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八上物理临考押题卷07(原卷版+解析版)


2024秋八上物理临考押题卷07
本试卷共23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3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朴朴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云不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诗人自己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两岸走”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诗人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作为参照物的
【答案】D
【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云与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云是运动的,若以诗人或乘坐的船为参照物,云和诗人或乘坐的船之间没有位置变化,云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竹排在江中运动,“青山”相对 “竹排”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青山”运动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故B错误;
C.“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以诗人为参照物位置未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C错误;
D.以舟上的人为参照物,人和“轻舟”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故“轻舟”是静止的,“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故D正确。
故选D。
2.(本题3分)现代建筑装修中出现一种新材料,在墙体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这种固体材料,当室温超过某个温度时它开始熔化,当温度低于某个温度时它开始凝固,使建筑物室内温度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表示该材料的凝固图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由题意可知,该材料有确定的凝固温度,即有凝固点,是晶体,所以,该材料凝固前温度降低,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凝固完后温度继续降低,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本题3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钢尺,伸出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B.乙图: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丙图: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响度
【答案】D
【详解】A.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钢尺,伸出长度越长,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故A错误;
B.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随之起舞,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错误;
C.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推理,如果玻璃罩内没有空气,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振幅,振幅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响度,故D正确。
故选 D。
4.(本题3分)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好像蜂窝似的,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减小回声 B.吸收声波,提高声音的音调
C.易于反射声波,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得美观些
【答案】A
【详解】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从而减小回声,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本题3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B.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
C.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速度v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时间t均无关
【答案】D
【详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它取决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与路程及时间无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本题3分)A、B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水浴加热(图甲)和用酒精灯(图乙)加热碘锤的方法观察“固态碘升华”过程。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00℃,碘的熔点为113.7℃。则关于这两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组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都仅是由固态碘升华形成的
B.两组实验中紫色碘蒸气的形成,都经历了由固态变液态的过程
C.应该采用甲图装置加热碘锤,更利于观察固态碘的升华
D.应该采用乙图装置加热碘锤,更利于观察固态碘的升华
【答案】C
【详解】A.甲实验中,水浴加热最高温度是100℃,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甲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一定是固态碘升华形成的,而乙实验中酒精灯外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所以乙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有一部分是固态碘升华形成的,还有一部分是固态碘熔化成液态碘,液态碘再汽化形成的,故A错误;
B.甲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没有经历由固态变液态的过程,故B错误;
CD.甲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全部都是由固态碘升华形成的,而乙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还有固态碘熔化成液态碘,液态碘再汽化形成的部分,所以采用甲图装置加热碘锤更利于观察固态碘的升华,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本题3分)两辆汽车甲和乙同时从某地出发,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2秒,甲、乙相距2米
C.乙到达10米远的地方时,甲还没有到达 D.甲到达10米远的地方时,乙还没有到达
【答案】D
【详解】A.s-t图像的倾斜程度表示物体的速度大小,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
B.经过2秒,甲、乙相距
故B不符合题意;
CD.由图得,甲乙同时从某地出发,甲到达10m远的地方乙还没有到达 ,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本题3分)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时所看到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在这些实验中纸屑和水的作用是 ,我们还可以用 来代替纸屑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答案】 振动 显示发声体的振动 乒乓球
【详解】[1]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说明纸盆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通过这些现象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把声音的振动转化为纸屑、小纸片、水花的振动,这样可以显示发声体的振动,便于观察,应用的是转换法。
[3]实验的思路是用轻小物体的振动来显示发声体的振动,因此实验中我们还可以用乒乓球来代替纸屑。
9.(本题3分)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侧。
【答案】 液化 外 内
【详解】[1]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夏天,打开了车内的空调,车外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3]冬天,车内温度较高,车外温度低,车内空气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车窗玻璃,在玻璃窗内侧液化形成小水珠。
10.(本题3分)小聪一家开车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汽车行驶速度为的物理意义 。
【答案】 限速40km/h 1.5 汽车1秒钟行驶20m
【详解】[1]图中标志牌上的数字“”是限速标志,该路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为40km/h。
[2]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需要的时间为
[3]速度的物理意义是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因此汽车行驶速度为的物理意义是:汽车1秒钟行驶的距离是20m。
