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
1.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
A.3μm B.3mn C.3cm D.3dm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望天门山》。就此诗句而言,若认为帆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站在帆船上的人 B.江岸 C.青山 D.太阳
3.下列乐器中,主要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
A.二胡 B.箫 C.钢琴 D.编钟
4.《歌唱祖国》被称为第二国歌,歌中唱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多么嘹亮”指声音的( )
A.频率高 B.音调高 C.响度大 D.音色好
5.绛州鼓乐,是流行于山西省新绛县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绛州鼓乐走出国门,应邀在世界各地专场演出,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图示为绛州鼓乐的表演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出空气振动产生的 B.鼓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用鼓乐演绎故事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6.一名运动员在足球比赛拼抢中受伤,医护人员用复方氯乙烷喷雾喷在运动员的受伤部位。目的是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从而可以继续比赛。这是由于复方氯乙烷喷雾( )
A.升华吸热 B.凝华放热 C.汽化吸热 D.液化放热
7.每个实验器材的操作都有它的规范性要求。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C.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立刻读出温度 D.在图中位置读数,测得温度值偏大
8.“冻干草莓”是工人把含有大量水分的新鲜草莓温度降到以下,使草莓的水分凝结,再将其放置在温度低于0℃的环境中实现脱水,使新鲜草莓变成了几乎不含水分的草莓干,下列现象与“冻干草莓”脱水过程所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樟脑丸“消失” B.草叶上的露珠
C.洁白的雾凇 D.冰棒冒“白气”
9.如图所示是水循环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B.过程③中有的小冰珠放热后会熔化成小水滴
C.过程②中有的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后凝固成了小冰珠
D.过程②中有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了小水滴
10.如图所示,这是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拍摄的照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汽车在30~40s内通过的路程为1200m
C.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大,其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30m/s
D.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其20~40s内的平均速度为37.5m/s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4分,12小题9分,13小题4分,14小题3分,15小题4分,共24分)
11.如图所示,小明为了研究声音的特性,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1)若某次实验中,第一次将钢尺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第二次伸出长一些,再次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前后过程中,钢尺两次的______要保持相同,第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高;
(2)小明利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探究内容是:______(选填“声音产生的条件”或“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以上探究实验用到了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即______(选填“转换”或“控制变量”)法。
12.小明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当水温上升到90℃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然后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到液面破裂开来,里面的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停止加热,小明发现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______,一段时间后水停止了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____。
(3)水沸腾时,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______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4)实验中小明发现如果给烧杯上加盖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因为盖子可以______,你认为缩短实验时间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
13.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像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用试管装加热物质放在烧杯中进行加热(水浴法),好处是______;
(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3)加热到第5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选填“固”或“液”)态;
(4)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______min。
14.冬天,路面积雪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小梦猜想:冰雪的熔化与撒盐多少有关。为此,小梦和小组同学一起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在测量过程中,她们将盛有盐水的烧杯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盐水中,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的浓度/% 0 4 8 12 16 20 24 28
凝固点/℃ 0
(1)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中绘制“浓度—凝固点”图像;
(2)根据实验数据或绘制的图像可知,盐水凝固点随盐水浓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
(3)她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能便于除雪,原因是______.
