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Al 27 Cu 64 Zn 65
第I卷 选择题
(每小题有1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写在下面的答案栏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氯化钠时,砝码有缺损 B.称完后转移氯化钠时,固体有洒落
C.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俯视 D.配好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40g甲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能得到140g溶液
B.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甲析出晶体多
D.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4.下列应用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液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右侧气球胀大。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一定是稀盐酸和碳酸钠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生石灰
C.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当把甲滴加到乙中广口瓶内的气压降低了
7.下列关于用海水制镁的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蒸发海水得到氯化镁 B.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
C.给氯化镁溶液通电制取金属镁 D.利用钠将氯化镁溶液中的镁置换出来
8.《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知识。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煤饼烧石成灰”——石灰石经煅烧变成生石灰
B.“凡金性又柔,可屈折如枝柳”——金的硬度比较小
C.“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加热蒸发溶剂析出食盐晶体
D.“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铁浸入铜盐溶液,表面生成红色铁锈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霉变食物中可能含有剧毒物质
C.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 D.用可降解塑料可以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10.在高铁建设中常常用到许多金属材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车体材料中所用合金强度高、硬度大 B.钢轨所用合金硬度大、韧性好
C.电路材料中所用铜合金导电性能好 D.使用的不锈钢水龙头是纯金属
11.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C.实验④中X为为,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D.实验④中X为为,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12.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4.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点和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点和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15.锌是一种常见的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锌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镀锌能有效提升金属制品的抗腐蚀能力
B.锌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实验室可以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D.可以用煅烧方法区别黄铜和黄金
第II卷 非选择题
16.《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抱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文中描述的制铜工艺流程如下图。
(1)步骤①中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反应。
(3)步骤②中存在硫酸铜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硫和一种气体单质,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写出氧化铜和木炭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7.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下图。
(1)步骤①中吸氨制成饱和氨盐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氨盐水碳酸化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_______________先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我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__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将氯化铵单独结晶析出,用作_______________肥。
18.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说明碳酸钠溶液显_______________性。
(2)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③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
(4)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_______________相互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19.选择下列物质名称填空。
蛋白质 淀粉 维生素C 纤维素 毒品
(1)人体不能直接吸收利用_______________,需要在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变为葡萄糖。
(2)_______________又叫抗坏血酸,对人体皮肤和牙龈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3)“远离_______________”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公众的共同心声。
20.兴趣小组借助数字技术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图1所示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2是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1)根据上图判断,图1中的溶液A是_______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图2中a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呈现__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c点所示的溶液中个数与个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_(填“>”“<”或“=”)。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
21.小明同学对实验室中的一瓶氢氧化钡溶液进行实验探究,完成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试管B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试管D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2.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在电解过程中通常会加入助熔剂如冰晶石()以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1)日常生活中的铝制品不易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冰晶石()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
(2)计算电解204t氧化铝,可制得多少t金属铝。(写出计算过程)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试题共60分)
第I卷 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5:DCBAA 6-10:BBDAD 11-15:BCDCC
第II卷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5分)
16.(1)蒸发结晶 (2)化学方程式略 置换 (3)化学方程式略 化学方程式略
17.(1)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 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
(2)化学方程式略 侯德榜 氮
18.略
19.略
20.(1)氢氧化钠 搅拌充分反应(描述合理即可)
(2)氢氧化钠、氯化钠 碱性 (3)<
(4)化学方程式略 复分解(或中和)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或水分子,描述合理即可)
21.略
22.(1)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坚固的保护膜………………………………………………………………1分
-1……………………………………………………………………………………………………………1分
(2)108t……………………………………………………………………………………4分(分步赋分)
(该答案仅供参考,不得用来为学生和教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