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一艘船正在海面上沿曲线由M向N转弯,下列俯视图中标出了船所受合力F的方向,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直升机用细绳吊着货物快速水平向右匀速飞行,飞行过程中货物受到的空气阻力恒定,不计细绳的重力及细绳所受空气的阻力。下列图示形态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B.
C. D.
3.如图,一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以速度v匀速移动,则橡皮的速度大小为(  )
A.v B. C. D.2v
4.下列表达式中可能表示功率的是(  )
A.m B.m C.mg D.
5.下列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中,始终保持不变的是(  )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力 D.向心加速度
6.如图,在两竖直墙壁间一轻质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O点,保持静止。将木块1换为质量与材质相同、厚度更大的木块2,仍能保持静止。设墙壁与木块1、2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max、f2max。则(  )
A.f1>f2 B.f1<f2
C.f1max>f2max D.f1max<f2max
(多选)7.如图(a),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之改变,其加速度a随F变化的关系如图(b)2。若增大物体的质量,重复实验,得到的a﹣F图像(  )
A.斜率不变 B.横轴截距增大
C.纵轴截距增大 D.纵轴截距不变
(多选)8.如图,一轻绳OA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固定一轻滑轮,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物体,一人拉着绳的另一端将物体吊起来,绕过滑轮的两绳夹角为α,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在此过程中逐渐增大的力是(  )
A.轻绳对物体的拉力 B.轻绳OA对滑轮的拉力
C.地面对人的摩擦力 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二、填空题
9.质量为50kg的小理乘坐电梯,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他处于超重状态的时间段是    ,t=40s时,小理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    N。(g取9.8m/s2)
10.如图,两个竖直挡板之间,用轻绳和轻弹簧挂着一质量为2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弹簧恰好水平。剪断细绳瞬间   m/s2,方向为    。(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1.如图,从地面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v1=4m/s,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5m/s。则该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m/s,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大小Δv=    m/s。
12.移动射靶的简化情景如图所示,靶沿水平轨道快速横向移动,射手站定不动0,子弹出射速度的大小为v,移动靶离射手的最近距离为d。则子弹射中目标的最短时间为    ,此种情况下,射手射击时,枪口离目标的距离为    。
三、平抛实验装置的改进
13.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时,小球常会弹出接球槽,为此小安设计了一个自动接球机。如图,其内部封闭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圆筒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通过程序控制水平轴电机和竖直轴电机的运动,并调整与圆筒的角度。不计空气阻力。
(1)在O点处安装一光电门传感器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①用刻度尺测量球的直径为d,结果如图(b)所示   cm。
②若小安按照图(c)所示的方式安装光电门,测得挡光时间为Δt。用表达式   (选填:A.偏大、B.准确、C.偏小)。
(2)(计算)某次实验中,测得v0=3m/s,调整接球口的纵坐标y=0.8m,为使球到达接球口时的速度方向与圆简的方向一致
(3)若要保证小球每次都能进入接球装置K的接球口,水平轴电机的位置坐标x和竖直轴电机的位置坐标y间的关系为x=    (用字母表示,v0和g已知)。
(4)(简答)如图(d),当球以大小v的速度进入圆筒后立即与弹簧接触
四、行驶在大路上(第4集 第1季终)
14.大路上不仅有汽车,还有形形色色的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良伴。
(1)某辆自行车的机械传动部分如图(a)所示,A点在大齿轮边缘上,C点在后轮边缘上,D点在前轮边缘上(未画出),小齿轮的齿数为16、半径为5cm,车轮半径为30cm。
①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
②自行车与地面不打滑时,设车速大小为v,C点和D点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C和vD,则v    vC,vC   vD。(均选填:A.>、B.=、C.<)
③人用力蹬脚踏板,使自行车由静止开始向前运动时,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均选填:A.前、B.后)
(2)如图(b),骑车转弯时,人和车身常向弯道内侧倾斜,以人和车组成的系统为对象,在图(c)
(3)小理在平直道路上骑车,某段时间内,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x=9t﹣4t2(SI),则该自行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计算)如图(d),A、B是平直道路上相距d=100m的两点m=36km/h。小理骑车加速时,加速度大小a1=2m/s2;减速时,加速度大小a2=5m/s2。小理从A点由静止出发,到B点停下,求在不超速的情况下所需的最短时间t。
五、熟悉又陌生的运动与力
15.如图,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细杆一端固定在竖直转轴OO′上的O点,并可随竖直轴一起转动。杆上套有一轻质弹簧,另一端与套在杆上的圆环相连。杆未转动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且α=53°,圆环质量m=1kg。弹簧原长L0=0.5m,劲度系数k=40N/m,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取g=10m/s2,sin53°=0.8,cos53°=0.6。
(1)圆环与粗糙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
A.0.60
B.0.75
C.0.80
D.1.33
(2)(计算)求弹簧刚要开始伸长时,细杆转动的角速度大小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B C B D
一、选择题
1.一艘船正在海面上沿曲线由M向N转弯,下列俯视图中标出了船所受合力F的方向,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指向轨迹内侧分析。
【解答】解: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指向轨迹弯曲的一侧,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曲线运动的特点。
2.直升机用细绳吊着货物快速水平向右匀速飞行,飞行过程中货物受到的空气阻力恒定,不计细绳的重力及细绳所受空气的阻力。下列图示形态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B.
