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民族中学一模化学试题
1.(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烂 D.空气液化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石蜡熔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空气液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主要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水杯 B.羊毛围巾 C.钢铁 D.实木椅子
【答案】A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B、羊毛是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钢铁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实木是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分析。
3.(2024九上·五华模拟)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生产,化肥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CO(NH2)2 B.K2SO4 C.NH4HCO3 D.Ca(H2PO4)2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CO(NH2)2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K2SO4中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C、NH4HCO3中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中,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Ca(H2PO4)2中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4.(2024九上·五华模拟)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类、鱼虾类、奶类等食物,这三类食物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
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C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蛋类、鱼虾类、奶类富含的营养元素为蛋白质,
故答案为:C。
【分析】蛋类、鱼虾类、奶类富含蛋白质。
5.(2024九上·五华模拟)我们在商场常看到“加碘食盐”、“富硒大米”、“含铁酱油”等字样的食品,其中“碘”、“硒”、“铁”是指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我们在商场常看到“加碘食盐”、“富硒大米”、“含铁酱油”等字样的食品,其中“碘”、“硒”、“铁”指的是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食品成分中多指元素分析。
6.(2024九上·五华模拟)昆明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A.植树造林 B.太阳能发电 C.绿色出行 D.酒精作燃料
【答案】D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植物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植树造林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 ,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发电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不符合题意;
C、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不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分析。
7.(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被动吸“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C.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D.生铁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电解水实验;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被动吸“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符合题意;
C、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不符合题意;
D、生铁为铁和碳形成的合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B、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
C、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分析;
D、根据铁生是铁与碳形成的合金分析。
8.(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Na2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会产生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生成物名称的描述为实验结论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现象分析;
C、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分析;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9.(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一组的是
A.单质:液氧、氢气、氨气
B.氧化物:干冰、五氧化二磷、水
C.纯净物:臭氧、豆浆、硫酸钠
D.混合物:水银、加碘食盐、不锈钢
【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氨气是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干冰、五氧化二磷、水都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豆浆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水银是金属汞,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析。
10.(2024九上·五华模拟)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开始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NiFe2O4中镍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及常见元素化合价分析。
11.(2024九上·五华模拟)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近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关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g
C.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 D.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铟元素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单位为“1”,省略不写,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铟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49,不符合题意;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49=2+X+18+18+3,X=8,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分析;
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12.(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量筒读数
B. 稀释浓硫酸
C. 滴加液体
D. 过滤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正上方滴加,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应将上方烧杯紧贴玻璃棒,通过玻璃棒引流液体到漏斗中,且漏斗下方应紧贴下方烧杯内壁上,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来解答;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散热速度来解答;
C、根据滴管滴加液体时,悬于容器上方,防止滴管被污染来解答;
D、根据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来解答。
13.(2024九上·五华模拟)蓝莓富含花青素(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5:11:6
B.花青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62.7%
C.花青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有机物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蓝莓汁液,溶液呈红色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5):(11×1):(16×6),不符合题意;
B、花青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
C、花青素由分子构成,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入蓝莓汁,溶液应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C、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蓝莓汁液遇碱性溶液变蓝,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分析。
14.(2024九上·五华模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过程 ②刷油漆能防止铁栏杆生锈 ③灼烧闻气味能鉴别合成纤维和棉纤维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甲醛溶液浸泡食品能延长保质期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不是溶解,不符合题意;
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太阳能为新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符合题意;
C、甲醛溶液有毒,且会破坏蛋白质成分,不能浸泡食品,不符合题意;
D、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刷漆可隔离氧气和水,合成纤维灼烧有刺激性气味,棉纤维灼烧有烧纸气味分析;
B、根据化学电池的能量转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环保性分析;
C、根据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甲醛的毒性、终生素A与人体关系分析;
D、根据浓酸和浓碱的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煤炉取暖要防止煤气中毒分析。
15.(2024九上·五华模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是反应物 B.x的值为10
C.乙可能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D.生成14g甲,需消耗60g丁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物质质量减少,则质量分数减小,质量增加,则质量分数增加,质量比与质量分数比相等。