11.(本题3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这是以为 参照物;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百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所以,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也 (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马 静止 不同
【详解】[1][2][3]诗人骑在马上,以马为参照物,百花与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百花与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也不同,所以运动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12.(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一支体温计,它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它在使用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若没有甩就用它测量某实际体温为37.8℃的病人的体温,测得的结果为 ℃。
【答案】 热胀冷缩 可以 37.8
【详解】[1]体温计也是液体温度计,所以体温计也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由于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缩口,在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柱不能缩回玻璃泡中,所以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3]图示温度计的分度值0.1℃,液面正好在36℃后的第5个小格上,所以温度值为36.5℃,若没有甩就用它测量某实际体温为37.8℃的病人的体温,由于后者的温度高,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7.8℃,因此最终测得的结果为37.8℃。
13.(本题3分)2024 年 4 月“王婆说媒 ”节目火爆全网。在“十一”期间,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游客远远地就能凭借声音的 判断是不是“王婆”在主持节目。在活动现场,音响师调试设备让后面游客听得清,这里,音响师改变了声音的 。由于两只话筒太近,发出了刺耳的尖叫声,这时声音的 特别高。(以上三空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答案】 音色 响度 音调
【详解】[1]不同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现场观众能够分辨出“王婆”的声音是根据不同人的音色不同。
[2]在活动现场,音响师调试设备让后面游客听得清,即使得声音变大,这里,音响师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3]由于两只话筒太近,发出了刺耳的尖叫声,这时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
14.(本题3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3cm,5.35cm,5.19cm,5.36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要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min20s,跑后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2min,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m/s。
【答案】 5.35cm 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5
【详解】[1]由题意可知,5.19cm与其它测量结果相差较大,应去除,则木块的长度为
即木块的长度应记作5.35cm。
[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3]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5.(1)(本题2分)如图甲所示,这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在 0~6s内的v-t图像;
(2)(本题2分)根据图1给出的某声音波形图,请在图2中作出响度是原来一半、音调和音色都不变的声音波形图。
(3)(本题3分)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象。
【答案】(1)
【详解】(1)由甲图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物体静止,速度;,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据此在乙图中画出在 0~6s内的v-t图像如下:
(2)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响度是原来的一半时,则振幅是原来的一半;但音调和音色不变,即频率和波形均不变,作图如下:
(3)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酒精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温度计示数后变小,等酒精全部蒸发完后,环境温度为20℃,温度计的示数又慢慢升高到室温20℃并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5分,第17题7分,第18题5分,共17分.)
16.(本题5分)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圆形物体直径的示意图,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得该圆形物体的直径为 cm;
(2)如图乙所示,是小明练习使用停表时的情景,此时停表的读数为 s;
(3)小明用图甲中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小明测得的该物体的长度最有可能是 cm;
(4)一条纸带厚薄均匀,若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如图丙所示,纸带在铅笔上环绕了圈,则纸带厚度是 (用和的表达式表示)。
【答案】(1) 0.1 1.20
(2)337.5
(3)4.51
(4)
【详解】(1)[1]由图甲知道,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1mm。
[2]左侧三角板直角边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为2.0cm。读为2.00cm。右侧三角板直角边对应的刻度为3.2cm,读作3.20cm,圆形物体直径为
(2)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
t=5min37.5s=337.5s
(3)4.25cm与其他数据偏差较大,是错误的,应去掉,故物体长度测量值为
(4)本题用累积法来完成测量,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直径差的二分之一,则纸带厚度是
17.(本题7分)如图所示,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请回答: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小宁和小红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乙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 。
(3)由图像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 。
(4)小红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5)小鹏和小丹同学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也完成了该实验,根据详细的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不均匀的,其中0-3min升温缓慢,原因是 。5-7min升温缓慢,原因是 。
【答案】(1)自下而上
(2)水的质量不同
(3)温度保持不变
(4) (b) 小水滴
(5) 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 水温和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散热较快
【详解】(1)为了确保实验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同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
(2)同种物质的沸点相同,由图乙可知,两次实验中水的初温相同,则得到两种不同曲线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3)由图乙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1]水在沸腾前气泡的体积越往上越小,则图(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2]这些“白气”实际上是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5)[1]0-3min升温缓慢,原因是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所以水温上升较慢。
[2]5-7min升温缓慢,原因是水温较高时,由于水温和环境温度相差较大,散热较快,同时水的汽化速度较快,汽化需要吸热,所以水温上升又放慢。
18.(本题5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
(1)本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目的是便于测量 ;
(3)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计算出的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4)某次实验中,测得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到C点所用时间tAC=0.8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5)如图所示,与小车下滑过程中所做运动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1)
