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碳达峰与碳中和—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解析)

6.3 碳达峰与碳中和—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在实验室欲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最合适的方法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碳酸氢铵分解 D.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2.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B.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下列既能制取又能制取的组合是(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5.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它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也会产生很大影响,下列关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当空气中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B.人类向大自然中排放超标,会造成温室效应
C.固体可以用来营造舞台仙境
D.可以用来灭火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难溶于水
B.二氧化碳无色、无气味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7.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g块状纯净的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g粉末状纯净的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
A B C D
8.如图,向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注入的水,然后旋紧瓶盖振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充分振荡后,塑料瓶会变瘪
B.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塑料瓶内的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分子
D.塑料瓶内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9.用下图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一段时间后,两只烧杯中蜡烛均熄灭。能证明“密度大于空气”的烧杯是_____(填烧杯序号)。
(2)观察到试纸变红,由此不能得出“与水发生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
(3)实验后小心烘烤试纸,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如图装置收集,通过实验证明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
(4)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应选择上图中______(填字母代号)来作氨气制取的发生装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氧气等气体,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净。B(×):工业上常采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此方法不适合实验室采用。C(×):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氨气。
D(√):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在常温下发生,制得的二氧化碳较纯净,且反应速率适中。
2.答案:C
3.答案:A
解析: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②,装置②也适用于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应选用装置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答案:C
解析: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步骤是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大理石、加入稀盐酸、收集、验满。
5.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影响,说法不正确;B、是温室气体,人类向大自然中排放超标,会造成温室效应,说法正确;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干冰易升华吸热,使舞台周围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可以用来营造舞台仙境,说法正确;D、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说法正确。故选:A。
6.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7.答案:C
解析: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碳酸钙的质量有关,反应的快慢与碳酸钙与酸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因为碳酸钙的质量一样多,故生成的气体一样多,答案选择C。
8.答案:B
解析:A、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水,由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会变瘪,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减小,瓶子变瘪,故无法通过本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故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溶于水后,塑料瓶内的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1)A
(2)没有排除仅有二氧化碳能否使紫色石蕊变红
(3)红色的石蕊试纸变成紫色;
解析:(1)图中实验,能证明“密度大于空气”的烧杯是A,A中蜡烛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沿着烧杯壁进入烧杯的底部。
(2)观察到试纸变红,由此不能得出“与水发生反应”的结论,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变红色。
(3)实验后小心烘烤试纸,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石蕊试纸变为紫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答案:(1)长颈漏斗
(2)B;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A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和大理石都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则采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因此用图2进行收集时,气体从a进,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实验室可用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采用A作为发生装置。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届炎德英才大联考(一中版)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试卷(三)3物理答案!

下一篇: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乐里中学2024-2025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