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期中临考押题卷02(范围1.1-4.3)(原卷版+解析版)


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期中临考押题卷(提升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第一章~第四章第3节
第Ⅰ卷 选择题(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4-25八年级上·吉林长春·月考)下列事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是0.75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确保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90dB D.人体感觉最舒服的温度约37℃
【答案】A
【解析】A.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合0.75m,故A符合题意;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感觉舒服的温度约为26℃,37℃属于高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4-25八年级上·黑龙江大庆·月考)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甲车的小旗向左飘,说明甲车相对于风向右运动,则甲车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①向右运动;②静止;③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因为乙车小旗向右飘,说明乙车相对于风向左运动,所以乙车一定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24-25八年级上·重庆·月考)如图是在同一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车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是同时出发 B.丙运动了18s后与甲相遇
C.在0~10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甲、乙相遇时,丙通过的路程是120m
【答案】D
【解析】A.如图,甲、乙同时出发,丙在第5秒出发,因此甲、乙、丙不是同时出发,故A错误;
B.丙在5s时开始运动,运动的速度
丙运动了18s后,运动的路程
s丙=v丙t丙=12m/s×18s=216m
甲的运动速度
丙运动了18s时,甲运动了23s,距离丙起点的距离
s甲=600m-v甲t甲=600m-20m/s×23s=140m
s丙≠s甲
故B错误;
C.在0~10s内,甲的速度为20m/s,乙的速度为
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
D.如图,甲、乙在300m处相遇,甲、乙运动的时间为
此时丙通过的路程
s丙1=v丙t丙1=12m/s×(15s-5s)=120m
故D正确。
故选D。
4.(24-25八年级上·新疆阿克苏·月考)下列关于描写声的诗词解释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声音的响度没变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音调高
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答案】D
【解析】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声音的音色没变,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响度大,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D正确。
故选D。
5.(24-25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月考)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C调(do)的波形图,下列有关该波形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响度不同 B.甲和丙的音调不同
C.乙和丙的音色不同 D.甲、乙、丙的音色均相同
【答案】C
【解析】A.甲和乙的振幅相同,则响度相同,故A错误;
B.甲和丙的振动频率相同,即音调相同,故B错误;
C.乙和丙的波形不同,则音色不同,故C正确;
D.甲、乙、丙的波形都不同,则音色均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6.(24-25八年级上·新疆乌鲁木齐·月考)次声波可以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不同的是(  )
A.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情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C.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交警利用超声波测量汽车的速度
【答案】B
【解析】次声波可以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A.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情,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交警利用超声波测量汽车的速度,利用的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4-25八年级上·山东滨州·月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是流传在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打铁花”是在高温下将生铁化成铁水,然后用力将铁水泼洒出去,铁水最后形成铁屑。在“打铁花”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打铁花”时,铁水温度一直上升
B.“将铁水泼洒出去”时,铁水在持续吸热
C.铁水最后形成铁屑是熔化现象
D.“打铁花”表演伴随着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变化过程
【答案】D
【解析】ABC.“打铁花”时,将铁水泼洒出去,铁水最后形成铁屑,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晶体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ABC错误;
D.“打铁花”是在高温下将生铁熔化成铁水,然后用力将铁水泼洒出去,铁水最后凝固成铁屑,故“打铁花”表演伴随着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变化过程,故D正确。
故选D。
8.(23-24九年级上·云南西双版纳·月考)根据下表给出的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液态氧沸点 液态氮沸点 液态氢沸点 固态氮熔点 固态氧熔点 固态氢熔点
-183℃ -196℃ -253℃ -210℃ -218℃ -259℃
A.-215℃时,氧是液态,氢是气态
B.沸点低的物质熔点也一定低
C.-210℃的氮一定为固液共存态
D.因为这三种物质的沸点、熔点都极低,因此它们极易沸腾、凝固
【答案】A
【解析】A.-215℃时高于固态氧的熔点,高于液态氢的沸点,则氧是液态,氢是气态,故A正确;
B.对比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和熔点,液态氮的沸点( 196℃)低于液态氧的沸点( 183℃),但固态氮的熔点( 210℃)却高于固态氧的熔点( 218 ℃)。这说明沸点低的物质熔点不一定低。故B错误;
C.固态氮的熔点是 210℃,在 210℃时,当氮正在从固态熔化为液态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当刚要开始熔化时为固态;当刚熔化完时是液态,故C错误;
D.在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沸点、熔点都极低,凝固点也很低。因此三种物质在常温下易沸腾而不易凝固。故D错误。
故选A。
9.(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所示,下列与热相关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图(a)“土冰箱”是利用蒸发放热从而防止饭菜变质
B.图(b)飞机在天空中飞过留下的长长的“尾巴”是汽化现象
C.图(c)将湿餐巾贴在冰冷的食品上,湿巾会和食品“粘”在一起,属于凝固现象
D.图(d)“纸锅烧水”,说明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答案】C
【解析】A.图(a)“土冰箱”是利用蒸发吸热从而防止饭菜变质,故A错误;
B.图(b)飞机在天空中飞过留下的长长的“尾巴”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当湿餐巾贴在冰冷的食品上时, 餐巾上的水分会因为迅速降温而凝固成冰, 这个过程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称为凝固,故C正确;
D.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纸锅受水的影响,温度不会超过100℃,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D错误。
故选C。