(2)时间
(3)大
(4)1
(5)C
【详解】(1)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出小车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故本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滑下时所用的时间长一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知,平均速度会偏大。
(4)由图可知,AC的距离为80.0cm,AC段的平均速度为
(5)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即速度越来越大,故在v﹣t图象中,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6分,第20题7分,共13分)
19.(本题6分)高速的交通与便捷的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下面是某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站名 铜仁 凯里南 贵阳东 遵义
到站时间 - 20:27 21:00 21:49
发车时间 19:10 20:29 21:05 -
里程/km 0 200 440
(1)该列车从凯里南站到遵义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该列车以144km/h的速度驶过长为1800m的隧道时,测得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5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1)165km/h
(2)200m
【详解】(1)凯里南站的发车时间为20:29,遵义站的到站时间为21:49,即列车在两站间的时间为,两站间的路程
s=440km-200km=220km
则两站间的平均速度
(2)列车的速度
列车在50s的总路程
列车的长度
20.(本题7分)2024年3月28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完成深潜科考任务后返回三亚,这次任务带回了大量深海样本,并发现了多个深海新物种,如图所示为“奋斗者”号在海底探索时的情景。“奋斗者”号可使用超声波在海底定位,在一次任务中,“奋斗者”号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在经过6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之后“奋斗者”号以20m/s的速度匀速下潜,在下潜时再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2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第一束超声波的传播距离是多远?
(2)“奋斗者”号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潜到海底?
(3)发射第二束超声波时,“奋斗者”号距离海底有多远?
【答案】(1)9000m
(2)225s
(3)1520m
【详解】(1)第一束超声波的传播距离为
(2)“奋斗者”号到海底的距离为
潜到海底需要的时间为
(3)由于是在下潜的同时发射超声波,设发射第二束超声波时“奋斗者”号到海底的距离为s3,则
代入数据得
解得。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7分,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21分)
21.(本题7分)如图所示,根据以下几个声现象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该装置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此时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这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响度与 的关系。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 ;这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会发生改变(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实验中,当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很大时,尽管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直尺但也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 。
【答案】(1) 放大音叉的振动 转换法 振幅
(2) 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推理法
(3) 音调 直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人耳听不见
【详解】(1)[1]图甲中,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
[2]图甲中,将音叉微小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被弹起,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3]乒乓球弹起的越高,音叉的振幅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1][2]图乙中,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即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越来越少,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可以推理,如果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形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这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实验推理法。
(3)[1]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其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发生改变。
[2]当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很大时,尽管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直尺但也听不到声音,此时直尺的振动频率特别低,人耳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当直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时,属于次声波,人耳听不见。
22.(本题6分)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
猜想③:与蔬菜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进行实验】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如图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中的胡萝卜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剖开的胡萝卜均为均匀剖开)。
【分析论证】
(1)在上述实验中,实验C的探究方法不正确,原因是
(2)这四次实验中,实验 可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
(3)实验B中发现剖开的胡萝卜比未剖开的胡萝卜干瘪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拓展应用】
小军突然想到:下雨后,大雨地面干得慢,小雨干得快。于是他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人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实验发现水少的杯中没有水时,另一杯中还残留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 ,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军发现当放水少的杯中无水时,放水多的杯中减少的水量总是与放水少的杯中原来的水量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 (选填“有关”或“无关”)。
【答案】(1)缺少变量,没有使胡萝卜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
(2)A
(3)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正确 蒸发的水量不同 无关
【详解】(1)在上述实验中,实验C缺少变量,无法探究水分散失的快慢与哪个因素有关,因此探究方法不正确。
(2)这四次实验中,实验A只有温度不同,其它条件相同,因此可验证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是否正确。
(3)[1]温度和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最终发现剖开的胡萝卜比未剖开的胡萝卜干瘪,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2][3]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这样没有控制蒸发的水量相同,他应比较相同时间内水的蒸发量(质量的减小量),相同时间内蒸发量大的蒸发得快。
[4]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发现当放水少的杯中无水时,放水多的杯中减少的水量总和与放水少的杯中原来的水量相等,说明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无关。
23.(本题8分)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驾驶汽车已开始走入道路试运行,通过使用视频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等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实现自动驾驶过程中躲避障碍物和遵循交通法规的目的,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摄像头用于发现障碍物,识别街道标识和交通信号灯,再配以GPS模块等用于监测汽车的位置并保证车辆行驶路线安全。汽车前后保险杠内安装有多个超声波雷达传感器,用于测量汽车与前后左右各个物体间的距离,如图1,图2为超声波测量仪器的模拟实验装置图,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说明书附后。
