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初三化学一模(松江)
(满分 5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五、选择题(共 20分)
21~34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食盐溶解 C.酒精燃烧 D.汽油挥发
22.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3.三氧化二铋(Bi2O3)用于制作防火纸,其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24.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砂糖 B.木炭粉 C.粉笔灰 D.橄榄油
25.表示三个氧分子的符号是
A.3O B.O3 C.3O2 D.CaCO3
26.室温时,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pH=12 B.pH=8 C.pH=4 D.pH=2
27.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石墨与 C60 B.水与冰
C.氢气与液氢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28.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点燃 高温
A.4P + 5O2= 2P2O5 B.CaCO3= CaO + CO2↑
高温
C.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D.C + CO2= 2CO
29.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活性炭作吸附剂 B.氦气制作霓虹灯
C.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D.生石灰作干燥剂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B.水通电会生成新分子
C.1 个水分子质量为 18 克 D.1 毫升水中含有 1万个水分子
3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作燃料,其目的是
64
A.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B.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降低煤的着火点使煤容易燃烧 D.增大跟空气的接触面使煤充分燃烧
32.关于 H2、H2O2两种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 2 个氢原子 B.都含有氢分子
C.都含有氢元素 D.都是氧化物
33.利用数字化传感器采集木炭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 O2和 CO2浓度的变化,得到数据曲
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密闭容器内气体是氧气
B.容器内木炭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混合物
D.密闭容器内木炭和氧气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
34.为比较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下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气密性均好),
锥形瓶内分别盛有相同体积 3%双氧水溶液,气球中分别放大小相同的猪肝块和土豆块。
实验时,将气球内的猪肝块和土豆块同时倒入锥形瓶内,实验结果发现猪肝催化效果好。
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猪肝 土豆
A.猪肝消失比土豆快
B.甲锥形瓶上的气球膨胀快 3%双氧水
溶液
C.实验结束时,甲锥形瓶上的气球膨胀更大
甲 乙
D.实验结束时,乙锥形瓶内液体更多
35-37 每题均有 1~2 个正确选项
35.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时加水量与粗盐质量有关 B.溶解时搅拌可溶解更多粗盐
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可加快过滤速率 D.过滤和蒸发都属于分离操作
36.生理盐水用于人体输液,一瓶生理盐水标签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5
A.该盐水中含水 250 毫升
250mL 2.25g
B.该盐水中含氯化钠 2.25 克
0.9%氯化钠注射液
C.该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
D.使用一段时间后,该盐水的质量分数会小于0.9%
37.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克/100 克水。农业上常用 16%氯化钠溶液选种,不能用
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选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 16 克氯化钠和 100 克水可配制 16%氯化钠溶液
B.16%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比 0.9%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多
C.可以用氯化钠和 0.9%氯化钠溶液配制 16%氯化钠溶液
D.可配制 36%氯化钠溶液代替 16%氯化钠溶液选种
六.简答题
38.古代铜匠以孔雀石和木炭为原料炼铜。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Cu2(OH)2CO3由 种元素组成,
0.5mol Cu2(OH)2CO3含 个铜原子。
(2)冶炼时,首先将孔雀石灼烧分解成氧化铜,然后高温下将木炭与氧化铜混合炼铜,
写出木炭和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固体的
质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
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9.“物质的组成”是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做了许多经典的
相关实验。
曲颈甑
(1)钟罩实验
玻璃钟罩
将汞放入曲颈甑中加热,发现汞面浮起红色固体,汞槽内液
汞槽
面上升,加热 12 天至红色固体不再增加。冷却后测定,
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少了 1/5。把燃着的蜡烛伸入玻璃钟罩
内,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①能说明冷却前曲颈甑内的化学反应停止的现象是 。
②当时尚未知道空气的成分,从该实验能推理出空气是由性质不同的气体组成的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性质不同”具体指的是 。
66
(2)铁管实验
1783 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管(高温条件)进行实验。
在实验室模拟并改进该实验,把银白色铁块放在石英玻璃管中,装置图如下:
铁块 H2
水蒸气
①水蒸气和铁在高温时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②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U形管中盛有 (选
填“胆矾”或“无水硫酸铜”)固体,固体由白色变蓝色;点燃右侧导管口气体,观察到
淡蓝色火焰。
③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欲确定水中各原子的个数比,实验中测定了
生成氢气的质量,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40.“天气瓶”的原理是利用溶液中溶质结晶的变化来反映气温变化。
20℃,某“天气瓶”的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 2.5 克硝酸钾和 2.5 克氯化铵溶解于 33 克水中配成甲溶液
步骤二:将 10 克樟脑固体溶于 40 毫升酒精中配成乙溶液
步骤三:将甲乙溶液混合,加热搅拌至溶液澄清
(溶液内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步骤四:混合后封存在玻璃器皿内,即可制得“天气瓶”(如右图)。
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1)气温变化能引起天气瓶中溶质结晶变化的原因是 。
步骤二的乙溶液中溶剂是 。
(2)步骤一的甲溶液是硝酸钾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甲溶液中氯化铵的
质量分数是 (列式即可)。
(3)若把甲溶液降温到 0℃, (选填“能”或“不能”)
析出硝酸钾晶体;若把甲溶液升高温度,氯化铵的
67
质量分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海南,某同学按此方法制作的天气瓶一年四季都未出现明显的结晶变化,原因可能
是 。化学李老师:LQJ33868558
41.电石(主要成分是碳化钙 CaC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1)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可制得乙炔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 C2H2↑+ Ca(OH)2。
该反应非常剧烈,宜选择______(填装置字母)作为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E
装置(夹持部分省略)收集乙炔气体,说明乙炔具有 性质。
A B C D E
(2)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碳化钙样品是否变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甲同学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加入一定量水。静置后往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
色,说明上层清液呈 (选填“酸性”、“碱性”、“中性”),含有的溶质是 ,
上述实现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变质。
②乙同学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加入一定量水,观察到 ,说明样品完
全变质。乙同学继续探究,取 0.74 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加一定量水后通入二氧化碳,得
到 1克白色沉淀。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数据确定样品中有无碳酸钙,并分析说明。
68
2025 初三化学一模(松江)答案
五、选择题(共 20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A C D A B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答案 D C C B AD B C
六、简答题(共 30分)
38.(1)四 6.02×1023
C+2CuO ____
高__温(2) ____ 2Cu+CO2↑ 减小 化学李老师:LQJ33868558
(3) 反应条件不易达到;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使二氧化碳不纯(合理即可)
CaCO3+2HCl =CaCl2+ H2O + CO2↑
39. (1) 红色固体不再增加 混合物
有的气体能与汞发生反应;有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合理即可)
____高__温2 3Fe+4H O __( ) __2 4H2+ Fe3O4
黑色固体 无水硫酸铜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测定反应前后玻璃管和管内物质的总质量(合理即可)
40. (1) 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酒精
2.5
(2) 不饱和 38 不能 不变
(3)海南的四季温度变化不大 (合理即可)
41.(1) B 难溶于水
(2) 碱性 Ca(OH)2 不能
没有气泡产生 CO2 + Ca(OH)2 = CaCO3 + H2O
无碳酸钙
因为根据化学反应,0.74克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 1克白色沉淀;若样品中有碳酸
钙,就得不到 1克白色沉淀。(合理即可)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