A、丁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少,说明丁为反应物,不符合题意;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0%+17%+25%+48%=x%+19%+41%+30%,x=10,不符合题意;
C、乙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甲和丁质量比为(19%-17%):(48%-30%)=1:9,则生成14g甲,需消耗126g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物质质量减少,则质量分数减小,质量增加,则质量分数增加,质量比与质量分数比相等,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未参与反应分析。
16.(2024九上·五华模拟)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改变
D.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为0,反应后为+1,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的质量比为32:18=16:9,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示中各粒子的构成书写出反应方程式,结合方程式进行判断,结合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答。
17.(2024九上·五华模拟)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用NaHCO3溶于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甲烷中是否含碳元素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A、a管内铁钉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会生锈,b管内铁钉只与干燥空气接触,不会生锈,因生锈时放热,实验中通过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可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溶于水发生的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出现水雾,说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可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碳元素,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几乎不变,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两试管中实验条件及现象,结合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B、根据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据燃烧生成水可证明物质中含氢元素分析;
D、根据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几乎不变分析。
18.(2024九上·五华模拟)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
D.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I中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Ⅱ中溶剂质量为50g。3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45.8g,则该温度50g水中最多溶解22.9g硝酸钾达到饱和,而此时加入的硝酸钾质量为5g+5g=10,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不是I中的2倍,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8g硝酸钾,而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10g,能全部溶解,不会有晶体析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的意义以及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就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一般产用降温结晶来解答。
19.(2024九上·五华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领略了无穷的冰雪魅力,如图“雪花”顶角上的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D是金属单质,A、C是氧化物,A是黑色固体,C是气体;B、E、F依次是酸、碱、盐,B的浓溶液能夺取纸张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俗称熟石灰,的溶液呈蓝色(图中“一”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能发生转化)。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A、B、E、F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B.A的化学式为Fe3O4
C.C和E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D.B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名称与俗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B的浓溶液能夺取纸张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B是硫酸,E俗称熟石灰,E是氢氧化钙,F的溶液呈蓝色,硫酸会转化成F,F是硫酸铜, A、C是氧化物, C为气体,会与氢氧化钙反应,C是二氧化碳,D为金属,会与硫酸铜反应,D是铁,铁和A可以互相转化,A是四氧化三铁。A、A是氧化物,B是酸,E是碱,F是盐,所以A、B、E、F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A的化学式为Fe3O4,不符合题意;
C、C和E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B和E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据硫酸的性质,氢氧化钙俗称,铜离子溶液呈蓝色,结合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由物质的类别、复分解反应定义及方程式书写解答。
20.(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曲线能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其中正确的有
①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②表示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③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④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气体在反应一段时间后开始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错误;
② 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由方程式、,等质量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等质量镁和铁完全反应,镁消耗硫酸质量大于铁,生成氢气质量镁大于铁,正确;
③向等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向等质量的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硝酸铵固体,硝酸铵溶解吸收热量,温度降低,错误;
④ 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溶质质量会因溶剂的减小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也减小,待温度恢复,由温度升高析出的固体再溶解,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根据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相等质量的镁和铁与硫酸反应,消耗等质量硫酸生成等质量氢气,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热分析。
21.(2024九上·五华模拟)化学与生活、文化、历史、环境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当合理膳食。下面是学校食堂提供的部分菜单,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食物是 (用字母填空,下同),请你合理搭配一份营养套餐 。
A.米饭 B.西红柿炒蛋 C.红烧肉 D.青菜汤
(2)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起源于汉代,主要用墨汁(主要含有炭黑)来表现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选填“稳定”或“不稳定”),用其绘制出的中国画常温下可以长时间保存。
(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倭铅”指的是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ZnCO3+2C=Zn+3X↑,已知为氧化物,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4,则的化学式为 。
(4)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 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答案】(1)A;ABC或ACD
(2)4;稳定
(3)Zn;CO
(4)光合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米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A正确;西红柿炒蛋符号维生素和蛋白质,B错误;红烧肉富含蛋白质和油脂,C错误;青菜汤富含维生素,D错误;合理搭配一份营养套餐,应该各种营养均衡搭配,故可选ABC或ACD;
(2)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易得失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用其绘制出的中国画常温下可以长时间保存;
(3)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倭铅”指的是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ZnCO3+2C=Zn+3X↑,已知为氧化物,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Zn、3个C、3个O,反应后有1个Zn,则3X中含有3个C和3个O,则的化学式为CO,为氧化物,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16=3:4;
(4)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分析】(1)根据米面中富含糖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肉中富含蛋白质分析;
(2)根据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碳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及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4)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分析。
(1)A、米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B、西红柿炒蛋符号维生素和蛋白质;
C、红烧肉富含蛋白质和油脂;
D、青菜汤富含维生素;
故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食物是A;
合理搭配一份营养套餐,应该各种营养均衡搭配,故可选ABC或ACD;
(2)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易得失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用其绘制出的中国画常温下可以长时间保存;
