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宁德第一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宁德第一中学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 月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 28 分)
1.(本题 2 分)最早发现日光色散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奥斯特 C.安培 D.托里拆利
2.(本题 2 分)一杯 0℃的水和一块 0℃的冰,两者温度( )
A.两者温度相同 B.0℃的水温度低一些
C.0℃的冰温度低一些 D.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3.(本题 2 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本题 2 分)如图所示,2023 年 5 月 30 日上午,长征二号 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
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
A.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5.(本题 2 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只能传声不能发声
B.人耳不能听见次声波,所以次声波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C.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6.(本题 2 分)后海水幕电影灯光秀气势恢宏,色彩绚烂,千变万化,亦真亦幻,给人们
消夏纳凉、休闲娱乐带来了新的生活情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彩色灯光是由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而成的
B.我们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水幕上的影像是因为光在水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观众能看到水幕上的影像是因为灯光照在水幕上发生了折射
D.夜空中笔直的光束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7.(本题 2 分)如图所示是春秋战国时期盛水的容器——“鉴”,我国古代将镜子称作“鉴”
就是由于“鉴”中盛水可用来照面。若人正对着“鉴”中平静的水面,就会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水中的像是实像 B.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人靠近水面,则水中的像变大。 D.若人远离水面,则水中的像靠近水面
8.(本题 2 分)我国的学者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小孔成像实验探究的人,早于牛顿 2000
多年就已经总结出相似的理论,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
B.小孔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C.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
D.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只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9.(本题 2 分)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为3 108 m/s
B.声音和光都需靠介质才能传播,都能发生反射
C.小孔成像所形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等大、缩小、放大的实像
D.光从太阳传到我们的身上时,是沿直线传播的
10.(本题 2 分)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 s 与时间 t 关系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C.在 t=5s 时,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
D.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 2m/s
11.(本题 2 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 60° B.折射角等于 60°
C.BF是界面 D.AD的左边是玻璃
12.(本题 2 分)如图所示,一束光沿 AO射向水面,方向保持不变,反射光线在水平光屏
EF上形成光点 Q,打开水阀 K,水流出,水位下降,光点在光屏上移动,当光点移动了 20cm
时,容器中的水位已下降了( )
A.20cm B.10cm C.10 2 cm D.5 2cm
13.(本题 2 分)如图所示透镜中,均为凹透镜的一组是( )
A. B.
C. D.
14.(本题 2 分)甲、乙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 5cm 和 8cm,它们使光偏折
的程度( )
A.甲比乙大 B.乙比甲大
C.相同 D.无法比较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16 分)
15.(本题 4 分)(1)如图甲所示,用 A、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的读数为
cm,分度值是 ;
(2)如图乙所示的停表,左右两侧分别为小、大表盘的局部放大图,则该停表的示数
为 ;
16.(本题 4 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 大;用超声波能粉碎
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 ;演出时小号声响彻全场,小号声是由空气柱的
产生的;如图所示是某乐器发出的两个声音的振动图像,甲的音调 乙的音调(选填“高
于”或“低于”)。
17.(本题 2 分)小华同学在岸上看到水中有一条鱼在游泳,所看到的“鱼”是鱼的 像
(选填“虚”或“实”),看到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 (选填“偏浅”或“偏深”)。
18.(本题 3 分)2024 年 9 月 10 日傍晚,我市天空中出现美丽彩虹,如图甲所示。为说明
彩虹的成因,可将一束阳光透过 镜,得到一条彩色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 ,研
究表明,将红、绿、 三种色光等比例照在白纸上,中间重叠区域会呈现白色,如图乙
所示。
19.(本题 3 分)有些道路的拐弯处会放一个反光镜,它是 (选填“平面”“凸面”
或“凹面”) 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太阳灶多用 镜制成。
三、简答题(共 4分)
20.(本题 4 分)夏天从冰箱拿出可乐罐后,可乐罐外面沾满了水,擦干后,很快又会出现
水,请你解释这个现象;把可乐罐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自己也会变干,这又是为什么?
