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年级物理科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B 2.A 3.D 4.C 5.A 6. C 7.B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8.2.33-2.35 37.5 222 9.响度 声源 能量
10.升华 凝华 熔化 11.密度 静止 580
12.凸 照相机 放大镜 13.水 空气 高
3
14.A 8×10 2:13
三、作图题:(共 7 分)
15.(1)如图所示共 2 分。辅助线画成实线扣 1 分,虚像画成实线扣 1 分,
扣完为止。
(2)如图所示共 2 分。每条线正确各得 1 分。(光线缺箭头的扣 1 分。)。
(3)如图所示共 3 分。能用正确方法作出镜子,法线,反射光线各 1 分。(光
线缺箭头的扣 1 分。)。
四、实验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16.(1)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转换法
(2) 小 (3)变大 大 振幅 拍打桌面
17.(1) 受热均匀 (2) a (3) 固液共存状态
(4) 43 (5) 4
18. (1)10 (2)放大 投影仪 (3)左 (4)不能 (5)F
1 / 2
{#{QQABSYKgxgIYgBQACJ5rUUGWCwgQsIESJSgGxVAduAwCCYNIFIA=}#}
五、计算题:(2 小题,共 12 分)
19.(1) 汽车加速到 100km/h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 s 49m 14m / s (2 分)
t 3.5s
(2)汽车保持 100km/h 的速度行驶 3h 通过的路程
s1 v1t1 100km / h 3h 300km (2 分)
(3)汽车保持 100km/h 的速度通过全长为 7km 的大桥需要时间
t s2 7km2 0.07h (2 分)v1 100km / h
20.(1)“气凝胶”的密度
m1 0.3g 3 10 31 3 g / cm
3 -2 3(0.3×10 g/cm 不扣分) (2 分)
V1 100cm
(2)钢的体积
V m2 142.2 10
3kg
2 3 3 18m
3 (2 分)
2 7.9 10 kg /m
(3)所需“气凝胶”的质量
3×10-3g/cm3=3kg/m3
m3 1V2 3kg /m
3 18m3 54kg (2 分)
评分说明:1.公式正确得 1 分。
2.代入和答案共 1 分,代入和答案有一处出错,扣这 1 分。
3.下标没有标识或混乱,整道题合在一起扣 1 分。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21.(1)汽化 内部 表面 (2)吸热 沸点 低于
(3) 温度
3
22. (1)零刻度线 左 (2)23.2 10 2.32×10
h
(3)A D B C E (4)乙 1 水
h2
23.(1)超声波 (2)虚像 斜上方 (3)内 高 (4)120
2 / 2
{#{QQABSYKgxgIYgBQACJ5rUUGWCwgQsIESJSgGxVAduAwCCYNIFIA=}#}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八 年 级 物 理 科 试 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题号
(21分)(21 分)(7 分) (18 分) (12 分) (21 分) (100 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
正确的答案填到每题后边的括号中。)
1.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 10m/s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C.课桌的高度约为 70mm D.中学生脉搏跳动 1次的时间约为 5s
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棉花和 1kg铁的质量一样大
B.登月舱从月球返回地球,质量变大
C.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增大
D.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增大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
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封
题 3 图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4.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线 A.月亮是光源 B.光速和声速一样大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 D.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5.在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头处能感觉到喉头在振动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遇到多孔或柔软的物质会被吸收
C.两位同学通过“土电话”进行交流
D.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6.人眼看不到的光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温枪”利用紫外线来测量体温 B.热成像仪利用了紫外线
C.遥控器控制电视机利用了红外线 D.医院用红外线灭菌灯消毒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7.在如题 7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点由静止开始下
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点和 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
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题 7 图
A.图中 AB段的路程 sAB=50.0cm
B.如果测得 AC段的时间 tAC=2.5s,则 AC段的平均速度 vAC=32.0cm/s
C.在测量通过 AB段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vBC,可以将小车从 B点静止释放
二、填空题:(本题 7 小题,每空 1 分,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8.如题 8图 1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题 8图 2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如题 8图 3所示机械停表的计数是 s。
题 8 图 1 题 8 图 2
题 9 图
题 8 图 3
9.如题 9图所示,我市人民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
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
处减弱噪声。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
或“能量”)。
10.在少雨干旱的季节,为了使农作物正常生长,必要时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这是由
于干冰在 时迅速吸热,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吸热就会
而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1.如题 11图所示,2023年 5月 28日,全球首架 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首航,
经历 2小时飞行,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该飞机采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比同等
机型质量减轻了 7%左右,是因为铝锂合金具有较小 的性质;若以该飞
机上的座位为参照物,飞行的飞机是 的,已知从上海虹桥机场到首
都国际机场的航程是 1160千米,则首航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km/h。
题 11图 题 12 图
12.如题 12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简易望远镜,它由两个焦距不同的 透镜(选填“凸”
或“凹”)组成,调整两个透镜间的距离,就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前面靠近物体的透镜
成像原理和 相同,后面靠近眼睛的透镜成像原理和 相同。(两
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3.有经验的渔民在用鱼叉叉鱼时,不会直接叉向看到的鱼,这是由于当光从 射
向 时,发生折射,我们看到的是鱼变 (选填“高”或“低”)的虚像。
14.A、B是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其中一个球是空心的,A球质量 96g,体积 12cm3,B
球质量 104g,体积 15cm3,则 (选填“A”或“B”)球是实心的,这种金属的
密度是 kg/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 。
三、作图题:(本题 3 小题,共 7 分)
15.(1)如图 1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AB所成的像 A′B′。
