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14 Cl-35.5 Na-23
第I卷(选择题共16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共16分)
1.形成化学观念是学习化学的关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氮气充入灯泡作保护气 B.二氧化碳用于工业生产碳酸饮料
C.浓硫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
B.科学思维: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则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科学探究: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中变成红色,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科学推理: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3.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A.生石灰、Ca(OH)2、氧化物 B.醋酸、CH3CH2OH 酸
C.火碱、NaOH、碱 D.熟石灰、CaCO3、盐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 +O2 点燃 MgO2 B.CO2 + NaOH = NaCO3 + H2O
C.2Fe + 6HCl = 2FeCl3 + 3H2↑ D.Ba(OH)2 + H2SO4 = BaSO4↓+ 2H2O
5.我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转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甲醇和水,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4:1
D.该反应可以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方向,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6. 医学专家曾提醒中老年人,在保健时应当“少吃糖,多饮醋”。下列关于醋酸的化学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醋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醋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C.用醋酸能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醋酸能中和过多的胃酸,所以有健胃作用
7.酸、碱、盐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都容易发生变质
C.盐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
实验现象 ①中产生大量气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②瓶口、瓶中均未熄灭 瓶子变瘪 点燃氢气,立即发生了爆炸 测定结果偏小
解释或结果 A.装置漏气 B.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C.点燃前未检验氢气的纯度或收集的氢气量不足 D.可能是红磷用量不足或装置漏气
8.下列对化学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结果解释不合理的是(   )
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H+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色
B.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取样,滴加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 将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稀释浓硫酸 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甲图表示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
B. 乙图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生成氧气的质量
C.丙图表示向稀硫酸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
D.丁图表示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第1I卷(非选择题共 34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7分)
11.(4分)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1个醋酸分子_____________;
(2)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_;
(3)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12.(4分)世界是物质的。从宏观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又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图1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B、C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图2中微粒C是17号元素的离子,则x=_________;
(3)图2中与锶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3.(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或解释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1)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取2片维生素C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维生素C溶液显__________性。
(3)生活中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84消毒液”混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H2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4.(3分)某兴趣小组同学模拟工厂苛化法生产烧碱的过程如下,请你一同参与并回答问题:
(1)生石灰制备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容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15.(3分)某同学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后,绘制了如图的思维导图,“—”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可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请回答下面问题:
(1)序号④中若反应后所得溶液为黄色,写出甲物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序号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达式表达)
(3)写出“H2SO4→H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11分)
16.(6分)如图1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检验的部分实验装置,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为原料,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从A~F选取,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2)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设计了简易供氧器,装置如图2所示。试剂:共5份(每份包含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8%的过氧化氢溶液、1g颗粒状二氧化锰、100g纯净水)。
①制氧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使用方法:先将100g纯净水加入_________ (填“甲”或“乙”)瓶并拧紧接有吸气面罩的瓶盖,再将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_________(填“甲”或“乙”)瓶并拧紧瓶盖,乙瓶中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吸氧。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择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 处(填“a”或“b” )。
17.(5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大家计划只利用无色酚酞溶液对它们进行鉴别。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为中性。
【设计实验】同学们将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标记为A、B、C,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C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溶液A、B没有使酚酞溶液变色 ①溶液C是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Ⅱ 取部分变为红色的溶液C于另一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液A和溶液B ②加入溶液A时无明显现象;加入溶液B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且伴有气泡产生。 ③溶液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表达交流】④步骤Ⅱ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⑤小西很好奇,步骤Ⅱ中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大家猜想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为了确定成分,他们将继续实验探究。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18.(2分)“麻辣鱼”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口感滑嫩,麻辣鲜香。其中的“麻”源于花椒中的花椒酰胺,化学式为C16H25N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花椒酰胺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最简整数比)
(2) 24.7g花椒酰胺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 ____ g。
19.(4分)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洁剂。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下列实验。
(1)将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稀盐酸)滴入炉具清洁剂中,如图1甲所示。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酚酞除外),此时溶液可用如图1乙中_____________ 点处(选填“A”、“B”、“C”)表示。
②下列试剂能验证出反应后溶液处于图1乙中C点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pH试纸 b.铜粉 c.氧化铁 d. 碳酸钙
(2)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则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C D B B B D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7分)
(
+3
)11.(4分)
(1)CH3COOH (2)2N (3)3NH4+ (4)Fe2O3
12.(4分)
(1)87.62 (2)8 (3)B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3.(3分)
(1)Ca(OH)2 (2)酸 (3)Cl2
14.(3分)
(1)CaO + H2O = Ca(OH)2
(2)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3)NaOH 、 Na2CO3
15.(3分)
(1)Fe2O3 + 6HCl=2FeCl3 +3H2O
(2)H+ + OH- = H2O
(3)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11分)
16.(6分)
(1)BFE
(2)①2H2O2 MnO2 2H2O + O2↑ ②乙 甲
(3)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b
17.(5分)
① NaOH ② 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③ NaCl、HCl(顺序颠倒的不给分)
④ NaOH + HCl = NaCl + H2O
⑤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18.(2分)
(1)12 : 1
(2) 1.4
19.(4分)
(1)① NaCl、 NaOH A
②acd
(2)4.0% (没有精确到0.1%的不给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天津市南开区2025届高三(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下一篇:江西省南昌市雷式学校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