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丹江口市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物理试题(答案)

秘密★启用前
2024年冬季学业水平监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城内,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2024年9月25日,我国火箭军向太平洋公海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如图),准确命中了
预定海域,射程约为1.2万公里,其平均速度约为20马赫(1马赫速度约为340m/s)。则
洲际弹道导弹的平均速度约为
A.20m/s B.340m/s C.6800m/s D.12000m/s
(
太阳翼
) (
桅杆
)
(
嫦娥四号的斜梯
)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嫦娥四号探测器安全着陆于月球表面时,玉兔二号月球车展开太阳翼,伸出桅杆,沿着斜梯
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在玉兔二号月球车下行的过程中,若要说桅杆是静止的,
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翼 B.地球 C.斜梯 D.月球表面
3.如图所示为一款新型骨传导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我们就可以听
到声音了。下列有关法正确的是
A.佩戴者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这种耳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带上这种耳机,人耳能听到人类听觉范围以外的声音
D.听力健全的人在户外活动时使用这款耳机,也不影响他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可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十一黄金周”,全国各地出行热度大幅上涨,各地饮食消费水涨船高。“不知吃什么就吃火锅”,
火锅的强社交属性,伴随旺盛的假期聚餐需求而升温。如图是吃火锅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汁沸腾后,温度会继续升高
B.汤汁沸腾后改为小火仍能继续沸腾
C.火锅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
D.辣汤总是先沸腾,是因为其沸点更高
5.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如图所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身高170cm的小明对身边事物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甲 乙 丙 丁
1拃
1步
1庹
一指
)
A.甲图中单人课桌长3拃(zhǎ),约0.6m
B.乙图中文具盒宽4指,约0.5cm
C.丙图中黑板长1庹(tuǒ),约10m
D.丁图中教室长20步,约35m
6.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渔民只有瞄准鱼的下方叉去才能叉到鱼,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
7.奶奶过生日,小明准备送奶奶一张龙年邮票。图甲是邮票在小明手里时,奶奶看到的画面,
图乙是奶奶接过邮票拿近观察时的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奶奶患有近视眼,应配戴由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B.奶奶患有近视眼,应配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C.奶奶患有远视眼,应配戴由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D.奶奶患有远视眼,应配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
甲 乙
)
8.气凝胶是一种很轻的固体,如图所示。它是将硅胶快速萃取水分,随后与二氧化碳替换而成,
其99%的成分是由气体组成的。气凝胶能经受超过1300℃的高温;18mm厚的一层气凝胶足以
保护宇航员抵御零下130℃的低温;气凝胶又被称为“最佳海绵”,可以完全吸收水中的污染
(
第8题图
)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凝胶的隔热性较差
B.气凝胶能耐高温
C.气凝胶的密度很小
D.气凝胶可用来净化水
9.小芳运用劳动课上学习的烹饪技能制作美味时,观察到厨房中许多的现象。下列对有关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煲汤时,汤烧开以后要持续用大火加热,汤才能持续沸腾
B.刚出锅的汤菜热气腾腾,我们看到的“热气”并不是气体
C.从冰箱中取出的冻肉在解冻过程中,表面的冰渣温度一直逐渐升高
D.新鲜的蔬菜烹饪前一般用保鲜膜包裹,是为了让它保持较高的温度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在学习了刻度尺的使用后,小华同学想测量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的宽度,他一共测了5次,结果分别为18.52cm、18.52cm、18.2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只要小华认真操作,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根据小华的测量数据,物理书的宽度大约为18.51cm
D.数据“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应去掉
11.如图,同学们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围,像变大了 B.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围,像变小了
C.减小物距,减小取景范围,像变大了 D.减小物距,减小取景范围,像变小了
(
冰面
甲 乙
)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寒冷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冰面温度为-2℃。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图甲所反映的水的密度特点,有利于水中生物越冬
B.图乙中较深湖底的水有可能保持4℃的水温
C.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D.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
降水
蒸发
蒸腾
海洋
降水
蒸发
水蒸气输运
地表径流
地下水流
)13.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机场的工作人员需要佩戴耳罩,目的是降低噪声的伤害,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是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海洋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到高空,在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 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5.如图所示,是某司机在行驶时从倒车镜中看到的情景,这是光的 现象。为了扩大观察范围,汽车的倒车镜选择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从倒车镜中看到A侧的转向灯闪烁,则该司机判断后面的车准备向 侧转向(选填“左”或“右”)。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中国高铁正在高速发展。在旷野里,远远看到疾驰的列车犹如一枚“白色子弹”,如图所示。此时以列车为参照物,座位上安静阅读的乘客是 的。为了不打扰阅读的乘客,交谈的乘客自觉地压低声音,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若列车以100m/s的速度行驶1min,则列车行驶了 km。
三、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1分)
17.(2分)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路,F为透镜的焦点。
(
水面
甲 乙

A
)
(
F
F


)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2分)图甲是育才中学摄影社团的同学们拍摄的江边风景照,若用图乙中A点表示树冠顶部在水中的像,请画出树冠顶部的光经过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大致光路图。
19.(5分)小明同学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
甲 乙
)
(

