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Mg—24 Li—7 K—39
一、选择题(共20分)
【1~14每题均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4分。】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物质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有些眼镜片是由金刚砂(SiC)制造。其中Si的化合价为+4,则C的化合价为( )
A. B. C. D.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牛奶变质 C.水结成冰 D.光合作用
4.室温下,下列果汁或饮料的近似pH中,呈碱性的是( )
A.苹果汁:3.1 B.番茄汁:4.1 C.西瓜汁:6.1 D.苏打水:9.0
5.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干冰 C.石油 D.碘酒
6.与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石墨 B.木炭 C.臭氧 D.红磷
7.再生水是指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指标的水,其生产工序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A.沉降 B.过滤 C.消毒 D.吸附
8.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作燃料 B.氧气:保存食品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氦气:充填飞艇
9.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是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10.关于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制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检验 D.验满
11.名称与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
A.氧化钠—NaO B.硝酸铝—
C.氢氧化镁— D.胆矾—
12.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点燃氢气、氧气的混合气体一定会发生爆炸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3.下列条件(压强、温度)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20℃ B.、10℃ C.、20℃ D.、10℃
14.室温时,向15g某固体M(不含结晶水)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搅拌,结果如下图所示(保持温度不变)。室温时M的溶解度可能是( )
A.15g/100g水 B.18g/100g水 C.28g/100g水 D.30g/100g水
【15~17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分。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对1个得1分,多选或错选得0分。】
15.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符号“2Mg”可表示两个镁元素
C.镁带中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D.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24g
16.对CO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将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说明呈酸性
B.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一氧化碳分子
C.CO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要除去中少量的CO,可把混合气体点燃
17.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加热条件下,向一定量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
B.向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C.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向一定质量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二、简答题(共30分)
18.新型能源的应用,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①氢能是一种绿色能源,液氢是火箭发射的主要燃料。目前制取氢气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氮化锂()可用于化学储氢。
Ⅰ.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即可)。
Ⅱ.将氢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Ⅲ.石墨烯是一种____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Ⅳ.氮化锂()中锂、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②捕获和转化可实现资源利用。一种捕集烟气中并转化利用的流程如下图。
Ⅰ.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来制取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Ⅱ.甲醇()是一种液体燃料。合成器中CO与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_(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0.2mol甲醇中约含_______个分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Ⅲ.整个过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19.某小组同学取10.0g水,加入不同质量的,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图是10.0g水中加入15.0g后的实验过程。
①C中溶液,是的_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B中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③步骤3中记录到t为75.8℃。另取12.0g、9.0g、6.0g、3.0g,重复以上实验,记录数据,汇总下表。
加入的质量/g 15.0 12.0 9.0 6.0 3.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t/℃ 75.8 64.4 53.5 37.6 16.4
根据表格中记录到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的溶解度曲线。___________
④该方法是否适合于测定不同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所示装置都能得到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①图1、图2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Ⅰ.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
Ⅱ.如图1,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Ⅲ.如图2,铂丝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实验过程中,若装置内压强过大,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应将铂丝抽离过氧化氢溶液,使反应停止。
②图3是制作的氧自救呼吸器。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为黄色固体,分别与、反应生成和白色固体,产氧效率高,适合作生氧剂;生氧原理为;
Ⅰ.71g吸收足量的,理论上得到_______mol;实验室一般不用与反应制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Ⅲ.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____________(填颜色变化),则基本失效。
21.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①下图所示是教材中的四个实验。
图4 图5 图6 图7
Ⅰ.如图4,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图5,硝酸钾几乎不溶于酒精,硝酸钾却可以溶解在水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_____有关。
Ⅲ.如图6,是电解水的装置,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如图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铜丝进行碳与氧化铜的探究,装置下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一:取6.4g铜丝在空气中充分加热螺旋状部分
步骤二:将加热后的铜丝放入具支试管,进行与碳粉的实验
Ⅰ.步骤一中,观察到铜丝表面由红色变__________,说明加热后铜丝表面有氧化铜生成。
Ⅱ.步骤二中,A处碳粉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粉体现了____________(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Ⅲ.步骤二中,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应先夹紧弹簧夹,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实验后理论上铜丝的质量应仍为6.4g,而实际称量后发现质量大于6.4g,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024.1)
一、选择题(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A C D B A D B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D C B C AC BC BD
二、简答题(共30分)
18.(1)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合理即可)
(2)氢气分子间的间隙
(3)单质 (4)3:2(或21:14)
(5)
(6)化合 (7) (8)CaO(或氧化钙)
19.(1)饱和 (2)60%(或0.6或3/5)
(3)全部通过五个点;有弧线,不明显直线
(4)不适合;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步骤2中无法明显地观察到晶体析出(合理即可)
20.(1)锥形瓶 (2)
(3)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4)0.75mol (5)有二氧化碳气体参与反应,使得到的氧气不纯
(6)KOH (7)黄色基本变为白色
21.(1)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或晶体)溅出
(2)溶剂的性质(或溶剂的种类)
(3)探究水的组成(合理即可)
(4)
(5)黑色
(6)
(7)还原性 (8)防止液体倒流,引起具支试管炸裂
(9)铜丝上的氧化铜没有完全生成铜(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