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紫茶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江门期中)《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煮徨足火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 斩竹槌洗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 日晒成干,是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2024九上·江门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卢瑟福 B.张青莲 C.闵恩泽 D.门捷列夫
【答案】D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 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a粒子 轰击金箔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故不符合题意;
B. 张青莲在相对原子质量方面有重大贡献,故不符合题意;
C. 闵恩泽在催化剂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补了我国炼油催化剂的空白,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的基础,故不符合题意;
D.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判断。
3.(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实验操作,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A.过滤 B.收集氢气
C.滴加液体 D.称量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壁,故错误;
B.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图示为向上排空气法,故错误;
C.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正确;
D. 使用托盘天平遵循到“左物右码”的原则,实验中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颠倒,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B、根据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C、根据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使用托盘天平遵循到“左物右码”的原则分析。
4.(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钠元素:NA B.4个氨分子:4NH3
C.2个铝离子:2Al+3 D.2个氯原子:Cl2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A. 钠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故错误;
B.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氨分子表示为,故正确;
C.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离子表示为,故错误;
D.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书写原则为“一大二小”分析。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5.(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医用酒精、高锰酸钾、红磷 B.大理石、蒸馏水、液氧
C.冰水混合物、石灰水、铁 D.矿泉水、水银、氦气
【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医用酒精中存在酒精和水,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是由锰、钾和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红磷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故误;
B. 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液氧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
C. 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铁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
D. 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水银、氦气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6.(2024九上·江门期中)LED灯中使用了钇铝石榴石作为发光半导体材料。如图是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最外层有39个电子
C.元素符号为Y D.一个原子的质量为88.91g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 由“金”字旁可知,钇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C.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钇的元素符号为:Y,符合题意;
D.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不是一个原子的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字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
(2024九上·江门期中)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原因是山泉水中富含硅酸(H2SiO3),有益于人体健康。我们常用“细、馨、苦”形容茶汤的色、香、味,这与其中所含的茶黄素(C29H24O12)等物质有关。完成下面小题。
7.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保护水资源,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一定是硬水
C.向浑浊的江水中加入明矾,能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
D.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9.下列有关茶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564g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7.D
8.B
9.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2)A、根据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分析。
B、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C、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分析。
D、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往水资源匮乏地区,有效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3)A、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分析。
C、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小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小。
D、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
7.硅酸(H2Si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2+x+(-2)×3=0,解得x=+4;
故答案为:D。
8.A.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一定是硬水,故错误,符合题意;
C. 向浑浊的江水中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悬浮杂质的. 、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往水资源匮乏地区,有效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A. 茶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B.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则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9+1×24+16×12=564,故错误;
C. 茶黄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9):(1×24):(16×12),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
D. 一个茶黄素分子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故答案为:A。
10.(2024九上·江门期中)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活性炭净水 降低水中Ca2+、Mg2+的含量
B CO与CO2性质不同 分子的种类不同
C 空气比水更容易压缩 分子大小不同
D 6000L的氧气加压后装入40L的钢瓶中 氧分子体积变小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用活性炭净水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Ca2+、Mg2+,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CO与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空气比水更容易压缩的原因是气体分子间隔大、液体分子间隔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6000L的氧气加压后装入40L的钢瓶中的原因是氧分子间有间隔,加压间隔变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有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气态间隔大,液态间隔小;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来解答。
11.(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B.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C.电解水实验:2H2O2H2↑+O2↑
D.磷在空气中燃烧:P+O2P2O5
