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东部五校(五四制)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为“长征五号”火箭使用的高能液氢燃料提供了物质基础
B.化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化学为高铁实现城际间的高速运输提供了材料的保证
D.化学物质不能存在于任何食品中,以确保食品的质量
2.下列劳动项目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打扫房间 B.生火做饭 C.晾晒衣物 D.整理书桌
3.将盛有少量水的试管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能说明这一过程中水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 )
A.试管中的水越来越少 B.试管口出现白雾
C.没有新物质生成 D.玻璃片有水滴滴下
4.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药匙
5.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取固体粉末 D.试管夹从下往上夹持管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发黄光,火焰分三层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黄光,放出热量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7.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见老师做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还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就“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设计实验 B.提出问题 C.作出猜想 D.得出结论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C.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烧杯可用于溶解药品,也可用作反应容器
9.某同学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移,他应该( )
A.添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添加砝码 D.移动游码
10.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属铜用作导线 B.酒精用作燃料
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D.用石蜡做蜡像
11.下列对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B.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组成的
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冰水混合物 D.部分生锈的铁钉
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氢气
14.下列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9.5g固体
B.称量食盐时,直接将其放在右盘上
C.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2/3
D.用100mL量筒量取9.5mL水
15.下列不是加热过程中导致试管炸裂的原因的是( )
A.试管外壁有水 B.试管中液体过多
C.试管没有均匀受热 D.试管加热后立即接触冷水
1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5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30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小于5mL B.等于5mL C.大于5mL D.无法判断
17.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药品,称量药品10.7g(1g以下用游码),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量的药品质量为( )
A.11.4g B.10g C.9.3g D.10.3g
18.小明在实验室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部分实验操作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A.加热铜片 B.放入铁钉
C.倾倒硫酸铜 D.量取5mL稀盐酸
19.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0.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21.请在元素的下方标明符号或名称
氧_______;硫_______;钠_______;C_______;Mg_______。
22.下列描述中: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酒精常用作燃料;
③电灯通电发光;
④冰雪融化;
⑤煤气燃烧;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
⑦镁能燃烧;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1)_______是物理变化。(填序号,下同)
(2)_______是化学变化。
(3)_______是物理性质。
(4)_______是化学性质。
(5)_______是用途。
23.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减少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喷出
(1)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_______。
(2)加热完试管后,不能立即用水冲洗试管:_______。
(3)实验后用剩的药品,不放回原瓶:_______。
(4)量取8mL液体时,选用10mL量筒而不选用100 mL量筒:_______。
24.如图是某些同学在做实验时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是_______;
②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
③图C中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
④指出图D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
⑤图E中的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_______。
25.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该反应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为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实验中还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已知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则此实验中木炭___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其原因是_______。
26.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加入块状固体 量取液体体积 倾倒液体
实验操作图
编号 A B C
(1)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仔细观察表中的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量取42.0mL的水,需用的的仪器有_______,若读数时俯视量筒,则实际量得的水_______42.0m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C中实验操作是正确的。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的原因是_______;标签朝向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
27.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哪些气体?请填写名称。
(1)火柴划燃后可以在空气中持续燃烧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
(2)盛装在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放置数天后,烧杯内壁有白色物质产生,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3)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可乐的瓶子外壁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4)空气经过分离后可用于制造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28.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和药品的质量,当天平达到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下图,若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有30g砝码,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质量是______,由于操作错误,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天平左盘上的砝码还是30g,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
29.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已知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5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60ml。装入白磷和细沙,按如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温度达到40℃,白磷即可燃烧),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取出。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集气瓶中,不断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不断增加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在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_,通过分析,写出一条该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3)若实验后所得数据偏小,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一条即可);若实验后所得数据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一条即可)
(4)该实验中白磷放在了___________中,(填仪器名称)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中的水自动滴下,小气球恢复原状,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___________ml时停止。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
(6)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探究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耗氧量情况。足量蜡烛和红磷分别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a点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4%
B.红磷燃烧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压强比蜡烛燃烧大
C.燃烧后,两容器中氧气均未耗尽,红磷耗氧量较多
D.若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可降至3%
3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如下:
(1)实验Ⅰ中小木条________(填字母)处最先变黑,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Ⅱ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第二个烧杯内壁________。写出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一端,玻璃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具有________性。
(4)实验Ⅳ中蜡烛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________(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故A正确不合题意;B.化学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正确不合题意;C.化学为高铁实现城际间的高速运输提供了材料的保证,故C正确不合题意;D.任何食品都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B