(3)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倭铅”指的是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ZnCO3+2C=Zn+3X↑,已知为氧化物,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Zn、3个C、3个O,反应后有1个Zn,则3X中含有3个C和3个O,则的化学式为CO,为氧化物,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16=3:4;
(4)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22.(2024九上·五华模拟)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可用 检测饮用水是否为硬水,实验室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得到乳浊液的是 。
A.泥沙 B.食用油 C.面粉 D.蔗糖
(3)运动会期间运动员需要补充大量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是 。
(4)“氨碱法制纯碱”是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欲提取碳酸钠可选择 的方法(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②t2℃时,将不同质量的碳酸钠饱和溶液与氯化钠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此时所得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
【答案】(1)肥皂水;蒸馏
(2)D;B
(3)葡萄糖
(4)降温结晶;小于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则能降低水的硬度。
(2)泥沙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食用油难溶于水,加入水中会形成乳浊液,面粉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3)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是葡萄糖(C6H12O6)。
(4)①由图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取碳酸钠。②将两种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均为饱和溶液,而t1℃时,溶解度:氯化钠>碳酸钠,则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碳酸钠。
【分析】(1)根据硬水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不同,蒸馏可得到纯净的水分析;
(2)根据难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难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3)根据有水的溶液水为溶剂,其它物质为溶质分析;
(4)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适宜降温结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
(1)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则能降低水的硬度。
(2)A、泥沙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
B、食用油难溶于水,加入水中会形成乳浊液;
C、面粉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
D、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则得到溶液的为D,得到乳浊液的为B。
(3)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是葡萄糖(C6H12O6)。
(4)①由图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取碳酸钠。
②将两种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均为饱和溶液,而t1℃时,溶解度:氯化钠>碳酸钠,则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碳酸钠。
23.(2024九上·五华模拟)芯片一直是欧美国家牵制我国快速发展的关键,芯片的原材料是高纯度单晶硅。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硅为原料来提纯硅单质。
I.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位居第 (填数字)。
(2)3个硅原子 。
(3)2个氧气分子 。
(4)硅酸根离子(SiO)的化合价为-2价,硅酸钠的化学式为 。
II.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图:
(5)流程①中,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常将石英砂和焦炭 ,石英砂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主要生成硅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6)流程③除了生成硅单质还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3Si;2O2;Na2SiO3;粉碎;置换反应;H2+SiHCl3Si+3HCl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居第1位;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硅原子表示为3Si;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氧气分子表示为2O2;
(4)硅酸根离子(SiO)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硅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iO3;
(5)流程①中,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常将石英砂和焦炭粉碎;
石英砂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主要生成硅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是化合物,焦炭主要成分C是单质,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氢气和SiHCl3中含有Si、H、Cl元素,高纯硅中含有Si元素,则另一种化合物中一定含有H、Cl元素,是HCl,则化学方程式为H2+SiHCl3Si+3HCl。
【分析】(1)根据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高分析;
(2)根据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多个原子符号前加系数分析;
(3)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分析;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则书写化学式分析;
(5)根据增大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分析;
(6)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及流程中各步的转化关系分析。
24.(2024九上·五华模拟)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本届冬奥会处处体现“低碳环保”理念,融入中国元素,彰显科技力量,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1)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燃料,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用电都是由风力发电供应。风能属于 。
A.新能源 B.化石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清洁能源
(2)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灯体使用环保材料再生铝合金。铝合金中的铝虽然化学性质活泼,抗腐蚀性能却很好,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3)我国发行了一套冬奥币。冬奥币使用的材料是黄铜,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表面留有划痕的是 ;该黄铜中主要含:Cu、Zn、Al,下列设计方案不能用于证明Cu、Zn、Al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
A.将Zn片分别放入AlCl3溶液和CuCl2溶液中
B.分别将Cu和Al放入ZnCl2溶液中
C.分别将Zn和Al放入CuCl2溶液中
(4)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B.b点时,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
C.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
【答案】(1)环保(合理即可);ACD
(2)
(3)纯铜;C
(4)A;B;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热值高、产物无污染,更环保、原料来源广等;风能属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故选ACD;
(2)铝合金中的铝然化学性质活泼,抗腐蚀性能却很好,原因是因为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常温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纯金属的硬度,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
将Zn片分别放入AlCl3溶液和CuCl2溶液中,Zn与AlCl3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Zn与CuCl2反应,可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从而得出金属活动性:Al>Zn>Cu,A不符合题意;分别将Cu和Al放入ZnCl2溶液中,Cu与ZnCl2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Al与ZnCl2反应,可观察到有固体生成,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从而得出金属活动性:Al>Zn>Cu,B不符合题意;分别将Zn和Al放入CuCl2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Cu、Zn、Al的活动性顺序,C符合题意。
(4)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锌粉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AgNO3完全反应,锌粉再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由图可知,a点时,锌粉与部分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根据可知,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故A正确;由图可知,b 点时,锌粉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此时硝酸铜还未与锌粉反应,则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故B正确;d点时,锌粉完全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则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故C正确。
【分析】(1)根据氢气的无污染性,风能等新能源特点分析;
(2)根据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常温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分析;
(3)根据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纯金属的硬度,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分析;
