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西苑中学2024~2025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模拟试题
(1~5单元)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i-28。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天然气燃烧 B. 石蜡熔化
C. 葡萄酿酒 D. 铁生锈
2. 202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疏浚河道,保护湿地 B. 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
C.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后排放 D. 毁林开荒,建设更多耕地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取液体 B. 滴加液体
C. 添加酒精 D. 仪器连接
4. 王者归“铼”,中国利用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铼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 铼属于金属元素,位于第2周期
C.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
D. 根据铼原子结构,可推测铼的化合价为+2价
5. 青蒿琥酯(C19H28O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琥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青蒿琥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D 青蒿琥酯由19个C、28个H和8个O组成
6. 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微粒在不断运动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受热后,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氧气(O2)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A. A B. B C. C D. D
7.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和按个数比进行该反应
C. 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发生变化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8. 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二氧化硫
9.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原子模型结构
C. 物质构成模型
D. 原子、离子转化模型
10.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原子不发生改变是化学变化
11.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 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
D. 足量的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12.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B. 收集O2并验满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制取纯净的水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O2,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
市面上有多种家用制氧机,其制氧原理有:
电子制氧机在药店较常见,类似于电解水的原理。整机运行比较安静,但对操作要求非常严格,绝不允许倾斜及倒置,否则其溶液会流入输氧管中喷入鼻腔对使用者造成严重的损伤。同时制氧时耗电量较大。
化学药剂制氧机采用药剂配方:例如可利用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同时加入水中制取氧气。但由于设备简陋,操作麻烦,使用成本较高,且不能连续使用等诸多缺陷不适应家庭氧疗。
富氧膜制氧机采用膜制氧方式,通过膜对空气中氮分子的过滤,可得浓度为30%氧气,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小等优点。膜制氧方式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
分子筛式制氧机采用一种先进的气体分离技术,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气体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地动态循环过程,分子筛并不消耗。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N2、O2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N2、O2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1)供氧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氧压机将氧气压缩到钢瓶中,压缩氧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
(3)几种家用制氧机的制氧原理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不建议使用化学药剂制氧机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
A电子制氧机 B.化学药剂制氧机 C.富氧膜制氧机 D.分子筛式制氧机
(4)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___________(填“Ⅰ”“Ⅱ”“Ⅲ”或“Ⅳ”)。
(5)由图乙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证据是___________。
14.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室选用装置BF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加液体时液面高度至少应该在___________(填“a”或“b”)处以上,原因是___________;O2应从F装置导管口___________(选填“c”或“d”)端通入。
15. 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端为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在电解水实验中,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看出,a气体是___________,b气体是___________。
(3)检验管C中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如果管C中气体的体积为10mL,则管D中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中,结果发现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理论值,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能力更强 B. 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被消耗
C. 部分氧气被碳棒消耗 D. 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16.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为比较淀粉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序号 5%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20 / a
② 20 淀粉0.5g b
③ 20 二氧化锰0.5g c
【解释与结论】
(1)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如图甲,可通过___________观察来定性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探究】为了定量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实验时小明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设计了三组实验(如上表所示)。
(3)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_。最后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b___________c(填“<”、“>”或“=”)。
【拓展与延伸】探究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收集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组同学对此展开研究。
(4)第一组实验:取5支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体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21%。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_______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集气瓶的体积为200mL,要想得到浓度40%的氧气,则须在集气瓶内预先装入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结果保留整数)
17. “这里的车棚会发光”——内蒙古党政机关办公区车棚顶安装了5972块光伏板,年发绿电180万度,年减少碳排放1500吨。光伏板的核心材料是单质硅,工业制硅流程中的一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产56吨Si,需要H2多少吨?
