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西瓜榨汁 C.量体裁衣 D.干冰升华
2.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哪个是化学变化
A.洗涤小麦 B.晒干小麦 C.烘烤小麦 D.研磨小麦
3.下列展示我国古法酿酒的工序中,以发生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A.捣碎酒曲 B.谷曲混合
C.发酵成酒 D.泉水勾兑
4.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捶打织品 B.梳理丝线 C.缝制衣物 D.烧炭熨烫
5.泸州酿造白酒的历史悠久,被称作“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下列由高粱酿造白酒的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淀粉水解 B.发酵产酒 C.窖藏增香 D.用水稀释
6.下列叙述中,属于C60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固体 B.密度为1.68g/cm3
C.熔点高于280℃ D.能与钾等金属反应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用 B.称量 C.量取 D.溶解
8.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连接橡胶塞 B.振荡试管
C.加热试管 D.加入固体粉末
9.粗盐提纯实验中用到的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 B.蒸发皿 C.烧杯 D.酒精灯
10.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移走蒸发皿
C.连接仪器 D.读取液体体积
11.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的是
A.在实验室嬉戏打闹,吃零食
B.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药品
C.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眼里溅入药品,立即用水冲洗,必要时送医治疗
12.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
13.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B.试剂瓶标签的位置
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D.试管口倾斜的方向
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固体药品取用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配制溶液 D.点燃酒精灯
16.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加铁钉 D.称量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塞进胶塞
C.加热液体 D.处理废液
19.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填对应的字母):
(1)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需用到的仪器是 、 ;
(2)用于支撑和固定各种仪器的是 ;
(3)加热液体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4)需垫上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是 ;
(5)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 。
20.如图1所示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放在桌面上,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
(2)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应注意: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口不能对着任何人,用酒精灯的 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3)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要用试管刷刷洗,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试管内壁里面的水 。
(4)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为:按图2组装连接好仪器后,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 现象,说明装置不漏气。
(5)如图3所示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此时液体的体积为 mL
21.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蜡烛燃烧的探究。
(1)实验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填“易”或“难”)溶于水,硬度小。
(2)实验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 (填“内焰”“外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3)实验3:将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到发热,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 。
(4)如图,取一支短导管,将其一端伸入焰心,等另一端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到导管口,观察到白烟可以被点燃,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若导管长度过长,则实验容易失败,原因是 。
22.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实验进行了如下深入探究,请跟随小组一起来完成吧。
(1)实验1,蜡烛熄灭时间的长短与 有关;
实验2,白瓷板上出现了黑色物质是因为 造成的;
实验3,火柴梗的 (填“内”或“外”)侧先炭化;
实验4,要想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生成,应选用一个 的烧杯。
(2)小组通过微型实验如图1所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①图1实验中,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序号)。
A.再多抽一些气体到注射器中
B.增加注射器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②该小组同学还用数字化传感器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得到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曲线 (填“a”、“b”或“c”)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
③图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结合上述实验及结果分析,该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西瓜榨汁 C.量体裁衣 D.干冰升华
【答案】A
【详解】A、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西瓜榨汁过程中,西瓜的细胞被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被破碎,使得果汁得以释放出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量体裁衣过程中,布料的形状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哪个是化学变化
A.洗涤小麦 B.晒干小麦 C.烘烤小麦 D.研磨小麦
【答案】C
【详解】A、洗涤小麦,用水冲走小麦表面的灰尘,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晒干小麦,除去了小麦含有的水分,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烘烤小麦,涉及到了小麦的燃烧,燃烧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
D、研磨小麦,改变了小麦的形状和体积,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C。
3.下列展示我国古法酿酒的工序中,以发生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A.捣碎酒曲 B.谷曲混合
C.发酵成酒 D.泉水勾兑
【答案】C
【详解】A、捣碎酒曲过程中是将酒曲物理性地破碎成更小的碎片,以便在后续的酿酒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谷曲混合过程中是将谷物(如大米、小麦等)与酒曲混合在一起,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发酵成酒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会分解谷物中的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泉水勾兑过程中是将不同批次或不同口感的酒进行混合,以达到特定的风味或标准,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捶打织品 B.梳理丝线 C.缝制衣物 D.烧炭熨烫
【答案】D
【详解】A、捶打织品是改变织品的形状,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梳理丝线,改变了丝线的缠绕状态,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
