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有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7.1℃,若没有甩过就使用,测病人的温度时,下列哪个读数可能是正确的是( )
A.37.0℃ B.35℃ C.37.5℃ D.36.8℃
2.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很快变干
B.北方的冬天水面结冰
C.草上的露水
D.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冻饮料一会儿瓶身会出现水珠
3.中国常德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下列常德诗墙的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5.如图所示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规律来测量的
B.该温度计液面在A处时气体的温度比B处时低
C.为了测量更准确,玻璃管要细一点,球型容器要大一些
D.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上移动
6.今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一名医生会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 )
A.150℃ B.100℃ C.32℃ D.-12℃
7.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5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林芝市水沸腾时温度为60℃
D.林芝冬季白天日均最高气温为14℃
8.下面是关于电冰箱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冰箱内的温度之所以比较低,是因为冰箱中制冷剂汽化吸热造成的
B.冰箱内的温度之所以比较低,是因为冰箱中制冷剂升华吸热造成的
C.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雾”是冰箱内食品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雾”是冰箱内食品凝华造成的
9.如图所示,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C.图中云的主要组成是水蒸气
D.图中的循环过程说明水的总量是不变的,我们没有必要节约用水
10.一只温度计示数不准,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 6℃,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 92℃。当实际气温为 20℃时,它的读数为( )
A.23.2℃ B.28.2℃ C.33.2℃ D.38.2℃
二、填空题
11.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的内表面常有美丽的冰花形成,这种现象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的缘故,水蒸气发生的这种物态变化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2.小华在课外书上了解到在水中加入不易挥发的甘油(原液)后沸点会升高。如表为甘油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沸点(表中甘油含量是指甘油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小华在水中加入一些甘油后,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烧杯中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选填“甘油”或“水”)变 (选填“多”或“少”)了。
甘油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13.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从图中可看出:海波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B点海波的状态是 ;在D点海波的状态是 。
14.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当时室温为 ℃。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是因为 。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5.如图,两个相同的水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液化气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 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
三、实验题
16.为了探究某物质在熔化特点,小诚用酒精灯均匀加热0.4kg该种固态物质,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制出的图像如图所示。通过查阅资料,已知该物质液态(BC阶段)时的比热容为。
(1)该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
(2)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内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该物质在固态(OA阶段)时的比热容为 。
17.小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
(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3)小华设计了一个记录冰熔化过程的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
(a) ……
温度/℃ ……
(b) ……
(4)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得出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冰熔化过程一共持续了 min.
(5)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这个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8.图甲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目的是 ;
(2)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再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在图像乙中,该物质在第7min时处于 (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oC;
(4)请指出乙图图像中的一处错误 ,你的判断依据是 。
19.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请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 .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 .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 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温度℃ …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3)由数据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 .
(4)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以下物质中与“白气”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冰 B.霜 C.雾 D.雪.
四、综合题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以下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淡水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是生命的基础,是生物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球虽是“水球”,但地球上的水中约是海洋的威水,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人们想尽各种方法解决用水问题。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平方米,其中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
(1)海水淡化涉及水的物态变化有 、 。
(2)人们还利用人工降雨技术解决部分地区干旱问题,配备特殊装置的飞机将干冰散入一定高度的冷云层中,干冰会很快 ,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便 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滴降落到地面,在一定条件下就形成降雨。
五、综合题
21.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蜂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 B.甲在ab段不需要吸热
C.甲是海波,乙是蜂蜡 D.甲和乙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相同
拓展设问
【科学论证】镓是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有网友说金属镓放在手心里会熔化,如图是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的信息判断网友的说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A D C D A A A
1.C
【分析】体温计下端有细弯管,会防止液体倒流,使用之前需要甩一下,在不甩的情况下,温度只会向上涨,不会下降.
【详解】体温计示数为37.1℃,体温计下端有细弯管,会防止液体倒流,在不甩的情况下,温度只会向上涨,故37.5℃可能是正确的.