(4) 根据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由方程式确定反应过程中固体和溶液间的质量变化分析。
(1)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热值高、产物无污染,更环保、原料来源广等;风能属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故填:环保(合理即可);ACD;
(2)铝合金中的铝虽然化学性质活泼,抗腐蚀性能却很好,原因是因为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常温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纯金属的硬度,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故填:黄铜;
A、将Zn片分别放入AlCl3溶液和CuCl2溶液中,Zn与AlCl3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Zn与CuCl2反应,可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从而得出金属活动性:Al>Zn>Cu,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别将Cu和Al放入ZnCl2溶液中,Cu与ZnCl2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Al与ZnCl2反应,可观察到有固体生成,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从而得出金属活动性:Al>Zn>Cu,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别将Zn和Al放入CuCl2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Cu、Zn、Al的活动性顺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锌粉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AgNO3完全反应,锌粉再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A、由图可知,a点时,锌粉与部分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根据可知,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故A正确;
B、由图可知,b 点时,锌粉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此时硝酸铜还未与锌粉反应,则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故B正确;
C、d点时,锌粉完全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则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故C正确。
故选ABC。
25.(2024九上·五华模拟)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字母),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所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4)同学们将打磨过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灼烧,发现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产生,查阅资料后得知黑色粉末中可能既有CuO,也有酒精不充分燃烧会生成的少量炭黑(化学式是C,具有还原性),于是同学们取100g该固体,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部分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4.4g。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知该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该固体中炭黑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试管
(2)A;(或者适用于装置A)
(3);C
(4)CuO和炭黑;1.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碱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适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适用于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采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收集装置选C;
(4)二氧化碳能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则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4.4g,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该黑色固体中含有CuO和炭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炭黑的质量=,则该固体中炭黑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分析;
(3)根据实验室采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能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
(2)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适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适用于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A或者B;(或者适用于装置A)或者(适用于装置B);
(3)实验室采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收集装置选C,故填:;C;
(4)二氧化碳能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则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4.4g,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该黑色固体中含有CuO和炭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炭黑的质量=,则该固体中炭黑的质量分数为,故填:CuO和炭黑;1.2%。
26.(2024九上·五华模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将Cu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小组同学对刺激性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体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1.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2.H2为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3.SO2的性质与CO2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
【猜想与假设】
(1)猜想一:只有H2;猜想二:只有SO2;猜想三:SO2和H2都有。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 。
【实验过程】
(2)填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6.4g该气体通入过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称量NaOH溶液质量变化情况。 NaOH溶液质量增加6.4g 猜想 不正确
【分析与结论】
(3)刺激性气味气体中只含有 。
【实验拓展】
(4)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与评价】
(5)由于SO2是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该实验的顺利进行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答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氢气没有气味;三;SO2;;在通风橱中进行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将Cu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氢气没有气味,故猜想一不成立;
(2)将6.4g该气体通入过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6.4g,说明气体完全与NaOH溶液反应,而H2不与NaOH反应,故气体中不含有H2,则猜想三不成立;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刺激性气味气体中只含有SO2;
(4)SO2的性质与CO2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于SO2是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分析】(1)根据氢气无气味,生成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不与氢气反应,生成气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3)根据实验现象确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分析;
(4)根据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分析。
27.(2024九上·五华模拟)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来中和回收的酸性废液。某次实验课后回收到980g酸性废液(主要成分H2SO4),经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试求:
(1)该酸性废液中溶质H2SO4有 g。
(2)若100g某NaOH溶液与该废液恰好完全中和(废液中只有H2SO4参与反应,其余杂质均不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则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1)9.8
(2)解: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
x=8g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8%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某次实验课后回收到980g酸性废液(主要成分H2SO4),经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则该酸性废液中溶质H2SO4有980g×1%=9.8g;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反应的硫酸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某次实验课后回收到980g酸性废液(主要成分H2SO4),经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则该酸性废液中溶质H2SO4有980g×1%=9.8g;
(2)见答案。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民族中学一模化学试题
1.(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烂 D.空气液化
2.(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主要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水杯 B.羊毛围巾 C.钢铁 D.实木椅子
3.(2024九上·五华模拟)振兴乡村,发展农业生产,化肥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CO(NH2)2 B.K2SO4 C.NH4HCO3 D.Ca(H2PO4)2
4.(2024九上·五华模拟)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类、鱼虾类、奶类等食物,这三类食物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
