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精英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1.(2024九上·裕华期中)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石蜡熔化
C.葡萄酿酒
D.铁生锈
2.(2024九上·裕华期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杯水车薪”说明温度未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火没有被浇灭
C.“釜底抽薪”应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人要实,火要虚”中“火要虚”指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得越旺
3.(2024九上·裕华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引燃酒精灯 B.取用固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4.(2024九上·裕华期中)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生铁 C.赤铁矿 D.不锈钢
5.(2024九上·裕华期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丝表面会有银白色固体附着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大量白烟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6.(2024九上·裕华期中)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O2
B.2个镁离子:2Mg+2
C.2个氢分子——2H2
D.“3S2-”中的“2”表示三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7.(2024九上·裕华期中)某化学小组为探究水的组成,做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利用氢气的可燃性
B.实验2中甲和乙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C.实验1和实验2均能验证水的组成
D.实验2乙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8.(2024九上·裕华期中)青蒿琥酯(C19H28O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物。关于青蒿琥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琥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B.青蒿琥酯由19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
C.青蒿琥酯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7
D.青蒿琥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3%
9.(2024九上·裕华期中)某实验小组按图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段时间后,发现锥形瓶内部分固体变为红棕色。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b相符的是
A.铁粉的质量 B.氮气的质量
C.氧元素的质量 D.固态物质的质量
10.(2024九上·裕华期中)常温下探究燃烧的条件改进实验如图所示。用胶头滴管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①处白磷不燃烧②处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在Y型管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该实验只探究了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80℃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对比①②两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11.(2024九上·裕华期中)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前沿科技、生产生活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Ⅰ.中华传统文化
(1)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黑火药爆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湿法冶金”早有记载,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也有“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填“大”或“小”);
Ⅱ.中国前沿科技
(4)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蔡旭哲、王浩泽、宋令东入驻“天宫”。宇航服内活性炭用于处理呼吸产生的废气。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Ⅲ.生产生活社会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能源汽车成为传统燃油汽车的热门替代品。以下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生物质能 B. 汽油 C. 风能
12.(2024九上·裕华期中)“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
(1)化学上“Fe”能表示单质铁,表示铁元素,微观角度还能表示 。
(2)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
①干冰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②干冰是优良的制冷剂,可用来保藏易腐烂的食品,其原因是 。
A.干冰是固体
B.干冰升华时吸热
C.干冰升华后无残留
D.干冰比空气重
(3)足球烯是近些年科学家们发现的一类物质,因形状像足球而得名,其化学式是(如图3)。
①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B.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C.它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②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金刚石、石墨等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
13.(2024九上·裕华期中)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其中“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如图1所示),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阅读分析,解答问题:
(1)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 。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写一种即可)。
(3)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
(4)《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新方法有助于减缓
14.(2024九上·裕华期中)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制取时,作为发生装置,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拓展延伸:若直接用30%的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 (填字母)。
15.(2024九上·裕华期中)如图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A、B、C均为金属单质,且C为红色,D、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氧化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
(2)E的一种用途 。
(3)A和B的金属活动性比较:A B(选填“>”或“<”或“=”)
(4)F→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2024九上·裕华期中)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由此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实验B中,实验B结束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小于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原因即可)
(3)实验C中,打开K,观察到短蜡烛先熄灭,由此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同时观察到纸花变红,此现象 (填“能”或“不能”)得出“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17.(2024九上·裕华期中)萱萱同学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差悬殊,萱萱同学很好奇,打算对这两种不同的“白金”进行研究。
任务一:鉴别两种“白金”
【查阅资料】
Ⅰ.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铜、锌、金、镍(元素符号Ni)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用于制作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元素符号Pt。
Ⅱ.、、都可溶于水
【探究活动一】萱萱结合学习的金属的性质,想知道家中首饰的“白金”是白色金还是铂金,她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活动。
(1)设计实验一:将这两种“白金”样品分别放在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金属表面________,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
(2)设计实验二:将这两种“白金”样品放入________中,观察到金属表面冒气泡,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
(3)设计实验三:将这两种“白金”样品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金属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任务二:探究Zn、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提出问题】萱萱同学提出:Zn、Ni、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呢?