C. D.
【分析】货物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分析货物的受力情况,结合平衡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解:货物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货物受到重力G,如图所示。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首先要正确分析受力情况,再对照平衡条件判断受力分析的正确性。
3.如图,一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以速度v匀速移动,则橡皮的速度大小为(  )
A.v B. C. D.2v
【分析】橡皮参加了两个分运动,水平向右匀速移动,竖直向上匀速运动,实际运动是这两个运动的合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判断合速度情况。
【解答】解:橡皮参与了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的分运动,如图所示
两个方向的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于vx和vy恒定,且相等,则v合恒定,则橡皮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先确定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然后根据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效性,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合速度。
4.下列表达式中可能表示功率的是(  )
A.m B.m C.mg D.
【分析】根据功率公式P=Fv结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分析。
【解答】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表示时间,功率P=Fv可能表示功率,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功率的计算公式。
5.下列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中,始终保持不变的是(  )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力 D.向心加速度
【分析】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向心力大小不变,但方向始终在变化。
【解答】解:线速度、向心力,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始终在变化,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知道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都是矢量是解题的基础。
6.如图,在两竖直墙壁间一轻质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O点,保持静止。将木块1换为质量与材质相同、厚度更大的木块2,仍能保持静止。设墙壁与木块1、2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2,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max、f2max。则(  )
A.f1>f2 B.f1<f2
C.f1max>f2max D.f1max<f2max
【分析】分析木块受力,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分析f1、f2与重力的关系,再分析f1与f2的关系。分析木块对竖直墙壁压力的变化,分析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关系。
【解答】解:AB、设木块的重力为G,f1=G,f2=G,则f3=f2,故AB错误;
CD、木块2的厚度更大,弹簧对木块的压力更大,根据最大静摩擦力公式fmax=μF压可知,f8max<f2max,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知道静摩擦力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求解,而最大静摩擦力可根据最大静摩擦力公式fmax=μF压分析。
(多选)7.如图(a),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之改变,其加速度a随F变化的关系如图(b)2。若增大物体的质量,重复实验,得到的a﹣F图像(  )
A.斜率不变 B.横轴截距增大
C.纵轴截距增大 D.纵轴截距不变
【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力F与加速度a的函数关系,然后结合图象得分析。
【解答】解:在沿斜面方向有:Fcosθ﹣mgsinθ﹣μ(Fsinθ+mgcosθ)=ma′,,质量增大;纵轴的截距为力F为零时的加速度,a=gsinθ﹣μ gcosθ,纵轴截距不变,结合图像可知横轴截距增大,BD正确。
故选:BD。
【点评】正确的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多选)8.如图,一轻绳OA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固定一轻滑轮,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物体,一人拉着绳的另一端将物体吊起来,绕过滑轮的两绳夹角为α,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在此过程中逐渐增大的力是(  )
A.轻绳对物体的拉力 B.轻绳OA对滑轮的拉力
C.地面对人的摩擦力 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分析轻绳上的弹力变化情况;轻绳OA恰好在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上,平衡条件分析固定滑轮的轻绳上的弹力变化情况;
分析人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变化情况。
【解答】解:AB、物体缓慢移动,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轻绳对物体的拉力T=mg,所以对于轻滑轮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轻绳OA恰好在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上,随着人拉着绳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过程中两绳夹角α逐渐增大,逐渐减小OA逐渐减小,故AB错误;
CD、以人为研究对象
f=Tsinα=mgsinα
N=mg﹣Tcosα
人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过程中,两绳夹角α逐渐增大,cosα减小,摩擦力f逐渐增大。
故选:CD。
【点评】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9.质量为50kg的小理乘坐电梯,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他处于超重状态的时间段是  0~10s ,t=40s时,小理对电梯的压力大小为  484 N。(g取9.8m/s2)
【分析】根据v﹣t图像分析电梯和该同学的运动情况;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求解该同学对地板的压力;加速度竖直向下,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竖直向上,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