10.(24-25八年级上·甘肃白银·月考)关于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该过程吸热
B.“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
C.“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吸热
【答案】B
【解析】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B正确;
C.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错误;
D.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11.(24-25八年级上·江苏扬州·月考)下列有一个光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请选出对应的选项(  )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答案】B
【解析】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光线通过小孔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线经过不透明物体时被遮挡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树下阴影是由于光线经过不透明物体时被遮挡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4-25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月考)太阳光可以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枝繁叶茂的大树底下,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关于这些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光斑是树叶间许多小孔的像
B.这些光斑是树叶通过缝隙形成的影子
C.这些光斑是太阳通过缝隙形成的像
D.光斑大小不同是因为树叶间缝隙的大小不同
【答案】C
【解析】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太阳的实像,像和太阳的形状是一样的,是圆形,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24-25八年级上·江苏南京·月考)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保持成45°射向平静的液面方向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向左
B.盛液体的容器倾斜时,光点S'的位置改变
C.当液面上升2时,光点S'的位置向左移动2cm
D.当液面下降2cm时,光点S'的位置向右移动4cm
【答案】D
【解析】A.当液面下降时,反射点会向右移动,因此方向光线与标尺的交点会向右移动,故A错误;
B.盛液体的容器倾斜时,液面不变,则光点S'的位置不变,故B错误;
C.当液面上升2cm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点S'的位置向左移动,根据数学勾股定理和长方形可得光点S'移动的距离为
故C错误;
D.当液面下降2cm时,反射点会向右移动,因此方向光线与标尺的交点会向右移动,根据数学勾股定理和长方形可得光点S'移动的距离为
故D正确。
故选D。
14.(23-24八年级上·宁夏石嘴山·期末)如图所示,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子发生漫反射,白纸发生镜面反射
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从侧面看,镜子比较亮,白纸比较暗
D.从侧面看,镜子比较暗,白纸比较亮
【答案】D
【解析】AB.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镜面较光滑,光在镜子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白纸较粗糙,光在白纸表面发生漫反射,两都都遵循光的的反射定律,故AB错误;
CD.光在镜子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几乎都竖直反射回去,侧面几乎没有反射光;光在白纸表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侧面有较多反射光,从侧面看,镜子比较暗,白纸比较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24-25八年级上·江苏泰州·月考)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甲图中,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乙图中,平面镜后面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MN,木板CD和MN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平面镜中只有物体AB下半部分的像
B.乙图平面镜中只有物体AB下半部分的像
C.甲、乙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都能成完整的像
D.甲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不能成像,乙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完整的像
【答案】C
【解析】图甲中,过B点作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即B的像为点B′),过A点的一条光线沿CD的最下边缘射到镜面上,过A点的另一条光线经过CD的下方射到镜面上,由光的反射定律先作出2条反射光线,这2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A点的像点A′,连接A′B′即为AB的像,如图所示:
故甲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完整的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乙图中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故乙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完整的像。综上所述,甲、乙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都能成完整的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24-25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月考)如图所示,商场柜台旁放有一面直立的平面镜,小华沿直线AD行走,直线AD与平面镜平行,B、C为由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AD所作垂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行走到BC段我们才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小华像
B.在AB段或CD段行走时,平面镜中无法形成小华的像
C.小华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D.若镜子高度降低到小华身高的一半,镜中的像仍完整
【答案】D
【解析】A.小华在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BC外也能看到小华的像,故A错误;
B.在AB段或CD段行走时,小华反射的光也能在平面镜上反射,因此可以在平面镜中成像,故B错误;
C.小华在镜中所成的像与小华等大,大小不变,故C错误;
D.在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若镜子高度降低到小华身高的一半,小华全身反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仍能成完整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6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7.(24-25八年级上·重庆·月考)亲爱的同学,请利用你所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选用刻度尺 更精确;
(2)如图乙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s;
(3)如图丙所示常用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温度计示数为 ℃。
【答案】(1)A (2)228.7 (3)1 -4
【解析】(1)由图甲知道,A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B刻度尺1cm又分为5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2mm,所以A刻度尺更精确些;刻度尺使用时,分度值越小,读数越精确,所以A的读数精确。
(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48.7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8.7s,即秒表的读数为
(3)丙图所示的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液柱在零刻度的下方,示数是-4℃.