答案和解析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天然气燃烧 B. 石蜡熔化
C. 葡萄酿酒 D. 铁生锈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天然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2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疏浚河道,保护湿地 B. 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
C.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后排放 D. 毁林开荒,建设更多耕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A、疏浚河道、保护湿地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该活动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该活动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该活动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D、毁林开荒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异常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该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故选D。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取液体 B. 滴加液体
C. 添加酒精 D. 仪器连接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应竖直悬空在试管上方滴加液体,不能伸入容器内,防止药品被污染,正确;
C、绝对禁止用酒 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止发生火灾,错误;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错误。
故选B。
4. 王者归“铼”,中国利用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铼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 铼属于金属元素,位于第2周期
C.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
D. 根据铼原子结构,可推测铼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为75,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则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故A说法正确;
B、铼是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铼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位于第六周期,故B说法错误;
C、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故C说法正确;
D、铼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铼离子,则铼的化合价为+2价,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5. 青蒿琥酯(C19H28O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琥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青蒿琥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D. 青蒿琥酯由19个C、28个H和8个O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青蒿琥酯(C19H28O8)含有C、H、O这3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A选项错误;
B、青蒿琥酯(C19H28O8)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选项正确;
C、青蒿琥酯(C19H28O8)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C选项错误;
D、分子由原子构成,1个青蒿琥酯分子由19个C、28个H和8个O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青蒿琥酯由C、H、O这3种元素组成,D选项错误。
故选:B。
6. 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微粒在不断运动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受热后,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氧气(O2)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臭氧由臭氧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 和按个数比进行该反应
C. 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发生变化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表示氮气,“”表示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则和按个数比1:3进行该反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改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8. 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二氧化硫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确实会产生大量的白烟,这是由于磷燃烧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故A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会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这是由于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会发出白光,并且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木炭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故C正确。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二氧化硫:硫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发出的是淡蓝色火焰,而不是耀眼的白光,且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非现象,故D不正确。
故选D。
9.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原子模型结构
C. 物质构成模型
D. 原子、离子转化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O、Si、Al、Fe,选项错误;
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原子构成分子,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选项错误;
D、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钠离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钠原子,选项正确;
故选D。
10.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原子不发生改变是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属于带电的微粒,但不是离子。故A正确;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故B不正确;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不是单质,是混合物。C不正确;
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发生改变,但原子不发生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原子也不发生改变。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1.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C. 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
D. 足量的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开始时红磷燃烧放热,装置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装置内的压强增大,燃烧停止后,逐渐恢复至室温,装置中的氧气被消耗,装置中的压强减小,最终小于燃烧前的压强,该选项错误;
B、刚开始只有高锰酸钾一种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钾分解的过程中存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三种固体,至高锰酸钾分解完全,只有锰酸钾、二氧化锰两种固体,该选项错误;
C、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但是最终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等的,该选项正确;
D、足量的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不断被消耗,氧气的质量不断减小,硫过量,则氧气最终被消耗完全,该选项错误;
故选:C。
12.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 B. 收集O2并验满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制取纯净的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同,无法比较两者的催化效果,故A不正确;
B、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是在集气瓶口部,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B不正确;
C、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补充了消耗的氧气,不能用于空气成分测定,故C不正确;
D、制取纯净的水,要用蒸馏装置,冷凝管中的水要下进上出,故D正确。故选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O2,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
市面上有多种家用制氧机,其制氧原理有:
电子制氧机在药店较常见,类似于电解水的原理。整机运行比较安静,但对操作要求非常严格,绝不允许倾斜及倒置,否则其溶液会流入输氧管中喷入鼻腔对使用者造成严重的损伤。同时制氧时耗电量较大。
化学药剂制氧机采用药剂配方:例如可利用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同时加入水中制取氧气。但由于设备简陋,操作麻烦,使用成本较高,且不能连续使用等诸多缺陷不适应家庭氧疗。
富氧膜制氧机采用膜制氧方式,通过膜对空气中氮分子的过滤,可得浓度为30%氧气,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小等优点。膜制氧方式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
分子筛式制氧机采用一种先进的气体分离技术,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气体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整个过程为周期性地动态循环过程,分子筛并不消耗。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N2、O2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N2、O2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1)供氧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氧压机将氧气压缩到钢瓶中,压缩氧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