【作出假设】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已知活动性Zn>Cu
(4)假设①Zn>Ni>Cu;假设②Zn>Cu>Ni;假设③________。
【探究活动二】同温下,取大小、形状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通过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不同现象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观察】
加入金属 Ni Zn Cu
反应的现象 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 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 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
(5)原假设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反思交流】
(6)上述【探究活动二】没有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同学需改变思路重新设计实验以达到探究实验的目的。同学们讨论用下列各组药品来验证Zn、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其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
A. Zn、Ni、溶液
B. Zn、Ni、溶液、溶液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过程,我们能够总结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采用适当的探究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药才能使探究活动顺利完成。
【拓展应用】
(7)金属材料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大量产品更新,会产生很多废弃金属产品。“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多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回收废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 “绿箱子”上的“”是回收标志
C. 回收废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 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18.(2024九上·裕华期中)铜锌合金又叫黄铜,外观酷似黄金,极易以假乱真。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I所示装置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天然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氧化铁等),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2.【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即黄金在高温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故A不符合题意;
B、“杯水车薪”,说明温度未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火没有被浇灭,故B不符合题意;
C、“釜底抽薪”是指拿掉柴火使火熄灭,说明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故C不符合题意;
D、“人要实,火要虚”,中“火要虚”指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黄金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3.【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失火,故A不符合题意;
B、加入固体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在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倒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B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试管略倾斜,试剂瓶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故C符合题意;
D、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加入固体药品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倾倒液体时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给物质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A、硬铝是含铝、铜、镁、硅的铝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
B、生铁是铁的合金,故B不符合题意;
C、赤铁矿是一种含有铁元素的矿物质,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属于合金,故C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含铁、铬、镍的铁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合金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故A不符合题意;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大,因此,铜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银白色)和硝酸铜(硝酸铜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而铜离子溶液是蓝色),可观察到该反应铜的表面附着着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故B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大量白烟,故C不符合题意;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硫燃烧的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红磷与不同含量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镁条燃烧的产物的颜色进行分析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2个氧原子表示为:2O,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B、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C、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该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D、“3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右上方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来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实验1中氢气具有可燃性,而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实验2中甲和乙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故B符合题意;
C、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题中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2中水在通电分解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而乙中气体体积约是甲中气体体积的二分之一,则乙中气体是氧气,而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乙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氢气和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8.【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青蒿琥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B、青蒿琥酯由分子构成,1个青蒿琥酯分子由19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青蒿琥酯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不符合题意;
D、青蒿琥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收入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铁粉的质量将反应的发生而不断减少,至氧气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B、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过程中,氮气不参与反应,其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为密闭装置,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原固态物质是铁粉,生锈后固态物质变为铁锈,固态物质的质量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铁作为反应物发生生锈其质量减少分析;
B、根据氮气在铁生锈中不发生反应分析;
C、根据密闭装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铁生锈固体质量增加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Y型管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则二氧化锰在Y型管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前,白磷②不燃烧,而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白磷②燃烧,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温度没有达到白磷①的着火点,达到白磷②的着火点,所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白磷①不燃烧,白磷②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实验不仅探究了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还探究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B符合题意;
C、80℃热水的作用有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或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由B选项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燃烧的条件的探究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实验中热水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燃烧的条件中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11.【答案】(1) N2
(2) Fe+CuSO4=Cu+FeSO4
(3) 大
(4) 吸附
(5) 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在反应前2个K、2个N、6个O、3个C和1个S原子,反应后2个K、0个N、6个O、3个C和1个S原子,则X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2)”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即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大;
故答案为:大;
(4)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故答案为:吸附;