19
题图
)
(1)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同组同学提醒实验装置有错误,为了改正错误,小明应 。
(2)调整好实验器材之后,继续进行实验。从图乙中读出了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 ℃。
(3)待水温上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同时观察水中的气泡情况。直至5min后观察到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说明此时水 (选填“尚未”或“正在”)沸腾。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将记录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4)根据记录的数据,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可以得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①水在沸腾前,温度 ;②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5)由表中数据可知,室内气压可能 (填“高”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20.(5分)如图甲是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根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
玻璃板
) (

20
题图
)
(




) (
纸板
)
(

) (

)
(1)实验时,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詈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
(4)若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5)为了进一步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你建议选取乙图中序号 的字母积木进行研究。
21.(7分)某75%酒精消毒液的部分产品信息如图甲所示。实验学校物理兴趣小组想通过测量酒精的密度来鉴定该产品是否合格,准备好实验器材后,操作步骤如下:
(
产品名称:75%酒精消毒液
规格:500ml/瓶30/瓶箱
有效成分含量:乙醇含量为75%±5%(v/v)
密度变化范围:0.859—0.885g/ml
)
(
甲 乙 丙
)
(

21
题图
)
(1)调节天平平衡:把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将 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 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
(2)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3g。在烧杯中盛适量的酒精,用天平测出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此时天平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g;
(3)然后将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读出其体积。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该酒精的密度是 g/cm3,根据测量结果可判断该产 品是(选填“合格”或“不合格”)的;
(4)实验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认为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四、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共15分,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及计算结果)。
22.(7分)2024年7月17日,“海上联合-2024”演习在广东湛江某军港开幕。如图所示是某舰艇发现距离舰艇2040m远的目标,舰艇发射火箭炮后经过4s击中目标,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火箭炮的飞行速度;
(2)火箭炮发射后多长时间舰艇人员能听到爆炸声;
(3)为了探测该海域海水的深度,舰艇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时间是6s,该海域的海水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

22
题图
)
23.(8分)冬天,小华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周末她买了质量为1.0kg的鲜豆腐,体积为8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先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再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众多的孔洞(如图),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ρ冰=0.9×103kg/m3)求:
(1)鲜豆腐的密度;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3)海锦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
(

23
题图
)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D B A D B A B C B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3、振动;能量
14、凝华;熔化
15、反射;凸面镜;左
16、静止;声源处;6
三、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1分)
17、(2分)评分说明:正确画出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且箭头方向正确,得1分;正确正确画出通过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远离主光轴,方向正确得0.5分,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通过焦点得0.5分。
(
第1
8
题图
)
(

17
题图
)
18、(2分)评分说明:正确连接眼睛B和A,且水下部分为虚线(得0.5分),水面部分实线,箭头方向正确(得0.5分),根据对称性正确画出树冠顶端A′(得0.5分),用实线连接A′和入射点O,箭头方向正确(得0.5分)。
19、(5分,每空1分)(1)将温度计适当下移,使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水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2)89 ;(3)正在;(4)升高;(5)低
20、(5分,每空1分)(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相等;(3)虚;(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②
21、(7分,每空1分)(1)游码;平衡螺母;(2)105.2;(3)0.87;合格;(4)偏大;将酒精倒入量筒中时,烧杯中会有残留
四、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共15分,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及计算结果)。
22、(7分)解:(1)火箭炮的飞行速度为v1===510m/s (2分)
(2)爆炸声传播的时间为t2===6s (1分)
则听到爆炸声的时间为t=t1+t2=4s+6s=10s (1分)
声波传到海底所需的时间为t3==3s (1分)
该海域的海水深度为s海水=v海水t3=1500m/s×3s=4500m (2分)
说明:第(1)问若能写出公式v=可得1分,计算出正确结果可再得1分。
23、(8分)解:(1)鲜豆腐的质量m=1.0kg=1000g
鲜豆腐的平均密度ρ===1.25g/cm3 (2分)
(2)豆腐含水的质量m水=m×54%=1000g×54%=540g (1分)
因水结冰后质量不变m冰=m水=540g (1分)
鲜豆腐冰冻后冰的体积就是鲜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V孔洞=V冰= ==600cm3 (1分)
(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质量m1=m-m水=1000g-540g=460g (1分)
因鲜豆腐冰冻后,豆腐整体外形不变
所以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体积V1=V-V孔洞=800cm3-600cm3=200cm3 (1分)
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ρ1===2.3g/cm3 (1分)
说明:第(1)问若能写出公式ρ=可得1分,计算出正确结果可再得1分。
评分说明:
(1)计算题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且解答思路清晰;
(2)凡需两步以上推导的公式,必须写明基本公式,否则,酌情扣分;
(3)没有写出计算公式只有数值计算的,不给分;
(4)计算思路方法正确,计算结果错误的,每处扣1分;
(5)用其他方法解答且物理意义和结果均正确,参照此标准给分。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福建省福州八中等九校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下一篇: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