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某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2023九上·长沙月考)工业生产或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所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汽油挥发 C.铁生锈 D.木柴燃烧
2.(2023九上·长沙月考)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硫
3.(2023九上·长沙月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读取液体体积
4.(2023九上·长沙月考)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量筒 C.锥形瓶 D.烧杯
5.(2023九上·长沙月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水泥砂浆 C.液氮 D.汽水
6.(2023九上·长沙月考)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氢气 B.氮气 C.氦气 D.氧气
7.(2023九上·长沙月考)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氮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8.(2023九上·长沙月考)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用作燃料 B.铜丝用作导线
C.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D.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9.(2023九上·长沙月考)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一项是( )
A.试管口应该塞一团棉花 B.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C.一冒气泡就立即开始收集 D.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10.(2023九上·长沙月考)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药品的试管破裂了,其可能原因是( )
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
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
⑤试管外壁有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1.(2023九上·长沙月考)下列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一秒后取出,观察到两端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可验证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C.蜡烛燃烧和蜡烛熔化,都是化学变化
D.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可燃,说明白烟是石蜡蒸气
12.(2023九上·长沙月考)收集呼出气体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集气瓶盛满水,将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
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迅速从水中取出集气瓶并盖上玻璃片
C.在水下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立即盖上玻璃片,然后取出正放在桌子上
D.集气瓶集满呼出的气体,先放在水里,等用的时候再从水中取出
13.(2023九上·长沙月考)要准确量取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有( )
A.胶头滴管 B.量筒 C.量筒 D.量筒
14.(2023九上·长沙月考)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2023九上·长沙月考)年月日下午时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不可做燃料
16.(2023九上·长沙月考)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此使得中国的“青蒿素”引人注目。青蒿素是从植物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受热不稳定,易分解。
根据描述回答:
(1)青蒿素的物理性质有 (写一点即可)。
(2)青蒿素的化学性质有 (写一点即可)。
17.(2023九上·长沙月考)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2)请写出乙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
(3)请写出丙中铁丝在氧气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以上三个实验都要用到氧气,请你写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8.(2023九上·长沙月考)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1)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有 ____ 。
A.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B.影响作物生长
C.破坏生态平衡
(2)为了保护空气,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19.(2023九上·长沙月考)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 (填字母序号),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 (填字母序号)。
20.(2023九上·长沙月考)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的流程示意图:(已知:氧气沸点为-183℃,氮气沸点为-196℃)。
请回答:
(1)工业上采用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气,主要原因有 。
(2)“操作2”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得到的气体A是 。
(3)液体B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1.(2023九上·长沙月考)小明在学完第一、二单元化学知识后,把学过的化学物质的相互关系连接成如图所示。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C为黑色固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D的名称: 。
(2)写出B→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2.(2023九上·长沙月考)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各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3)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 (填字母序号),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3.(2023九上·长沙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展开学习:
【经典赏析】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________组成的结论。
【课本实验】
(2)现在我们学习的课本上,是用图2装置中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失败的做法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 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燃烧匙中装过量的红磷
C. 点燃红磷后将燃烧匙缓慢插入瓶中 D. 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创新实验】
有同学设计了图3进行实验。集气瓶容积250mL,实验前集气瓶中装了50mL水,量筒中水的液面读数为150mL,装置不漏气且红磷足量,然后按图连好仪器,接通电热棒,红磷立即被点燃。
(3)若实验开始时忘记夹紧装置中的弹簧夹,当红磷被点燃后,开始阶段在量筒中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若各项操作都正确,根据理论预测,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液面读数约为________mL。
【反思交流】
(5)图2实验选择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_。
【社会实践】
(6)国庆假期,小长与小沙两位同学一起参加野外探险,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需要收集一矿泉水瓶山洞里的空气带回实验室研究。请问他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收集到一瓶纯净的山洞空气?(请简要描述操作步骤)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 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木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都是空气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为有害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D。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空气中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加热液体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取试管内壁,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
B. 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故错误;
C.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故错误;
D. 读取液体体积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加热液体时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D、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燃烧匙可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符合题意;
B、量筒不能用于加热,不符合题意;
C、锥形瓶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需垫陶土网,不符合题意;