18.(24-25八年级上·四川绵阳·月考)小栗老师用架子鼓演奏时,用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鼓的同一位置来使得鼓声的 不同,初学者为了不打扰别人可以选择哑鼓练习器,鼓槌敲击的是橡胶垫,这样可以在 控制噪声。
【答案】响度 声源处
【解析】[1]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鼓的同一位置,鼓膜振动的幅度不同,则鼓声的响度不同。
[2]选择哑鼓练习器,鼓槌敲击的是橡胶垫,可以阻止噪声的产生,所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9.(24-25九年级上·福建南平·月考)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是因为:晶体在熔化时会 (填吸收、放出)热量。
【答案】 冰 吸热
【解析】[1][2]相同情况下,0℃冰变成0℃水还要吸收热量,所以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冰的冷却效果较好。
20.(24-25八年级上·安徽阜阳·月考)如图所示,园林工人在夏天移栽树木时,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采取的方法是剪去大量的树枝、树叶,这样做法是通过 的方法,来减慢树中水分蒸发,同时在树上方加上遮阳网是通过 的方法,来减慢树中水分蒸发。
【答案】减小液体表面积 降低温度
【解析】[1][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树木移栽时剪掉部分枝叶,这是通过减小表面积来减少树中水分的蒸发,可提高树的成活率。“加遮阳网”能减少太阳的照射,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来减慢了水分的蒸发。
21.(24-25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月考)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 ;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 减小
【解析】[1][2]由图丙可知,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由于屏幕正上方在可视范围内,所以不能防止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22.(24-25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月考)如图所示,公园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3m;若湖水上涨了0.3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倒影”是 (选填“虚”或“实”)像,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2.7 虚 不变
【解析】[1]倒影属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距与物距相等,彩灯距水面3m,湖水上涨0.3m,此时彩灯距离湖面的物距为
3m-0.3m=2.7m
该“倒影”距离湖面的像距为2.7m。
[2]由于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3]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像的大小将不变。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23.(23-24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月考)如图,一盏路灯下站着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俩的影子,通过光路作图的方法画出路灯灯泡S的位置。
【答案】见解析
【解析】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将两人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就是灯泡S的位置,如图所示:
24.(24-25八年级上·江苏无锡·月考)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P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做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交镜面于O点,连接SO为入射光线,连接OP为反射光线,如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5.(24-25八年级上·贵州黔西·期中)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安装甲图装置时,应按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
(2)图甲装置中,应在试管内放入 (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进行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冰块的好处是 。
(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冰块的熔点为 ℃;
(4)冰属于晶体,CD段物质处于 态。
(5)试管内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得到图像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理由是: 。
【答案】(1)秒表 自下而上 (2)碎冰块 可以使试管内的冰受热均匀且升温较慢
(3)0 (4)液 (5)不能 试管内水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收热量,不满足沸腾条件
【解析】(1)[1]本实验要记录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甲图装置时,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
(2)[1][2]要使冰块受热均匀应用碎冰块,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冰,和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相比,可以使试管内的冰受热均匀且升温较慢。
(3)图乙中,BC段温度不变,是冰的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是0℃,冰的熔点是0℃。
(4)BC段的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第4分钟熔化结束,CD段物质处于液态。
(5)[1][2]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试管内水达到沸点,烧杯内水吸热但温度不再变化,所以试管内水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收热量,不满足沸腾条件,故不能沸腾。
