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3.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16 Cu 64 Mg24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甘蔗榨汁 B.棉纱织布 C.白土烧瓷 D.楠木造船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镁有银白色光泽,可用于生产烟花 B.氮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金刚石硬度大,可以切割玻璃
4.2024年11月15日,亚洲低碳技术和创新大会暨第四届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本次大会以“推动低零碳技术创新,共建清洁美丽亚洲”为主题。下列行为不符合太会主题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焚烧废弃塑料 D.分类回收垃圾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赤铁矿 B.生铁 C.不锈钢 D.黄金
6.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以下从微观角度所做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氧气压缩后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通电与水汽化有本质区别——前者分子未发生改变,后者改变
D.二氧化碳无毒,但一氧化碳有毒——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7.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钕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钕原子核外有60个电子 B.钕的原子质量是144.2
C.钕属于金属元素 D.钕的原子序数是60
8.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顺序分类的是( )
A.金刚石、水 B.石墨、氧气 C.红磷、酒精 D.生铁、石油
9.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茶汤中含有茶黄素(化学式为( 下列有关茶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黄素属于氧化物
B.茶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茶黄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茶黄素由29个碳原子、24 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构成
10.长征八号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中坚力量,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负责总体研制。它采用了环保型的液体推进剂。已知火箭的燃料是液态甲烷(CH4),同时液氧在火箭的发射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液氧的化学式是O
B.液氧和液态甲烷均具有可燃性
C.火箭燃料燃烧过程中实现了能量转化,释放出热量
D.利用甲烷替代氢气做燃料,可能的原因是容易得到,便于储存,生产成本低
11.推理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Na 、Al 、F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说明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B.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用MnO 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说明MnO 是催化剂
C.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CO 和H O,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D.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固体的质量增大,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2.浙江大学肖丰收教授和王亮研究员团队独辟蹊径,设计了一种在低温下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甲烷催化氧化制备甲醇的“分子围栏(molecular fence)”催化剂AuPd, 实现了甲烷(CH )在温和条件下氧化制甲醇(CH O)。如图为甲烷制甲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最大 B.生成物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3.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 中的CO 点燃
B 鉴别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C 实验室制取CO 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D 区分两瓶无色液体双氧水和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A.A B.B C.C D.D
14.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 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
B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丙>乙>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
15.(1)可作食品保护气的一种空气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 可填充霓虹灯的是(填“Ne”或“H ”)
16.2024 年12月17日21时57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酸镍(化学式为 NiFe O )可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 中 Fe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硅是制造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硅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
(3)航天飞船返回舱制动时利用联氨(N2H4)和双氧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 。
17.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 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与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1)化合物X是一种储氢材料,11.2gX在O2中完全燃烧,只生成 和8.0gCuO, 则X 的化学式是
(2)我国古代运用湿法炼铜,请你写出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下使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铝是一种活泼金属,但常温下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原理)
1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1世纪起,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工业炼铁所用高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高炉中发生的过程如图2所示。
(1)过程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过程Ⅳ通入主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 的含量。
(3)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应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种)。
20.《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锡的冶炼方法:入砂(指锡吵)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鞲(指鼓入空气)熔化,用铅少许,(锡)沛然流注。其反应原理为C+SnO、高温
(1)炼锡时加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 。
(2)该反应中体现了碳具有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如图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试管①充满N ,试管②、③充满空气,同时放入水中,观察到只有试管②中有白烟产生。
(1)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2)对比②和③可说明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22.(1)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在框内完成)
(2)过去几年,化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产品的各种方法,例如用氢气处
理二氧化碳生产出甲醇(CH3OH),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时的化学方程式 。
23. A、B、C、D、E是初中化学上册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五种物质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E是常见的温室气体,自然界可实现E→C 的转化,E→B的反应可用于检验E,B→D的反应要放出大量热(“—”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间能发生一步转化,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各题。
(1)E的化学式为 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
(2)若A 是一种黑色固体,A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4.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滤渣中的成分能被磁铁吸引,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写一个肯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共 10分)
2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a的各称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
(4)如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______端通入(填“b”或“c”)。
(5)实验室制取CO2和O 均可使用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6)如图G所示,从塑料瓶上的小孔通入CO ,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选填“湿润”或“干燥”),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7)如图H所示,在另一个去盖塑料瓶上打2个孔,在塑料瓶外点燃一支蜡烛,火焰与低孔持平。通入CO ,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_____。
(8)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称取 30g黄铜置于烧杯中,用1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残留金属的质量/g 26.75 23.5 20.25 17 17
试分析并计算:
①合金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②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共有多少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CDDCA 6-10CBABB 11-14DBC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
15.(1)N2(2)煮沸(3)Ne
16.(1)+2(2)非金属(3)
17.2:1;2H2O通电2H2+O2
18.(1)CuMg2(2)Fe+CuSO4=FeSO4+Cu(3)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19.(1)C+CO2高温2CO(2)碳(3)刷漆或涂油等
20.(1)合金的熔点比组成成分金属熔点低(2)还原性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1)对比 ①和②,①中白磷不能燃烧,②中白磷自燃,说明氮气不支持白磷燃烧。
(2)对比②和③,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22.(1)由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可知,缺少2个氧原子,则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2个氧原子(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甲为氢气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3.(1)E是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2)A是一种金属氧化物,A的化学式可能为CuO或Fe3O4
24.铁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铁不和硝酸锌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完全反应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锌硝酸亚铁。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四、综合应用题(共 10分)
25.(1)①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 故填: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固液常温型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或C,装置C可以通过弹簧夹的打开和关闭控制固体和液体的接触和分离,进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则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C;故填:C
(4)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D装置收集 则气体应从导管c端通入;故填:c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氧气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这两个反应都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进行的,因此可以使用相同的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收集二氧化碳通常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可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实验室制取 和 均可使用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是AC。故故填: AC;
(6)如图G所示,从塑料瓶上的小孔通入 一段时间后,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故填: 湿润
(7)如图H所示,在另一个去盖塑料瓶上打2个孔,在塑料瓶外点燃一支蜡烛,火焰与低孔持平。通入CO ,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填: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8)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20g稀硫酸,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30g-26.75g=3.25g,第三次加入20g稀硫酸,参加反应的锌的总质量为30g-20.25g=9.75g=3.25g×3,说明每加入20g稀硫酸,第四次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3.25g,第五次加入20g稀硫酸,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0,说明已完全反应 ,剩下就是铜,故填:17g
(2)解:设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65 2
x
故填: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