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化学科试卷
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已的班级、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空气组成模型 B.原子结构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A.A B.B C.C D.D
2.钼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钼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95.96g
C.Mo2+的核外电子数为42 D.一个钼原子含42个质子
3.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装块状固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过滤泥沙水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大理石
C.倾倒液体 D.振荡试管
5.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地位突出,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等领域。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关于该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增大是O2迅速消耗造成的
B.图2中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红磷燃烧放热
C.图2中BC段对应的变化过程可看到产生大量白烟
D.图2中DE段对应的变化是打开活塞,水进入集气瓶
6.学会对化学反应中有关质量变化的分析和图像描述,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例如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3g二氧化锰,请分析反应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质量变化,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利用传感器采集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以探究蜡烛熄灭的原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2中的数据可以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
B.氧气含量为15.6%时二氧化碳含量为3.8%,蜡烛熄灭
C.燃着的蜡烛能在浓度为15%O2、5%CO2和80%N2的混合气体中保持燃烧
D.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并产生一定浓度的CO2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用磁铁吸附 分离铜粉和铁粉
B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C 用碳代替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在空气中灼烧 鉴别真金和假金(铜锌合金)
A.A B.B C.C D.D
9.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催化剂
C.生成丁的质量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10.H2还原Fe2O3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持续加热下,向9.6gFe2O3中不断通入H2,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反应进行,黑色固体透渐变为红棕色
B.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6.32g
11.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CO2和H2O的曲线是a和c
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
12.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电解水一段时间 向一定量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A.A B.B C.C D.D
13.某小组用图1的装置探究 CO2的化学性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等体积的水、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集满CO2的锥形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5s,压强迅速上升是因为向锥形瓶中注入了液体
B.100s时,实验c中锥形瓶内的CO2已经被完全吸收
C.实验a中反应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
D.对比三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最好
14.甲、乙、丙是某同学设计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三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此时容器内右侧大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 M 处于打开状态
C.乙装置 N 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D.丙装置具有可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的功能
15.劳动赋能,助力成长。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
C 用厨余垃圾制作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D 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C、F都是无色气体。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在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 性,写出F的一种用途: 。
(4)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 (填“相同”或“不同”)。
17.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可以选择发生装置 (填字母),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图A试管口还缺少 。
(3)在A-E装置中,可选择装置 (填字母)制取并收集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的方法是 。
(4)上图B、C装置都能用于固液反应制气体,C装置相比于B装置,它的优点是: 。
(5)若在F装置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则气体应从管口 (填“a”或“b”)进入。
1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加工成蜂窝煤,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目的是 。
(3)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
(4)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在上图方框中把上述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补画完整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化学式),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 不变。
19.目前世界各国所用的燃料几乎都是化石燃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很可能成为一个无化石燃料的时代。请填空:
(1)化石燃料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图1是1850年到2000年每种化石燃料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图示。分析可知,2000年排放二氧化碳量最高的化石燃料是 。
(2)最近,我国某科研团队用和催化剂串联催化二氧化碳制甲烷,其反应微观示意如图2。请根据图示写出催化过程一、二的总的化学方程式 。
(3)锂离子电池的出现为无化石燃料的社会奠定了基础。图3是锂离子电池充电和放电的图示。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负极材料是某种碳单质,一般使用的物质是 (填物质的名称),原因是这种物质具有 性。若锂离子电池应用到全球各个领域取代化石燃料,其环境意义有 (填一点)。
20.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F的名称是 。
(2)用上述仪器和制取,还缺少一种仪器,其名称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仪器是 。
(3)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的装置,需选择的仪器有 (填字母,下同)。该方法获得的气体常混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 可获得干燥纯净的。(填字母代号)
A.浓硫酸、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B.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用装置H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代号)。
①从f端通氮气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③从e端通二氧化碳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H 装置的广口瓶中
A.④③①②③ B.③④②①③ C.④②③①③
(5)向装置G中通,微热燃烧管,根据现象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条件是 ;如在燃烧管中仅加入镁条并引燃,并改通,镁条可继续燃烧。请通过这一现象谈谈你对燃烧条件或灭火方法的新认识 。
21. 学习小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装置利用H2和O2模拟工业制备H2O2,再制备供氧剂CaO2用于水产养殖。
I.H2和O2的实验室制取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H2,需选用的装置分别是 (填标号)。利用装置C干燥H2,可加入的试剂是 (填名称)。
(3)利用KClO3分解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Ⅱ.设计装置模拟工业制备H2O2。反应过程分两步进行,流程和部分装置如下:
注:R为液态有机物
关闭K2,打开K1,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反应①。加热前需先通一段时间H2,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原因是 。检验装置内空气已排尽的操作和现象是 。
(5)III.制备供氧剂用于水产养殖
查阅资料后动手实践:往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后加入H2O2溶液,保持0-5℃充分反应,过滤、水洗并烘干后得到CaO2。
原理分析:补充完整制备CaO2的化学方程式 。
供氧剂使用:水产养殖中,CaO2与水缓慢反应释放出O2为鱼类供氧,反应的另一产物属于微溶于水的碱,该产物的化学式为 。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1)CuO;CO2
(2)①C+ 2CuO2Cu+CO2↑;②CO2+C2CO;化合
(3)还原;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4)不同
17.【答案】(1)铁架台
(2)A;棉花
(3)BD或CD;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4)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5)b
18.【答案】(1)不可再生
(2)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3)出门乘坐公交工具
(4);;CO2、H2O;化学性质
19.【答案】(1)不可再生;石油
(2)
(3);石墨;导电;减少环境污染等(合理即可)
20.【答案】(1)水槽
(2)酒精灯;;CEF
(3)ABCD;B
(4)A
(5)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二氧化碳不一定能扑灭所有火灾
21.【答案】(1)长颈漏斗
(2)AE;浓硫酸
(3)
(4)氢气不纯时会发生爆炸;将燃着的酒精灯靠近b口,若发出的声音很小,则说明空气已排尽
(5)NH4Cl
(6)
(4)由于氢气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加热前需先通一段时间H2,以排尽装置内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