D、烧杯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需垫陶土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所给各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液氮即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D. 汽水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6.【答案】B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解:稀有气体有氦氖氩氪氙氡六种气体。故符合题意的是B,不符合题意的是ACD。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稀有气体有氦氖氩氪氙氡六种气体来解答。
7.【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 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B. 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D. 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 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 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不符合题意;
D、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9.【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为防止固体颗粒进入导管,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符合题意;
B、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不符合题意;
C、开始冒出气泡为装置内空气,不能一冒出气泡就收集,需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不符合题意;
D、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受热时要防止固体颗粒进入导管分析;
B、根据酒精灯需使用外焰加热分析;
C、根据制氧气时开始冒出气泡为装置内空气分析;
D、根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药品的试管破裂了,其可能原因是: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 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 , 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 , ⑤试管外壁有水 。故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试管没有均匀预热 ,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 ,试管外壁有水等来解答。
1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将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一秒后取出,观察到两端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符合题意;
B、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可验证蜡烛燃烧是否生成水,检验二氧化碳需使用澄清石灰水,不符合题意;
C、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可燃,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颗粒,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分析;
C、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D、根据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颗粒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应将集气瓶盛满水后,先盖住瓶口的一端,然后将玻璃片平推过去,倒放在水里。A不符合题意;
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水面。B不符合题意;
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取出,由于人呼出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应将集满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符合题意;
D、集气瓶集满气体后,应立即从水中取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呼出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13.【答案】A,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 要准确量取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有100毫升量筒和胶头滴管,先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量体积,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所量体积。
故选AC。
【分析】根据量取一定液体体积所需仪器及量筒量程选择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故错误;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15.【答案】A,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B、 氧气不易溶于水 ,不符合题意;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不符合题意;
D、 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可做燃料 ,符合题意;
故选AD。
【分析】A、根据氧气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C、根据空气中氮气含量最高分析;
D、根据氧气助燃性分析。
16.【答案】(1)无色针状晶体
(2)受热不稳定,易分解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这些都属于物理性质,故填:无色针状晶体。
(2)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受热不稳定,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受热不稳定,易分解。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这些都属于物理性质,故填:无色针状晶体。
(2)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受热不稳定,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受热不稳定,易分解。
17.【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4)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1)由于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所以,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一定要遵守客观事实的原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则。
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上表明条件。
(1)由于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所以,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18.【答案】(1)A;B;C
(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低碳出行或植树造林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1)空气污染可能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故选ABC。
(2) 为了保护空气,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低碳出行、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等。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的危害分析;
(2)根据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植树造林等可减少空气污染分析。
19.【答案】b;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因此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b;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而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故填:b;c。
【分析】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20.【答案】(1)空气随处可见,成本低
(2)物理;氮气
(3)混合物
【知识点】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工业上采用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气,是因为空气随处可见,成本低。
(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此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据题意知,液氮的沸点比液氧低,故氮气会先蒸发出来,故得到的气体A是氮气。
(3)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余的主要是氧气,其中还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
【分析】(1)根据空气随处可见,成本低分析。
(2)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此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分析。
(3)根据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余的主要是氧气,其中还有其他杂质分析。
(1)工业上采用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气,是因为空气随处可见,成本低;
(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此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据题意知,液氮的沸点比液氧低,故氮气会先蒸发出来,故得到的气体A是氮气;