四、作图题(共 8分)
21.(本题 4 分)(1)入射光线 AO 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
线的大致方向
(2)如图所示,S’的发光点 S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 S 的位置,
并画出一条由 S 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P 点的光线
22. (2 分)如图,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凸透镜,请完成光路图
23.(2 分)如图所示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恰好重合,作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和射出水面后
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题(共 29 分)
24.(本题 4 分)物理兴趣小组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1)为了更准确计时,应将支撑木块 (选填“向右”或“向左”)适当移动;
(2)实验过程:让小车从斜面的 A点由静止释放,用秒表测出小车在 AB段所用的时间为 1.6s。
则 AB段的距离为 cm,小车在 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甲、乙两位同学在计算 A至 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v vAB v
SAC
甲: AC
BC ;乙: vAC 2 t

AC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
25.(本题 5 分)小亮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
了 。实验中发现,音叉的 越大,被弹开的幅度就越大。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
音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
26.(本题 9 分)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物理兴趣小组的小明
同学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
测量温度 凝固点/ C 沸点/ C
水银 39 C 357 C
酒精 117 C 78 C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原理来制成的;
(2)图乙是小明实验中不同时间观察到的水中气泡变化情况,表示水沸腾时现象是
图;(选填“A”或“B”)
(3)当水温升到88 C时,小明同学开始每隔 1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C 88 90 92 94 98 99 99 99 99 99
如图丙所示是第 4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C;由表可知此地的大气
压 (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 个标准大气压;
(4)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 a 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
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图线 B.b 图线 C.c 图线 D.d 图线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
是 ;
(6)小明同学将沸腾的水倒入烧瓶,实验装置如图戊(C 是温度计)。将烧瓶内水沸腾时
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 A 中,试管 A 放在装冷水的容器 B 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
A 中产生少量的水,这是由于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可以看到
温度计示数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的现象。
27.(本题 5 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则:
(1)为确定像的位置,此时需拿一支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
(2)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蜡烛所成像的高度 蜡烛的高度。(选填“小于”、
“等于”或“大于”)
(3)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
实验。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
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
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5)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
现蜡烛的像。
28.(本题 6 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射向平面镜
的 O点,改变光入射的角度和方向多次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序号 入射光线相对法线的位置 反射光线相对法线的位置 入射角 i 反射角 r
1 左 右 30° 30°
2 左 右 45° 45°
3 左 右 60° 60°
4 右 左 60° 60°
(1)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 反射;
(2)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侧绕法线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光屏右侧上都看不到反射光,说明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内;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
②反射角 入射角;
③光路 。
(4)光热电站利用追日镜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塔用于发电。如图乙所示的为上午时刻的光路
图,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推断,随着太阳的运动,追日镜应沿 时针方向旋转,使反
射光射向吸热塔。
六、计算题(共 15 分)
29.(本题 8 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0m / s
的速度匀速行驶300s ,紧接着又以90km / h 的速度在高速公路继续匀速行驶了6000m 。
(1)求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求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3)求该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0.(本题 7 分)某司机驾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
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 0.6 秒,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 12 米。汽车
制动后还继续向前滑行 40 米才停下来。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v;
(2)若该司机驾车在高速上行驶,车速达到 30 米/秒,司机的反应时间不变,汽车制动后的距
离是公路上的 2 倍,为了避免与前车追尾,两辆汽车之间必须保持多远的安全距离。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D C C D B A C D B
题号 12 13 14
答案 B A A
15. B A 2.80 1mm
16. 响度 能量 振动 高于
17. 虚 偏浅
18. 三棱 色散 蓝
19. 凸面 发散 凹面
2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可乐罐后,在可乐罐外表面液化成水,故擦干后很快又会出
现水;把可乐罐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可乐罐外表面的水会蒸发成水蒸气,故放置一段时
间后自己也会变干。
21.
22. 23.
24.(1)向右
(2) 40.0 0.25
(3)乙
25.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响度 减弱(或越来越小) 真空 传
声(或传播声音)
26. 水银 热胀冷缩 A 96 低于 C 烧杯底还有余温,水能
继续吸热 液化 升高
27.(1)未点燃
(2)等于
(3)薄
(4)等效替代
(5)不能
28.(1)漫
(2)在同一平面
(3) 两侧 等于 可逆
(4)逆
29.(1)3000m
(2)240s
(3)16.7m/s
(1)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s1 v1t1 10m / s 300s 3000m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
v2 90km / h 25m / s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
t s2 6000m2 240sv2 25m / s
(3)汽车全程行驶的时间
t t1 t2 300s 240s 540s
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s s1 s2 3000m 6000m 9000m
该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v s 9000m 16.7m / s
t 540s
30.(1)20m/s
(2)98m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v s 12m 20m/s
t 0.6s
(2)汽车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经过的路程
s反应 v t 30m/s 0.6s 18m
制动距离为
s制动 2 40m 80m
总路程为
s总 s反应 s制动 18m 80m 98m
所以为了避免与前车追尾,两辆汽车之间必须保持至少 98 米的安全距离。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北省咸丰县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考试题卷(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重庆市合川区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