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
初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C 3.C 4.D 5.A 6.D 7.B 8.D 9.C 10.C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1个扣1分。错选则不得分)
11.B 12.C 13.AD 14.CD 15.BD
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5分,每空1分,特殊标注除外)
16.(5分)(1)①C ②Na+、Cl﹣ ③Mg2+、O2﹣ ④ CO2 (每空0.5分)
(2)1 ;质子数相同 (3)不同意,如CO2和CO2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共1分)
17.(10分)(1)A (2)吸附 大于 (3)AD (4)cbda
(5)①二氧化氯由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二氧化氯分子由 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表示一个二氧化氯分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6)水分子运动慢、分子间隔小(分子间作用力大等合理答案均可)
18.(7分)(1)AD; B (2)①Hg + O2 HgO(错一处不得分)
化合反应 ②ABD (3)①Ca(OH)2 ;CaCO3 (每空0.5分)
②Ca2+ ; OH—(每空0.5分)
19.(8分)(1)O2 (2)①+4 1:3 ②四;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③Li2CO3 ④C (3)ABC
20.(5分)(1)①②③④⑤ (2)吸收生成的SO2,防止中毒(合理即可)
(3)Fe + O2 Fe3O4(错1处不得分) 有黑色固体生成
(4)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数目多,碰撞机率大 (合理即可)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5分,每空1分,特殊标注除外)
21.(6分)(1)烧杯;试管 (2)胶头滴管与量筒;烧杯与漏斗(每空1分,错写不得分) (3)①C ②22g
22.(5分)(1)A (2)①集中(或集中在原子中央等合理答案均可); 主要集中在原子中心(或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原子内有很大空间(或原子核很小) ③α粒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相互排斥
23.(7分)【证据推理】①氢气; 氧气 ②氢气、氧气分别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共2分)
③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或原子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重新排列组合)
【证据推理】①16×1/1×2 (1分);②1×x/16×y=1/8(1分)
24.(7分)(1)①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塞子飞出(或便于空气流动,实验结果更确);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把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两点共1分);温度回归到室温再读注射器读数(或实验后把气球气体挤出)② 20.5%
(2)①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物是固体,导致集气瓶中气压减小。②不能,是因为红磷消耗氧气不彻底(合理即可) (3)ABCD
五、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7分)
25.(3分)(1)30:23(或60:46也可,1分);
(2)12Akg/1.993×10-26kg(1分); (3)混合物
26.(4分)(1)72:11(1分)
(2)13mg ÷ ×100%=91mg (3分,其中列式2分,结果1分)
六、卷面分(共3分)
27.(3分)书写规范,表达合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
初三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中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4.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Fe-56 N-14 C-12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白土烧瓷 B.棉纱织布 C.甘蔗榨汁 D.树木造船
2.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硫酸。为确定它的浓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猜想假设 B. 查阅资料 C. 进行实验 D. 交流讨论
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药品 B.塞紧橡皮塞 C.装入固体粉末 D.加热液体
4.缺铁贫血、缺钙骨质疏松,注意营养均衡很重要。这里“铁”“钙”是指
A. 分子 B. 原子 C. 单质 D. 元素
5.下列标签中化学式与名称不符的是
A B C D
6.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液体 B.有特殊气味 C.易挥发 D.具有可燃性
7. 在寒潮突袭下,烟台海域会出现海浩: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呈现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关于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分子的种类变多 B. 水分子的间隔变小
C.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D.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变
8.下列化学符号及意义均正确的是
A.Al3+:表示一个氯离子 B.一个SO3分子中含有一个O3分子
C.Fe2+:表示一个铁离子 D.FeSO4中硫元素显+6价
9.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如下图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
C.硒离子符号是Se2﹣ D.符号“Se”只能表示硒元素
10. 对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原子间隔发生变化
B 通过闻气味可以分辨酒精和水 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C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 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 蔗糖晶体放置在空气中不会“消失”,而放入水中会很快“消失” 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小,而水分子对蔗糖分子作用力大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 Fe2O3 B.Fe3O4 C.FeO D.Fe4O3
12. 数形结合使知识更加直观、简明。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O、Si、Fe、Al→
B.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 Cl2、HCl、HClO→
C. 化学式量由低到高: N2、Mg(OH)2、N2O4→
D. 氧元素质量分数由低到高: H2O、H2O2、CO2→
13.从橘皮中可提取黄烷酮(C15H12O2),其具有抗氧化、消炎等作用。下列关于黄烷酮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黄烷酮由29个原子构成 B.黄烷酮由三种元素组成
C.黄烷酮由C15H12O2分子构成 D.一个黄烷酮分子中含有1个O2