(3)几种家用制氧机的制氧原理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不建议使用化学药剂制氧机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
A.电子制氧机 B.化学药剂制氧机 C.富氧膜制氧机 D.分子筛式制氧机
(4)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___________(填“Ⅰ”“Ⅱ”“Ⅲ”或“Ⅳ”)。
(5)由图乙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证据是___________。
【答案】(1)氧气瓶或氧气袋或制氧机
(2)分子间隔减小 (3) ①. AB ②. 操作麻烦
(4)Ⅲ (5)相同条件下,随着吸附压的增大,N2的吸附比迅速增大,而O2的吸附比仅小幅上升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文章内容 , 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因此, 可以填写其中一种, 如氧气瓶( 或氧气袋或制氧机 ) ;故答案为:氧气瓶( 或氧气袋或制氧机)。
【小问2详解】
氧压机将氧气压缩到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液体和固体的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较小,所以比较容易被压缩。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
A、子制氧机在药店较常见,类似于电解水的原理,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B、化学药剂制氧机通过药剂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来制取氧气,在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生成,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这是典型的化学变化特征,所以化学药剂制氧机的制氧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富氧膜制氧机采用膜制氧方式,通过膜对空气中氮分子的过滤,可得浓度为30%氧气,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D、分子筛式制氧机采用物理方法,这是一种气体分离技术。工作时将空气中的氧气提取出来直接使用即可,是利用分子筛对空气中不同气体吸附能力的差异来分离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B。
不建议使用化学药剂制氧机的原因是设备简陋,操作复杂。
【小问4详解】
在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过程需要涉及到化学变化, 即氧分子被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然而, 观察图甲中的三个过程,只有过程Ⅲ由氧分子变成了氧原子, 因此 , 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过程Ⅲ; 故答案为: Ⅲ。
【小问5详解】
(4) 由图乙可知 ,在25°C时 , 随着吸附压的增大,N 和O 的吸附量都在增加,但是,N 的吸附量增加得更快 , 而O 的吸附量虽然也在增加, 但相对较慢, 这意味着在较大的吸附压下,N 和O 之间的吸附差异变得更加明显,从而更有利于它们的分离,因此, 证据是在相同温度下, 随着吸附压的增大,N 和O 的吸附量差值逐渐增大。
14.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室选用装置BF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加液体时液面高度至少应该在___________(填“a”或“b”)处以上,原因是___________;O2应从F装置导管口___________(选填“c”或“d”)端通入。
【答案】(1)长颈漏斗
(2)
(3) ①. a ②. 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③. c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实验室选用装置BF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加液体时液面高度至少应该在a处以上,原因是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O2应从F装置导管口c端通入。
15. 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端为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在电解水实验中,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看出,a气体是___________,b气体是___________。
(3)检验管C中气体,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如果管C中气体的体积为10mL,则管D中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中,结果发现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理论值,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能力更强 B. 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被消耗
C. 部分氧气被碳棒消耗 D. 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答案】(1)正 (2) ①. 氢气 ②. 氧气
(3) ①.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②. 20mL (4)D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连接A段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的体积较小,则生成的气体为氧气,所以图中A端为电源的正极,故填正。
【小问2详解】
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由图可知,a气体的体积较大,则气体a为氢气,故填氢气;
b为氧气,故填氧气。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管C中的气体的体积较小,则其中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燃着的木条复燃,所以检验管C中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故填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由图可知,管C中的气体的体积较小,则其中的气体为氧气,如果管C中气体的体积为10mL,则管D中气体为氢气,其体积约为20mL,故填20mL。
【小问4详解】
A 氧气比氢气在水中溶解能力更强,则剩余的氧气的体积偏小,则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理论值,选项正确;
B 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被消耗,则剩余的氧气的体积偏小,则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理论值,选项正确;
C 部分氧气被碳棒消耗,则剩余的氧气的体积偏小,则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理论值,选项正确;
D 氧气与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水,通电的条件下不可能生成水,选项错误,故填D。
16.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为比较淀粉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序号 5%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20 / a
② 20 淀粉0.5g b
③ 20 二氧化锰0.5g c
【解释与结论】
(1)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如图甲,可通过___________观察来定性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
【定量探究】为了定量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实验时小明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设计了三组实验(如上表所示)。
(3)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___。最后结果表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b___________c(填“<”、“>”或“=”)。
【拓展与延伸】探究小组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收集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组同学对此展开研究。
(4)第一组实验:取5支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体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收集的O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21%。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_______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集气瓶的体积为200mL,要想得到浓度40%的氧气,则须在集气瓶内预先装入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结果保留整数)
【答案】(1)2H2O22H2O+O2↑
(2)产生气泡的快慢 (3) ①. 时间 ②. >
(4) ①. 35 ②. 48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2H2O+O2↑。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比较淀粉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如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定性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故填产生气泡的快慢。
【小问3详解】
为了定量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以生成40ml气体为标准,则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时间,故填时间;
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较快,生成等体积的氧气用时较短,所以b>c,故填>。
【小问4详解】
由图中的数据可知,当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35%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35;
设须在集气瓶内预先装入水的体积为x, ×100%=40%,x≈48mL,故填48。
17. “这里的车棚会发光”——内蒙古党政机关办公区车棚顶安装了5972块光伏板,年发绿电180万度,年减少碳排放1500吨。光伏板的核心材料是单质硅,工业制硅流程中的一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化学式为________。
(2)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产56吨Si,需要H2多少吨?
【答案】(1)HCl (2)解:设生产56吨Si,需要H2的质量为x
答:需要H2的质量为4吨。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该反应前有Si、3H、3Cl,反应后有Si、3X,因此,X的化学式为HCl,故填写:HCl。
【小问2详解】
详解见答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牡丹江市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度高三8月份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人教2024版八上物理期中临考押题卷02(范围1.1-4.3)(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