(3)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余的主要是氧气,其中还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
21.【答案】(1)二氧化碳
(2)硫+氧气二氧化硫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物质D的名称为二氧化碳。
(2)B→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分析】根据A为暗紫色固体,A为高锰酸钾,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二氧化碳。
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气。
根据C为黑色固体,可由B转化,C为四氧化三铁,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可以由B转化,所以E是二氧化硫。代入验证无误。
(1)物质D的名称为二氧化碳。
(2)B→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22.【答案】(1)酒精灯
(2)A
(3)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3)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其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分析】(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根据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发生装置。
(3)根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3)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其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23.【答案】(1) 氮气和氧气
(2) C,D
(3) 集气瓶中液体沿着导管进入量筒中,量筒内液面上升
(4) 108
(5) 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物是固体
(6) 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在山洞中倒掉,并盖上盖子即可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2)A、该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做法正确,不会导致实验失败,不符合题意;
B、燃烧匙中装过量的红磷,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该选项做法正确,不会导致实验失败,不符合题意;
C、点燃红磷后将燃烧匙缓慢插入瓶中,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膨胀逸出,该选项做法不正确,会导致实验数据偏大,符合题意;
D、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气体受热膨胀,水倒流入集气瓶的体积不足五分之一,导致实验结果偏小,该选项做法不正确,会导致实验失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3)若实验开始时忘记夹紧装置中的弹簧夹,当红磷被点燃后,开始阶段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集气瓶内压强增大,会将集气瓶中液体压入量筒中,使量筒内液面上升。
(4)若各项操作都正确,根据理论预测,集气瓶容积250mL,实验前集气瓶中装了50mL水,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则消耗氧气的体积=(250mL-50mL)×21%=42mL,
故量筒中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即为42mL,而实验前量筒中水的液面读数为150mL,
则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水的液面读数=150mL-42mL=108mL。
(5)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利用燃烧法除去氧气,生成物的状态不能是气体,选用红磷的原因是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物是固体。
(6)收集一瓶纯净的山洞空气,需要用排水法收集,可以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在山洞中倒掉,并盖上盖子即可。
【分析】(1)根据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2)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当红磷被点燃后,开始阶段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集气瓶内压强增大,会将集气瓶中液体压入量筒中,使量筒内液面上升分析。
(4)根据理论预测,集气瓶容积250mL,实验前集气瓶中装了50mL水,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计算。
(5)根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利用燃烧法除去氧气,生成物的状态不能是气体分析。
(6)根据收集一瓶纯净的山洞空气,需要用排水法收集分析。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某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2023九上·长沙月考)工业生产或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所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汽油挥发 C.铁生锈 D.木柴燃烧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 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木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3九上·长沙月考)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硫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都是空气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为有害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D。
【分析】根据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空气中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分析。
3.(2023九上·长沙月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加热液体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取试管内壁,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
B. 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故错误;
C.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故错误;
D. 读取液体体积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加热液体时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D、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2023九上·长沙月考)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量筒 C.锥形瓶 D.烧杯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燃烧匙可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符合题意;
B、量筒不能用于加热,不符合题意;
C、锥形瓶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需垫陶土网,不符合题意;
D、烧杯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需垫陶土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所给各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分析。
5.(2023九上·长沙月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水泥砂浆 C.液氮 D.汽水
【答案】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 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液氮即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D. 汽水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6.(2023九上·长沙月考)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A.氢气 B.氮气 C.氦气 D.氧气
【答案】B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解:稀有气体有氦氖氩氪氙氡六种气体。故符合题意的是B,不符合题意的是ACD。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稀有气体有氦氖氩氪氙氡六种气体来解答。
7.(2023九上·长沙月考)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氮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 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B. 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不符合题意;
D. 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分析。
8.(2023九上·长沙月考)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用作燃料 B.铜丝用作导线
C.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D.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 铜丝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 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不符合题意;
D、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9.(2023九上·长沙月考)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一项是( )