【解答】解:在0~10s内,从v﹣t图像可知,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竖直向上;
在10~30s内,v﹣t图像为水平线,受力平衡;
在30~36s 内,电梯速度为正值,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在36~46s内,电梯加速下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则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支持力:F压=N=484N
故答案为:0~10s;484N
【点评】本题考查v﹣t图像和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关键是知道v﹣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其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竖直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竖直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10.如图,两个竖直挡板之间,用轻绳和轻弹簧挂着一质量为2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弹簧恰好水平。剪断细绳瞬间 12.5 m/s2,方向为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斜向左下方 。(取g=10m/s2,sin37°=0.6,cos37°=0.8)
【分析】求出剪断轻绳前轻绳的拉力,剪断轻绳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剪断轻绳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解答】解: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图示可知=mg
剪断轻绳瞬间,弹簧弹力不能突变,小球所受合力与轻绳拉力等大反向,
剪断轻绳瞬间,对小球mg=ma
解得:a=12.5m/s2,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斜向左下方
故答案为:12.5;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斜向左下方。
【点评】知道弹簧弹力不能突变是解题的前提,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题。
11.如图,从地面做斜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v1=4m/s,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5m/s。则该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  5 m/s,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大小Δv=  6 m/s。
【分析】根据对称性求解该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解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大小,由此得到速度的变化量大小。
【解答】解: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5m/s,根据对称性可知5=5m/s;
抛出时,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大小为:vy==m/s=3m/s
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Δv=2vy=3×3m/s=6m/s。
故答案为:7;6。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斜上抛运动,关键是掌握斜上抛运动的特点,知道速度变化量是矢量。
12.移动射靶的简化情景如图所示,靶沿水平轨道快速横向移动,射手站定不动0,子弹出射速度的大小为v,移动靶离射手的最近距离为d。则子弹射中目标的最短时间为   ,此种情况下,射手射击时,枪口离目标的距离为   。
【分析】当子弹垂直轨道运动时,射中目标的位移最小,时间最短。根据最短时间计算移动靶的位移,运用合成法求解距离。
【解答】解:子弹垂直轨道运动时,射中目标的时间最短,为,射手射击时=。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熟悉和运动与分运动的关联。
三、平抛实验装置的改进
13.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时,小球常会弹出接球槽,为此小安设计了一个自动接球机。如图,其内部封闭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圆筒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通过程序控制水平轴电机和竖直轴电机的运动,并调整与圆筒的角度。不计空气阻力。
(1)在O点处安装一光电门传感器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①用刻度尺测量球的直径为d,结果如图(b)所示 2.10 cm。
②若小安按照图(c)所示的方式安装光电门,测得挡光时间为Δt。用表达式 偏小 (选填:A.偏大、B.准确、C.偏小)。
(2)(计算)某次实验中,测得v0=3m/s,调整接球口的纵坐标y=0.8m,为使球到达接球口时的速度方向与圆简的方向一致
(3)若要保证小球每次都能进入接球装置K的接球口,水平轴电机的位置坐标x和竖直轴电机的位置坐标y间的关系为x=   (用字母表示,v0和g已知)。
(4)(简答)如图(d),当球以大小v的速度进入圆筒后立即与弹簧接触
【分析】(1)根据刻度尺分度值读数,根据光电门测速度的原理分析;
(2)(3)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分析解答;
(4)根据重力分力与弹力的大小关系分析。
【解答】解:(1)①刻度尺分度值为1mm,球的直径为2.10cm;
②由于光电门测速度只是测量平均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小于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
(2)由平抛规律可知tanθ=
解得θ=53°
(3)由平抛规律可知tanθ===
变形可得x=
(4)球沿筒向下的运动,刚接触弹簧时,速度增大,速度最大。
故答案为:(1)4.10;偏小;(3),速度最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抛的规律,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以及基本的公式应用。
四、行驶在大路上(第4集 第1季终)
14.大路上不仅有汽车,还有形形色色的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良伴。
(1)某辆自行车的机械传动部分如图(a)所示,A点在大齿轮边缘上,C点在后轮边缘上,D点在前轮边缘上(未画出),小齿轮的齿数为16、半径为5cm,车轮半径为30cm。
①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1:3:3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1:1:6 。
②自行车与地面不打滑时,设车速大小为v,C点和D点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C和vD,则v  B vC,vC B vD。(均选填:A.>、B.=、C.<)
③人用力蹬脚踏板,使自行车由静止开始向前运动时,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B ,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A 。(均选填:A.前、B.后)
