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共 54 分。
1.能量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密切。下列装置工作时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
天然气燃气灶 太阳能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电解熔融
A. B. C. 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4( ) + 2 2( ) = 2( ) + 2 2 ( ) = 846 / ,因此甲烷的燃烧热 = 846 /
B. 常温下,将 = 4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 4 ( )2( ) + 2 2 ( ) + 2( ) = 4 ( )3( )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 < 0
D.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 2( ) + 2( ) 2 3(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体积,平衡
2( )
正向移动, 3 的值增大
2( 2) ( 2)
3.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76的某核素: 176117
B. 基态锌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 104 2
C. 26 3+的结构示意图:
D. 基态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①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第 1 页,共 9 页
②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③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
④加热时,放热反应的 (正)会减小;
⑤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
A. ①②④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1 1的硫酸溶液中: +、 +、 、
B. 常温下 = 7的溶液中: 3+、 +、 2 4 4 、 3
C. 0.1 1的碳酸氢钠溶液中: +、 +4、
2、
D. 澄清透明溶液中: 2+、 2 、 +、 4
6.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图①装置可用于粗铜精炼
B. 图②装置是将 + 2+= + 2 +设计成原电池装置
C. 图③装置可制备无水 2
D. 图④装置可观察铁的析氢腐蚀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将1 1 × 10 6 / 盐酸稀释至1000 ,所得溶液的 约为9
B. 常温下, = 12的氨水与 = 2的 2 4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碱性
C. 已知 ( 3)稍大于 ( 4),所以 4和 2 3不可能转化成 3
D. 100℃时, = 12的强碱溶液与 = 2的强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 = 7,则强碱与强酸的体
积比是1:1
8.锅炉水垢是一种安全隐患,为除去水垢中的 4,可先用 2 3溶液处理,很容易使之转化为 3,
再用酸除去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 2 页,共 9 页
A. ( 3) < ( 4)
B. 沉淀转化的难易与溶解度大小有关
( 3)
C. 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 =
( 4)
D.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 ( ) + 2( ) 2 ( ) < 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Ⅰ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1、 2,则 1 < 2
B. 图Ⅱ中,平衡状态甲与乙的反应物转化率乙>甲
C. 图Ⅱ中, 时刻增大了压强
D. 图Ⅲ表示反应分别在甲、乙条件下达到平衡,说明乙温度高于甲
10.25℃时, = 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 分别加水稀释,溶液导电能力随溶
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
B.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 点溶液中的大
C. 点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强于 点溶液
( )
D. 将 、 两点所示溶液加热至30℃, 的值变小 ( 3 )
1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 ( ) + 2 ( ) 2( ) + 2 2( ) △ =
1。
时,在2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和2 ,保持温度不变,5 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 2) = 0.4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 < 0
B. 用 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 ( )为0.16 1 1
C. 达到化学平衡时, 的转化率是80%
第 3 页,共 9 页
D. 保持温度不变,若再向上述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充入2 和2 ,则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 ( 2)等
于0.8 1
12.如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
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流由 2所在的铂电极经外电路流向另一电极
B. 2所在的铂电极处发生还原反应
C.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3
+
2 + 3 2 12 = 2 2 ↑ +12
D. 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流大小而计算出被测气体中酒精的含量
13.用0.1000 1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锥形瓶盛装未知浓度的 溶液前必须保持干燥
B. 使用滴定管前,要先检查活塞是否漏水,在确保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C. 酸式滴定管在盛装0.1000 1 溶液前要用该溶液润洗2~3次
D. 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从粉红色刚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1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正丁烷( ) →异丁烷( ) < 0,则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
B. 2 2( ) + 2( ) = 2 2 ( ) = 571.6 / ,则 2的燃烧热 = 571.6 /
C. 已知2 ( ) + 2 2( ) = 2 2( ) 1;2 ( ) + 2( ) = 2 ( ) 2,则 1 > 2
D. 2 2( ) + 2( ) 2 3( )和4 2( ) + 2 2 ( ) = 4 3( )的 相等