【答案】A,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故符合题意;
B.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故符合题意;
D.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应物与生成物要遵守客观事实;2、反应条件要正确;3、气体符号及沉淀符号使用要正确;4、化学方程式需要配平。
12.(2024九上·江门期中)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化学反应类型
D.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答案】D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反应类型的判定;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钙等,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该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
C、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但是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原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构成分子,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钙来解答;
B、根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来解答;
C、根据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来解答;
D、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原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来解答。
13.(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总数都不改变
B.微粒观:Na2SO4是由与构成的化合物
C.转化观:红磷在空气中加热,可转化为P2O5
D.元素观:O2、O3是氧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物质
【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物质的微粒性;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会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原子总数不发生改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B. 硫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红磷在空气中加热,可与氧气反应转化为五氧化二磷,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氧气(O2)、臭氧(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物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会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原子总数不发生改变分析。
B、硫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C、红磷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五氧化二磷。
D、根据氧气、臭氧属于同素异形体分析。
14.(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观察气体流速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氧气的验满 D.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A、氧气不易溶于水,长导管是进气管,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判断气体流速,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向里推注射器,气压增大,若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小液柱,一段时间不下降,说明气密性好,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左边试管没有加二氧化锰,右边试管加入了二氧化锰,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来解答;
B、根据多功能瓶的气密性的检查是向里推注射器,气压增大,若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小液柱,一段时间不下降来解答;
C、根据氧气的验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看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解答;
D、根据探究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度,必须控制单一变量法来解答。
15.(2024九上·江门期中)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性质,按图1进行实验,并借助传感器测得U型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U型管a的湿棉花团逐渐变红
B.图2中曲线X对应的为U型管b
C.实验证明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0~1分钟浓度为零说明此时微粒静止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温度升高挥发的更快,所以U型管a、b的湿棉花团都会逐渐变红,该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氨分子运动的越快,相同时间内,a中氨气浓度高,故曲线X对应的U型管为a,该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且相同时间内,a中氨气浓度高,说明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0﹣1分钟,氨气浓度为零,可能是此时氨分子没有运动到传感器处,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运动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来解答。
16.(2024九上·江门期中)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2)如图3是工业用甲烷CH4气体和水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图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②图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24.31;①④;质子数不同;③
(2)AB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①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③与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2,化学性质相似。
(2)①由图3可知,该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ABD。
②图3中发生反应为甲烷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2)①根据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的种类、个数不变分析。
②甲烷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①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③与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2,化学性质相似;
(2)①由图3可知,该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故选ABD;
②图3中发生反应为甲烷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2024九上·江门期中)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O2,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
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N2、O2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N2、O2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分别与CO2、 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产氧效率高,适合作生氧剂。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供氧方式主要有 (写出一种即可)。
(2)深冷法制氧利用的是物质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 (填“Ⅰ”“Ⅱ”或“Ⅲ”)。
(4)由图乙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证据是 。
(5)氧气瓶中的O2,一般制备的方法是 。
(6)①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氧自救呼吸器,如下图所示,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黄色变为白色,得出的结论是 。
②原理分析:4KO2+2CO2=2X+3O2、4KO2+2H2O=4KOH+3O2↑,则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氧气瓶
(2)物理性质
(3)Ⅱ
(4)25℃时,氮气的吸附量随吸附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而氧气的吸附量变化不大
(5)深冷法
(6)生氧剂基本失效;K2CO3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2)深冷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沸点这一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3)由图甲可知,Ⅰ是氧分子接触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Ⅱ是氧分子变成氧原子,Ⅲ是氧原子变成氧分子,因此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Ⅱ。
