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等级性)(回忆版)(答案)

2024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等级性)(回忆版)
一、物质性质
1.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物理学研究的
重要方法。
温度
(1)通过“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可推测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传感器
A.1015m
B.10-12m
C.10-9m
D.10-6m
(2)验证气体体积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支架将封有一定质量气体的注
射器和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随着水温的缓慢下降,记录
多组气体温度和体积的数据。
①不考虑漏气因素,符合理论预期的图线是
↑V/mL
V/mL
↑V/mL
V/mL
TKO
TKO
t/℃
t/℃
A
B
D
②下列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操作是
A.实验前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
B.实验前测量并记录大气压强
C.待温度读数完全稳定后才记录数据
D,测量过程中保持水面高于活塞下端
第1页/共12页
二、汽车智能化
1.我国的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迅猛。各类车载雷达是汽车自主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在检测到事故风险后,
通过自主决策和自主控制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了安全性。
(1)车载雷达系统可以发出激光和超声波信号,其中
A.仅激光是横波
B.激光与超声波都是横波
C.仅超声波是横波
D.激光与超声波都不是横波
(2)一辆质量m=2.0×103kg的汽车,以v=36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乃=6.0kW,汽车
受到的阻力大小为一N。当车载雷达探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主动刹车系统立即撤去发动机驱动力,同时施加制
动力使车辆减速。在刚进入制动状态的瞬间,系统提供的制动功率P2=48kW,此时汽车的制动力大小为一N,
加速度大小为_s2。(不计传动装置和热损耗造成的能量损失)
三、神秘的光
1,光的行为曾令物理学家感到困惑。双缝干涉、光电效应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逐渐揭开了光的神秘面纱。人类
对光的认识不断深入,引发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物理学革命。
(1)在“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间距为,双缝到光强分布传感器距离为L。
第2页/共12页
@实验时测得N条暗条纹间距为D,则激光器发出的光波波长为
A.咒
B.WhL
c胎
DL
D.(N-1)d
②在激光器和双缝之间加入一个与光束垂直放置的偏振片,测得的干涉条纹间距与不加偏振片时相比
A增加
B.不变
C.减小
③移去偏振片,将双缝换成单缝,能使单缝衍射中央亮纹宽度增大的操作有一。(多选)
A.减小缝宽
B.使单缝靠近传感器
C,增大缝宽
D.使单缝远离传感器
(2)某紫外激光波长为入,其单个光子能量为
一。若用该激光做光电效应实验,所用光电材料的截止频率为%,
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一。
(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
四、引力场中的运动
第3页/共1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南洛阳市省宜阳县2024-2025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