26.(24-25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月考)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 。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 (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在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拿大小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由于平面镜成的是 (虚/实)像,所以人眼要一直在玻璃板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发现无法让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没有将玻璃板 放置。此时的蜡烛A的像在蜡烛B的 方(选填“上”或“下”);
(3)该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法,在探究像与物到镜面的关系时,是用 等效替代了 (两空均选填“蜡烛A”、“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
(4)图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把白纸沿着中间直线对折,发现物点和对应的像点刚好重合,得出像和物关于平面镜 ;
(5)实验中,若玻璃板较厚,可能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则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 (选填“亮”或“暗”);
(6)如丁图利用平面镜可以把微小形变“放大”,在箭头所指处用力向下压桌面,使桌面发生形变时,光点就会在刻度尺上出现明显的移动,在图中,刻度尺上光点将会向 (“上”、“下”)移动,这种实验方法是 。
【答案】(1)像的位置 暗 (2)虚 前面 竖直 上 (3)蜡烛B 蜡烛A的像
(4)对称 (5)暗 (6)下 转换法
【解析】(1)[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便于确定了像的位置。
[2]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1][2]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所以人眼要一直在玻璃板前面观察。
[3]由图乙可知,无法让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没有将玻璃板竖直放置。
[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实验中,若不小心将玻璃板碰倾斜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的像在蜡烛B的上方。
(3)[1][2]实验中,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故实验中是用蜡烛B等效替代了蜡烛A的像。
(4)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把白纸沿着中间直线对折,发现物点和对应的像点刚好重合,得出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5)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较远的像较暗。
(6)[1][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依次被这两个平面镜反射,最后射到刻度尺上形成一个光点P,如果当在箭头所指处用力向下压桌面,使桌面发生形变时,如图:
M、N将向中间倾斜,M、N上的入射角减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点会在刻度尺上从P点移动到P'点,则P'的位置比P低,即刻度尺上光点将会向下移动,这种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
27.(9分)(24-25八年级上·贵州贵阳·月考)高速的交通与便捷的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下面是某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站名 铜仁 凯里南 贵阳东 遵义
到站时间 - 20:27 21:00 21:49
发车时间 19:10 20:29 21:05 -
里程/km 0 200 440
(1)该列车从凯里南站到遵义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该列车从铜仁站到贵阳东站的平均速度为174km/h,该列车从铜仁站到贵阳东站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若该列车以144km/h的速度驶过长为1800m的隧道时,测得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5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1)50m/s (2)3.19×105m (3)200m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列车从凯里南站到遵义站的运动时间为
t=1h20min=60×60s+20×60s=4800s
从凯里南站到遵义站的路程为
s=440km-200km=240km=2.4×105m
则该列车从凯里南站到遵义站的平均速度为
(2)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列车在铜仁站的发车时间为19:10,到达贵阳东站的时间为21:00,则行驶时间为
则该列车从铜仁站到贵阳东站行驶的路程为
(3)设列车的长度为l,则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完全离开隧道,车头走过的路程为
L=1800m+l
又因为列车的速度为
v=144km/h=40m/s
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为
t=50s
所以可得
解得
l=200m
28.(12分)(24-25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月考)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湖北高速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定点测速时,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s,根据图(b)可知:两次发出和接收到信号间的时间间隔tP1n1=0.3s,tP2n2=0.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该车速度为多少m/s?