C、缝制衣物,改变了丝线的空间位置,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D、烧炭熨烫,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选:D。
5.泸州酿造白酒的历史悠久,被称作“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下列由高粱酿造白酒的工艺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淀粉水解 B.发酵产酒 C.窖藏增香 D.用水稀释
【答案】D
【详解】A、淀粉水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发酵产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窖藏增香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用水稀释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叙述中,属于C60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固体 B.密度为1.68g/cm3
C.熔点高于280℃ D.能与钾等金属反应
【答案】D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等。
【详解】A. 常温下为固体,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密度为1.68g/cm3,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熔点高于280℃,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能与钾等金属反应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取用 B.称量 C.量取 D.溶解
【答案】B
【详解】A、氯化钠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氯化钠时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用药匙取出。A正确;
B、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等大的纸片,氯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应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B错误;
C、读取量筒的读数时,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C正确;
D、溶解氯化钠时,应用玻璃棒按一个方向搅拌。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8.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连接橡胶塞 B.振荡试管
C.加热试管 D.加入固体粉末
【答案】C
【详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加热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试管夹夹取试管,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9.粗盐提纯实验中用到的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 B.蒸发皿 C.烧杯 D.酒精灯
【答案】A
【详解】A、图示为普通漏斗,故A错误;
B、图示为蒸发皿,故B正确;
C、图示为烧杯,故C正确;
D、图示为酒精灯,故D正确;
故选:A。
10.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移走蒸发皿
C.连接仪器 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C
【详解】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不能用手拿蒸发皿,防止烫伤,引用坩埚钳夹取,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润湿,再慢慢旋转插入胶皮管中,该选项操作正确;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C。
11.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的是
A.在实验室嬉戏打闹,吃零食
B.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药品
C.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眼里溅入药品,立即用水冲洗,必要时送医治疗
【答案】A
【详解】A、实验室禁止嬉戏打闹、吃零食,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符合题意;
B、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药品,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不符合题意;
C、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灭火,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不符合题意;
D、眼里溅入药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送医治疗,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
【答案】C
【详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 45°角,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的朝向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固体滑到试管底部,试管口的朝向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符合题意;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时,试管口应垂直向上,试管口的朝向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的方法取用。如图所示,关于实验用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 B.试剂瓶标签的位置
C.试剂瓶瓶塞的放置 D.试管口倾斜的方向
【答案】D
【分析】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应倒放,试管应略倾斜,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
【详解】A、使用试管时,不加热情况下所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加热情况下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图示操作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A错误;
B、图示操作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可能导致标签被腐蚀,B错误;
C、图示操作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会导致瓶塞被污染,C错误;
D、倾倒液体时,试管口应略倾斜,D正确。
故选:D。
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A正确;
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另一手持试管,试管略倾斜,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中。B不正确;
C、在试管口塞橡皮塞时,左手拿试管,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C不正确;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固体药品取用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配制溶液 D.点燃酒精灯
【答案】B
【详解】A、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错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
C、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错误;
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错误。
故选B。
16.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加铁钉 D.称量
【答案】A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图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倒入液体,试管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朝向手心,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C、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A。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检验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捂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气密性良好,则A正确;
B、不能给燃着的酒精灯加酒精,以免引起火灾,故B错误;
C、闻气味时,不能将鼻孔凑到瓶口去闻,故C错误;
D、取用固体药品,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锌粒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直,将药品滑到试管底部,故D错误。
故选A。
1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塞进胶塞
C.加热液体 D.处理废液