(5)汽油是由石油炼制出来的,属于化石能源,即不属于新能源;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的优劣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活性炭的结构及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化石燃料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1)铁原子
(2)分子;BC
(3)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表示三个意义,即表示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以及这种物质,故“Fe”能表示单质铁,表示铁元素,微观角度还能表示铁原子;
故答案为:铁原子;
(2)①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
②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易于保藏食品,并且干冰升华后无残留,因此,可用来保藏易腐烂的食品,故B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分子;②BC;
(3)①A、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720,故B不符合题意;
C、是只含有一种碳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符合题意;
②金刚石、石墨等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故答案为:①C;②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1)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干冰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表示三个意义,即表示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以及这种物质,所以“Fe”能表示单质铁,表示铁元素,微观角度还能表示铁原子;
(2)①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由分子构成;
②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易于保藏食品,并且干冰升华后无残留,故可用来保藏易腐烂的食品;
故选BC;
(3)①A、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选项正确;
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720,选项正确;
C、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错误;
故选C;
②金刚石、石墨等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3.【答案】(1)植物的光合作用
(2)化石燃料的燃烧
(3)石油
(4);温室效应增强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水在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条件下,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故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植物的光合作用;
(2)由图可知,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化石燃料的燃烧;
(3)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石油;
(4)由图2可知,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醋酸,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新方法的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故新方法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增强;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增强。
【分析】(1)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甲烷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二氧化碳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所以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2)据图可知,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故填:化石燃料的燃烧。
(3)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故填:石油。
(4)据图2可知,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醋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新方法的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所以新方法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增强。故填:;温室效应增强。
14.【答案】(1)锥形瓶
(2)
(3)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
(5)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像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故答案为:锥形瓶;
(2)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则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为:在反应过程中,关闭活塞,则试管内气压上升,导致液面下降,直到稀盐酸与多孔隔板上的大理石脱离接触,此时反应停止;重新打开活塞,则气体可以沿着导管流向收集装置,试管内气压下降,液面回升,液面高于多孔隔板时大理石与稀盐酸重新接触,反应发生;故该装置的优点为: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故答案为: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B(通过装置B中的分液漏斗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气流);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发生装置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分液漏斗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图像,仪器①是锥形瓶。
(2)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可以是利用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通常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作为发生装置,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具体原理是:反应过程中,关闭活塞,则试管内气压上升,导致液面下降,直到稀盐酸与多孔隔板上的大理石脱离接触,此时反应停止。重新打开活塞,则气体可以沿着导管流向收集装置,试管内气压下降,液面回升,液面高于多孔隔板时大理石与稀盐酸重新接触,反应发生。而装置B没有这一作用,故填: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水,化学方程式为:。
(5)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B,可以通过装置B中的分液漏斗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气流。
15.【答案】(1)Cu
(2)灭火(合理即可)
(3)>
(4)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C为红色的金属单质,则C为,D、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氧化物,D能转化为C(),D和E能相互转化,F能转化为D、E、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不充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D为,E为,F为,A能转化为B、C,C能转化为B,则A可以为,B可以为:
(1)C为铜,故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2)E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故答案为:灭火(合理即可)
(3)A()能转化为B(),则说明A的活动性比B强,故A>B;
故答案为:>;
(4)F→C为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该反应色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铜的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单质之间的转化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1)C为铜,化学式为Cu;
(2)E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3)A、B均为金属单质,A能转化为B,则说明A的活动性比B强,即A>B;
(4)F→C为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6.【答案】(1)①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
(2)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1)在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①中铁钉接触到氧气生锈,②中铁钉未接触氧气不生锈,由①中的铁钉既接触了水和氧气,②中的铁钉只接触了水,未接触氧气,故而由此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故答案为:①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
(2)在实验B中,红磷燃烧的实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为:若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若装置漏气,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造成测量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3)由实验C可知,短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实验C缺少用来作对比的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图中纸花变红,无法判断是二氧化碳还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
【分析】(1)根据铁钉生锈的条件的探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红磷燃烧的误差分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①中铁钉接触到氧气生锈,②中铁钉未接触氧气不生锈,根据①中的铁钉既接触了水和氧气,②中的铁钉只接触了水,未接触氧气,故而由此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实验B中,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可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若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装置漏气,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造成测量结果偏小;
(3)短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实验C缺少用来作对比的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图中纸花变红,也可能是二氧化碳直接使紫色石蕊变红,则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17.【答案】(1) 变黑
(2) 稀盐酸(或稀硫酸)
(3) (或)
(4) Ni>Zn>Cu
(5) ②
(6) B