解析:A、打扫房间,无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生火做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晾晒衣物,无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整理书桌,无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C
解析:
4.答案:A
解析:
5.答案:A
解析: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不正确;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D、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图中操作正确。故选:A。
6.答案:D
解析:A、蜡烛燃烧发黄光,火焰分三层,选项正确;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黄光,放出热量,选项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选项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故选D。
7.答案:B
解析:A、“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提出问题,不属于设计实验,故A错误;B、“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提出问题,故B正确;C、“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提出问题,不属于作出猜测,故C错误;D、“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属于提出问题,不属于得出结论,故D错误。故选B。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
解析:A、空气的成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到外界的影响,空气的成分也会发生改变,选项正确;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除此还含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选项错误;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如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等,选项错误;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不是质量,选项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冰是水的固态,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生锈的铁钉中含有铁、氧化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A
解析:A、天平只能准确到0.1g,所以能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9.5g固体,故A正确;B、称量食盐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不能直接将其放在托盘上,要放在左盘的纸上,故B错误;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错误;D、量筒的选择方法:选择量筒时,要选择比量取的液体大,且最接近的,所以用10mL量筒量取9.5mL水,故D错误;故选:A。
15.答案:B
解析: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易导致试管炸裂,A项不符合题意;试管中液体过多,加热时易导致液体喷出,但不会导致试管炸裂,B项符合题意;试管没有均匀受热,加热时易导致试管炸裂,C项不符合题意;试管加热后立即接触冷水,易导致试管炸裂,D项不符合题意。
16.答案:C
解析: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0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30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5mL。故选C。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A
解析:A、加热铜片,可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加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装铁钉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5mL稀盐酸,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5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A
解析: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说明物质并未改变,所以一定是物理变化,A项正确;答案:A。
21.答案:(1)O
(2)S
(3)Na
(4)碳
(5)镁
解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大写,若有第二个字母小写。
氧的元素符号为:O;
硫的元素符号为:S;
钠的元素符号为:Na;
C是碳的元素符号;
Mg是镁的元素符号。
22.答案:(1)③④
(2)⑤⑥
(3)⑧
(4)①⑦
(5)②
解析:(1)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②酒精用作燃料,属于用途;
③电灯通电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铜器出现铜绿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⑦镁能燃烧,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⑧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23.答案:(1)D
(2)B
(3)A
(4)C
解析:
24.答案:(1)夹持试管
(2)瓶塞没有倒放
(3)试管底部破裂
(4)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5)试管底部破裂
解析:(1)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为夹取试管。
(2)图B中,倾倒液体时,瓶塞没有倒放。
(3)图C中,连接仪器时,若把试管放在桌面上,用力塞上橡皮塞,可能会使试管底部破裂。
(4)图D中,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可能会引起火灾。
(5)图E中,试管竖立,若将固体直接加入,可能会引起试管底部破裂。
25.答案:(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确保氧气被消耗完全;装置气密性要良好
(3)不能;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空气气压没有明显变化
解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放热。这些白烟是五氧化二磷固体;
(2)红磷需稍过量,以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消耗,为确保实验结论的准确性,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或者改进后的装置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以减少误差;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会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变化不大,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与消耗的氧气,体积相当,无法通过压强变化来准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相比之下,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固体五氧化二磷,这样装置内的压强会明显减小,从而可以准确地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木炭不能代替红磷。
26.答案:(1)试管
(2)50mL量筒、胶头滴管;小于;防止液体流到试管外;防止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
解析:(1)标号a的仪器是试管。
(2)①若量取42.0mL的水,需用的仪器有50mL量筒、胶头滴管(定容),若读数时俯视量筒,则实际量得的水小于42.0mL;
②C中实验操作是正确的。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的原因是防止液体流到试管外;标签朝向手心的原因是防止试管口的残液流下时腐蚀标签。
27.答案:(1)氧气
(2)二氧化碳
(3)水蒸气
(4)氮气
解析:
28.答案:32.4g;27.6g
解析: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若托盘天平的右盘上有40g砝码,则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质量是40g+2.4g=42.4g。由于操作错误,误将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放在了右盘,天平左盘上的砝码还是40g;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所称量的烧杯和药品的实际质量= 40g- 2.4g=37.6g。
29.答案:(1)D
(2)氧气;五氧化二磷;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红磷不足;弹簧夹未夹紧
(4)锥形瓶;10
(5)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6)C
解析:(1)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气球先变大,反应消耗了氧气,随着反应的结束,瓶内气体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气球逐渐变小;故选D;
(2)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同时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所以不断减少的气体是氧气,不断增加的固体是五氧化二磷;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所以在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白磷燃烧过程中消耗了氧气,氮气没有发生反应,说明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3)如果白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合理即可)如果弹簧夹未夹紧,白磷燃烧过程中放热,会有部分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造成测量结果会偏大;
(4)由图可知,该实验中白磷放在了锥形瓶中;空气中有约五分之一体积的氧气,所以锥形瓶中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为:,所以注射器中会有50ml水进入锥形瓶,所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60ml-50ml-10ml时停止;
(5)根据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10ml时停止,说明锥形瓶中氧气的体积为50ml,所以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6)A、空气中除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其它气体,且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a点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为16%,氮气体积分数一定小于84%,选项错误;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不生产气体,蜡烛燃烧生成了气体,所以红磷燃烧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压强比蜡烛燃烧小,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燃烧后,两容器中氧气均未耗尽,红磷耗氧量较多,选项正确;
D、若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14%时蜡烛熄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10%时红磷熄灭,所以氧气的体积分数只能降至10%,选项错误;
故选C。
30.答案:(1)a;外焰温度最高
(2)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3)可燃
(4)能;不是
解析:(1)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实验Ⅰ中小木条可以看到接触火焰的火柴梗的两端先变黑,即a处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2)实验Ⅱ中分别用干冷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可以观察到第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第二个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3)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的火柴接近导管另外一端,导管口出现火焰,说明蜡烛火焰中导出的物质具有可燃性。
(4)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不具有可燃性,则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