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复习题
一、选择题
1.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为了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装入药品后应关闭止水夹,等反应完后再打开止水夹
B.装置A中铁与稀硫酸的反应是2Fe+3H2SO4=Fe2(SO4)3+3H2↑
C.H2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和将A中的溶液压入B中
D.Fe(OH)2的白色沉淀现象是在A装置中产生的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把组内物质分离的是( )
A.氧化铁和铜粉 B.硝酸钾与氯化钾
C.木炭与二氧化锰 D.氯化钠与碳酸钙
3.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不能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 )
A.石灰石、大理石 B.生石灰、苛性钠
C.熟石灰、消石灰 D.烧碱、火碱
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银白色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表面出现红色铜
C.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D.铁锈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放出气体,则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a2+、Mg2+ 、OH 、 B.Ag+、Mg2+、、Cl
C.Na+、K+、、 D.Na+、Ba2+、Cl-、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
B.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D.工业浓盐酸略带黄色
8.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B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 用氯化钡溶液
C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用木炭
D 不用其他试剂,鉴别①氯化钠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氯化铜溶液 鉴别出的先后顺序可以是③②①
A.A B.B C.C D.D
9.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B可以是石墨或金刚石 B.D物质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C.物质E可用于碳酸饮料的生产 D.物质F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物质D
二、填空与简答
10.将碎片化知识进行有效梳理和整合,是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小组同学将氢氧化钙的相关知识,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钙过程中热量变化为 。
(2)在实验室澄清石灰水常用于 。
(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氢氧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使用。
(1)组成氢氧化钙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
(2)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是石灰水,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含 (填微粒符号),石灰水不仅能与CO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也能与SO2反应生成类似的白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 。
(3)工业上,可以利用氢氧化钙与纯碱反应来制备氢氧化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1)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硫酸根离子 。
(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我们在实验室可以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的减小而减小。
(5)酸性土壤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改良酸性土壤可以加入 (写名称)。
13.下图中所有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它们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生成)。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M属于 (填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E盐
(2)图中所示碱的化学式为 ;
(3)反应⑤的实验现象是 ;
(4)反应①的反应物可能是Mg和 (填化学式);
(5)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为 。
14.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含Al(OH)3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
(2)用稀盐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15.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
(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嘉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 。
(2)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 。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
(3)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嘉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则最先被置换出来的金属为 。
(4)今天某中学化学课外小组对铜能否与盐酸和硫酸反应进行如下探究。
【进行实验】
取10支试管,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光亮铜片,配制不同浓度的盐酸和硫酸分别倒入试管,浸没铜片,用酒精灯加热(其中倒入盐酸的试管中:加一层石蜡油液封,用小火持续加热,使盐酸处于微沸状态30min)。
硫酸浓度% 17 63 65 81 98
现象 加热20min,铜表面光亮 加热20min,铜表面光亮 加热15min,铜表面变黑 加热5min,铜表面变黑,10min后反应剧烈 加热1min,铜表面变黑,3min后反应剧烈
铜片表面都有气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溶液变为蓝色
盐酸浓度% 12 14 16 27 37
现象 溶液无色,铜片没有变化 溶液几乎呈无色,铜片没有变化 溶液呈很淡的黄色,铜片没有变化 溶液呈淡黄色,铜片表面有极细小极少气泡 溶液呈明显的黄色,铜片表面气泡明显
【解释与结论】
①浓硫酸稀释时的操作是 。
②盐酸加热时,用石蜡油液封的目的是 。
③由实验得出,盐酸与铜不反应的浓度范围是 。
④铜与81%的硫酸反应后的溶液变为蓝色,原因是 。
【反思与评价】
⑤铜与98%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SO2,铜与37%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否为同一种气体,并说明理由: 。
⑥从金属活动性角度解释,铜与17%的稀硫酸不反应的原因是 。
16.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
(1)写出E、F的化学式:E ;F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
A→D ;
C→A ;
17.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经熔烧得锌熔砂,锌熔砂主要含ZnO、ZnFe2O4,以及少量CuO,工业上用其制备金属锌,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1)进行反应①时,要将锌熔砂粉碎成细小颗粒,目的是 。
(2)操作X的名称是 ;经该操作得到的ZnSO4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3)ZnFe2O4可看作两种氧化物的结合物,与稀H2SO4反应产生两种盐,分别是ZnSO4和 (填化学式)。
(4)参加反应②的物质为ZnSO4和 (填化学式)。
(5)气体M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的大气污染,气体M为 (填名称)。
(6)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三、科学探究题
18.2020年1月25日总建筑面积为3.39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正式开工,火神山医院在建造过程中用到了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的HDPE膜。某化学兴趣小组对HDPE膜的组成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HDPE膜由什么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①HDPE膜能够燃烧,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②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固体。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通入干燥氮气,再将4.2g的HDPE膜样品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点燃,并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C、D(装置中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
【实验记录】
装置质量 A装置总质量 C装置总质量
实验前 100.0g 100.0g
实验后 105.4g 113.2g
【实验分析】
(1)实验前,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2)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证明燃烧产物中有 (填化学式)。
(4)装置D的作用是 。
【数据处理】4.2g的HDPE膜样品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6g,含氢元素的质量 g。