(4)由图乙可知,25℃时,氮气的吸附量随吸附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而氧气的吸附量变化不大,故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
(5)由题干信息可知,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
(6)①根据题目信息,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观察到生氧剂由黄色变为白色,说明生氧剂基本失效。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K、O、C的个数分别是4、12、2,生成物中除X外K、O、C的个数分别是0、6、0,则2X包含4个K、6个O、2个C,X包含2个K、3个O、1个C,X的化学式为K2CO3。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2)根据深冷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分析判断。
(3)根据图甲可知,Ⅰ是氧分子接触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Ⅱ是氧分子变成氧原子,Ⅲ是氧原子变成氧分子,分析判断。
(4)由图乙可知,25℃时,氮气的吸附量随吸附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而氧气的吸附量变化不大,故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
(5)由题干信息可知,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
(6)①根据题目信息,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分析判断。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2)深冷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沸点这一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3)由图甲可知,Ⅰ是氧分子接触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Ⅱ是氧分子变成氧原子,Ⅲ是氧原子变成氧分子,因此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Ⅱ。
(4)由图乙可知,25℃时,氮气的吸附量随吸附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而氧气的吸附量变化不大,故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
(5)由题干信息可知,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
(6)①根据题目信息,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观察到生氧剂由黄色变为白色,说明生氧剂基本失效;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K、O、C的个数分别是4、12、2,生成物中除X外K、O、C的个数分别是0、6、0,则2X包含4个K、6个O、2个C,X包含2个K、3个O、1个C,X的化学式为K2CO3。
18.(2024九上·江门期中)CO2的制取及性质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b的名称是 。
(2)A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反应物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③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④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马龙同学认为B装置和C装置都可以,如果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你认为应该选 装置,红婵同学想用E装置代替D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应该从 (填“c”或“d”)入。
(4)我国的太空舱制取氧气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源A极是 极。
(5)太空舱制氧反应过程中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
(6)太空舱制氧过程中消耗的水和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比是 。
【答案】(1)酒精灯;锥形瓶
(2);②④
(3)C;c
(4)负
(5)H、O
(6)9:8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A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由图C可知,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
(2)A装置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而且有酒精灯,因此,适用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①二氧化锰混入高锰酸钾中,不会影响纯度,会加速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会导致氧气中混有空气,使氧气纯度降低,故符合题意;
③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只是没有集满氧气,不会影响纯度,故不符合题意;
④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会导致装置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使氧气纯度降低,故符合题意,故填写:②④。
(3)C装置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注入双氧水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使得氧气流平稳,相比之下,B装置虽然也可以制取氧气,但无法像C装置那样精确控制氧气流的平稳性。
由于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进气体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对应装置E的c端。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H2,则太空舱制氧系统中电源A极是负极。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则反应过程中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H、O。
(6)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水和生成氧气的质量比为:。
【分析】(2)根据A装置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而且有酒精灯,适用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C装置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注入双氧水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分析。
根据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进气体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分析判断。
(4)根据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分析判断。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6)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1)由图A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写:酒精灯;
由图C可知,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写:锥形瓶。
(2)A装置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而且有酒精灯,因此,适用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①二氧化锰混入高锰酸钾中,不会影响纯度,会加速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会导致氧气中混有空气,使氧气纯度降低,故符合题意;
③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只是没有集满氧气,不会影响纯度,故不符合题意;
④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会导致装置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使氧气纯度降低,故符合题意,故填写:②④。
(3)C装置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注入双氧水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使得氧气流平稳,相比之下,B装置虽然也可以制取氧气,但无法像C装置那样精确控制氧气流的平稳性,故填写:C;
由于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进气体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对应装置E的c端,故填写:c。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H2,则太空舱制氧系统中电源A极是负极,故填写:负。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则反应过程中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H、O,故填写:H、O。
(6)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水和生成氧气的质量比为:,故填写:9:8。
19.(2024九上·江门期中)项目小组对铁系食品脱氧剂(又称为“双吸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铁粉可以与水、氧气共同反应,放出热量;2.磁铁可以吸引铁粉
Ⅰ.探成分
某脱氧剂标签显示含有铁粉、活性炭、食盐以及无水氯化钙等。为确定脱氧剂中铁粉的存在:
实验1:取一包脱氧剂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
实验2:取实验1中被吸引的部分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
实验3;另取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撒向酒精灯的火焰。观察到粉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写出实验2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而铁丝在空气中不易被点燃。原因是 。
Ⅱ.明原理
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4和实验5.