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5.(2024九上·五华模拟)我们在商场常看到“加碘食盐”、“富硒大米”、“含铁酱油”等字样的食品,其中“碘”、“硒”、“铁”是指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6.(2024九上·五华模拟)昆明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A.植树造林 B.太阳能发电 C.绿色出行 D.酒精作燃料
7.(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被动吸“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C.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D.生铁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8.(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Na2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9.(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一组的是
A.单质:液氧、氢气、氨气
B.氧化物:干冰、五氧化二磷、水
C.纯净物:臭氧、豆浆、硫酸钠
D.混合物:水银、加碘食盐、不锈钢
10.(2024九上·五华模拟)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开始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1.(2024九上·五华模拟)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近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关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g
C.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 D.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12.(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量筒读数
B. 稀释浓硫酸
C. 滴加液体
D. 过滤
13.(2024九上·五华模拟)蓝莓富含花青素(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5:11:6
B.花青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62.7%
C.花青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有机物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蓝莓汁液,溶液呈红色
14.(2024九上·五华模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过程 ②刷油漆能防止铁栏杆生锈 ③灼烧闻气味能鉴别合成纤维和棉纤维 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甲醛溶液浸泡食品能延长保质期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②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③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
A.A B.B C.C D.D
15.(2024九上·五华模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是反应物 B.x的值为10
C.乙可能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D.生成14g甲,需消耗60g丁
16.(2024九上·五华模拟)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改变
D.反应中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17.(2024九上·五华模拟)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用NaHCO3溶于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甲烷中是否含碳元素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18.(2024九上·五华模拟)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
D.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19.(2024九上·五华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领略了无穷的冰雪魅力,如图“雪花”顶角上的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D是金属单质,A、C是氧化物,A是黑色固体,C是气体;B、E、F依次是酸、碱、盐,B的浓溶液能夺取纸张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俗称熟石灰,的溶液呈蓝色(图中“一”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能发生转化)。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A、B、E、F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B.A的化学式为Fe3O4
C.C和E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D.B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20.(2024九上·五华模拟)下列曲线能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其中正确的有
①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②表示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③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④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1.(2024九上·五华模拟)化学与生活、文化、历史、环境密切相关,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当合理膳食。下面是学校食堂提供的部分菜单,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食物是 (用字母填空,下同),请你合理搭配一份营养套餐 。
A.米饭 B.西红柿炒蛋 C.红烧肉 D.青菜汤
(2)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起源于汉代,主要用墨汁(主要含有炭黑)来表现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选填“稳定”或“不稳定”),用其绘制出的中国画常温下可以长时间保存。
(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倭铅”指的是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ZnCO3+2C=Zn+3X↑,已知为氧化物,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4,则的化学式为 。
(4)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 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22.(2024九上·五华模拟)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生活中可用 检测饮用水是否为硬水,实验室可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可得到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得到乳浊液的是 。
A.泥沙 B.食用油 C.面粉 D.蔗糖
(3)运动会期间运动员需要补充大量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是 。
(4)“氨碱法制纯碱”是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欲提取碳酸钠可选择 的方法(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②t2℃时,将不同质量的碳酸钠饱和溶液与氯化钠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此时所得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
23.(2024九上·五华模拟)芯片一直是欧美国家牵制我国快速发展的关键,芯片的原材料是高纯度单晶硅。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硅为原料来提纯硅单质。
I.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位居第 (填数字)。
(2)3个硅原子 。
(3)2个氧气分子 。
(4)硅酸根离子(SiO)的化合价为-2价,硅酸钠的化学式为 。
II.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图:
(5)流程①中,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常将石英砂和焦炭 ,石英砂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主要生成硅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6)流程③除了生成硅单质还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2024九上·五华模拟)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本届冬奥会处处体现“低碳环保”理念,融入中国元素,彰显科技力量,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1)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燃料,保证了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使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用电都是由风力发电供应。风能属于 。
A.新能源 B.化石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清洁能源
(2)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灯体使用环保材料再生铝合金。铝合金中的铝虽然化学性质活泼,抗腐蚀性能却很好,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3)我国发行了一套冬奥币。冬奥币使用的材料是黄铜,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表面留有划痕的是 ;该黄铜中主要含:Cu、Zn、Al,下列设计方案不能用于证明Cu、Zn、Al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
A.将Zn片分别放入AlCl3溶液和CuCl2溶液中
B.分别将Cu和Al放入ZnCl2溶液中
C.分别将Zn和Al放入CuCl2溶液中
(4)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B.b点时,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
C.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
25.(2024九上·五华模拟)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字母),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所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4)同学们将打磨过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灼烧,发现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产生,查阅资料后得知黑色粉末中可能既有CuO,也有酒精不充分燃烧会生成的少量炭黑(化学式是C,具有还原性),于是同学们取100g该固体,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部分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4.4g。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知该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该固体中炭黑的质量分数为 。