(2)如图(b),骑车转弯时,人和车身常向弯道内侧倾斜,以人和车组成的系统为对象,在图(c)
(3)小理在平直道路上骑车,某段时间内,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x=9t﹣4t2(SI),则该自行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8 m/s2,前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00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计算)如图(d),A、B是平直道路上相距d=100m的两点m=36km/h。小理骑车加速时,加速度大小a1=2m/s2;减速时,加速度大小a2=5m/s2。小理从A点由静止出发,到B点停下,求在不超速的情况下所需的最短时间t。
【分析】圆周运动规律应用:依据链条传动和同轴转动的特点,分析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及车轮边缘点的角速度与线速度关系。
摩擦力方向判断:结合自行车的驱动方式,判断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受力分析:以骑车转弯时人和车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
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表达式确定自行车的加速度,计算平均速度;还通过分析加速、匀速、减速阶段,求解在限速条件下通过一定距离所需的最短时间。
【解答】解:(1)设大小齿轮每颗齿对应的弧长为L
对大齿轮有2πR大=48L
对小齿轮有2πR小=16L
而R小=3cm
联立得R大=15cm,R轮=30cm
①由题意,vA=vB,则R大ωA=R小ωB
得ωA:ωB=1:3
因为BC两点共轴传动,所为ωB=ωC
故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8:3:3
根据皮带传动的知识可得,线速度vA=vB,vB:vC=R小:R轮
解得vB:vC=4:6
故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7:6
②自行车与地面不打滑时,前后轮边缘的线速度都等于车速,C点和D点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C和vD
则v= vC,vC=vD。(均选填:A.>、B.=
故答案为:B,B
③人用力蹬脚踏板,使自行车由静止开始向前运动时,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前轮是从动轮,所以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故答案为:B,A
(2)以人和车组成的系统为对象,系统受到重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沿水平方向指向圆心(提供向心力)
(3)已知x=9t﹣4t2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对比
可得
解得加速度a=﹣3m/s2
加速度大小为8m/s3
当t=2s时,x=9×3﹣4×27=2m
则前2s内的平均速度:
解得:
故答案为1.00
(4)vm=36km/h=10m/s
加速阶段:vm=a1t7
联立得t1=5s,x5=25m
减速阶段:
联立得t2=2s,x2=10m
匀速阶段:x2=d﹣x1﹣x2
联立得t3=2.5s,x3=65m
总时间t=t2+t2+t3,解得t=13.2s
故答案为:(1)①1:3:6,1:1:5,B,③B,A
(2)
(3)8,1.00
(4)13.2
【点评】本题围绕自行车运动,综合考查了圆周运动、摩擦力、受力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
知识综合性强:融合了圆周运动、摩擦力、受力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等多方面知识,全面考查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与综合运用能力,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联系生活实际:以常见的自行车为背景,使物理问题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型丰富多样:涵盖填空、画图、计算等多种题型,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如填空考查对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应用,画图考查受力分析能力,计算考查综合分析和数学运算能力。
能力考查全面: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注重对推理、分析、计算等能力的考查。例如,通过分析自行车传动部件的运动关系考查推理能力;通过求解最短时间问题考查综合分析和计算能力。
五、熟悉又陌生的运动与力
15.如图,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细杆一端固定在竖直转轴OO′上的O点,并可随竖直轴一起转动。杆上套有一轻质弹簧,另一端与套在杆上的圆环相连。杆未转动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且α=53°,圆环质量m=1kg。弹簧原长L0=0.5m,劲度系数k=40N/m,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取g=10m/s2,sin53°=0.8,cos53°=0.6。
(1)圆环与粗糙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B 。
A.0.60
B.0.75
C.0.80
D.1.33
(2)(计算)求弹簧刚要开始伸长时,细杆转动的角速度大小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分析】(1)杆未转动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此时圆环恰好静止在粗糙细杆上,圆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杆向上达到最大值,根据平衡条件和摩擦力公式相结合求动摩擦因数μ。
(2)弹簧刚要开始伸长时,圆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杆向下达到最大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细杆转动的角速度大小ω。
【解答】解:(1)杆未转动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mgcosα=μmgsinα
解得
μ=0.75,故ACD错误。
故选:B。
(2)弹簧刚要开始伸长时,圆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杆向下达到最大值,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水平方向有
Ncosα+fsinα=mω2L5sinα
竖直方向有
Nsinα﹣fcosα﹣mg=0
又f=μN
联立解得
ω≈9.26rad/s
故答案为:(1)B;(2)弹簧刚要开始伸长时。
【点评】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和匀速圆周运动,关键要正确分析圆环的受力,确定向心力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来解决问题。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4-2025广东高一英语限制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寒假作业(含解析)

下一篇: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