2.A
【详解】A.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很快变干,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北方的冬天水面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夏天草上的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冻饮料一会儿瓶身会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液化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露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冰的形成是水的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樟脑丸变小就是变为了气态,消散在空气中,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故A正确;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B错误;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故C错误;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气体受热后膨胀,遇冷后收缩,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外界气温上升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增大,使管内的液面下降,所以该温度计液面在A处时气体的温度比B处时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为了测量更准确,球形容器要大一点,玻璃管要细一点,这样液面的升降更明显,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外界气温上升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增大,使管内的液面下降,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AB.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变化不大,若这种液体的沸点为150℃或100℃,则它喷到人体后不会迅速汽化,故AB不符合题意;
C.若这种液体的沸点为32℃,则它喷到人体后由于人体温度高于它的沸点,它会迅速汽化并从人体吸热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故C符合题意;
D.若这种液体的沸点为-12℃,则它喷到人体后由于人体温度远高于它的沸点,会使它剧烈汽化并从人体吸收大量热量,导致人体被冻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正常人的体温是37℃左右,高烧病人的体温可以达到40℃,故A符合题意;
B.水的凝固点是0℃,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约为-18℃,故B不符合题意;
C.在西藏水的沸点只有 ,海拔达到2000m,水的沸点约为80℃,3000m以上,水的沸点约为75℃,4000水的沸点约为70℃。林芝市海拔约在4000m,水沸腾时温度约为70℃,故C不符合题意;
D.林芝冬季白天日均最高气温为14℃,夜间平均气温0℃,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就会蒸发吸收周围热量,从而使冰箱内温度降低,故A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错误;
打开冰箱门后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即白雾现象,故C、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和液化及液化现象;
9.A
【详解】A.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故A正确;
B.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液化会放出热量,故B错误;
C.图中云的主要组成是水蒸气变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虽然地球上有丰富的海洋水,但是能供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使用的淡水却很短缺,所以必须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实际温度为100℃,该温度计示数为92℃;冰水混合物的实际温度是0℃,该温度计示数为6℃,所以100℃只占用了温度计刻度格数为
92 6=86
则每个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为。当实际气温为20℃时,20℃所占用的温度计的小格个数为
所以示数为
6℃+17.2℃=23.2℃
故选A。
11. 凝华 放出
【详解】[1][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冬天,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窗内表面时,放出热量,凝华成了美丽的冰花。
12. 升高 水 少
【详解】[1][2][3]水在加热过程中会蒸发,而甘油不蒸发,故随着水的减少,会导致甘油含量升高,混合液的沸点也随着升高。
13. 晶体 48℃ 固液共(并)存 液体
【详解】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看出:海波是晶体,因为海波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48℃不变,即它的熔点是48℃;在B点海波处于熔化过程,既有固态也有液态,固液共(并)存;在D点海波的温度高于熔点且处于放热降温的过程,所以,状态是液体.
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14. 29 汗水蒸发吸热 不变
【详解】[1]由图知:寒暑表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寒暑表的分度值为1℃;此时的温度为29℃。
[2][3]打开电风扇,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身体表面水分蒸发加快,从人体带走较多的热量,所以人会感觉凉爽,但空气温度不会降低,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15. 低于 压缩体积
【详解】[1]壶嘴附近出现的白气,这是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由图中可知,甲房间中壶嘴冒出的白气更多,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甲房间壶嘴冒出的白气多说明甲的气温更低。
[2]液化常见的两种方式为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
16. 晶体 增大 1.5×103
【详解】(1)[1]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晶体。
(2)[2]是物质的熔化过程,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3)[3]由图象知,在第水的温度为,在第的温度为,则
物质在固态(阶段)时的加热时间为;由于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所以,OA段吸收的热量为
由可得,物质的比热容为
17. 使试管受热均匀,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9℃ 非晶体 时间/min 状态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min 错误 液化 放热
【详解】(1)[1]采用水浴法,可以使试管受热均匀,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其读数是39℃;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蜡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故蜡为非晶体。
(3)[4][5]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观察冰在不同时刻的状态,故表格中应添加时间/min和状态;
(4)[6][7]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和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可以得出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丙知,冰由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5min完全熔化完,用了3min。
(5)[8][9][10] 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会从室温吸收热量熔化;冰块变成水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因此杯子的外壁感觉很凉;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18. 使物质受热均匀 吸收 液态 50 物质在CD段的温度变化量大于AB段的温度变化量 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大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详解】(1)[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是水浴加热法,目的是使物质受热均匀。
(2)[2]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再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3)[3][4]由图乙知道,第7min时物质完全熔化,处于液态;当物质温度到50℃时保持不变,开始熔化,因此该物质的熔点是50℃。
(4)[5][6]由图知道,物质在AB段与CD段的加热时间相同,因此吸收热量相同;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大于固态时的比热容,则吸收相同热量时,物质在液态时的温度变化量小于固态时的温度变化量;由上述分析可知乙图图像的一处错误:物质在CD段的温度变化量大于AB段的温度变化量;判断依据是: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大于固态时的比热容。
19.(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防止热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2)低于;
(3)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C.
【详解】试题分析:(1)图中所示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防止热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2)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表中数据所示水的沸点是98℃,此时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C.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防止热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2)低于;
(3)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C.
20.(1) 汽化 液化
(2) 升华 凝华
【解析】【小题1】[1][2]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这个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液化。
【小题2】[1][2]将干冰撒入高空的冷云层中,干冰吸热很快升华。干冰升华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会吸热熔化为雨,降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21. C 正确 见解析
【详解】[1]A.甲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且熔点是48℃,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8min熔化完成,在第6min时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错误;
B.甲在ab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错误;
C.甲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海波是晶体,故甲对应的是海波,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蜡烛是非晶体,故乙对应的是烛蜡,故C正确;
D.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无法比较熔化的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2][3]由图可知,镓的熔点是30℃,人手心的温度约为36℃,把镓放在手心里时,镓的温度到达熔点且持续吸收热量,镓发生熔化,网友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