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宁德市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检测
化 学 试 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1.选择题用 2B铅笔在答题卡选择题的答题区域内填涂答案
2.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3.在本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As 75
第Ⅰ卷 选择题(30 分)
第 I 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将
正确选项涂入答题卡中。
1.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彩陶 B.冶炼青铜 C.稻草造纸 D.活字印刷
2.镁离子在生物医学中有多种作用,下列表示 2 个镁离子的是
A.2Mg B.Mg2+ C.2Mg2+ D.Mg2
3.空气质量检测实践中,检测的指标不包括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PM2.5 D.氮气
4.2024年珠海航展上我国“歼-35A”飞机发动机的制造材料之一氮化硅
(Si3N4),其中 Si为+4 价,则 N的化合价为
A.-3 B.0 C.+3 D.+4
5.铜粉与氧气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取用药品 C.点燃酒精灯 D.称量质量
6.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C.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7.人类对空气成分探究经历了艰辛的过程。图 1是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装
置,图 2是仿照图 1实验原理设计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 1曲颈甑中汞的用量会影响实验结果
B.图 1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C.图 2若没有弹簧夹,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 1/5
D.图 2中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
8.周宁“官司绿茶”是我省历史名茶之一。茶多酚(C22H18O11)是茶叶的重要
成分。研究人员为研究不同茶叶种类中茶多酚含量以及冲泡温度对绿茶中茶
多酚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多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茶多酚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1∶2
C.不同茶叶种类中茶多酚含量最多的是绿茶
D.冲泡绿茶温度越高,茶汤中茶多酚得率越大
9.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是
CO、CO 木炭2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图 1证明石墨有导电性 B.图 2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C.图 3可除去 CO中的少量 CO2 D.图 4验证水的组成
10.兴趣小组将长度、粗细相同的铁丝,绕成不同形状,用火柴引燃后放入不
同浓度的氧气中进行多次实验,测定铁丝剧烈燃烧时间,得到数据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丝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起始浓度有关
B.铁丝拉直不会出现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的现象
C.实验 a 的异常现象可能是因为铁丝受热熔断
D.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更多 O2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6题,共 70 分)
11.(8分)
天然气的发现与古时人民打井有关,当深度增加时,往往把含石油的油层
打穿就有天然气冒出。公元前 200年,“隐隐煮盐火,漠漠烧畲烟”描写的就是
我国四川临邛县利用天然气来煮盐的景象。
CH4产生温室效应的指数约为 CO2的 21倍。在缺氧条件下厨余垃圾中的有
机物经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主要成分为 CH4,不溶于水)。从池塘中挖取含
有微生物的污泥去除杂质与适量的有机厨余、水、污泥均匀混合分成三等份,
分别置于锥形瓶中,用三个不同温度的水浴恒温加热(水浴即隔水加热,如下
图),每天收集到的气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用氮化镓
材料与铜组装的人工光合系统如右图,利用该装置
成功地实现了以 CO2和 H2O合成 CH4,这让人类看
到能源的新希望。
根据上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A.CH4 B. H2O C.O2
(2)小黄选择右图装置验证 CH4和 CO2两种气体
的温室效果,在相同的光照下照射一段时间
后,发现水柱向右移动,则 A是________(填 “CH4”或“CO2”)。
(3)厨余发酵取得沼气,从图中数据可知,排开水量越大,则当天该条件
下发酵的速率越 。
(4)上图中,收集沼气,不考虑沼气溢出,最终不同温度下的总排开水量
趋于相等原因是 。
(5)依图 1信息写出用氮化镓催化CO2和H2O生成C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2.(10分)
“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硫在生活生产中都有非常重要作用。
(1)见微知著
图 2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 图 2中 X=______。
② 图 2中氧元素的位置是______(填“甲”或“乙”)。
(2)古人用硫
雄黄具有解毒杀虫止痒功效,主要含四硫化四砷(As4S4),As4S4中砷
与硫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
(3)现代用硫
硫酸(H2SO4)产量是工业化的标志之一,生产硫酸主要流程如下图:
① 写出步骤Ⅱ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 CO2和 SO3的化学性质相似,且浓硫酸中含有一定量的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写序号)。
A.粉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步骤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SO3=H2SO4
C.浓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a%>b%
13.(10分)
人们对于“好”水的需求一直没有停止,水的净化贯穿古今。
任务一 了解净水
(1)“茶圣”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记载一种能除去水中泥沙等杂质
的器具――漉水囊,其操作原理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
(2)浙江永嘉出土的明末“净水池”,池底有木炭,其作用是_______。
(3)现代净水方法很多,其中 RO 反渗透净水原理如下:
①水分子的直径_______(填“<”、“>”或“=”)RO 膜的孔径。
②纯净水的出水口是_______(填“a”或“b”)。
任务二 检测水质
(4)TDS值是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某水样用 TDS笔测量,值为 33,结合
下图可知该水质属于_______。
TDS 值 0~89 90~159 160~229 230~339 340~534 >535
水质 强软水 软水 适度硬水 中度硬水 硬水 强硬水
任务三 自制净水器
(5)某班同学设计了三组净水装置,如下图。
① 你认为净水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
② 自制净水器除了要考虑净化速率、效果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写
一点即可)。
14.(12分)
二氧化碳的发现史历经了几百年,凝聚了几代科学家的智慧。
(1)17世纪初,海尔蒙特发现木炭燃烧后生成了看不见、能使燃烧的蜡烛
熄灭的物质,后来证实就是二氧化碳。据此,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
性质有______(写一点)。
(2)1755 年,布莱克发现石灰水吸收的气体与石灰石煅烧放出的气体体积
几乎相同。因此将这种固定在石灰石中的气体叫作“固定气体”,其实验
流程如下:
+水
固体 A 石灰水