(3)实验4: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变大。气球变大的原因是 。
(4)实验5;能证明脱氧剂“脱氧”的现象是 。
Ⅲ.悟应用
实验6:设计如表所示对比实验探究脱氧剂中活性炭和食盐的作用。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集气瓶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实验序号 铁粉/g 水/mL 活性炭/g NaCl/g
① 2 5 0 0
② 2 5 0 0.1
③ 2 5 0.2 0
④ 2 5 0.2 0.1
(5)对比实验③与实验④可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合理即可);集气瓶内氧气被脱氧剂吸收,使瓶内气压变小;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入氯化钠更有利于脱氧剂脱氧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定性实验(控制变量、空白实验、对比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1中被磁铁吸引的粉末是铁粉,实验2中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粉和铁丝的区别是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所以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易被点燃。
(3)实验4中脱氧剂中的铁粉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变小,外界空气进入气球,气球变大。
(4)实验5中脱氧剂中的铁粉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打开弹簧夹后,外界大气压使烧杯中的水倒吸。
(5)实验③与实验④变量为NaCl,实验④温度升高得快,说明加入氯化钠更有利于脱氧剂脱氧。
【分析】(1)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2)根据铁粉和铁丝的区别是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分析判断。
(3)根据铁粉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变小,外界空气进入气球,分析判断。
(4)根据铁粉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打开弹簧夹后,外界大气压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分析判断。
(5)根据实验③与实验④变量为NaCl,实验④温度升高得快,说明加入氯化钠更有利于脱氧剂脱氧,分析。
20.(2024九上·江门期中)镁被誉为“21世纪最具开发应用潜力、绿色的战略性原材料”。用海水晒盐得到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从苦卤中提取镁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苦卤”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电解槽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池到中和池之间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烧杯、 、 。
(4)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5)镁常用于制造照明弹和信号弹,是利用镁条燃烧发出 ,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混合物
(2)
(3)过滤;漏斗;玻璃棒
(4)氯气
(5)耀眼的白光;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海洋中的资源;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2)电解槽中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氯气和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池到中和池之间进行的操作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
(4)根据流程,氯气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可循环使用。
(5)镁常用于制造照明弹和信号弹,是利用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1)根据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分析判断。
(2)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氯气和镁。
(3)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分析。
(4)根据在化学反应中,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此物质是可循环使用的。
(5)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1)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2)电解槽中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氯气和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池到中和池之间进行的操作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
(4)根据流程,氯气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可循环使用;
(5)镁常用于制造照明弹和信号弹,是利用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是。
21.(2024九上·江门期中)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要制取64g氧气。
(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过氧化氢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1%)
(2)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写计算过程)
【答案】(1)分解;1:16;94.1%
(2)解:设制取64g氧气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答:制取64g氧气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36g。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未知量是参加反应过氧化氢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计算过程见答案。
广东省江门市紫茶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024九上·江门期中)《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煮楻足火 B.斩竹槌洗 C.日晒成干 D.覆帘压纸
2.(2024九上·江门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发现元素周期律,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卢瑟福 B.张青莲 C.闵恩泽 D.门捷列夫
3.(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实验操作,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A.过滤 B.收集氢气
C.滴加液体 D.称量
4.(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钠元素:NA B.4个氨分子:4NH3
C.2个铝离子:2Al+3 D.2个氯原子:Cl2
5.(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医用酒精、高锰酸钾、红磷 B.大理石、蒸馏水、液氧
C.冰水混合物、石灰水、铁 D.矿泉水、水银、氦气
6.(2024九上·江门期中)LED灯中使用了钇铝石榴石作为发光半导体材料。如图是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最外层有39个电子
C.元素符号为Y D.一个原子的质量为88.91g
(2024九上·江门期中)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原因是山泉水中富含硅酸(H2SiO3),有益于人体健康。我们常用“细、馨、苦”形容茶汤的色、香、味,这与其中所含的茶黄素(C29H24O12)等物质有关。完成下面小题。
7.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保护水资源,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一定是硬水
C.向浑浊的江水中加入明矾,能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
D.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9.下列有关茶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564g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构成
10.(2024九上·江门期中)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活性炭净水 降低水中Ca2+、Mg2+的含量
B CO与CO2性质不同 分子的种类不同
C 空气比水更容易压缩 分子大小不同
D 6000L的氧气加压后装入40L的钢瓶中 氧分子体积变小
A.A B.B C.C D.D
11.(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B.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C.电解水实验:2H2O2H2↑+O2↑
D.磷在空气中燃烧:P+O2P2O5
12.(2024九上·江门期中)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物质的分类
C.化学反应类型
D.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3.(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总数都不改变
B.微粒观:Na2SO4是由与构成的化合物
C.转化观:红磷在空气中加热,可转化为P2O5
D.元素观:O2、O3是氧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物质
14.(2024九上·江门期中)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观察气体流速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氧气的验满 D.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15.(2024九上·江门期中)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性质,按图1进行实验,并借助传感器测得U型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U型管a的湿棉花团逐渐变红
B.图2中曲线X对应的为U型管b
C.实验证明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0~1分钟浓度为零说明此时微粒静止
16.(2024九上·江门期中)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2)如图3是工业用甲烷CH4气体和水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图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②图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2024九上·江门期中)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O2,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