【答案】(1)不会判超速 (2)不会判超速 (3)20m/s
【解析】(1)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均小于限定的速度,故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不会被判超速。
(2)AB两点间所用的时间为
AB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故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不会被判超速。
(3)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距离为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距离为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路程为
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
则该车速度为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29.(22-23八年级上·江苏常州·月考)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制冷剂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
(1)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并把它送入冰箱冷凝器的冷凝管里,在冷凝器里是通过 (选填“降温”或“压缩体积”)的方式将蒸气变成液体并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 成气体并 (“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再发生 (填物态变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夏天,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外国品牌的冰箱,说明书上说冷藏室温度能保持在0℃到4℃之间,应在冷藏室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选填“甲”或“乙”),不选另一种温度计的原因是: 。24小时后,为正确读数,小明 (能/不能)把该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正确操作下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表明该冰箱 (达标/不达标)。
【答案】(1)压缩体积 汽化 吸热 液化
(2)乙 普通温度计的液柱能自由升降 不能 不达标
【解析】(1)[1][2][3][4]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工作时电动压缩机使制冷剂蒸气压缩体积而液化,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将热量放出;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
(2)[1][2][3][4]甲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乙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根据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最高温度,故应在冷藏箱内放置温度计乙;此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外界温度高,体温计示数会升高,故验收人员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5℃,根据冷藏室温度能保持在0℃到4℃之间,示数5℃不在这范围。表明该冰箱不达标。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期中临考押题卷(提升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第一章~第四章第3节
第Ⅰ卷 选择题(3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4-25八年级上·吉林长春·月考)下列事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是0.75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确保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90dB D.人体感觉最舒服的温度约37℃
2.(24-25八年级上·黑龙江大庆·月考)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3.(24-25八年级上·重庆·月考)如图是在同一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车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是同时出发 B.丙运动了18s后与甲相遇
C.在0~10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甲、乙相遇时,丙通过的路程是120m
4.(24-25八年级上·新疆阿克苏·月考)下列关于描写声的诗词解释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声音的响度没变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音调高
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5.(24-25八年级上·湖北武汉·月考)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C调(do)的波形图,下列有关该波形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响度不同 B.甲和丙的音调不同
C.乙和丙的音色不同 D.甲、乙、丙的音色均相同
6.(24-25八年级上·新疆乌鲁木齐·月考)次声波可以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不同的是(  )
A.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情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
C.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交警利用超声波测量汽车的速度
7.(24-25八年级上·山东滨州·月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是流传在豫晋地区的民间传统烟火。“打铁花”是在高温下将生铁化成铁水,然后用力将铁水泼洒出去,铁水最后形成铁屑。在“打铁花”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打铁花”时,铁水温度一直上升
B.“将铁水泼洒出去”时,铁水在持续吸热
C.铁水最后形成铁屑是熔化现象
D.“打铁花”表演伴随着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变化过程
8.(23-24九年级上·云南西双版纳·月考)根据下表给出的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液态氧沸点 液态氮沸点 液态氢沸点 固态氮熔点 固态氧熔点 固态氢熔点
-183℃ -196℃ -253℃ -210℃ -218℃ -259℃
A.-215℃时,氧是液态,氢是气态
B.沸点低的物质熔点也一定低
C.-210℃的氮一定为固液共存态
D.因为这三种物质的沸点、熔点都极低,因此它们极易沸腾、凝固
9.(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所示,下列与热相关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图(a)“土冰箱”是利用蒸发放热从而防止饭菜变质
B.图(b)飞机在天空中飞过留下的长长的“尾巴”是汽化现象
C.图(c)将湿餐巾贴在冰冷的食品上,湿巾会和食品“粘”在一起,属于凝固现象
D.图(d)“纸锅烧水”,说明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10.(24-25八年级上·甘肃白银·月考)关于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该过程吸热
B.“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
C.“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吸热
11.(24-25八年级上·江苏扬州·月考)下列有一个光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请选出对应的选项(  )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12.(24-25八年级上·陕西西安·月考)太阳光可以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枝繁叶茂的大树底下,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关于这些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光斑是树叶间许多小孔的像
B.这些光斑是树叶通过缝隙形成的影子
C.这些光斑是太阳通过缝隙形成的像
D.光斑大小不同是因为树叶间缝隙的大小不同
13.(24-25八年级上·江苏南京·月考)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保持成45°射向平静的液面方向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向左
B.盛液体的容器倾斜时,光点S'的位置改变
C.当液面上升2时,光点S'的位置向左移动2cm
D.当液面下降2cm时,光点S'的位置向右移动4cm
14.(23-24八年级上·宁夏石嘴山·期末)如图所示,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子发生漫反射,白纸发生镜面反射
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从侧面看,镜子比较亮,白纸比较暗
D.从侧面看,镜子比较暗,白纸比较亮
15.(24-25八年级上·江苏泰州·月考)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镜子足够大,甲图中,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乙图中,平面镜后面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MN,木板CD和MN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平面镜中只有物体AB下半部分的像
B.乙图平面镜中只有物体AB下半部分的像