石灰石 固体 B

气体 Ⅲ
① 反应Ⅰ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 反应Ⅱ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 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1766年,卡文迪许发现 CO2在水中的溶 干燥的 CO2
2 3
解性。如图 1,针筒中装有 H 12O和 CO2,
封住针筒末端的小孔,一段时间后观 CO2
湿润的石 干燥的石
察到_______。 H2O 蕊试纸 蕊试纸
(4)1774年,伯格曼研究了 CO2与 H2O
图 1 图 2
的反应。如图 2 所示,变红的是试纸
________(填“1”、“2”或“3”)。
(5)1834年,奇洛列成功制备了干冰,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________。
15.(15 分)
下列是学习小组开展有关氧气项目式学习的部分内容:
图一 图 二 图三
(1)实验室制氧气
① 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②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A”或“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 要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选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填“排水法”
或“向上排空法”)。
④ 若用 H2O2溶液制取 1.6 g氧气,用于探究影响绿色植物呼吸的因
素,求参加反应的 H2O2的质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写出计算过程)
(2)探究影响绿色植物呼吸的因素
① 图二装置的实验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避免_____作用的干扰。
② 图二装置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X,则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③ 植物呼吸作用影响的因素如图三所示,从图中对比 a、c两点,说
明_____对植物呼吸作用有影响。
16.(15分)
打火机的历史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缩影,下列是对打火机的燃料进行探究。
探究一 燃料的选择
下表是一些常见燃料的部分物理性质。
(1)打火机结构如上图。从燃烧条件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打火机的燃料选用丁烷的原因是______。
(3)盛装 3mL液态丁烷的打火机可释放出 600mL 丁烷气体,从微观
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
探究二 丁烷的元素组成
I.定性实验:如图 1,点燃丁烷,分别用不同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图 1 图 2
II.定量实验:如图 2,取一定量丁烷样品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分别用 B、
C装置吸收水蒸气和 CO2,称量 B、C 反应前后的质量,计算 H2O
和 CO2中 H、C元素的质量与样品丁烷质量比较,可知丁烷的元素组成。
(4)图 1实验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水雾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丁
烷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5)小卫发现方案 II 存在不足,请写一点_____。
(6)丁烷一类化合物的命名与它的构成规律紧密相连,其部分化
合物的化学式表示如下。依此规律,丁烷的化学式是_____。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7)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探究三 丁烷的爆炸极限
(8)影响丁烷的爆炸极限的因素很多,某小组为了研究温度对丁
烷爆炸极限的影
响,经实验测得
数据如图。从图
中你得出的结论
是: 。宁德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包含10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A C A D C B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70分)
说明:①化学方程式3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都正确可得2分,配平正确,条件完整再得1分。②没有配平或条件没写扣1分。③专业名词写错别字不得分。
(8分)
(1)B(2分)。
(2)CH4(1分)。
(3)快(其它合理答案)(1分)。
(4)反应物质量相同(其它合理答案)(1分)。
(5)CO2+2H2OCH4+2O2(3分)。
12.(10分)
(1)①16(1分)。 ②甲(2分)。
(2)75:32(2分)。
(3)①2SO2+O22SO3(3分)。②A、B(2分)。
13.(10分)
(1)过滤(1分)。
(2)吸附(1分)。
(3)①<(2分)。②a(2分)。
(4)强软水(1分)。
(5)①三组(2分)②材料是否易得、材料是否环保(其它合理答案)(1分)。
14.(12 分)
(1)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其它合理答案)(2分)。
(2)①分解反应(1分)。 ②放热(1分)。 ③CO2+Ca(OH)2 CaCO3↓+H2O(3分)。
(3)针筒的活塞向下移动(2分)。
(4)2(1分)。
(5)制冷剂(其它合理答)案(2分)。
15.(15 分)
(1)①长颈漏斗(1分)。 ②A(1分)。2KMnO4K2MnO4+MnO2+O2↑(3分)。
③排水法(1分)。
④解:设H2O2的质量为χ。
2H2O22H2O+O2↑
2×34 32
χ 1.6 g 2分
68/χ=32/1.6 g
χ=3.4 g 2分
答:参加反应H2O23.4 g。
(2)①光合(1分)。②H2O(2分)。③温度(2分)。
16.(15分)
(1)供给充足的氧气(1分)。
(2)易液化(常温下易气化其他合理答案)(2分)。
(3)气体分子间隙大易被压缩(其它合理答案)(2分)。
(4)C、H(碳、氢)(2分)。
(5)丁烷可能未完全燃烧(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其他合理答案)(2分)。
(6)C4H10(1分)。
(7)2C4H10+13O28CO2+10H2O(3分)。
(8)温度越高丁烷爆炸上限越大(其它合理答案)。(2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三章 数据分析初步【培优】(含答案)

下一篇: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