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答案)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1.将一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如果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小明认为鸡蛋会浮起来,小明向烧杯中加盐搅动后,发现鸡蛋浮了起来.“小明认为鸡蛋会浮起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问题 B.证据 C.解释 D.交流
2.小明假期从扬州东站乘坐高铁外出旅游,途中小明看到如图所示的一道泛着金属光泽的蓝灰色拱形长廊覆盖在铁路上,他了解到这是为了让近在800米外“小鸟天堂”不闻车声,让小鸟不受列车运行的干扰,这在噪声控制中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第2题图
C.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D.以上三种方式都用到了
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乙是不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甲、丁两种声音的响度不同
C.丙一定比乙的音调高 D.乙、丁两种声音的音色相同
4.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片,敲鼓时,纸屑会跳起来
②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③用手拍桌子力度越大,声音越响
④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消失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5.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小慧和小磊自制的温度计,他们所用的玻璃小瓶相同,里面装满同种带颜色的水,在小瓶口的橡皮塞上各插进一根吸管。若使用甲、乙两个温度计同时测量同一杯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温度计变化相同温度时,两小瓶中水的体积变化量不同
B. 两个温度计变化相同温度时,两吸管中水柱高度变化量相同
C. 小瓶的体积大小并不影响温度计的灵敏度
D. 甲温度计比乙温度计对温度的反应更灵敏
6.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必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贴近学生生活。你认为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40mmB.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10s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D.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约为37℃
7.甲、乙、丙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西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位同学都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由图象可判断甲同学运动最快,速度为5 km/h,合18 m/s
C.图中所示,6s末,甲、乙两同学相距2m
D.5s后,以乙为参照物,丙向东运动
8、如图所示,是一款“远近两用”老年眼镜,适用于既患有老花眼又患有近视眼的中老年人群。需要看远处时,眼睛可以透过M区域进行观察;需要看近处时,眼睛可以透过N区域观察。关于这款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区域对光有会聚作用,是远视镜 B. M区域对光有会聚作用,是近视镜
C. N区域对光有会聚作用,是远视镜 D. N区域对光有发散作用,是近视镜
9.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10.在舞台上喷撒少量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舞台上即刻就会出现阵阵白雾,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干冰在舞台上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升华、吸热 B.升华、放热 C.凝华、吸热 D.凝华、放热
11.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人在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
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暗 B.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亮
C.墙是白色明亮的,镜子是暗的D.墙是暗的,镜子是明亮的
12.如图所示,OA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一条反射光线,OA与水面夹角为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为60°,折射角大于60° B.反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60°
C.反射角为30°,折射角大于30° D.反射角为30°,折射角小于30°
13.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
C.f1<f2 D.两次在光屏上成像一样大
14.如图所示是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赛结果是兔子获胜 B.比赛开始时,乌龟和兔子一起出发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两次D.整个比赛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较大
15.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两个猜想都不能验证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4分)
16.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万米级海试.尽管马里亚纳海沟两侧都是非常陡峭的海山,但是“奋斗者”号安装有声呐设备,声呐能发出
从而前视成像.“奋斗者”号潜水器能在漆黑的万米深海中精准避障,这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且能传递 .