1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主业原料,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
料设计了一种新工艺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电源法不正确的是( )
第 4 页,共 9 页
A. 电极 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B. 负极区仅发生反应: 3+ + = 2+
C. 电解时,总的电解方程式可以写为4 + 2 2 2 ↑ +2 2
D. 电路中转移1 时,理论上需消耗氧气5.6 (标准状况)
16.已知 的键能为436 1, 的键能为151 1反应 2( ) + 2( ) 2 ( )经历了如
下反应历程:① 2( ) 2 ( ),② 2( ) + 2 ( ) 2 (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的键能为299 1
B. 升高温度,反应①速率增大,反应②速率减小
C. 升高温度,反应②的限度和速率均增大,有利于提高 2的转化率
D. 为防止反应过程中有 ( )大量累积,应选择合适的催化剂降低反应②的焓变
17.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冶炼 的反应:2 3(熔融) 2 1 + 3 2 ↑
B. 在 气流中加热 2 6 2 得到无水 2: 2 6 2 2 + 6 2
C. 向亚硫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 + , + + 2 2 3 3 3 3
D. 用 2 溶液将 转化为 2 :
2 ( ) + 2 ( ) 2 ( ) + 2
( )
18.如图为某实验测得0.1 1 3溶液在升温过程中(不考虑水挥发)的 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 )
第 5 页,共 9 页
A. 点溶液中, ( 2 3) < (
2
3 )
B. 点溶液中, ( +) = ( ) + 2 ( 2 3 3 ) + ( 2 3)
C. 段, 减小说明升温抑制了 3的水解
D. 点后温度升高溶液 升高,与生成 2 3有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9.锂( )元素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广泛。
(1)基态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 。
(2)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 (填写周期、族、区)。
(3)比较第一电离能的大到小: 1( ) ______ 1( )(填“>”、“=”或“<”),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
因 ______ 。
(4)碳酸锂( 2 3)是一种电池原料,其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 2
20.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3 2
3( ) + ( ) ( ) + 2( ) = 3
1
1 2
Ⅰ、已知:① 1
3 2
3( ) + (石墨, ) = ( ) + ( ) 1 = +163.0 3
1 1 2
② (石墨, ) + 2( ) = ( ) 2 = +57.5
1
3 3 3
(1) = ______ 。
Ⅱ、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第 6 页,共 9 页
(2)在一个容积为10 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 、 2 3、 和 2各1.0 ,此时 正 ______ 逆(填
“>”、“<”或“=”);反应经过10 后达到平衡,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 2) ______ 。
(3)下列叙述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
A.单位时间内消耗 的同时生成 2
B.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C.容器中气体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4)欲提高高炉中 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A.减少 的量
B.增加 2 3的量
C.移出部分 2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Ⅲ、已知化学反应:
① ( ) + 2( ) ( ) + ( ) 1 > 0
② ( ) + 2 ( ) ( ) + 2( ) 2 < 0
③ 2( ) + 2( ) ( ) + 2 ( )
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1、 2和 3。
(5) 3 ______ 0(填“>”、“<”或“=”)。
(6)根据反应①和反应②可推导出 1、 2和 3的关系式: ______ 。
21.某学生用0.1032 1的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溶液,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溶液的体积/ 待测 溶液的体积/
1 27.84 25.00
2 27.83 25.00
3 27.85 25.00
(1)配制:250 0.1032 1的 溶液,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______ 。
(2)若用酚酞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直到加入 ______ 酸后,溶液颜色从粉红色刚好变为无色,
且 ______ 内不变色。
(3)滴定过程中观察酸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溶 液浓度
第 7 页,共 9 页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计算待测 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 ______ 1。
2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
①淡化海水的方法有 ______ (写出一种合理方法即可)
②第③步、第⑤步均通入 2氧化
,反复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 ______ 。
③由海水提溴过程中的反应可得出 、 2、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 。
(2)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可获得电能,同时实现海水淡
化。现以 溶液模拟海水,采用惰性电极,用如图装置处理有机废水(以含 3
的溶液为例)。
① 极为该电池的 ______ ,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
②为了实现海水的淡化,模拟海水中的氯离子需要移向 ______ 极(填“ ”或“ ”),隔膜2为 ______ 交
换膜(填“阳离子”或“阴离子”)。
③当电路中转移2 电子时,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 ______ 。
第 8 页,共 9 页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16.【答案】
17.【答案】
18.【答案】
19.【答案】1 22 1 第二周期第Ⅰ 族, 区 > 和 为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 > ,原子核对最外层
电子的吸引作用 >
20.【答案】 9.5 > 0.006 /( ) > 3 =
1
2
21.【答案】250 容量瓶 最后半滴 半分钟 偏小 0.1149
22.【答案】蒸馏法或者电渗析法或者离子交换法 浓缩、富集 > > 负极 2 2 3 +
2 2 8
= 2 ↑ +7 +2 阳离子 117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