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自主模拟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B.图乙中手对弓的力使弓发生了形变
C.图丙中汽车静止时,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图丁中拍打被子的过程中灰尘和被子分离是由于灰尘具有惯性
2.下列情形与其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高原地区的人们要用高压锅煮饭,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大
B.图乙中乒乓球浸没在水中,且受到浮力的作用
C.将图丙中的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会上升
D.如图丁所示,水对A点的压强大于水对B点的压强
3.图甲为篮球投出后的运动轨迹,B为最高点,篮球在不同位置的机械能如图乙,则篮球( )
第3题图
A.在B点的速度为0 B.在A、B点的机械能相等
C.从B到C过程,重力没有做功 D.从A到B过程,重力势能变大
4.一个两端开口的U形玻璃管装有某种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第4题图
①此管装的是相同液体,任何时候左右两管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②如图甲所示,在此管的右管口上方水平方向吹气时,左管液面低于右管液面
③如图乙所示,在此管的左管口竖直方向往管内充气时,左管液面低于右管液面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②和③
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O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在O、Q两点间来回摆动,每一时刻小球的运动方向与细绳垂直。O、Q为最高点,且两点高度相同,P点为最低点。小球从O点到Q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球摆到Q点时,小球受力平衡
B.若小球摆到Q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C.若小球摆到P点时,所有力都突然消失,小球沿轨迹2做匀速直线运动
D.若小球摆到P点时,所有力都突然消失,小球由于惯性沿轨迹1继续运动
6.如图所示,把轻弹簧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球从O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到此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弹簧(P处)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Q处)。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在P处弹簧的弹力最大
B.从O到P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变大
C.从P到Q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小
D.从O到Q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的大小不变
7.如图甲所示,缆车沿着索道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车厢受吊杆拉力F1及重力G作用,车厢对吊杆的拉力为F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F1与G合力不为0 B.车厢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1的方向为沿着索道斜向上
8.如图所示,一个鱼缸被隔板隔成两部分,左边部分装淡水,右边部分装海水。请判断下列哪处液体的压强最大(ρ淡水=1 g/cm3,ρ海水=1.03 g/cm3)( )
A.a B.b C.c D.d
9.甲、乙两只完全相同杯子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 )
A.甲杯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球的重力
B.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小球的密度
C.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D.小球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等于在乙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
10.如图所示,使用质量可忽略的轻质细绳,采用三个方法将同一水平位置的物体A提升至高为h的同一平台:图甲用F1的力直接用手将物体匀速提升至平台;图乙用F2的力借助斜面把物体匀速提升至平台;图丙用F3的力借助滑轮把物体匀速提升至平台。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乙和图丙一定都是省力装置 B.图乙和图丙的有用功都是F1h
C.图乙的机械效率是 D.图丙的机械效率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
11.(7分)在下列情景中:
(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2)如图乙所示,运动员射箭时,弦被手拉弯,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手拉弯了弦的同时,弦也勒疼了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3)一个重5 N的篮球被竖直向上抛出,它所受的空气阻力为2 N,当该篮球竖直下落时,所受合力为N,合力的方向(设空气阻力大小不变)。
(4)一辆装满液体的小车中有一个气泡,如图丙所示。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突然刹车时,气泡将向运动,气泡运动的原因是具有惯性。
12.(7分)如图1所示,小球在光滑无摩擦轨道的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经过B点和C点时,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如下表所示。已知A和E、B和D、C和G分别等高,则:
位置 动能/J 重力势能/J
B 2 4
C 6 0
(1)小球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的能转化能。
(2)经过D点时,小球的动能为J,重力势能为J。
(3)小球能否运动到F点?若能,请写出小球在该点的机械能大小;若不能,请写出一种能让小球释放后能够经过F点的做法。(选填“能”或“不能”),。
(4)若小球越过最高点F后继续运动到水平轨道上,请在图2中大致画出小球在水平轨道GH段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
13.(5分)图甲横杆可视为图乙静止的杠杆,不计摩擦和杆的质量,FA为动力,灯重为G,
(1)①画出FA的力臂lA;②画出阻力。
(2)写出阻力臂的表达式lB=(用FA、lA、G表示),此时杠杆为(选填“等臂”“省力”或“费力”)杠杆。
(3)若灯的悬挂点远离支点O,杠杆仍在原位置静止,则动力FA(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7分)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台面上,木块受到水平向左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运动速度v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6 s时撤去拉力F,忽略空气阻力,请分析图像回答:
(1)0~2 s,木块处于(选填“运动”或“静止”)状态,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N。
(2)4 s~6 s,木块做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N。
(3)2 s~4 s,木块做加速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为N,你的依据是。
15.(5分)使用两种不同机械完成相同的任务时,数据如下图所示。
(1)甲的机械效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2)甲机械做的总功是J;乙机械做的总功是J。
(3)甲机械保养后再完成相同的任务,其机械效率提升了,则有用功,额外功。(均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16.(12分)龙舟比赛是中国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某龙舟和运动员总质量为2.5×103 kg,龙舟底部距水面0.25 m;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手中划动的船桨,另一只手对船桨A处的拉力F1=1 000 N,其中OA=0.8 m,OB=1.6 m。请回答以下问题:(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船桨可看作一个杠杆;若想使水对龙舟产生更大的推力,A点应尽量(选填“远离”或“靠近”)O点一些。
(2)龙舟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
(3)龙舟受到的浮力为多少?龙舟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
(4)水对该船桨的推力F2为多少?(B为推力F2的作用点)
17.(7分)小明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钩码的拉力/N 0 0.5 1 1.5 2 2.5 3
指针的位置/cm 2 3 4 5 6 7 8
伸长量/cm 0 1 2 3 4 5 6
(1)在下图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的图像。
(2)根据上面的数据可知:如果把重为N的重物挂在弹簧下端,弹簧伸长量为3.5 cm。
(3)小明根据以上结论,猜想:如果把重为5 N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则弹簧的伸长量一定是10 cm。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正确吗?,理由是。
18.(10分)小明了解到“不倒翁”不易翻倒的原因是它有一个大而重的底座。于是他猜想:物体的稳定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重心离地面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小明制作了如图甲所示三块外形相同、质量相同,只有重心离地面的高度不同的圆柱体,一块长木板。
(1)实验目的:探究物体的稳定程度与是否有关。
(2)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乙,请在图中画出圆柱体此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实验步骤:
①将圆柱体A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逐渐抬高长木板的一端,记下圆柱体A刚好翻倒时,木板抬高的角度θ1。
请将小明未填写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②。
③。
④比较,可验证猜想是否成立。
期末达标测试卷(二)
1.A 2.C 3.D 4.D 5.C 6.B 7.B 8.D 9.D 10.A
11.(1)2.2 (2)形变 相互 (3)3 竖直向下 (4)左 液体
12.(1)重力势 动 (2)2 4
(3)不能 在A点将小球以一定的速度抛出
(4)如图所示
13.(1)如图所示
(2) 费力 (3)变大
14.(1)静止 3 (2)匀速直线 5
(3)5 木块对水平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故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不变
15.(1) 大于 (2)2 500 3 600 (3)不变 减小
16.(1)费力 远离
解析:从图中看出动力臂OA小于阻力臂OB的长度,所以船桨可看作一个费力杠杆。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当动力一定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阻力越大,因而想使水对龙舟产生更大的推力,A点应尽量远离O点一些。
解:(2)龙舟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25 m=2.5×103 Pa。
(3)龙舟和运动员总重力
G=mg=2.5×103 kg×10 N/kg=2.5×104 N,
龙舟在比赛过程中处于漂浮状态,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龙舟在比赛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F浮=G=2.5×104 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得龙舟排开水的体积
V排===2.5 m3。
(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1·OA=F2·OB,则水对该船桨的推力
F2===500 N。
17.(1)如图所示 (2)1.75
(3)不正确 因为不知道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可能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18.(1)物体的重心离地面的高度
(2)如图所示
(3)②将圆柱体B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逐渐抬高长木板的一端,记下让它刚好翻倒时,木板抬高的角度θ2
③将圆柱体C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逐渐抬高长木板的一端,记下让它刚好翻倒时,木板抬高的角度θ3
④θ1、θ2、θ3
解析:(1)图甲中,圆柱体质量相同,只有重心离地面的高度不同,改变了重心离地面的高度,探究的是物体的稳定程度与重心离地面的高度关系。
(2)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重心处,如图所示。
(3)②在此探究实验中是通过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的。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的重力的大小和支持面的大小不变,为了探究普遍规律,第二次应将圆柱体B放在木板上,逐渐抬高长木板的一端,记下让它刚好翻倒时,木板抬高的角度θ2,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③改变重心,第三次应将圆柱体C放在木板上,逐渐抬高长木板的一端,记下让它刚好翻倒时,木板抬高的角度θ3,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④比较θ1、θ2、θ3,比较物体的稳定程度可以验证猜想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