26.(2024九上·五华模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将Cu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小组同学对刺激性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体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1.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2.H2为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3.SO2的性质与CO2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
【猜想与假设】
(1)猜想一:只有H2;猜想二:只有SO2;猜想三:SO2和H2都有。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 。
【实验过程】
(2)填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6.4g该气体通入过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称量NaOH溶液质量变化情况。 NaOH溶液质量增加6.4g 猜想 不正确
【分析与结论】
(3)刺激性气味气体中只含有 。
【实验拓展】
(4)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思与评价】
(5)由于SO2是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该实验的顺利进行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27.(2024九上·五华模拟)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来中和回收的酸性废液。某次实验课后回收到980g酸性废液(主要成分H2SO4),经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试求:
(1)该酸性废液中溶质H2SO4有 g。
(2)若100g某NaOH溶液与该废液恰好完全中和(废液中只有H2SO4参与反应,其余杂质均不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则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石蜡熔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空气液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A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B、羊毛是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钢铁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实木是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CO(NH2)2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K2SO4中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C、NH4HCO3中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中,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Ca(H2PO4)2中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中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4.【答案】C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蛋类、鱼虾类、奶类富含的营养元素为蛋白质,
故答案为:C。
【分析】蛋类、鱼虾类、奶类富含蛋白质。
5.【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我们在商场常看到“加碘食盐”、“富硒大米”、“含铁酱油”等字样的食品,其中“碘”、“硒”、“铁”指的是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食品成分中多指元素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植物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植树造林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 ,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发电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不符合题意;
C、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不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电解水实验;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被动吸“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符合题意;
C、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不符合题意;
D、生铁为铁和碳形成的合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B、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分析;
C、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分析;
D、根据铁生是铁与碳形成的合金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会产生白色沉淀,符合题意;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生成物名称的描述为实验结论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现象分析;
C、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分析;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氨气是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干冰、五氧化二磷、水都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豆浆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水银是金属汞,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NiFe2O4中镍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及常见元素化合价分析。
11.【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铟元素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单位为“1”,省略不写,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铟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49,不符合题意;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49=2+X+18+18+3,X=8,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分析;
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12.【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正上方滴加,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应将上方烧杯紧贴玻璃棒,通过玻璃棒引流液体到漏斗中,且漏斗下方应紧贴下方烧杯内壁上,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来解答;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散热速度来解答;
C、根据滴管滴加液体时,悬于容器上方,防止滴管被污染来解答;
D、根据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来解答。
13.【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5):(11×1):(16×6),不符合题意;
B、花青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
C、花青素由分子构成,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入蓝莓汁,溶液应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C、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蓝莓汁液遇碱性溶液变蓝,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分析。
14.【答案】B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不是溶解,不符合题意;
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太阳能为新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符合题意;
C、甲醛溶液有毒,且会破坏蛋白质成分,不能浸泡食品,不符合题意;
D、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刷漆可隔离氧气和水,合成纤维灼烧有刺激性气味,棉纤维灼烧有烧纸气味分析;
B、根据化学电池的能量转化,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环保性分析;
C、根据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甲醛的毒性、终生素A与人体关系分析;
D、根据浓酸和浓碱的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煤炉取暖要防止煤气中毒分析。
15.【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物质质量减少,则质量分数减小,质量增加,则质量分数增加,质量比与质量分数比相等。
A、丁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少,说明丁为反应物,不符合题意;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0%+17%+25%+48%=x%+19%+41%+30%,x=10,不符合题意;
C、乙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甲和丁质量比为(19%-17%):(48%-30%)=1:9,则生成14g甲,需消耗126g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物质质量减少,则质量分数减小,质量增加,则质量分数增加,质量比与质量分数比相等,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未参与反应分析。
16.【答案】D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为0,反应后为+1,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不符合题意;
D、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的质量比为32:18=16:9,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示中各粒子的构成书写出反应方程式,结合方程式进行判断,结合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答。