C.甲、乙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都能成完整的像
D.甲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不能成像,乙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完整的像
16.(24-25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月考)如图所示,商场柜台旁放有一面直立的平面镜,小华沿直线AD行走,直线AD与平面镜平行,B、C为由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AD所作垂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行走到BC段我们才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小华像
B.在AB段或CD段行走时,平面镜中无法形成小华的像
C.小华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D.若镜子高度降低到小华身高的一半,镜中的像仍完整
第Ⅱ卷 非选择题(6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7.(24-25八年级上·重庆·月考)亲爱的同学,请利用你所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选用刻度尺 更精确;
(2)如图乙所示的秒表示数为 s;
(3)如图丙所示常用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温度计示数为 ℃。
18.(24-25八年级上·四川绵阳·月考)小栗老师用架子鼓演奏时,用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鼓的同一位置来使得鼓声的 不同,初学者为了不打扰别人可以选择哑鼓练习器,鼓槌敲击的是橡胶垫,这样可以在 控制噪声。
19.(24-25九年级上·福建南平·月考)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是因为:晶体在熔化时会 (填吸收、放出)热量。
20.(24-25八年级上·安徽阜阳·月考)如图所示,园林工人在夏天移栽树木时,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采取的方法是剪去大量的树枝、树叶,这样做法是通过 的方法,来减慢树中水分蒸发,同时在树上方加上遮阳网是通过 的方法,来减慢树中水分蒸发。
21.(24-25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月考)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其原理类似百叶窗,只能透过一定角度的光线,结构简图如图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 ;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22.(24-25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月考)如图所示,公园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3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3m;若湖水上涨了0.3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倒影”是 (选填“虚”或“实”)像,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
23.(23-24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月考)如图,一盏路灯下站着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俩的影子,通过光路作图的方法画出路灯灯泡S的位置。
24.(24-25八年级上·江苏无锡·月考)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P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5.(24-25八年级上·贵州黔西·期中)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安装甲图装置时,应按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
(2)图甲装置中,应在试管内放入 (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进行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冰块的好处是 。
(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冰块的熔点为 ℃;
(4)冰属于晶体,CD段物质处于 态。
(5)试管内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得到图像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理由是: 。
26.(24-25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月考)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 。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 (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
(2)在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拿大小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由于平面镜成的是 (虚/实)像,所以人眼要一直在玻璃板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发现无法让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没有将玻璃板 放置。此时的蜡烛A的像在蜡烛B的 方(选填“上”或“下”);
(3)该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法,在探究像与物到镜面的关系时,是用 等效替代了 (两空均选填“蜡烛A”、“蜡烛B”、“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
(4)图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把白纸沿着中间直线对折,发现物点和对应的像点刚好重合,得出像和物关于平面镜 ;
(5)实验中,若玻璃板较厚,可能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则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 (选填“亮”或“暗”);
(6)如丁图利用平面镜可以把微小形变“放大”,在箭头所指处用力向下压桌面,使桌面发生形变时,光点就会在刻度尺上出现明显的移动,在图中,刻度尺上光点将会向 (“上”、“下”)移动,这种实验方法是 。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
27.(9分)(24-25八年级上·贵州贵阳·月考)高速的交通与便捷的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下面是某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
站名 铜仁 凯里南 贵阳东 遵义
到站时间 - 20:27 21:00 21:49
发车时间 19:10 20:29 21:05 -
里程/km 0 200 440
(1)该列车从凯里南站到遵义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该列车从铜仁站到贵阳东站的平均速度为174km/h,该列车从铜仁站到贵阳东站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若该列车以144km/h的速度驶过长为1800m的隧道时,测得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5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28.(12分)(24-25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月考)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湖北高速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定点测速时,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s,根据图(b)可知:两次发出和接收到信号间的时间间隔tP1n1=0.3s,tP2n2=0.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该车速度为多少m/s?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29.(22-23八年级上·江苏常州·月考)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制冷剂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
(1)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并把它送入冰箱冷凝器的冷凝管里,在冷凝器里是通过 (选填“降温”或“压缩体积”)的方式将蒸气变成液体并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 成气体并 (“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再发生 (填物态变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夏天,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外国品牌的冰箱,说明书上说冷藏室温度能保持在0℃到4℃之间,应在冷藏室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 (选填“甲”或“乙”),不选另一种温度计的原因是: 。24小时后,为正确读数,小明 (能/不能)把该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正确操作下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表明该冰箱 (达标/不达标)。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安徽省合肥市西苑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模拟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