【实验结论】由此可知HDPE膜由 元素组成。
四、计算题
19.用沉淀法可测定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取20g食用碱样品(有少量的杂质氯化钠),加水完全溶解配成109g溶液,逐次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钙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沉淀的总质量/g 2 4 M 8 9 9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中数据M的值为 。
(2)计算该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写出过程,结果保留到0.1%)。
(3)第5次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 。(不写出过程,结果保留到0.1%)
(4)请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随滴加氯化钙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图 (标明恰好反应时点的坐标)。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装入药品后应该打开止水夹,让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避免后来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不符合题意;
B、铁和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装置A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实验装置可知,本实验中氢气的作用有:先将装置中空气排净,然后关闭止水夹后将A中液体压入B中,故符合题意;
D、由于A中反应产生的氢气,使A的压强增大,把A中液体压入B中,FeSO4在B中与NaOH反应生成Fe(OH)2;Fe(OH)2白色沉淀现象是在B装置中产生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装入药品后应该先打开止水夹,用生成的氢气将试管中空气排净,避免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该装置是通过氢气产生的氢气使A中压强增大,从而将A中硫酸亚铁压入B中生成氢氧化亚铁;该实验中,氢气的作用是排净装置中空气,然后将A中硫酸亚铁压入B中;该实验中需要避免亚铁离子被氧化,最好铁粉过量,保证A中为硫酸亚铁,据此分析。
2.D
【详解】A.氧化铁和铜粉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故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错误;
B.硝酸钾与氯化钾二者都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错误;
C.木炭与二氧化锰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故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得到氯化钠的水溶液和碳酸钙的混合物,过滤除去难溶性的碳酸钙,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把组内物质分离,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化学式是CaCO3,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是CaO,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是NaOH,两种物质不能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符合题意;
C、熟石灰、消石灰都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同一种物质,化学式是Ca(OH)2,不符合题意;
D、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是NaOH,不符合题意。故选B。
4.D
【详解】A、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A错误;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银白色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不能看出是铜,故B错误;
C、高锰酸钾溶于水,不溶于汽油,故C错误;
D、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铁锈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变为黄色,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碳酸盐与酸反应会放出气体,但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错误;
C、碱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错误;
D、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错误。故选B。
6.D
【分析】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详解】A、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水,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银离子能与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空气中不会形成白雾,说法错误;
B、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如果温度和溶剂的量改变,还可以再溶解该物质,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使盐酸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说法错误;
D、工业浓盐酸因含少量杂质而略带黄色,说法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B、稀硫酸与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因此用氯化钡溶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C、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因此不能用通过红热木炭的方法除去氮气中的氧气,故选项实验方案错误。
D、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鉴别出的先后顺序可以是③②①,故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故选D。
9.B
【详解】A、B为单质,而石墨和金刚石为常见的碳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D为氧化物,且其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又由于氧元素化合价为-2,则为CO2,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而不是酸雨,该选项说法错误;
C、E为酸,则为碳酸,碳酸可用于碳酸饮料的生产,该选项说法正确;
D、F为盐,则为碳酸盐,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1)放出热量
(2)检验CO2
(3)
【详解】(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故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钙过程中热量变化为放热;
(2) 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水,在实验室澄清石灰水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11.(1)
(2)
(3)
【详解】(1)氢氧化钙由钙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钙元素为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为Ca;
(2)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是石灰水,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含OH-,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不仅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也能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白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CaSO3;
(3)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12.(1)
(2)煮沸
(3)CaCO3+2HCl=CaCl2+H2O+CO2↑
(4)压强
(5)氢氧化钙
【详解】(1)硫酸根离子的符号为,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则3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2)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离子、镁离子,将硬水加热煮沸后,其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会变成沉淀析出,则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打开汽水瓶盖后,瓶中的压强减小,观察到瓶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5)氢氧化钙属于碱,呈碱性,则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3. E Mg(OH)2 有气泡产生或固体溶解 HCl(或CuCl2溶液、ZnCl2溶液等合理答案均可)
【详解】(1) 结合图示,可以看出,镁和碳酸镁能转化生成M,说明M中含有镁元素,盐酸能反应生成M,说明M中含有氯元素,M可能是氯化镁,属于盐类物质,故填:E;
(2)碱能转化生成氯化镁,则碱是氢氧化镁,故填:Mg(OH)2;
(3)盐酸要生成氯化镁,可以与金属镁、碳酸镁、氧化镁、氢氧化镁反应,故填:有气泡产生或固体溶解;
(4)镁要生成氯化镁,可以与盐酸反应,也可以与不活泼金属盐溶液反应得到,故填:HCl(或CuCl2溶液、ZnCl2溶液等合理答案均可);
(5)碳酸镁要生成氯化镁,需要盐酸,碳酸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故填:;
【点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图示,可以看出,镁和碳酸镁能转化生成M,说明M中含有镁元素,盐酸能反应生成M,说明M中含有氯元素,M可能是氯化镁,M中含有镁元素,则碱是氢氧化镁,根据物质之间的转化进行解答即可。
14.