15.小明把一根两端开口的非常细的玻璃管插入水中,发现管内的液面会逐渐上升至某高度,如图所示,他通过查资料得知:这种现象被称为“毛细现象”,该现象中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管的内径都有关。小明想探究“这支细玻璃管的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的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细玻璃管、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
(3)现象与结论:______。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6个小题,16、17、18小题各4分,19小题2分,20、21小题各6分,共26分)
16.小明在成长笔记中记录了如下错题,请你帮助他找出错误之处、分析错因并写出正确解答过程。
错题记录 错题改正
习题: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白气”较浓的是哪处? 解: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低,因此b处“白气”较浓。 错误之处:______ 错因分析:______ 正确解答: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爆破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除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强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也是一个方向,比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利用二氧化碳进行爆破的资源化利用也在不断地发展着。
二氧化碳爆破的原理是:先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在一定的高压条件下转变为液态并存储在大型的气罐中,在使用过程中再通过高压泵将液态的二氧化碳压缩至圆柱体容器(爆破筒)内,装入安全膜、破裂片、导热棒和密封圈,拧紧合金帽即完成了爆破前的准备工作(如图所示)。将爆破筒和起爆器及电源线携至爆破现场,把爆破筒插入钻孔中固定好,连接起爆器电源。当微电流通过高导热棒时,产生高温击穿安全膜,瞬间将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急剧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致泄压阀自动打开,利用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体积急剧膨胀产生高压致使岩体开裂。
利用二氧化碳爆破从起爆至结束整个过程只需0.4毫秒,且是低温下运行,与周围环境的液体、气体不相融合,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不产生电孤和电火花,不受高温、高热、高湿、高寒影响。
(1)大型气罐中存储的二氧化碳是利用______(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式使其______的。
(2)二氧化碳爆破时会产生低温,这是因为______使周围环境变冷。
(3)利用二氧化碳爆破的优点是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18.《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铺展开来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19.如图甲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乙的坐标图中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变,响度为图甲所示声音的2倍。
温馨提示:20、21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0.歼-31是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全新研制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携带副油箱时可保证作战半径达2000km。最大速度可达1.8马赫(即1.8倍声速)。起飞距离短,仅为420m,具备舰载能力。(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歼-31以最短距离起飞,若用时仅为12s,其起飞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以最大速度航行,到达2000km的作战位置,需要多少秒?(结果保留整数)
21.周末,爸爸从家驾车带小明到大同南站,然后乘火车去太原。小明在网上查到大同南到太原的路程大约是288km,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小明爸爸9:00开汽车出发,到大同南站有40km,若汽车以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到大同南站。通过计算解答下列问题:
车次 发站—到站 发时—到时
D9201 大同南—太原南 9:17-11:43
D9243 大同南—太原南 9:58-12:28
G2581 大同南—太原南 10:34-13:04
(1)小明和爸爸驾车需要多少分钟到大同南站?他们最早能赶上哪一车次?
(2)他们乘坐的这趟高铁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5 CABCD 6—10CDADC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4分,12小题9分,13小题4分,14小题3分,15小题4分,共24分)
11、(1)振幅 一( 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控制变量
12、(1)96 变大 水蒸气
(2)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吸热
(3)液化
(4)减少热量散失 减少水的质量(合理即可)
(5)保持不变
13、(1)可以使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合理即可) (2)48 (3)固 (4)6
14、(1)
(2)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大,盐水的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
(3)撒盐后冰雪的熔点低于0℃便于积雪融化
15、示例:(1)实验器材:细玻璃管、烧杯、温度计、记号笔、热水;
(2)实验步骤:给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将细玻璃管和温度计插入水中,等细玻璃管中液面和温度计示数稳定后,用记号笔记录此时液面的位置为;一段时间后待烧杯中温度计示数降低后,用记号笔记录此时细玻璃管中液面的位置为;
(3)现象与结论:若高于,说明温度越高液面高度差越大;若低于,说明温度越高液面高度差越小。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6个小题,16、17、18小题各4分,19小题2分,20、21小题各6分,共26分)
16、错误之处:壶嘴处温度较低,因此b处“白气”较浓。
错因分析:壶嘴处b处温度较高,a处离壶嘴远温度较低。
正确解答: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所以a处“白气”较浓。(2分)
17、(1)压缩体积 液化
(2)液态二氧化碳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3)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不产生电弧和电火花(或不受高温、高热、高湿、高寒影响,答案合理即可)
18、将纸铺展开来张贴是利用增大液体表面积的方法加快水分蒸发,使湿纸干得更快;把湿纸贴在热墙上,湿纸从墙上吸收热量,使纸的温度升高,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也能使湿纸干得更快。
19、
20、解:(1)歼-31以最短距离起飞的平均速度;
(2)最大航速为,
需要的时间为。
21、解:(1)已知小明爸爸驾车到大同南站所需的时间为
由,得,
则到达大同南站的时刻为:9:00+40min=9:40.
因此他们最早能赶上D9243车次列车;
(2)已知大同南到太原南站的路程为,
由运行时刻表可知所用的时间为,
则他们乘坐的这趟高铁的平均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