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人教版物理《声现象》中考专项训练习题(答案)

中考人教版物理《声现象》专项训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以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以听到,若距离快艇的距离都相同,察觉快艇启动的先后是
A.鸟先于人 B.鱼先于鸟 C.人先于鱼 D.鸟先于鱼
2.一位在北京的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不太远的地方,另一位在上海的居民,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上海与北京相距1460km,他们两人若想同时听到演奏声,北京观众必须坐在离演奏者(  )
A.30m远 B.17m远 C.约1.655m远 D.无法知道
3.某中学八年级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未输送水的直铁管的其中一个末端敲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在铁管另一个末端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音。(为了简化计算取空气中的声速300m/s,水中的声速为1500m/s,铁中的声速为5000m/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管中装满水,要听到2次响声,管道至少要37.5米
B.如果管中装满水,要听到2次响声,管道至少要31.9米
C.如果管中装满水,要听到3次响声,管道至少要214.3米
D.选择能听到3次声音的最短管道做实验,听到的第2次声音与第3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57s。
4.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 (  )
A.声音轻了 B.声音响了
C.声音没有变化 D.声音消失了
5.在西藏定日县抗震救灾过程中,救援队利用国产导航仪与北斗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来确定自身所在的位置.导航仪与北斗卫星之间传输的信号属于(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6.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15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 B.3次敲击声 C.4次敲击声 D.5次敲击声
7.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
A.一声 B.最多2声 C.3声 D.4声
8.某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的废铁轨的长度,小明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明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明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1.4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铁轨的长度是(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声音在铁轨中的速度为5100m/s)(  )
A.510m B.540m C.340m D.680m
9.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
10.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6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遇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
B.汽车是向靠近测速仪方向行驶的
C.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了68m
D.该汽车在此次监测过程中没有超速
11.小瑞用手去拨动同一根吉他琴弦,第一次用力较小,琴弦振动的幅度较小,它发出的声波波形图如图所示,第二次用力较大,琴弦振动的幅度较大,由此可以推断第二次拨动琴弦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可能为(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甲、丙的音调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13.火车正在以v1=144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运行,这时司机发现正前方出现隧道,火车鸣笛后就立即开始减速,经过4s听到由隧道口反射回来的回声,此时观察到速度仪表盘上的速度显示为v2,有v1∶v2=2∶1。紧接着司机再次鸣笛,并保持v2匀速直线运动下去,3.5s后司机再次听到回声(v声=340m/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火车头作为参照物,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是运动的
B.火车第一次鸣笛时距离隧道口的距离为760m
C.火车第二次听到回声后,再经过25s后火车开始进入隧道
D.火车在减速过程中走过的路程为100m
14.如图所示,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的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测速仪收到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a、b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时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B.汽车第二次反射信号时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C.汽车反射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为T
D.汽车的速度为
二、填空题
15.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   相同,甲和丁的   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16.如图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 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 图B中P1 、P2 是测速仪发出的 超声波,n1 、n2 分别是 P1 、P2 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 、P2 之间的时 间间隔 0.8s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m/s ,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 B 可知,车行驶的速度是     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元旦期间,小华乘坐一辆长度为10m的客车回老家探望外婆,当客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隧道时,他测得客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22s,根据以上数据小华可以算出隧道的长度为   m。通过隧道后,司机在山前某处鸣笛,并继续驾驶客车以10m/s速度直线向山崖行驶,经2.4s听到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在鸣笛时,司机与山的距离为   km。
18.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
(1)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和介质有关,一般在    中传播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2)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的往返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如果接收到的回声音调升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近;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远离声呐。
①根据如图和文中描述的信息,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狗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频率为16Hz的次声波;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视潜艇B,突然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说明潜艇B正在    (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A。
19.春节晚上,小华在阳台欣赏远处在绽放的礼花,礼花绽放时间间隔均匀,每次闪光之后1秒就听到一声爆响。为估计礼花燃放地点到她家距离,于是她在某次看见闪光开始计时。听到最后一声爆响停止计时,历时13秒,共有3次闪光,5次爆响(如图)。礼花闪光和相应爆响是   (选填“同时”或“不同时”)产生的, 相邻两次爆响间隔   秒,礼花燃放地点到她家距离约   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
20.在人与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刚好行驶在人与山之间时拉响汽笛。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后1s听到汽笛声(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又经过1.2s听到从山反射回来的声音,则人与山相距   m。
2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是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小红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小明沿铁管在水管的某一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水=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钢=5100m/s),若实验中小明只能听到一次响声,则小明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应小于   m。
22. 2023年4月,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三号G星,我国进入降水测量主动探测新阶段。
(1)火箭发射时尾焰冲击发射台,发出约   (填“60”或“140”)dB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喷水降噪系统在发射台喷水吸声,属于在   (填“声源处”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2)火箭在加速上升时受到的推力和其重力   (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该过程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已知风云三号G星的质量为3.6t,火箭升空1km克服风云三号G星的重力做功为   J;
(3)风云三号G星搭载“空中雨量计”,它发射的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信号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传播速度。某次探测到云层的平均厚度为1000m,每立方米内降水粒子的数量为个,降水粒子的体积均为。若该云层中降水粒子全部竖直降落到地面上,则该云层对应区域的平均降水量(降落在地面上的水层深度)为   mm。
三、实验探究题
23.如图所示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用小锤敲打音叉发声.
(1)图甲:看到小球被弹开,说明一切发声体都在     .
(2)图乙:仍然看到小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     ,同时也说明了声能够传递     ;如果把整个装置放到真空中做这个实验,还会看到小球被弹开吗?  
  .
(3)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这种研究方法叫     (填“类比法”、“转换法”或“等效法”).
24.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松紧程度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④本实验主要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
(2)请你据如图判断,在松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A、C在细的琴弦上,B在粗的琴弦上)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最低的是按住   点.
25.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
(2)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材料将声源包裹起来,然后放在鞋盒内,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隔音性能。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应该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小明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发生改变。当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所示。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
(4)分析实验结果,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组的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   选填“好”或“差”。
(6)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
(7)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根据本实验结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四、计算题
26.利用声速进行定位测距是一项重要能力,现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所示,则请你根据取下信息计算:
(1)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如果在看到闪电后5s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
(3)一位同学在一根足够长且充满水的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能听到   (填“1”,“2”或“3”)次敲击声.
27.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段路时,小华发现一标示牌,如图所示。
(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桂平西山最快需要几分钟
(3)在游玩的某一天,小华来到一座峭壁前,他对着峭壁大喊一声,1.5s后听到了回声,则小华距离峭壁有多远
答案
1-14 BCBBC ACADD CADA
15.响度;音调
16.17.9
17.210;0.42
18.温度;气体;10;20;能;靠近
19.同时;3;2380
20.544
21.42.5
22.(1)140;声源处
(2)不是;做功;3.6×107
(3)电磁波;20
23.(1)振动
(2)介质;能量;不能
(3)把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转换法
24.(1)长度;a;b;控制变量法
(2)A;B
25.(1)机械闹钟
(2)相同
(3)响度
(4)羽绒服
(5)差
(6)传播过程中
(7)使用较松软的隔音材料进行装修
26.(1)1700
(2)3000
(3)3
27.(1)解:汽车的平均速度v= = =30km/h
(2)解:由v= 可得:
从标志牌到达桂平西山最快需要的时间t’= =0.375h=225min
(3)解:声音来回通过的路程s1=v1t1=340m/sx1.5s=510m
小华与峭壁的距离d= S1= ×510m=255m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2025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下一篇: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