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4-20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物体甲、乙、丙浸在水中不同的位置,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海斗一号”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 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同时填补了中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当“海斗一号”没入水中后,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在继续下潜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B.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C.压强不变,浮力变大 D.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3.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块,分别由、两种物质制成。下图是、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现将甲和乙都浸没在水中,则甲、乙两物块所受的浮力之比是(  )
A. B. C. D.
4.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为40N
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N
C.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Pa
5.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之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底面积为50cm2的长方体物块,将物块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是
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6N
C.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800Pa
D.下降高度大于10cm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会变大
7.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F,把零件浸入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当零件 的体积露出液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F,则金属零件的密度是(  )
A.0.6×103kg/m3 B.3×103kg/m3
C.3.75×103kg/m3 D.4×103kg/m3
8.如图甲所示,某工厂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保护膜,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液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液体内,工件的下底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h与力F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乙中CB的延长线BA段(图中虚线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即力F的方向竖直向上。根据题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件受到的重力为
B.工件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C.液体的密度为
D.C点对应状态下,工件下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二、填空题
9.如图,先将溢水杯装满水,然后用测力计拉着重为4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空桶中,桶中水重为   N,石块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   N.(ρ水=1.0×103kg/m3, g=10 N/kg)
10.将一空饮料罐压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其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4N,则空饮料罐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方向竖直    .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甲、乙的重力分别为、,乙的高为,甲、乙横截面积为。将甲、乙两物体用轻质细绳连接起来放入底面积为且装有足够水的容器中,稳定后部分甲露出水面,则此时细绳对乙物体的拉力是   。剪断中间的细线待水面稳定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   。
12.如图所示,盛有2kg水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重为6N不吸水的正方体,静止时有五分之三的体积浸入水中,物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则物体的密度为   kg/m3,物体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   N。若物体在压力的作用下刚好浸没水中,不接触容器底,水不溢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N。(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3.如图所示溢水杯里盛满水,小聪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重为4N的小石块将其浸没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N,则溢到小桶里的水质量为   g;石块的密度为   。
14.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翟和小飞同学对沉船打捞技术产生了深厚的兴趣,通过查看相关资料,两位同学设计了模拟沉船打捞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底面积为的圆柱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的轻质圆柱薄壁塑料瓶内装有若干小石块,质量为的实心铁块沉在容器底部没有紧密接触。塑料瓶和铁块通过细绳相连,细绳刚好拉直无拉力。为了拉起铁块,需要把瓶内的部分小石块投入水中,铁块的重力为    ;铁块刚好被拉起时,投入水中的小石块质量为   已知,。
三、实验探究题
15.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   ;
(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   ;
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4)将图乙中的水换成酒精,物体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图中物体A的密度是   。
16.某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方案一:小军用石块按照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为减小测量误差并使操作最简便,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   。
①ACDB ②ABCD ③BACD ④CADB
(2)如图甲所示,通过探究,若等式   成立,则阿基米德原理成立。(用测力计示数所对应的字母表示)
(3)在采用图甲所示方式进行实验时,若测力计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进行调零,则小明同学   得出;若小空桶的桶壁上一开始粘有水,则小明   得出。(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
(4)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小川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当小川缓慢调高升降台,且容器不与重物接触时,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   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了。在这个过程中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个实心长方体物块重30N,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物块浸入水的体积为1×10-3 m3,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为0.3m。(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绳子对物块的拉力;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8.如图是一款“空气浮力演示器”:将一空心金属球通过细线静止悬挂在滑轮上,用气泵往玻璃容器内缓慢压入空气,可根据分度值为0.1N的弹簧测力计反映出关于空气的浮力大小变化情况。已知玻璃容器的容积为0.06m3,该空心金属球用密度为9×103kg/m3的材料制成,其重力为4.5N,总体积为5×10-3m3;压入空气前,容器内原有的空气密度为1.2kg/m3,(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摩擦均不计)。求:
(1)该金属球的实心体积;
(2)压入空气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为了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0.1N,则需要压入空气质量;
答案部分
1.C
2.A
3.A
4.C
5.A
6.C
7.B
8.C
9.1N;3N
10.4;向上
11.3;300
12.;6;30
13.160;
14.;840
15.B;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A;变小;2×103
16.(1)③
(2)F1﹣F3= F4﹣F2
(3)能;能
(4)变小;等于;不变
17.(1)解: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答:物块受到的浮力为10N
(2)解:绳子对物块的拉力为
答:绳子对物块的拉力为20N
(3)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18.(1)解:由得
由得实心体积
答:该金属球的实心体积是5×10-5m3;
(2)解:因为金属球浸没在空气中,所以
则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对金属球受力分析得拉力
滑轮和细线的重力、配重的体积及摩擦均不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答:压入空气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88N;
(3)解:压入气体后,气体密度变大,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则
此时金属球的浮力
气体的密度
则压入气体的质量
答:现通过气泵向玻璃容器内压入空气,为了使演示器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0.1N,则需要压入空气质量是0.055k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9.1压强 同步练习题(答案)2024-2025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下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检测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