A.试管口应该塞一团棉花 B.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C.一冒气泡就立即开始收集 D.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为防止固体颗粒进入导管,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符合题意;
B、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不符合题意;
C、开始冒出气泡为装置内空气,不能一冒出气泡就收集,需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不符合题意;
D、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高锰酸钾受热时要防止固体颗粒进入导管分析;
B、根据酒精灯需使用外焰加热分析;
C、根据制氧气时开始冒出气泡为装置内空气分析;
D、根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分析。
10.(2023九上·长沙月考)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药品的试管破裂了,其可能原因是( )
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
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
⑤试管外壁有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药品的试管破裂了,其可能原因是: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 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 , 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 , ⑤试管外壁有水 。故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试管没有均匀预热 ,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 ,试管外壁有水等来解答。
11.(2023九上·长沙月考)下列关于蜡烛燃烧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一秒后取出,观察到两端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可验证蜡烛燃烧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C.蜡烛燃烧和蜡烛熔化,都是化学变化
D.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可燃,说明白烟是石蜡蒸气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将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一秒后取出,观察到两端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符合题意;
B、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可验证蜡烛燃烧是否生成水,检验二氧化碳需使用澄清石灰水,不符合题意;
C、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可燃,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颗粒,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分析;
C、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D、根据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颗粒分析。
12.(2023九上·长沙月考)收集呼出气体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集气瓶盛满水,将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
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迅速从水中取出集气瓶并盖上玻璃片
C.在水下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立即盖上玻璃片,然后取出正放在桌子上
D.集气瓶集满呼出的气体,先放在水里,等用的时候再从水中取出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应将集气瓶盛满水后,先盖住瓶口的一端,然后将玻璃片平推过去,倒放在水里。A不符合题意;
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水面。B不符合题意;
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取出,由于人呼出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应将集满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符合题意;
D、集气瓶集满气体后,应立即从水中取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呼出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13.(2023九上·长沙月考)要准确量取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有( )
A.胶头滴管 B.量筒 C.量筒 D.量筒
【答案】A,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 要准确量取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有100毫升量筒和胶头滴管,先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量体积,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所量体积。
故选AC。
【分析】根据量取一定液体体积所需仪器及量筒量程选择分析。
14.(2023九上·长沙月考)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
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故错误;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15.(2023九上·长沙月考)年月日下午时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不可做燃料
【答案】A,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B、 氧气不易溶于水 ,不符合题意;
C、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不符合题意;
D、 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可做燃料 ,符合题意;
故选AD。
【分析】A、根据氧气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分析;
C、根据空气中氮气含量最高分析;
D、根据氧气助燃性分析。
16.(2023九上·长沙月考)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此使得中国的“青蒿素”引人注目。青蒿素是从植物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受热不稳定,易分解。
根据描述回答:
(1)青蒿素的物理性质有 (写一点即可)。
(2)青蒿素的化学性质有 (写一点即可)。
【答案】(1)无色针状晶体
(2)受热不稳定,易分解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这些都属于物理性质,故填:无色针状晶体。
(2)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受热不稳定,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受热不稳定,易分解。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56-157℃,易溶于氯仿、丙酮,可溶于乙醇、乙醚,几乎不溶于水,这些都属于物理性质,故填:无色针状晶体。
(2)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受热不稳定,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受热不稳定,易分解。
17.(2023九上·长沙月考)甲、乙、丙、丁是四个实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2)请写出乙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
(3)请写出丙中铁丝在氧气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以上三个实验都要用到氧气,请你写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4)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1)由于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所以,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一定要遵守客观事实的原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则。
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上表明条件。
(1)由于硫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所以,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18.(2023九上·长沙月考)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1)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有 ____ 。
A.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B.影响作物生长
C.破坏生态平衡
(2)为了保护空气,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答案】(1)A;B;C
(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低碳出行或植树造林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1)空气污染可能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故选ABC。
(2) 为了保护空气,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低碳出行、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等。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的危害分析;
(2)根据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植树造林等可减少空气污染分析。
19.(2023九上·长沙月考)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a、b、c三种方法似乎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 (填字母序号),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的是 (填字母序号)。