(7) 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解析】【解答】(1)由”查阅资料“可知,白色金是铜、锌、金、镍的合金,其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将这两种白金样品分别放在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故可观察到金属表面变黑;
故答案为:变黑;
(2)白色金中的锌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铂不与酸反应;因此,将这两种白金样品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可观察到金属表面产生气泡,故这种白金为“白色金”;
故答案为:稀盐酸(或稀硫酸);
(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所以白色金中的锌或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而铂不与硝酸银反应,因此,将这两种白金样品放入硝酸银,可观察到金属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则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者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或);
(4)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因此,镍的活动性可能在锌、铜之间,也可能在铜后,也可能在锌前,故假设③为:;
故答案为:;
(5)由记录现象可知:Zn、Ni与稀盐酸反应,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Ni和Z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Cu不反应,说明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则Ni、Zn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原假设中错误的是②;
故答案为:②;
(6)A、Zn、Ni都能与CuSO4溶液反应,说明Ni、Zn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比较Ni和Zn的金属活动性,故A不符合题意;
B、Zn能与NiCl2溶液反应,说明Ni的活动性比Zn弱,Zn、Ni都能与Cu(NO3)2溶液反应,说明Ni、Zn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则说明金属活动性Zn>Ni>Cu,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A、通过回收废电池可以回收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故 A不符合题意;
B、“绿箱子”上的“”是回收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中镉、铅等对环境有害,泄漏会对土壤、水等造成污染,因此,回收废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回收废旧电池,不仅节约资源,还能减少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根据合金的中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锌与酸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镍的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7)A、根据废旧电池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循环图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废旧电池回收后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1)0.2;(2)32.5%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90.2g-290.0g=0.2g
(2)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
x=32.5%
答: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分析】(1)根据反应后减少质量为生成氢气质量分析;
(2)根据生成氢气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锌的质量,由此计算锌的质量分数分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精英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1.(2024九上·裕华期中)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石蜡熔化
C.葡萄酿酒
D.铁生锈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天然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如氧化铁等),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2.(2024九上·裕华期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杯水车薪”说明温度未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火没有被浇灭
C.“釜底抽薪”应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人要实,火要虚”中“火要虚”指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得越旺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即黄金在高温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故A不符合题意;
B、“杯水车薪”,说明温度未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火没有被浇灭,故B不符合题意;
C、“釜底抽薪”是指拿掉柴火使火熄灭,说明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故C不符合题意;
D、“人要实,火要虚”,中“火要虚”指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黄金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3.(2024九上·裕华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引燃酒精灯 B.取用固体
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点燃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失火,故A不符合题意;
B、加入固体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在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倒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B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试管略倾斜,试剂瓶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故C符合题意;
D、加热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加入固体药品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倾倒液体时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给物质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2024九上·裕华期中)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生铁 C.赤铁矿 D.不锈钢
【答案】C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解析】【解答】A、硬铝是含铝、铜、镁、硅的铝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
B、生铁是铁的合金,故B不符合题意;
C、赤铁矿是一种含有铁元素的矿物质,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属于合金,故C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含铁、铬、镍的铁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合金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
5.(2024九上·裕华期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铜丝表面会有银白色固体附着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大量白烟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故A不符合题意;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大,因此,铜可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银白色)和硝酸铜(硝酸铜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而铜离子溶液是蓝色),可观察到该反应铜的表面附着着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故B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大量白烟,故C不符合题意;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硫燃烧的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红磷与不同含量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镁条燃烧的产物的颜色进行分析解答。
6.(2024九上·裕华期中)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O2
B.2个镁离子:2Mg+2
C.2个氢分子——2H2
D.“3S2-”中的“2”表示三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2个氧原子表示为:2O,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B、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C、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该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D、“3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右上方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来解答。
7.(2024九上·裕华期中)某化学小组为探究水的组成,做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利用氢气的可燃性
B.实验2中甲和乙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C.实验1和实验2均能验证水的组成
D.实验2乙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实验1中氢气具有可燃性,而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实验2中甲和乙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故B符合题意;
C、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题中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实验2中水在通电分解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而乙中气体体积约是甲中气体体积的二分之一,则乙中气体是氧气,而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乙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氢气和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8.(2024九上·裕华期中)青蒿琥酯(C19H28O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物。关于青蒿琥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琥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B.青蒿琥酯由19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