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N2、O2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N2、O2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分别与CO2、 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产氧效率高,适合作生氧剂。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供氧方式主要有 (写出一种即可)。
(2)深冷法制氧利用的是物质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 (填“Ⅰ”“Ⅱ”或“Ⅲ”)。
(4)由图乙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证据是 。
(5)氧气瓶中的O2,一般制备的方法是 。
(6)①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氧自救呼吸器,如下图所示,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黄色变为白色,得出的结论是 。
②原理分析:4KO2+2CO2=2X+3O2、4KO2+2H2O=4KOH+3O2↑,则X的化学式为 。
18.(2024九上·江门期中)CO2的制取及性质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b的名称是 。
(2)A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反应物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③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④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马龙同学认为B装置和C装置都可以,如果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你认为应该选 装置,红婵同学想用E装置代替D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气体应该从 (填“c”或“d”)入。
(4)我国的太空舱制取氧气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源A极是 极。
(5)太空舱制氧反应过程中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
(6)太空舱制氧过程中消耗的水和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比是 。
19.(2024九上·江门期中)项目小组对铁系食品脱氧剂(又称为“双吸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铁粉可以与水、氧气共同反应,放出热量;2.磁铁可以吸引铁粉
Ⅰ.探成分
某脱氧剂标签显示含有铁粉、活性炭、食盐以及无水氯化钙等。为确定脱氧剂中铁粉的存在:
实验1:取一包脱氧剂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
实验2:取实验1中被吸引的部分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
实验3;另取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撒向酒精灯的火焰。观察到粉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写出实验2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而铁丝在空气中不易被点燃。原因是 。
Ⅱ.明原理
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4和实验5.
(3)实验4: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球变大。气球变大的原因是 。
(4)实验5;能证明脱氧剂“脱氧”的现象是 。
Ⅲ.悟应用
实验6:设计如表所示对比实验探究脱氧剂中活性炭和食盐的作用。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集气瓶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实验序号 铁粉/g 水/mL 活性炭/g NaCl/g
① 2 5 0 0
② 2 5 0 0.1
③ 2 5 0.2 0
④ 2 5 0.2 0.1
(5)对比实验③与实验④可得到的结论是 。
20.(2024九上·江门期中)镁被誉为“21世纪最具开发应用潜力、绿色的战略性原材料”。用海水晒盐得到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从苦卤中提取镁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苦卤”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电解槽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池到中和池之间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烧杯、 、 。
(4)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5)镁常用于制造照明弹和信号弹,是利用镁条燃烧发出 ,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1.(2024九上·江门期中)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要制取64g氧气。
(1)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过氧化氢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1%)
(2)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写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煮徨足火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 斩竹槌洗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 日晒成干,是水分的蒸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D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 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a粒子 轰击金箔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故不符合题意;
B. 张青莲在相对原子质量方面有重大贡献,故不符合题意;
C. 闵恩泽在催化剂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补了我国炼油催化剂的空白,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的基础,故不符合题意;
D.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判断。
3.【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壁,故错误;
B.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图示为向上排空气法,故错误;
C.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正确;
D. 使用托盘天平遵循到“左物右码”的原则,实验中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颠倒,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B、根据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分析。
C、根据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使用托盘天平遵循到“左物右码”的原则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
【解析】【解答】A. 钠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故错误;
B.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氨分子表示为,故正确;
C.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离子表示为,故错误;
D.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书写原则为“一大二小”分析。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5.【答案】B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医用酒精中存在酒精和水,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是由锰、钾和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红磷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故误;
B. 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液氧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
C. 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铁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
D. 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水银、氦气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6.【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 由“金”字旁可知,钇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C.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钇的元素符号为:Y,符合题意;
D.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不是一个原子的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字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
【答案】7.D
8.B
9.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2)A、根据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分析。
B、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C、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分析。
D、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往水资源匮乏地区,有效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3)A、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分析。
C、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小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小。
D、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