【详解】(1)用含Al(OH)3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1)锡、锌(或)
(2)氢气/
(3)银/
(4) 将浓硫酸沿杯壁缓缓倒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防止HCl挥发
生成了硫酸铜,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不是,因为铜与盐酸均不含硫元素,所以反应后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 铜为氢后不活泼金属,不与稀硫酸反应
【详解】(1)根据金属活动性,锡和锌都排在氢前,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而铜排在氢后不与酸反应,故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的金属是锌和锡,故填:锡、锌(或 );
(2)根据金属性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后会生成盐和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该气体是氢气,故填:氢气或;
(3)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由银的活动性排在铁和铜的后面,银最不活泼,故铁会先与硝酸银反应,故先被置换出来的金属是银,故填:银或;
(4)解释与结论
①浓硫酸稀释的操作是:将浓硫酸沿杯壁缓缓倒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因此盐酸加热时,用石蜡油液封,防止氯化氢挥发,故填:防止HCl挥发;
③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盐酸的浓度在小于时铜片没有变化,说明铜没有与酸反应,故填:;
④铜与81%的硫酸反应后的溶液变为蓝色是由于反应生成了硫酸铜,硫酸铜是蓝色的。故填:生成了硫酸铜,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反思与评价
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了二氧化硫是因为反应前硫酸中含有硫元素,但是盐酸和铜含有的元素是铜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不含硫元素,不可能生成含有硫元素的二氧化硫。故填:不是,因为铜与盐酸均不含硫元素,所以反应后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
⑥从金属活动性角度解释,铜与17%的稀硫酸不反应的原因是:铜为氢后不活泼金属,不与稀硫酸反应。
16. CO C CaCO3CaO+CO2↑ CO2 +Ca(OH)2 =CaCO3↓+ H2O
【分析】由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可知A为碳酸钙、B为氧化钙、C为氢氧化钙、D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F可以为碳单质。;
【详解】⑴ E为一氧化碳、F为碳单质。E、F的化学式为CO、C。
⑵ A是碳酸钙,D是二氧化碳。A→D的化学方程式
C是氢氧化钙C→A的化学方程式
17.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快速 过滤; 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Fe2(SO4)3 H2O 二氧化硫 2CaSO3+O2=2CaSO4
【详解】(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所以进行反应①时,要将锌熔砂粉碎成细小颗粒,目的是加快反应的速率;故填: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快速;
(2)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经该操作得到的ZnSO4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滤纸破损等;故填:过滤;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ZnFe2O4可看作氧化锌、氧化铁两种氧化物的结合,氧化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填:Fe2(SO4)3;
(4)硫酸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锌、硫酸和氧气,故填:H2O;
(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所以气体M是SO2.故填:二氧化硫;
(6)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故填:2CaSO3+O2=2CaSO4。
18.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吸收水蒸气 CO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 0.6 碳、氢
【详解】实验分析:
(1)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会干扰实验结果,故实验前,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3)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证明燃烧产物中有CO;
(4)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影响实验结果;
数据处理:
A装置中增加的质量就是HDFE膜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故生成水的质量为:105.4g-100.0g=5.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HDPE膜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实验结论:
0.6g+3.6g=4.2g,由此可知,HDPE膜由碳、氢元素组成。
19.(1)6
(2)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所以该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答:该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7.7%。
(3)10.5%
(4)
【详解】(1)从表格中第1、2、4次数据可知,每加入20g氯化钙溶液,会生成2g沉淀,所以M=3×2=6。
(2)见答案。
(3)从第5次反应加入20g氯化钙溶液只生成了9g-8g=1g沉淀可知,碳酸钠被完全消耗,且加入的氯化钙有剩余。
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参与反应的氯化钙的总质量为y,碳酸钠的质量为z
所以溶液中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为
(4)加入CaCl2溶液为0g时,沉淀质量为0,之后随着氯化钙溶液的加入,沉淀质量逐渐增加(为直线)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质量为9g。
从每加入20g氯化钙溶液,会生成2g沉淀可知,生成9g沉淀需要加入氯化钙溶液90g。所以图像为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