【答案】b;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因此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b;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而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故填:b;c。
【分析】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20.(2023九上·长沙月考)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的流程示意图:(已知:氧气沸点为-183℃,氮气沸点为-196℃)。
请回答:
(1)工业上采用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气,主要原因有 。
(2)“操作2”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得到的气体A是 。
(3)液体B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空气随处可见,成本低
(2)物理;氮气
(3)混合物
【知识点】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工业上采用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气,是因为空气随处可见,成本低。
(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此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据题意知,液氮的沸点比液氧低,故氮气会先蒸发出来,故得到的气体A是氮气。
(3)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余的主要是氧气,其中还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
【分析】(1)根据空气随处可见,成本低分析。
(2)根据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此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分析。
(3)根据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余的主要是氧气,其中还有其他杂质分析。
(1)工业上采用以空气为原料制氧气,是因为空气随处可见,成本低;
(2)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此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据题意知,液氮的沸点比液氧低,故氮气会先蒸发出来,故得到的气体A是氮气;
(3)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余的主要是氧气,其中还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
21.(2023九上·长沙月考)小明在学完第一、二单元化学知识后,把学过的化学物质的相互关系连接成如图所示。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C为黑色固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D的名称: 。
(2)写出B→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二氧化碳
(2)硫+氧气二氧化硫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物质D的名称为二氧化碳。
(2)B→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分析】根据A为暗紫色固体,A为高锰酸钾,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二氧化碳。
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是氧气。
根据C为黑色固体,可由B转化,C为四氧化三铁,E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可以由B转化,所以E是二氧化硫。代入验证无误。
(1)物质D的名称为二氧化碳。
(2)B→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22.(2023九上·长沙月考)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各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3)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 (填字母序号),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答案】(1)酒精灯
(2)A
(3)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3)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其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分析】(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根据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发生装置。
(3)根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3)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上述装置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其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23.(2023九上·长沙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展开学习:
【经典赏析】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________组成的结论。
【课本实验】
(2)现在我们学习的课本上,是用图2装置中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失败的做法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 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燃烧匙中装过量的红磷
C. 点燃红磷后将燃烧匙缓慢插入瓶中 D. 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创新实验】
有同学设计了图3进行实验。集气瓶容积250mL,实验前集气瓶中装了50mL水,量筒中水的液面读数为150mL,装置不漏气且红磷足量,然后按图连好仪器,接通电热棒,红磷立即被点燃。
(3)若实验开始时忘记夹紧装置中的弹簧夹,当红磷被点燃后,开始阶段在量筒中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若各项操作都正确,根据理论预测,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液面读数约为________mL。
【反思交流】
(5)图2实验选择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_。
【社会实践】
(6)国庆假期,小长与小沙两位同学一起参加野外探险,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需要收集一矿泉水瓶山洞里的空气带回实验室研究。请问他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收集到一瓶纯净的山洞空气?(请简要描述操作步骤)
【答案】(1) 氮气和氧气
(2) C,D
(3) 集气瓶中液体沿着导管进入量筒中,量筒内液面上升
(4) 108
(5) 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物是固体
(6) 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在山洞中倒掉,并盖上盖子即可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2)A、该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做法正确,不会导致实验失败,不符合题意;
B、燃烧匙中装过量的红磷,能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该选项做法正确,不会导致实验失败,不符合题意;
C、点燃红磷后将燃烧匙缓慢插入瓶中,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膨胀逸出,该选项做法不正确,会导致实验数据偏大,符合题意;
D、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气体受热膨胀,水倒流入集气瓶的体积不足五分之一,导致实验结果偏小,该选项做法不正确,会导致实验失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3)若实验开始时忘记夹紧装置中的弹簧夹,当红磷被点燃后,开始阶段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集气瓶内压强增大,会将集气瓶中液体压入量筒中,使量筒内液面上升。
(4)若各项操作都正确,根据理论预测,集气瓶容积250mL,实验前集气瓶中装了50mL水,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则消耗氧气的体积=(250mL-50mL)×21%=42mL,
故量筒中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即为42mL,而实验前量筒中水的液面读数为150mL,
则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水的液面读数=150mL-42mL=108mL。
(5)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利用燃烧法除去氧气,生成物的状态不能是气体,选用红磷的原因是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物是固体。
(6)收集一瓶纯净的山洞空气,需要用排水法收集,可以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在山洞中倒掉,并盖上盖子即可。
【分析】(1)根据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图1装置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2)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当红磷被点燃后,开始阶段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集气瓶内压强增大,会将集气瓶中液体压入量筒中,使量筒内液面上升分析。
(4)根据理论预测,集气瓶容积250mL,实验前集气瓶中装了50mL水,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计算。
(5)根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利用燃烧法除去氧气,生成物的状态不能是气体分析。
(6)根据收集一瓶纯净的山洞空气,需要用排水法收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