17.【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A、a管内铁钉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会生锈,b管内铁钉只与干燥空气接触,不会生锈,因生锈时放热,实验中通过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可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符合题意;
B、碳酸氢钠溶于水发生的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C、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出现水雾,说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可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碳元素,不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几乎不变,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两试管中实验条件及现象,结合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B、根据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据燃烧生成水可证明物质中含氢元素分析;
D、根据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几乎不变分析。
18.【答案】B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I中硝酸钾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Ⅱ中溶剂质量为50g。3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45.8g,则该温度50g水中最多溶解22.9g硝酸钾达到饱和,而此时加入的硝酸钾质量为5g+5g=10,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不是I中的2倍,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15.8g硝酸钾,而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10g,能全部溶解,不会有晶体析出,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的意义以及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就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一般产用降温结晶来解答。
19.【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名称与俗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B的浓溶液能夺取纸张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B是硫酸,E俗称熟石灰,E是氢氧化钙,F的溶液呈蓝色,硫酸会转化成F,F是硫酸铜, A、C是氧化物, C为气体,会与氢氧化钙反应,C是二氧化碳,D为金属,会与硫酸铜反应,D是铁,铁和A可以互相转化,A是四氧化三铁。A、A是氧化物,B是酸,E是碱,F是盐,所以A、B、E、F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A的化学式为Fe3O4,不符合题意;
C、C和E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B和E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据硫酸的性质,氢氧化钙俗称,铜离子溶液呈蓝色,结合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由物质的类别、复分解反应定义及方程式书写解答。
20.【答案】A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① 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气体在反应一段时间后开始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错误;
② 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由方程式、,等质量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等质量镁和铁完全反应,镁消耗硫酸质量大于铁,生成氢气质量镁大于铁,正确;
③向等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向等质量的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硝酸铵固体,硝酸铵溶解吸收热量,温度降低,错误;
④ 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溶质质量会因溶剂的减小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也减小,待温度恢复,由温度升高析出的固体再溶解,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根据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相等质量的镁和铁与硫酸反应,消耗等质量硫酸生成等质量氢气,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放热分析。
21.【答案】(1)A;ABC或ACD
(2)4;稳定
(3)Zn;CO
(4)光合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米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A正确;西红柿炒蛋符号维生素和蛋白质,B错误;红烧肉富含蛋白质和油脂,C错误;青菜汤富含维生素,D错误;合理搭配一份营养套餐,应该各种营养均衡搭配,故可选ABC或ACD;
(2)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易得失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用其绘制出的中国画常温下可以长时间保存;
(3)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倭铅”指的是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ZnCO3+2C=Zn+3X↑,已知为氧化物,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Zn、3个C、3个O,反应后有1个Zn,则3X中含有3个C和3个O,则的化学式为CO,为氧化物,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16=3:4;
(4)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分析】(1)根据米面中富含糖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肉中富含蛋白质分析;
(2)根据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碳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及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4)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分析。
(1)A、米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B、西红柿炒蛋符号维生素和蛋白质;
C、红烧肉富含蛋白质和油脂;
D、青菜汤富含维生素;
故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食物是A;
合理搭配一份营养套餐,应该各种营养均衡搭配,故可选ABC或ACD;
(2)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易得失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用其绘制出的中国画常温下可以长时间保存;
(3)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倭铅”指的是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ZnCO3+2C=Zn+3X↑,已知为氧化物,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Zn、3个C、3个O,反应后有1个Zn,则3X中含有3个C和3个O,则的化学式为CO,为氧化物,碳、氧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16=3:4;
(4)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22.【答案】(1)肥皂水;蒸馏
(2)D;B
(3)葡萄糖
(4)降温结晶;小于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则能降低水的硬度。
(2)泥沙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食用油难溶于水,加入水中会形成乳浊液,面粉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3)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是葡萄糖(C6H12O6)。
(4)①由图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取碳酸钠。②将两种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均为饱和溶液,而t1℃时,溶解度:氯化钠>碳酸钠,则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碳酸钠。
【分析】(1)根据硬水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不同,蒸馏可得到纯净的水分析;
(2)根据难溶于水的固体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难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3)根据有水的溶液水为溶剂,其它物质为溶质分析;
(4)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适宜降温结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
(1)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蒸馏得到的水为纯水,则能降低水的硬度。
(2)A、泥沙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
B、食用油难溶于水,加入水中会形成乳浊液;
C、面粉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悬浊液;
D、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则得到溶液的为D,得到乳浊液的为B。
(3)葡萄糖溶液中溶质是葡萄糖(C6H12O6)。
(4)①由图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取碳酸钠。
②将两种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均为饱和溶液,而t1℃时,溶解度:氯化钠>碳酸钠,则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碳酸钠。
23.【答案】1;3Si;2O2;Na2SiO3;粉碎;置换反应;H2+SiHCl3Si+3HCl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居第1位;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硅原子表示为3Si;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氧气分子表示为2O2;
(4)硅酸根离子(SiO)的化合价为-2价,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硅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iO3;
(5)流程①中,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常将石英砂和焦炭粉碎;