【答案】B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B、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故图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不能用手持试管,应用试管夹夹持,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中,应倒入指定容器中,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B。
19.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填对应的字母):
(1)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需用到的仪器是 、 ;
(2)用于支撑和固定各种仪器的是 ;
(3)加热液体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4)需垫上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是 ;
(5)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 。
【答案】(1) d f
(2)e
(3)a
(4)b
(5)c
【详解】(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用到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先倾倒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故填:d、f;
(2)实验室用铁架台支撑和固定各种仪器,故填:e;
(3)实验室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进行加热,故填:a;
(4)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陶土网,使受热不均匀,故填:b;
(5)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故填:c。
20.如图1所示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放在桌面上,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
(2)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应注意: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口不能对着任何人,用酒精灯的 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3)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要用试管刷刷洗,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试管内壁里面的水 。
(4)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为:按图2组装连接好仪器后,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 现象,说明装置不漏气。
(5)如图3所示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此时液体的体积为 mL
【答案】(1) 朝向手心 倒放 用灯帽盖灭
(2) 三分之一 外
(3)既不聚成大的水滴又不成股流下
(4)有气泡冒出
(5)6.2
【详解】(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防止液滴流下腐蚀标签,细口瓶的塞子要倒立在桌面上,防止污染原试剂;
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
(2)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应注意: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任何人,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3)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试管内壁里面的水既不聚成大的水滴又不成股流下;
(4)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由于气体受热膨胀,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现象,说明装置不漏气;
(5)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图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每一小格是0.2mL,此时液体的体积为6.2mL。
21.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蜡烛燃烧的探究。
(1)实验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填“易”或“难”)溶于水,硬度小。
(2)实验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 (填“内焰”“外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3)实验3:将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到发热,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 。
(4)如图,取一支短导管,将其一端伸入焰心,等另一端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到导管口,观察到白烟可以被点燃,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若导管长度过长,则实验容易失败,原因是 。
【答案】(1)难
(2)外焰
(3) 浑浊 二氧化碳/CO2
(4) 气态 长导管中石蜡蒸汽凝结成了固体,到不了导管另一端,所以不能被点燃
【详解】(1)取一支蜡烛,可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放入水中,可观察到蜡烛浮于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用一根木条迅速放入火焰中1~2s后取出,发现木条与外焰接触处炭化变黑,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层温度最高;
(3)将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石蜡燃烧有水生成;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到发热,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4)取一支短导管,将其一端伸入焰心,等另一端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到导管口,观察到白烟可以被点燃,说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故可以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若导管长度过长,则实验容易失败,原因是因为在长导管中石蜡蒸汽都凝结成了石蜡固体,石蜡蒸汽到不了导管的另一端,所以不能被点燃。
22.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实验进行了如下深入探究,请跟随小组一起来完成吧。
(1)实验1,蜡烛熄灭时间的长短与 有关;
实验2,白瓷板上出现了黑色物质是因为 造成的;
实验3,火柴梗的 (填“内”或“外”)侧先炭化;
实验4,要想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生成,应选用一个 的烧杯。
(2)小组通过微型实验如图1所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①图1实验中,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序号)。
A.再多抽一些气体到注射器中
B.增加注射器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②该小组同学还用数字化传感器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得到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曲线 (填“a”、“b”或“c”)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
③图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结合上述实验及结果分析,该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答案】(1) 氧气的多少 石蜡不完全燃烧 外 干燥
(2) A c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详解】(1)实验1,蜡烛熄灭时间的长短与烧杯内氧气的多少关;
实验2,白瓷板上出现了黑色物质是炭黑,是因为石蜡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实验3,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则火柴梗的外侧先炭化;
实验4,要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生成,需要检验有水雾产生,则应选用一个干燥的烧杯。
(2)①图1实验中,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收集的二氧化碳较少,则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再多抽一些气体到注射器中,故选A;
②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氧气的量减少,则曲线c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
③图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该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