17.夏天,打开冰箱门时会看到“白气”,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发生此物态变化的物质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没有保鲜袋包裹的冻肉(肉中水分已结冰)在冰箱冷冻室储存时间过长会变干,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8.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为了适应环境,阔叶林叶子宽大,可以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蒸发时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以适应高温的环境。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19.小虎将盛有盐水的玻璃杯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小虎就观察盐水状态并测出温度,绘制了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   ;
(2)盐水的凝固点为   ℃。冬天,人们采取在雪上撒盐的方法,目的是   (选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20.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湛江湖光岩游览。车快开到湖光岩时,甲同学大声说“我终于来到了湖光岩!”乙同学则说:“湖光岩终于来到了我面前!”这两种说法中,甲同学是以   为参照物,乙同学是以   为参照物(前两空选填“湖光岩”或“汽车”);甲、乙同学不同说法体现了运动和静止具有   性。
21.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 ℃,说明当地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选填“高”或“低”),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烧杯中的水先汽化后 形成的。
22.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的画面。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裙子呈 色。
23.如图所示,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透过露珠看见叶脉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 的成像特点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三、解答题
24.按要求作图。(6分)
(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已画出入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如图所示,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一个焦点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请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经凸透镜和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5.(6分)图为小华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打印发票的部分信息,通过计算回答: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多少小时?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若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以如图所示速度行驶了2 min,求这段时间出租车通过的路程。
**市国家税务局 通用机打发票联 车号:****** 日期:2021-05-03 乘车时间:8︰00 下车时间:8︰15 单 价:2.6元/km 里 程:8 km 金 额:***元
26.(9分)在“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云云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和 ;
(3)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目的是 ;
(4)如图甲,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乙,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BC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6)如图,云云分别画了小车从A运动到C的几个图像,其中与实验相符的是 。
27.(8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测量工具   。并且,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可看出,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4)由图乙,萘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由图乙所示,当萘的温度为60℃时,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8.(8分)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
(2)如果将②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小球   (选填“会”或“不会”)弹起;
(3)如图③所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正在响铃的闹钟声音逐渐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   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推理得出的
(4)图④中小明的耳朵贴紧桌面时听到小东轻轻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   可以传声;
(5)如图⑤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手术无影灯
手术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尽量消除医护人员的头、手和器械等对手术部位造成的阴影。
手术无影灯是怎么做到“无影”的呢?晚上在教室内只打开一盏日光灯,仔细观察你自己的影子,会发现影子中部特别黑暗,四周稍浅。影子中部,日光灯发出的光不能照到,特别黑暗,叫本影。四周灰暗的部分叫半影。
为了解释无影灯的工作原理,在课桌上点两支蜡烛分开放置于A、B两个位置,蜡烛前面立一本书,关掉日光灯可以看到墙壁出现书的本影和半影,如图甲。如果点燃三支甚至四支蜡烛,书的本影部分就会逐渐缩小,半影部分会出现很多明暗不同的层次。
手术无影灯是将发光强度很大的许多灯排列在灯盘上,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这样就能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既保证手术视野有足够的亮度,同时又不会产生明显的本影。
(1)图甲的上侧半影区域中,蜡烛 。
A.A和B发出的光都照到 B.A发出的光照到,B照不到
C.A和B发出的光都照不到 D.B发出的光照到,A照不到
(2)在手术无影灯下,医护人员的手和器械等在手术部位 (会/不会)产生本影。
(3)请在图乙中画出第三支蜡烛C照到课本上时,在墙上产生的本影区域(仿图甲,在墙壁上对应位置画出阴影)。( )
(4)如果在乙图中再点燃更多的蜡烛,书的半影部分 。
A.明暗更明显,层次更多 B.明暗更明显,层次更少
C.明暗更不明显,层次更多 D.明暗更不明显,层次更少
(5)小明同学想用9盏相同的LED灯(图中用 表示)排列合成一个大光源作为无影灯,下列设计效果最好的是 。
A. B. C. D.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5ABCDD 6-10ACCDA 11-15CCB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6. 超声波 液体(水) 信息
17.液化 放出 升华
18.加快 吸收 压缩体积
19.5 -4 降低
20.湖光岩 汽车 相对
21. 91 低 液化
22.绿 红外线 黑
23. 液化 虚像 放大镜
三、解答题
24.(6分)
(1)(2)(3)
25.(6分)(1)0.25h(2)36km/h(3)2km
26.(9分) 刻度尺 停表 小 便于测量时间 40.0 0.2 大 B
27.(8分)秒表;自下而上;慢;晶体;萘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10;固
28.(8分)(1)振动;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转换法(2)不会(3)不能;D(4)固体
(5)能量
29.(10分) D 不会 C A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测试卷(含笔试答案无听力答案、原文及音频)

下一篇: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