(1)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激光”)用于测量物体间的距离,此原理 (能/不能)用于太空测距,你判断的依据是 ;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小明同学将铜铃放到乙的右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乙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华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他把铜铃固定放在乙的右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判断
(3)为了测量空气的声速,将声速测量仪放置在空气中在甲、乙之间,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如图2,已知s1=0.36m,s2=1.22m,启动声音发生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2.50,则此时声速为 m/s;若保持声速测量仪中声音发生器及甲、乙的位置不变,将声速测量仪从空气中取出,放置于某液体中(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速度),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 超声波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0 不变
(2)C
(3) 344 变小
【详解】(1)[1]超声波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例如汽车雷达启动后,会发出超声波,用于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2][3]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超声波测距的原理不能用于太空测距。
[4]如果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的距离和与乙的距离是相等的,且由于声速相同,所以声音从铜铃到达甲、乙的时间相同,因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故液晶屏的示数为0。
[5]因为铜铃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所以铜铃离乙的距离总是比甲正好远甲、乙间的距离,由于乙比甲远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声音传到乙和甲的时间差是不变的,即液晶显示屏的数值不变。
(2)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一定,由于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所以声音传播到甲和乙的时间都会减少,所以时间差也会减少,即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变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1]设声速为v,则声音从铜铃传到甲的时间为
声音从铜铃传到乙的时间为
由题意知
所以

[2]将声速测量仪从空气中取出,放置于某液体中,因为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速度,根据 ,故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秋八上物理临考押题卷07
本试卷共23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3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朴朴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云不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诗人自己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两岸走”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诗人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作为参照物的
2.(本题3分)现代建筑装修中出现一种新材料,在墙体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这种固体材料,当室温超过某个温度时它开始熔化,当温度低于某个温度时它开始凝固,使建筑物室内温度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表示该材料的凝固图像的是(  )
A. B.
C. D.
3.(本题3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钢尺,伸出长度越长,音调越高
B.乙图: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丙图: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响度
4.(本题3分)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好像蜂窝似的,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减小回声 B.吸收声波,提高声音的音调
C.易于反射声波,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得美观些
5.(本题3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B.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
C.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速度v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时间t均无关
6.(本题3分)A、B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水浴加热(图甲)和用酒精灯(图乙)加热碘锤的方法观察“固态碘升华”过程。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00℃,碘的熔点为113.7℃。则关于这两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组实验中出现的紫色碘蒸气,都仅是由固态碘升华形成的
B.两组实验中紫色碘蒸气的形成,都经历了由固态变液态的过程
C.应该采用甲图装置加热碘锤,更利于观察固态碘的升华
D.应该采用乙图装置加热碘锤,更利于观察固态碘的升华
7.(本题3分)两辆汽车甲和乙同时从某地出发,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2秒,甲、乙相距2米
C.乙到达10米远的地方时,甲还没有到达 D.甲到达10米远的地方时,乙还没有到达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本题3分)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时所看到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在这些实验中纸屑和水的作用是 ,我们还可以用 来代替纸屑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9.(本题3分)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侧。
10.(本题3分)小聪一家开车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汽车行驶速度为的物理意义 。
11.(本题3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这是以为 参照物;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百花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所以,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也 (选填“相同”或“不同”)。
12.(本题3分)如图所示是一支体温计,它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它在使用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若没有甩就用它测量某实际体温为37.8℃的病人的体温,测得的结果为 ℃。
13.(本题3分)2024 年 4 月“王婆说媒 ”节目火爆全网。在“十一”期间,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游客远远地就能凭借声音的 判断是不是“王婆”在主持节目。在活动现场,音响师调试设备让后面游客听得清,这里,音响师改变了声音的 。由于两只话筒太近,发出了刺耳的尖叫声,这时声音的 特别高。(以上三空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4.(本题3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33cm,5.35cm,5.19cm,5.36cm,则木块的长度应记作 ;要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min20s,跑后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2min,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 m/s。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5.(1)(本题2分)如图甲所示,这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在 0~6s内的v-t图像;
(2)(本题2分)根据图1给出的某声音波形图,请在图2中作出响度是原来一半、音调和音色都不变的声音波形图。
(3)(本题3分)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象。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5分,第17题7分,第18题5分,共17分.)