C.青蒿琥酯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7
D.青蒿琥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3%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青蒿琥酯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B、青蒿琥酯由分子构成,1个青蒿琥酯分子由19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青蒿琥酯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不符合题意;
D、青蒿琥酯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收入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9.(2024九上·裕华期中)某实验小组按图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段时间后,发现锥形瓶内部分固体变为红棕色。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b相符的是
A.铁粉的质量 B.氮气的质量
C.氧元素的质量 D.固态物质的质量
【答案】A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铁粉的质量将反应的发生而不断减少,至氧气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B、食盐水中的铁粉生锈过程中,氮气不参与反应,其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为密闭装置,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原固态物质是铁粉,生锈后固态物质变为铁锈,固态物质的质量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铁作为反应物发生生锈其质量减少分析;
B、根据氮气在铁生锈中不发生反应分析;
C、根据密闭装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铁生锈固体质量增加分析。
10.(2024九上·裕华期中)常温下探究燃烧的条件改进实验如图所示。用胶头滴管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①处白磷不燃烧②处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在Y型管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该实验只探究了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80℃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对比①②两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B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Y型管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则二氧化锰在Y型管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前,白磷②不燃烧,而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白磷②燃烧,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温度没有达到白磷①的着火点,达到白磷②的着火点,所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白磷①不燃烧,白磷②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实验不仅探究了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还探究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B符合题意;
C、80℃热水的作用有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或氧气,故C不符合题意;
D、由B选项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燃烧的条件的探究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实验中热水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燃烧的条件中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11.(2024九上·裕华期中)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前沿科技、生产生活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Ⅰ.中华传统文化
(1)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黑火药爆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湿法冶金”早有记载,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也有“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填“大”或“小”);
Ⅱ.中国前沿科技
(4)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蔡旭哲、王浩泽、宋令东入驻“天宫”。宇航服内活性炭用于处理呼吸产生的废气。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Ⅲ.生产生活社会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能源汽车成为传统燃油汽车的热门替代品。以下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生物质能 B. 汽油 C. 风能
【答案】(1) N2
(2) Fe+CuSO4=Cu+FeSO4
(3) 大
(4) 吸附
(5) B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1)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在反应前2个K、2个N、6个O、3个C和1个S原子,反应后2个K、0个N、6个O、3个C和1个S原子,则X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2)”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即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大;
故答案为:大;
(4)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故答案为:吸附;
(5)汽油是由石油炼制出来的,属于化石能源,即不属于新能源;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的优劣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活性炭的结构及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化石燃料产生的副产物进行分析解答。
12.(2024九上·裕华期中)“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
(1)化学上“Fe”能表示单质铁,表示铁元素,微观角度还能表示 。
(2)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
①干冰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②干冰是优良的制冷剂,可用来保藏易腐烂的食品,其原因是 。
A.干冰是固体
B.干冰升华时吸热
C.干冰升华后无残留
D.干冰比空气重
(3)足球烯是近些年科学家们发现的一类物质,因形状像足球而得名,其化学式是(如图3)。
①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B.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C.它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②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金刚石、石墨等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
【答案】(1)铁原子
(2)分子;BC
(3)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表示三个意义,即表示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以及这种物质,故“Fe”能表示单质铁,表示铁元素,微观角度还能表示铁原子;
故答案为:铁原子;
(2)①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
②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易于保藏食品,并且干冰升华后无残留,因此,可用来保藏易腐烂的食品,故B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分子;②BC;
(3)①A、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720,故B不符合题意;
C、是只含有一种碳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符合题意;
②金刚石、石墨等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故答案为:①C;②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1)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干冰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进行分析解答。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表示三个意义,即表示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以及这种物质,所以“Fe”能表示单质铁,表示铁元素,微观角度还能表示铁原子;
(2)①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由分子构成;
②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易于保藏食品,并且干冰升华后无残留,故可用来保藏易腐烂的食品;
故选BC;
(3)①A、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选项正确;
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0=720,选项正确;
C、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错误;
故选C;
②金刚石、石墨等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3.(2024九上·裕华期中)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其中“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如图1所示),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阅读分析,解答问题:
(1)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 。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写一种即可)。
(3)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
(4)《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新方法有助于减缓
【答案】(1)植物的光合作用
(2)化石燃料的燃烧
(3)石油
(4);温室效应增强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解答】(1)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水在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条件下,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故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植物的光合作用;
(2)由图可知,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化石燃料的燃烧;