(2)如图 2所示,一束光斜射向水面,请画出法线及大致的折射光线。
(3)如图 3所示,小宇为了使家里的花能茁壮成长,他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 A处的平
面镜上,反射后射到盆中花上的 B处,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补画出平面镜。
题 15 图 1 题 15 图 2
题 15 图 3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 3 小题,共 18 分)
16.某物理学习小组设计了如题 16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声音的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装置中,将乒乓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并与音叉接触。
(1)实验中,敲击音叉,乒乓球会弹起,乒乓球的
作用是 ,
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作 ;
(2)用小锤轻敲音叉,听到音叉发出较小的声音,
同时发现乒乓球轻触音叉后被弹开的距离
题 16 图
较 ;
(3)重复实验,用小锤重敲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较 ;多次实验后,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可
得出: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 (选填“振幅”或“频率”)有关;
另一个小组的同学采用钢尺来进行探究,如题 16图乙所示,用四指将钢尺紧按在
桌面上,同时大拇指按压钢尺的位置要尽量靠近桌面边沿,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钢尺
发出声音影响实验效果。
17.小文用如题 17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用温度计分别测量 a、
b两种物质的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题 17图乙所示。
题 17 图
(1)实验中给固体加热采用“水浴法”的好处是使固体 ;
(2)由实验可知, (选填“a”或“b”)物质是晶体;
(3)在第 6min时,a物质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
“固液共存状态”);
(4)某时刻测量 b物质的温度计示数如题 17图丙所示,则示数为 ℃;
(5)a物质的熔化时间是 min。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题 18 图
(1)如题 18图甲所示,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题 18图乙所示,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了此成像原理;
(3)若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到某一位置,则应向 适当移
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若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 45cm刻度线处,来回移动光屏,光
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5)现有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F”和“T”形光源,可以代替蜡烛进行实验,“F”形光源
与“T”形光源相比,选择 形光源更好(选填“F”或“T”)。
五、计算题:(本题 2 小题,共 12 分)
19.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某国产新能源汽车,某次行驶时,从静止加
速到 100km/h仅用时 3.5s,行驶了 49m,求:
(1)汽车加速到 100km/h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汽车保持 100km/h的速度行驶 3h通过的路程;
(3)汽车保持 100km/h的速度通过全长为 7km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20.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100cm3的“气凝胶”
质量仅为 0.3g。(ρ钢=7.9×103kg/m3)
(1)求“气凝胶”的密度;
(2)某大型飞机采用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耗钢 142.2t,求这些钢的体积;
(3)若采用“气凝胶”代替结构钢制造一架上述同样大小的飞机,求所需“气凝胶”的质量。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 3 小题,共 21 分)
21. 小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书本上的要求做了“纸锅烧水”的
实验。如题 21图所示,她将适当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
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
(1)水的沸腾是剧烈的 现象,相比于蒸发的不同之处是,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沸腾发生于液体的 和
题 21 图
;
(2)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在沸腾时要继续 ,温度达到 ,
其温度 (选填“低于”或“高于”)纸的燃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3)小丽又认真观察了家里烧开水的过程,发现当水沸腾时,壶嘴不断有“白气”出现;但
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却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有一小段距离,在壶嘴位
置却几乎看不见“白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离壶嘴太近处 太高,
水蒸气没能降温液化。
22.物理小组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题 22 图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天平调平时,把游码移到标尺的 处,观察到指针
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如题 22图 1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 g,用题 22图 2所示方法测得小石块的体
积为 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3)如果天平的砝码缺失,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小组设计了下列测量方案(已知水的密度
为ρ水)如题 22图 3所示:
A.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左、右托盘中,调节天平平衡
B.向右盘烧杯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
C.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测出体积
D.将小石块轻轻放入左盘烧杯中
E.计算小石块的质量
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4)如果不借助量筒,是否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如题 22图 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则 (选填“甲”或“乙”)液体是煤油,
用刻度尺量出甲和乙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分别为 h1和 h2,则煤油的密度表达式为:
(用 h1、h2、ρ水来表示)。
23.如题 23图甲所示是一款车窗玻璃可自动调节温度和透明度(透过玻璃后的光强与射向
玻璃的光强之比)的智能汽车,汽车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可实现自动驾驶。
题 23 图
(1)当汽车雷达测距时,雷达发出的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信号,被
周边的物体反射回来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间的距离;
(2)驾驶员通过车内侧面的车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汽车前挡风玻璃设计成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位于驾驶员
的 (选填“斜上方”“斜下方”或“正前方”),避免遮挡驾驶员的视线;
(3)寒冷的冬季,车内温度较高时,车窗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
现一层白雾,此时应将玻璃窗温度调 (选填“高”或“低”)驱雾;
(4)“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
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题 23图乙所示,当透明度为
50%时,车外光照度为 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