16.(本题5分)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圆形物体直径的示意图,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得该圆形物体的直径为 cm;
(2)如图乙所示,是小明练习使用停表时的情景,此时停表的读数为 s;
(3)小明用图甲中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小明测得的该物体的长度最有可能是 cm;
(4)一条纸带厚薄均匀,若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如图丙所示,纸带在铅笔上环绕了圈,则纸带厚度是 (用和的表达式表示)。
17.(本题7分)如图所示,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请回答: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小宁和小红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乙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 。
(3)由图像可以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 。
(4)小红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5)小鹏和小丹同学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也完成了该实验,根据详细的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不均匀的,其中0-3min升温缓慢,原因是 。5-7min升温缓慢,原因是 。
18.(本题5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
(1)本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目的是便于测量 ;
(3)若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计算出的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4)某次实验中,测得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下滑到C点所用时间tAC=0.8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5)如图所示,与小车下滑过程中所做运动相符的是 。
A. B.
C. D.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6分,第20题7分,共13分)
19.(本题6分)高速的交通与便捷的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下面是某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站名 铜仁 凯里南 贵阳东 遵义
到站时间 - 20:27 21:00 21:49
发车时间 19:10 20:29 21:05 -
里程/km 0 200 440
(1)该列车从凯里南站到遵义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该列车以144km/h的速度驶过长为1800m的隧道时,测得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5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20.(本题7分)2024年3月28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完成深潜科考任务后返回三亚,这次任务带回了大量深海样本,并发现了多个深海新物种,如图所示为“奋斗者”号在海底探索时的情景。“奋斗者”号可使用超声波在海底定位,在一次任务中,“奋斗者”号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在经过6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之后“奋斗者”号以20m/s的速度匀速下潜,在下潜时再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2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第一束超声波的传播距离是多远?
(2)“奋斗者”号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潜到海底?
(3)发射第二束超声波时,“奋斗者”号距离海底有多远?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7分,第22题6分,第23题8分,共21分)
21.(本题7分)如图所示,根据以下几个声现象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该装置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此时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这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响度与 的关系。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 ;这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 会发生改变(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实验中,当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很大时,尽管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直尺但也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 。
22.(本题6分)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
猜想③:与蔬菜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进行实验】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如图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中的胡萝卜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剖开的胡萝卜均为均匀剖开)。
【分析论证】
(1)在上述实验中,实验C的探究方法不正确,原因是
(2)这四次实验中,实验 可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
(3)实验B中发现剖开的胡萝卜比未剖开的胡萝卜干瘪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拓展应用】
小军突然想到:下雨后,大雨地面干得慢,小雨干得快。于是他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人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实验发现水少的杯中没有水时,另一杯中还残留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 ,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军发现当放水少的杯中无水时,放水多的杯中减少的水量总是与放水少的杯中原来的水量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 (选填“有关”或“无关”)。
23.(本题8分)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驾驶汽车已开始走入道路试运行,通过使用视频摄像头、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等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实现自动驾驶过程中躲避障碍物和遵循交通法规的目的,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摄像头用于发现障碍物,识别街道标识和交通信号灯,再配以GPS模块等用于监测汽车的位置并保证车辆行驶路线安全。汽车前后保险杠内安装有多个超声波雷达传感器,用于测量汽车与前后左右各个物体间的距离,如图1,图2为超声波测量仪器的模拟实验装置图,模拟实验装置的使用说明书附后。
(1)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激光”)用于测量物体间的距离,此原理 (能/不能)用于太空测距,你判断的依据是 ;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小明同学将铜铃放到乙的右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乙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华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他把铜铃固定放在乙的右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判断
(3)为了测量空气的声速,将声速测量仪放置在空气中在甲、乙之间,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如图2,已知s1=0.36m,s2=1.22m,启动声音发生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2.50,则此时声速为 m/s;若保持声速测量仪中声音发生器及甲、乙的位置不变,将声速测量仪从空气中取出,放置于某液体中(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速度),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5年中考分类汇编---63、简答题 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下一篇:2025届[百师联盟]高三仿真模拟考试(一)1数学(百B)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