(3)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石油;
(4)由图2可知,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醋酸,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新方法的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故新方法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增强;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增强。
【分析】(1)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甲烷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二氧化碳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1)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所以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2)据图可知,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故填:化石燃料的燃烧。
(3)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故填:石油。
(4)据图2可知,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醋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新方法的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所以新方法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增强。故填:;温室效应增强。
14.(2024九上·裕华期中)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制取时,作为发生装置,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拓展延伸:若直接用30%的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 (填字母)。
【答案】(1)锥形瓶
(2)
(3)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
(5)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由图像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故答案为:锥形瓶;
(2)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则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为:在反应过程中,关闭活塞,则试管内气压上升,导致液面下降,直到稀盐酸与多孔隔板上的大理石脱离接触,此时反应停止;重新打开活塞,则气体可以沿着导管流向收集装置,试管内气压下降,液面回升,液面高于多孔隔板时大理石与稀盐酸重新接触,反应发生;故该装置的优点为: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故答案为: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B(通过装置B中的分液漏斗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气流);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发生装置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分液漏斗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图像,仪器①是锥形瓶。
(2)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可以是利用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通常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作为发生装置,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具体原理是:反应过程中,关闭活塞,则试管内气压上升,导致液面下降,直到稀盐酸与多孔隔板上的大理石脱离接触,此时反应停止。重新打开活塞,则气体可以沿着导管流向收集装置,试管内气压下降,液面回升,液面高于多孔隔板时大理石与稀盐酸重新接触,反应发生。而装置B没有这一作用,故填: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水,化学方程式为:。
(5)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图二中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B,可以通过装置B中的分液漏斗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气流。
15.(2024九上·裕华期中)如图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A、B、C均为金属单质,且C为红色,D、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氧化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
(2)E的一种用途 。
(3)A和B的金属活动性比较:A B(选填“>”或“<”或“=”)
(4)F→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Cu
(2)灭火(合理即可)
(3)>
(4)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C为红色的金属单质,则C为,D、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氧化物,D能转化为C(),D和E能相互转化,F能转化为D、E、C,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不充分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D为,E为,F为,A能转化为B、C,C能转化为B,则A可以为,B可以为:
(1)C为铜,故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2)E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故答案为:灭火(合理即可)
(3)A()能转化为B(),则说明A的活动性比B强,故A>B;
故答案为:>;
(4)F→C为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该反应色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铜的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单质之间的转化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1)C为铜,化学式为Cu;
(2)E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3)A、B均为金属单质,A能转化为B,则说明A的活动性比B强,即A>B;
(4)F→C为碳和氧化铜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6.(2024九上·裕华期中)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由此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实验B中,实验B结束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小于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原因即可)
(3)实验C中,打开K,观察到短蜡烛先熄灭,由此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同时观察到纸花变红,此现象 (填“能”或“不能”)得出“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答案】(1)①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
(2)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1)在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①中铁钉接触到氧气生锈,②中铁钉未接触氧气不生锈,由①中的铁钉既接触了水和氧气,②中的铁钉只接触了水,未接触氧气,故而由此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故答案为:①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
(2)在实验B中,红磷燃烧的实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为:若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若装置漏气,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造成测量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3)由实验C可知,短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实验C缺少用来作对比的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图中纸花变红,无法判断是二氧化碳还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
【分析】(1)根据铁钉生锈的条件的探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红磷燃烧的误差分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①中铁钉接触到氧气生锈,②中铁钉未接触氧气不生锈,根据①中的铁钉既接触了水和氧气,②中的铁钉只接触了水,未接触氧气,故而由此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实验B中,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可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若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装置漏气,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造成测量结果偏小;
(3)短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实验C缺少用来作对比的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图中纸花变红,也可能是二氧化碳直接使紫色石蕊变红,则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
17.(2024九上·裕华期中)萱萱同学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差悬殊,萱萱同学很好奇,打算对这两种不同的“白金”进行研究。
任务一:鉴别两种“白金”
【查阅资料】
Ⅰ.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铜、锌、金、镍(元素符号Ni)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用于制作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元素符号Pt。
Ⅱ.、、都可溶于水
【探究活动一】萱萱结合学习的金属的性质,想知道家中首饰的“白金”是白色金还是铂金,她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活动。
(1)设计实验一:将这两种“白金”样品分别放在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金属表面________,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
(2)设计实验二:将这两种“白金”样品放入________中,观察到金属表面冒气泡,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
(3)设计实验三:将这两种“白金”样品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金属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任务二:探究Zn、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提出问题】萱萱同学提出:Zn、Ni、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呢?