14.建构微观反应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如下图是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生产乙烯(C2H4)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2和H2混合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B.参加反应的CO2与生成的C2H2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C、H、O三种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该反应中共涉及3种化合物,1种单质
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中一定只有一种元素
B. 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C. 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D.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三、理解与运用(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5分)
16.(5分)1803年,道尔顿创立原子论,揭示了元素和原子的内在联系:物质均由原子构成,原子不可分割:一种元素对应一种原子,原子质量为区分不同元素的标准。
(1)小明通过列举如下所示四种物质的微粒构成,驳斥了道尔顿“物质均由原子构成”的观点,请完成下表:
物质 金刚石 食盐 氧化镁 二氧化碳
构成微粒(用符号表示) ①   ②  ﹣  ③   ④   
(2)下表为氕、氘、氚原子的构成: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氕 1 0 1
氘 1 1 1
氚 1 2 1
按照道尔顿区分不同元素的标准,上表中的原子对应3种元素。按照现代化学的元素概念,上表中的原子属于   种元素,理由是   。
(3)有同学提出,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实例说明你的观点   。
17.(10分)生活离不开水,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净化水的方法。
(1)为了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能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沉降。较为合理的处理顺序是______。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2)上图1是某种净水器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前置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超滤膜可阻挡直径   (填“大于”或“小于”)滤孔直径的物质。
(3)如上图2所示,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下同)。
A.该过程水分子大小与间隔没有发生改变
B.该过程是水的蒸馏,蒸馏是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
C.得到的淡水为纯净物 D.该过程不消耗能量
(4)上图3是小明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设计的自制净水器,用到的材料有:a.蓬松棉、b.石英砂、c.小卵石、d.活性炭,则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填充材料是 。
(5)生产自来水常用二氧化氯(ClO2)进行消毒。则化学式“ClO2”表示的意义有
①在宏观上  ;②在微观上   、    。
(6)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高密度冰,经特殊处理,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下转化为“高密度液态水”,比蜂蜜还粘稠。请回答:常压下,与0℃正常的液态水相比较,-157℃下的“高密度液态水”在微观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条)。
18.(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维方式。“”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中,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填序号),表示化合物的是   。
(2)①下图中,变化2的文字表达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②关于上述变化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变化2反应过程中汞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C.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改变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互转化
(3)请用化学式表示下列题目中加点部分的物质。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______)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______)和水,而出现白色浑浊。
②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______)和氢氧根离子(______)构成。
19.(8分)中国是航天强国,神舟飞船、天宫号空间站、嫦娥号月球探测器等都展示了中国强大的科技水平。
(1)我国长征五号火箭使用了多种燃料,主要是液氢、液氧燃料和液氧、煤油燃料。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2)我国科学家公布了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土壤样品的成分,准确测定了月球土壤样品中40多种元素的含量。其中钛、锂、钠、氦-3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
①月岩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其中Fe、O两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
②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锂、钠两种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表现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  。
③锂离子电池是手机等内部常用的电池,碳酸锂是生产锂离子电池的常用原料,已知Li的化合价为+1,则碳酸锂的化学式是   。
④月球土壤含氦﹣3。已知氦﹣3原子是一种含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氦﹣3原子的是   (填序号)。
(3)空间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科学家设计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现了“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水—氧—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飞船的载重
B.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需要对氢气进行转化
C.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20.(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整理了部分氧气化学性质的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1)观察比较反应①②③的共同点是 (填序号)。
①反应都需要点燃 ②都是放热反应
③都属于化合反应 ④都是氧化反应 ⑤都生成氧化物
(2)进行实验①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
(3)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   。最能直接说明反应③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   。
(4)反应①②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剧烈,反应③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其中的原因 。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5分)
