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期期末化学考试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 1 分)
1-5 . CCDDC 6-10. ACCBB 11-14. AAAA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
15、O2 Ca Al2O3
点 燃
16、(1)4P+5O2=2P2O5 (2) 瓶内氧气被耗尽
(3)水倒吸入集气瓶约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17、(1)大于 20℃ (2)25 (3)甲、乙
18、(1)肥皂水 (2) 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19、(1)小于 (2) 防止生成的高温四氧化三铁使集气瓶底受热不均炸裂
点 燃
20、(1)H2O2 (2)2H2+O2=2H2O (3)分子构成不同
三、简答题 (每问 1 分)
MnO
21、(1)2H2O2=2H
2
2O↑+O2↑ (2)Zn+H2SO4=ZnSO4+H2↑ (符合要求即可)
22、(1)分子间间隔变小
(2)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催化剂
23、(1)N2(氮气) (2) 2CO+2NO=N2+2CO2
(3)化学反应前后,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24、(1)Al3+、Fe2+
(2)Fe+2AgNO3=Fe(NO3)2+2Ag或 Fe+Cu(NO3)2=Fe(NO3)2+Cu
(3)小
四、综合应用题
25、(1)-(5)每空 1分,(6)3分。
△
(1)锥形瓶 (2)2KMnO4=K2MnO4+MnO2+O2↑ 氧气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两种物质分别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
(4)便于随用随制
(5)a a
(6) 14.6% ,方程式 1分,列算式 1分,得出正确答案 1分。2024 年秋期南阳油田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化 学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u:64 Al:27 Ca:40 Fe:56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14 分)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下列生产工艺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烧制陶瓷 B. 粮食酿酒 C. 机杼织布 D. 冶炼金属
2.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A. 原子 B. 离子 C. 元素 D. 单质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红磷 B.硫粉 C.镁条 D.铁丝
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冰、液氧、空气 B. 水、高锰酸钾、稀有气体
C. 铜、氧化铁、冰水混合物 D. 水银、蒸馏水、海水
5.氢氟酸(HF)与玻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X +2H2O,则物质 X是
A.SiO2 B.O2 C.SiF4 D.SiF
6.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滴加液体 C.给液体加热 D.点燃酒精灯
7.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 氧气、氦气 B. 铁、氧化汞 C. 水、氨气 D. 金刚石、氯化钠
8.分析推理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B.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9. 2024年 6月,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可作为
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由 2个质子和 1个中子构成。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B. C. D.
10.布洛芬(化学式为 C13H18O2)为解热镇痛类药,有镇痛、抗炎作用,可用于感冒引起的
发热。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洛芬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 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 33个原子
C. 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06g D. 布洛芬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对应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作清洁燃料 B.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除去油污
C.金刚石很硬——作钻探机的钻头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1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元素的核电荷数 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3.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净化为饮用水,无需进行的操作是
A.降温结晶 B.絮凝沉降 C.杀菌消毒 D.细沙滤水
14.由 Na2S和 Na2SO3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2%,则混
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2% B.48% C.16% D.28%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5.空气中含量较多的可供人呼吸的气体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地
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____(填化学符号)。
16.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
(3)冷却到室温后,松开止水夹,你认为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
17.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甲、乙、
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使物质甲的溶解度大于物质丙的溶解度,溶液的温度应____。
(2)t2℃时,用 50g水配制物质甲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______g物质甲。
(3)将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溶剂质量不
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____溶液。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2)“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用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
19.化学实验的正确操作对化学实验的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俯视读数为 20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
10mL,则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10mL。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的底部事先盛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
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
丙在空气中含量居于第二位。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2)丙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从分子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10 分)
21.右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液体与瓶中固体接触,可
使小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置换反应。
22.请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 (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3.右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反应中的单质为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以此反应为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__。
24.向某硝酸铜、硝酸铝、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中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符号)。
(2)请写出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四、综合应用题(共 10 分)
25.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 A装置制取 O2,化学方程式为 ,可以用 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应选择发生装置 B,选择该发生装置的原因是 。
(4)实验室常用装置 C制取氢气,与装置 B相比,其优点为 。
(5)图中 E装置有多种功能。若要收集氧气,则导气管应接导管 (填“a”或“b”)。
若用装置 E、F组合来收集并测定 H2的体积,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将导管
(填“a”或“b”)端和导管 c端连接。
(6)某同学用 50g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 CO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质量分
数为 20%的溶液 55.5g,则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忽略二氧化碳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