7.硅酸(H2Si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2+x+(-2)×3=0,解得x=+4;
故答案为:D。
8.A.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一定是硬水,故错误,符合题意;
C. 向浑浊的江水中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并加速悬浮杂质的. 、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往水资源匮乏地区,有效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A. 茶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B.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则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9+1×24+16×12=564,故错误;
C. 茶黄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9):(1×24):(16×12),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
D. 一个茶黄素分子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用活性炭净水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Ca2+、Mg2+,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CO与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空气比水更容易压缩的原因是气体分子间隔大、液体分子间隔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6000L的氧气加压后装入40L的钢瓶中的原因是氧分子间有间隔,加压间隔变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有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气态间隔大,液态间隔小;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来解答。
11.【答案】A,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故符合题意;
B.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故符合题意;
D.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应物与生成物要遵守客观事实;2、反应条件要正确;3、气体符号及沉淀符号使用要正确;4、化学方程式需要配平。
12.【答案】D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反应类型的判定;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钙等,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该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
C、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但是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原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构成分子,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钙来解答;
B、根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来解答;
C、根据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来解答;
D、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原子均可直接构成物质来解答。
13.【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物质的微粒性;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会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原子总数不发生改变,故错误,符合题意;
B. 硫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红磷在空气中加热,可与氧气反应转化为五氧化二磷,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氧气(O2)、臭氧(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物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可能会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原子总数不发生改变分析。
B、硫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C、红磷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五氧化二磷。
D、根据氧气、臭氧属于同素异形体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A、氧气不易溶于水,长导管是进气管,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判断气体流速,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向里推注射器,气压增大,若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小液柱,一段时间不下降,说明气密性好,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左边试管没有加二氧化锰,右边试管加入了二氧化锰,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来解答;
B、根据多功能瓶的气密性的检查是向里推注射器,气压增大,若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小液柱,一段时间不下降来解答;
C、根据氧气的验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看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解答;
D、根据探究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度,必须控制单一变量法来解答。
15.【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温度升高挥发的更快,所以U型管a、b的湿棉花团都会逐渐变红,该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氨分子运动的越快,相同时间内,a中氨气浓度高,故曲线X对应的U型管为a,该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且相同时间内,a中氨气浓度高,说明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0﹣1分钟,氨气浓度为零,可能是此时氨分子没有运动到传感器处,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运动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来解答。
16.【答案】(1)24.31;①④;质子数不同;③
(2)ABD;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①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③与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2,化学性质相似。
(2)①由图3可知,该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故答案为:ABD。
②图3中发生反应为甲烷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2)①根据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的种类、个数不变分析。
②甲烷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①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③与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2,化学性质相似;
(2)①由图3可知,该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故选ABD;
②图3中发生反应为甲烷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答案】(1)氧气瓶
(2)物理性质
(3)Ⅱ
(4)25℃时,氮气的吸附量随吸附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而氧气的吸附量变化不大
(5)深冷法
(6)生氧剂基本失效;K2CO3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2)深冷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沸点这一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3)由图甲可知,Ⅰ是氧分子接触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Ⅱ是氧分子变成氧原子,Ⅲ是氧原子变成氧分子,因此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Ⅱ。
(4)由图乙可知,25℃时,氮气的吸附量随吸附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而氧气的吸附量变化不大,故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
(5)由题干信息可知,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
(6)①根据题目信息,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观察到生氧剂由黄色变为白色,说明生氧剂基本失效。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K、O、C的个数分别是4、12、2,生成物中除X外K、O、C的个数分别是0、6、0,则2X包含4个K、6个O、2个C,X包含2个K、3个O、1个C,X的化学式为K2CO3。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2)根据深冷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分析判断。
(3)根据图甲可知,Ⅰ是氧分子接触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Ⅱ是氧分子变成氧原子,Ⅲ是氧原子变成氧分子,分析判断。
(4)由图乙可知,25℃时,氮气的吸附量随吸附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而氧气的吸附量变化不大,故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
(5)由题干信息可知,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
(6)①根据题目信息,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分析判断。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2)深冷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沸点这一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3)由图甲可知,Ⅰ是氧分子接触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Ⅱ是氧分子变成氧原子,Ⅲ是氧原子变成氧分子,因此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Ⅱ。