21.(6分)正确使用化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图1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图2是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配制溶液或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   (填图1中仪器名称,下同)。可用于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是  。
(2)实验室取30mL水需要用到仪器是 (填图1中仪器名称,下同)。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3)小明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①如果称量过程(砝码放在右盘)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接下来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A.平衡螺母向左调 B.取下部分砝码 C.向左盘加氯化钠 D.向左移动游码
③ 若平衡时称量结果如图2所示。则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2. (5分)探寻原子的结构。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
(1)1897年科学家_______(填字母序号)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建立了“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可分的观点。
A. 汤姆森 B. 道尔倾 C. 卢瑟福 D. 门捷列夫
(2)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图1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模拟图,请结合现象分析原子内部结构。
图1 图2
①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说明原子内带正电的部分是如何分布的:__________;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的质量是如何分布的:____________。
②大多数α粒子直接通过,未发生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不会出现如图2中b的轨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7分)人们对物质组成的认识是随着理论的发展、实验技术的进步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而不断深入的。让我们站在科学家的肩膀上一起探究水的组成。
探究1: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进行实验】用右图所示的水电解器进行实验。
现象:a管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上罩干而冷的烧杯,杯壁有水雾;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证据推理】 ①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a管产生的是_________,b管产生的是__________;②根据氧气和氢气的微观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氧气和氢气分别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③再根据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可知氧气、氢气中的氧原子、氢原子都来源于水,所以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探究2:水中氧元素、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设计方案】根据水电解产生氧气、氢气的体积比转化成氧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再将氧气、氢气的质量比转化成原子个数比。即水中氧元素、氢元素原子个数比。
【证据推理】①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m/v,可知m=ρv;那么,m1:m2=ρ1v1:ρ2v2 。已知相同条件下,氧气与氢气的密度比是16:1,根据电解水时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可以计算出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即8:1。
②如果水的化学式为HxOy,根据实际质量比等于相对质量比,再根据氢、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列出的等式是(分数方程)_______________。计算得出x:y=2:1。
24.(7分)兴趣小组开展以下两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
(1)【实验一】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该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为了让氧气充分反应,应采取的操作有    (答两点)。为了减少实验的测量误差,除了要保证氧气完全反应之外,还应注意的事项有   (答一点)。
②实验过程中测定了以下实验数据:
硬质玻璃管的容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气球挤瘪后测定)
54mL 24mL 8mL
根据该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精确到0.1%)
(2)【实验二】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MgO,白色固体),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黄色固体)。
①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   。
②实验过程中,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根据图3信息,实验二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  。
(3)【实验反思】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药品不可以作为红磷或铜粉的替代物的是 (填序号)。
A.铁丝 B.镁 C.木炭 D.蜡烛
五、分析与计算(包括2个小题,共7分)
25.(3分)宏观与微观、实际质量与相对质量都是紧密相关的。根据它们的关系计算。
(1)含有相同质量氧元素时,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质量比为 。
(2)若一个钠原子的质量为A kg,一个C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则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只列出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3)某硝酸铵产品的含氮量为34.3%,则该产品是 (填“纯净”或“混合“)物
26. (4分)如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根据题意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请计算每支该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xx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13mg
xx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13mg
六、书写与卷面(3分)
27.(3分)卷面整洁,表达规范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创新班)(答案)

下一篇: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