【作出假设】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已知活动性Zn>Cu
(4)假设①Zn>Ni>Cu;假设②Zn>Cu>Ni;假设③________。
【探究活动二】同温下,取大小、形状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通过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不同现象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观察】
加入金属 Ni Zn Cu
反应的现象 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 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 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
(5)原假设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反思交流】
(6)上述【探究活动二】没有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同学需改变思路重新设计实验以达到探究实验的目的。同学们讨论用下列各组药品来验证Zn、N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其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
A. Zn、Ni、溶液
B. Zn、Ni、溶液、溶液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过程,我们能够总结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采用适当的探究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药才能使探究活动顺利完成。
【拓展应用】
(7)金属材料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大量产品更新,会产生很多废弃金属产品。“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多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回收废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 “绿箱子”上的“”是回收标志
C. 回收废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 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答案】(1) 变黑
(2) 稀盐酸(或稀硫酸)
(3) (或)
(4) Ni>Zn>Cu
(5) ②
(6) B
(7) 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解析】【解答】(1)由”查阅资料“可知,白色金是铜、锌、金、镍的合金,其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将这两种白金样品分别放在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故可观察到金属表面变黑;
故答案为:变黑;
(2)白色金中的锌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铂不与酸反应;因此,将这两种白金样品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可观察到金属表面产生气泡,故这种白金为“白色金”;
故答案为:稀盐酸(或稀硫酸);
(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所以白色金中的锌或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而铂不与硝酸银反应,因此,将这两种白金样品放入硝酸银,可观察到金属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则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者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或);
(4)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因此,镍的活动性可能在锌、铜之间,也可能在铜后,也可能在锌前,故假设③为:;
故答案为:;
(5)由记录现象可知:Zn、Ni与稀盐酸反应,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Ni和Z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Cu不反应,说明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则Ni、Zn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所以原假设中错误的是②;
故答案为:②;
(6)A、Zn、Ni都能与CuSO4溶液反应,说明Ni、Zn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比较Ni和Zn的金属活动性,故A不符合题意;
B、Zn能与NiCl2溶液反应,说明Ni的活动性比Zn弱,Zn、Ni都能与Cu(NO3)2溶液反应,说明Ni、Zn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则说明金属活动性Zn>Ni>Cu,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A、通过回收废电池可以回收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故 A不符合题意;
B、“绿箱子”上的“”是回收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中镉、铅等对环境有害,泄漏会对土壤、水等造成污染,因此,回收废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回收废旧电池,不仅节约资源,还能减少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根据合金的中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锌与酸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镍的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7)A、根据废旧电池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循环图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废旧电池回收后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18.(2024九上·裕华期中)铜锌合金又叫黄铜,外观酷似黄金,极易以假乱真。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I所示装置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______g。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2;(2)32.5%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290.2g-290.0g=0.2g
(2)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
x=32.5%
答: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分析】(1)根据反应后减少质量为生成氢气质量分析;
(2)根据生成氢气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锌的质量,由此计算锌的质量分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