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D D
16. 2.70 110 17. 变速直线 10
18. 液体/水 大于 19. 压缩体积 升华 吸
20. 蒸发 吸 21. EO ∠GOD=60°
22. 反射 虚 漫反射 23. 5 不变
24. 实像 放大 25. 体积 密度
26. 1.0×103 62
27.28.29.
30.(1)自下而上 (2)乙 (3)继续吸热 (4)用水量不同 (5)C
31. 缩小 照相机 不能 变小 能 靠近 会聚
32. 2.50 25 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中线处 减少砝码,再拨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14 0.56×103 2×10-2。
33.解:(1)由于声音传播到悬崖的距离为声音传播总路程的一半,所以汽艇到悬崖的距离
(2)汽艇正对悬崖驶去,经6秒听到回声,则汽艇行驶的路程与声音传播的路程之和,等于他喊时离悬崖距离的2倍,即
解得
v艇=10m/s
答:(1)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他离悬崖距离为1020m;
(2)汽艇的速度为10m/s。
34.解:(1)整机中新型铝锂合金的质量为
根据可得,用新型国产铝锂合金材料的体积是
(2)根据可得,用普通的铝合金材料时质量是
采用新型国产铝锂合金材料,要比用普通的铝合金材料时减少的质量为
答:(1)C919客机上采用新型国产铝锂合金材料的体积为4.2m3;
(2)全机结构质量的20%采用了新型铝锂合金材料,相比于全部使用普通的铝合金材料减少的质量为420kg。
35.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由50km/h到120km/h,对应的制动距离由13m到85m;故可得出:汽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
(2)由表格可得,汽车速度为100km/h,反应时间为t=0.52s;反应距离应为
所以安全行驶距离至少应为
s=s反+s制=14.4m+54m=68.4m
(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汽车速度为120km/h时,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4s,反应距离
表格数据可知,当汽车速度为120km/h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为85m,因为司机从看到突发情况开始制动到汽车完全刹住时的距离是由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组成的,所以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s′=s′反应+s′制动=18m+85m=103m
司机从发现异常情况到车停止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1)汽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
(2)驾驶员必须至少在68.4m距离发现异常情况并立即采取措施;
(3)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静止的事故车辆到汽车完全停止的平均速度是20.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