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物理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43 分子动理论 (含解析)

考点规范练43 分子动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
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C.引力、斥力都减小
D.引力、斥力都增大
2.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3.关于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只要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就相同
B.物体的温度变化时,它的内能一定改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4.分子间作用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甲、乙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乙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
B.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一直增大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
D.在r5.下图为密闭钢瓶中的理想气体分子在T1、T2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情况的柱形图。由图可知(  )
A.T2时,气体每个分子的速率都比T1时的大
B.T1对应气体分子平均动能较大的情形
C.分别将T1、T2柱形图顶端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则两条曲线下的面积相等
D.与T1时相比,T2时气体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二、多项选择题
6.一分子固定在原点O处,另一分子可在x轴上移动,这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大小随其间距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曲线ab与cd的交点为e,则(  )
A.x>x0的情况下,x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
B.xC.xD.x>x0的情况下,x越大,分子势能越大
7.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B.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
C.1 m3铜所含原子的数目是
D.1 kg铜所含原子的数目是
8.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分子间分子势能减小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减小
B.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水的摩尔质量为M,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密度为ρ,则1个水分子的体积是(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
C.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规律遵从统计规律,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图像是确定的
D.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三、非选择题
9.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氙气灯,因为氙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度的3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氙气灯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5倍。若氙气充入灯头后的容积V=1.6 L,氙气密度ρ=6.0 kg/m3,已知氙气摩尔质量M=0.131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23 mol-1。试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灯头中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2)灯头中氙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考点规范练43 分子动理论
1.D 解析:水汽凝结成水珠的过程,分子间距离变小,随r减小,引力、斥力都增大,D正确,A、B、C错误。
2.D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不是由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引起的,故A、C错误。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故D正确。
3.A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对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只要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A正确。对一定质量的物体来说,其内能由其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温度变化,其体积可能也发生变化,其内能可能不变,B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每个分子动能均增大,C错误。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所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错误。
4.B 解析:r0是平衡位置,Ep-r图像中,r=r0处,分子势能最小;F-r图像中,r=r0处,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所以乙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题图甲对应的是F-r图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题图甲为F-r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从靠得很近的位置开始,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故B错误,符合题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在r5.C 解析:由分子热运动的无规则性可知,T2时气体每个分子的速率不是都比T1时的大,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两种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特点,由于T1时速率较低的气体分子占比例较大,则说明T1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T2温度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在T1、T2两种不同情况下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与分子速率间的关系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都应该等于1,即相等,故C正确。与T1时相比,T2时气体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故D错误。
6.BD 解析:x>x0的情况下,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x从x0开始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xx0的情况下,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随x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做的负功越多,分子势能越大,故D正确。
7.CD 解析:1个铜原子的质量应是m=,A错误。1个铜原子的体积V0=,B错误。1 m3铜含铜原子的个数N=nNA=NA=,C正确。1 kg铜含铜原子数N'=nNA=NA=,D正确。
8.AC 解析:两个分子间分子势能减小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无法确定,选项A正确。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所以气体体积与分子数的比值不是一个分子的体积,而是一个分子占据空间的体积,选项B错误。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规律遵从统计规律,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是确定的,选项C正确。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D错误。
9.解析:(1)设氙气的物质的量为n, 则n=
氙气的分子总数N=NA=4×1022。
(2)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为V0=
设分子间平均距离为a,则有V0=a3,即a==3×10-9 m。
答案:(1)4×1022 (2)3×10-9 m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测试卷(含解析)

下一篇:江苏省沛县汉源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