(4)由图乙可知,25℃时,氮气的吸附量随吸附压的增大而迅速增大,而氧气的吸附量变化不大,故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
(5)由题干信息可知,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
(6)①根据题目信息,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观察到生氧剂由黄色变为白色,说明生氧剂基本失效;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K、O、C的个数分别是4、12、2,生成物中除X外K、O、C的个数分别是0、6、0,则2X包含4个K、6个O、2个C,X包含2个K、3个O、1个C,X的化学式为K2CO3。
18.【答案】(1)酒精灯;锥形瓶
(2);②④
(3)C;c
(4)负
(5)H、O
(6)9:8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万用瓶的使用
【解析】【解答】(1)由图A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由图C可知,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
(2)A装置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而且有酒精灯,因此,适用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①二氧化锰混入高锰酸钾中,不会影响纯度,会加速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会导致氧气中混有空气,使氧气纯度降低,故符合题意;
③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只是没有集满氧气,不会影响纯度,故不符合题意;
④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会导致装置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使氧气纯度降低,故符合题意,故填写:②④。
(3)C装置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注入双氧水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使得氧气流平稳,相比之下,B装置虽然也可以制取氧气,但无法像C装置那样精确控制氧气流的平稳性。
由于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进气体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对应装置E的c端。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H2,则太空舱制氧系统中电源A极是负极。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则反应过程中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H、O。
(6)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水和生成氧气的质量比为:。
【分析】(2)根据A装置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而且有酒精灯,适用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
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C装置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注入双氧水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分析。
根据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进气体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分析判断。
(4)根据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分析判断。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
(6)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1)由图A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写:酒精灯;
由图C可知,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写:锥形瓶。
(2)A装置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而且有酒精灯,因此,适用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写:;
①二氧化锰混入高锰酸钾中,不会影响纯度,会加速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会导致氧气中混有空气,使氧气纯度降低,故符合题意;
③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只是没有集满氧气,不会影响纯度,故不符合题意;
④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会导致装置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使氧气纯度降低,故符合题意,故填写:②④。
(3)C装置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注入双氧水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使得氧气流平稳,相比之下,B装置虽然也可以制取氧气,但无法像C装置那样精确控制氧气流的平稳性,故填写:C;
由于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进气体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对应装置E的c端,故填写:c。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H2,则太空舱制氧系统中电源A极是负极,故填写:负。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则反应过程中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H、O,故填写:H、O。
(6)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水和生成氧气的质量比为:,故填写:9:8。
19.【答案】;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合理即可);集气瓶内氧气被脱氧剂吸收,使瓶内气压变小;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入氯化钠更有利于脱氧剂脱氧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定性实验(控制变量、空白实验、对比实验)
【解析】【解答】(1)实验1中被磁铁吸引的粉末是铁粉,实验2中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粉和铁丝的区别是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所以铁粉在空气中能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易被点燃。
(3)实验4中脱氧剂中的铁粉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变小,外界空气进入气球,气球变大。
(4)实验5中脱氧剂中的铁粉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打开弹簧夹后,外界大气压使烧杯中的水倒吸。
(5)实验③与实验④变量为NaCl,实验④温度升高得快,说明加入氯化钠更有利于脱氧剂脱氧。
【分析】(1)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2)根据铁粉和铁丝的区别是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铁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分析判断。
(3)根据铁粉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变小,外界空气进入气球,分析判断。
(4)根据铁粉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打开弹簧夹后,外界大气压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分析判断。
(5)根据实验③与实验④变量为NaCl,实验④温度升高得快,说明加入氯化钠更有利于脱氧剂脱氧,分析。
20.【答案】(1)混合物
(2)
(3)过滤;漏斗;玻璃棒
(4)氯气
(5)耀眼的白光;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海洋中的资源;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2)电解槽中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氯气和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池到中和池之间进行的操作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
(4)根据流程,氯气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可循环使用。
(5)镁常用于制造照明弹和信号弹,是利用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1)根据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分析判断。
(2)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氯气和镁。
(3)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分析。
(4)根据在化学反应中,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此物质是可循环使用的。
(5)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1)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2)电解槽中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氯气和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池到中和池之间进行的操作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
(4)根据流程,氯气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可循环使用;
(5)镁常用于制造照明弹和信号弹,是利用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是。
21.【答案】(1)分解;1:16;94.1%
(2)解:设制取64g氧气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答:制取64g氧气至少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36g。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未知量是参加反应过氧化氢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过氧化氢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计算过程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