石英砂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主要生成硅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是化合物,焦炭主要成分C是单质,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氢气和SiHCl3中含有Si、H、Cl元素,高纯硅中含有Si元素,则另一种化合物中一定含有H、Cl元素,是HCl,则化学方程式为H2+SiHCl3Si+3HCl。
【分析】(1)根据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高分析;
(2)根据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多个原子符号前加系数分析;
(3)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分析;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则书写化学式分析;
(5)根据增大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分析;
(6)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及流程中各步的转化关系分析。
24.【答案】(1)环保(合理即可);ACD
(2)
(3)纯铜;C
(4)A;B;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1)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热值高、产物无污染,更环保、原料来源广等;风能属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故选ACD;
(2)铝合金中的铝然化学性质活泼,抗腐蚀性能却很好,原因是因为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常温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纯金属的硬度,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
将Zn片分别放入AlCl3溶液和CuCl2溶液中,Zn与AlCl3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Zn与CuCl2反应,可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从而得出金属活动性:Al>Zn>Cu,A不符合题意;分别将Cu和Al放入ZnCl2溶液中,Cu与ZnCl2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Al与ZnCl2反应,可观察到有固体生成,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从而得出金属活动性:Al>Zn>Cu,B不符合题意;分别将Zn和Al放入CuCl2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Cu、Zn、Al的活动性顺序,C符合题意。
(4)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锌粉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AgNO3完全反应,锌粉再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由图可知,a点时,锌粉与部分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根据可知,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故A正确;由图可知,b 点时,锌粉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此时硝酸铜还未与锌粉反应,则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故B正确;d点时,锌粉完全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则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故C正确。
【分析】(1)根据氢气的无污染性,风能等新能源特点分析;
(2)根据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常温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分析;
(3)根据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纯金属的硬度,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分析;
(4) 根据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由方程式确定反应过程中固体和溶液间的质量变化分析。
(1)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热值高、产物无污染,更环保、原料来源广等;风能属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故填:环保(合理即可);ACD;
(2)铝合金中的铝虽然化学性质活泼,抗腐蚀性能却很好,原因是因为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常温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纯金属的硬度,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故填:黄铜;
A、将Zn片分别放入AlCl3溶液和CuCl2溶液中,Zn与AlCl3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Zn与CuCl2反应,可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从而得出金属活动性:Al>Zn>Cu,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别将Cu和Al放入ZnCl2溶液中,Cu与ZnCl2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Al与ZnCl2反应,可观察到有固体生成,说明金属活动性:Al>Zn,从而得出金属活动性:Al>Zn>Cu,故B不符合题意;
C、分别将Zn和Al放入CuCl2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Cu、Zn、Al的活动性顺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锌粉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AgNO3完全反应,锌粉再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A、由图可知,a点时,锌粉与部分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根据可知,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故A正确;
B、由图可知,b 点时,锌粉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此时硝酸铜还未与锌粉反应,则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故B正确;
C、d点时,锌粉完全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则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故C正确。
故选ABC。
25.【答案】(1)试管
(2)A;(或者适用于装置A)
(3);C
(4)CuO和炭黑;1.2%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碱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适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适用于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采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收集装置选C;
(4)二氧化碳能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则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4.4g,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该黑色固体中含有CuO和炭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炭黑的质量=,则该固体中炭黑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分析;
(3)根据实验室采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能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
(2)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适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适用于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A或者B;(或者适用于装置A)或者(适用于装置B);
(3)实验室采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收集装置选C,故填:;C;
(4)二氧化碳能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则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增加了4.4g,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该黑色固体中含有CuO和炭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炭黑的质量=,则该固体中炭黑的质量分数为,故填:CuO和炭黑;1.2%。
26.【答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氢气没有气味;三;SO2;;在通风橱中进行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将Cu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氢气没有气味,故猜想一不成立;
(2)将6.4g该气体通入过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6.4g,说明气体完全与NaOH溶液反应,而H2不与NaOH反应,故气体中不含有H2,则猜想三不成立;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刺激性气味气体中只含有SO2;
(4)SO2的性质与CO2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于SO2是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分析】(1)根据氢气无气味,生成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不与氢气反应,生成气体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分析;
(3)根据实验现象确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成分分析;
(4)根据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分析。
27.【答案】(1)9.8
(2)解: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
x=8g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8%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某次实验课后回收到980g酸性废液(主要成分H2SO4),经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则该酸性废液中溶质H2SO4有980g×1%=9.8g;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反应的硫酸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氢氧化钠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1)某次实验课后回收到980g酸性废液(主要成分H2SO4),经测定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则该酸性废液中溶质H2SO4有980g×1%=9.8g;
(2)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