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检测卷情境卷(答案)


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关于单质磷参加的化学反应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实验Ⅰ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只需少
B.实验Ⅱ用定量的方法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C.实验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D.以上三个实验均有“产生大量白雾”的现象
2.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液体)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白磷和木炭均足量),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并且瓶中的所有物质均充分完全反应后打开止水夹 ,此时的天平指针(  )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仍处于标尺中央
3.(实验探究)小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用硬质塑料瓶代替烧杯,设计如图实验来验证,得出正确结论后。他感觉将化学实验图像化更能帮助深入理解原理。小石用如下图像来记录实验,则纵坐标可以表示(  )
A.装置内的分子总数 B.装置内物质水的质量
C.装置内二氧化碳的质量 D.装置内氢元素的质量
4.通过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4:3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6.小华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质量守恒之白磷燃烧》化学视频,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0g水与10g酒精混合后质量为20g
B.1L氢气和8L氧气反应,能生成9L水
C.5g硫和5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为10g
D.纸在空气中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等于纸的质量
7.(创新实验)足量的蜡烛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浓度传感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合反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数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不断减少
8.(现代科技成果)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微粒数之比为
D.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
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镁带: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铁在氧气中燃烧:
1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催化剂
C.生成丁的质量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二、非选择题(11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8题;共80分)
11.(4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是常用的化石燃料,已知甲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4CO2+2H2O,则该反应中每   份质量的甲烷与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CO2和   份质量的H2O。
12.(8分)(工业流程)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钛酸亚铁,FeTiO3) 为原料生产钛,其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1)(2分)钛酸亚铁由两种离子构成,除亚铁离子外,另一种离子的符号为   。
(2)(2分)TiCl4和Mg 在高温冶炼时,发生的化学方程为   。
(3)(2分)经高温冶炼得到金属钛,则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钛的质量比为   。
(4)(2分)氯化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   。
13.(12分)(社会热点)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处安放的“核废水”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筑地震,继而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海水灌入发生断电,其4个核反应堆中有3个先后发生爆炸和堆芯熔毁,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裸露的燃料包壳锆(Zr)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锆和氢气,大量氢气和空气混合后被引爆。后期处理中,为了降低核反应堆的温度,须向反应堆内注入大量冷却水。冷却水中含有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去除的放射性氚(质子数为1,中子
数为2的一种原子),含氚污染水被存储在大型储水罐内。十年过去了,核废水越来越多,到了快装不下的程度,所以,日本政府决定将核废水排入大海,但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材料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化学功不可没!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派出探测器登陆火星的国家。其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采用液氢、液氧作推进剂。
(1)(2分)放射性氚属于   (填写元素名称)元素。
(2)(2分)海水能够导电,是因为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写出上述物质中含有的阴离子的符号   。
(3)(2分)写出锆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锆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4)(2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废水”的原因是   。
(5)(4分)长征五号B采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使推进剂恰好完全反应,则加注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14.(2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4分)图1中A实验,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图A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时红磷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过量。
(2)(2分)为达到验证量守恒定律的目的,小林更换了B实验中的药品,以下改进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将药品换成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②将药品换成铁粉和硫酸铜溶液
③将药品换成白糖和蒸馏水
(3)(2分)为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小郭只更换了B实验的装置,如图2所示,此装置中气球没有体现的作用是   (填序号)。
①控制气体的总量 ②盛放、添加固体药品
③调节装置的压强 ④调节装置的容积
(4)(2分)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分子种类
(5)(6分)图3是按课本进行的实验,一段时间后,   (填序号)烧杯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图4与图3相比,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6)(4分)为了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5所示的微型实验。
【查阅资料】
Ⅰ.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二者接触会反应产生白烟,白烟是氯化铵(NH4Cl)固体。
Ⅱ.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像皮塞。稍后,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
①产生白烟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   (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
②由图5实验可知,相同条件下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氨分子的运动速率   (填“快”或“慢”)。
15.(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托盘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A、B、C所示。
(1)(2分)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上述的A﹣C三个实验装置,只有一个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2)(4分)在装置A的实验中气球的变化   ;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是   。
16.(16分)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完质量守恒定律后,化学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验证“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相关空白。
【验证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实验探究】小虹、小桥、小棒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分别如图A、B、C所示。
(1)(8分)小虹同学将药品装入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塞好连接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胶塞,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使天平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   ,并将红磷引燃。随后锥形瓶内的实验现象是:暗红色固体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待锥形瓶冷却后,再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天平平衡。小虹认为实验中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此实验中细沙的作用是   。
(2)(4分)小桥同学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B图所示,小桥同学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称量质量为15g,充分反应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其质量为   (填“大于”、“小于”、“等于”)15g。
(3)(2分)小棒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再次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烧杯内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为: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   。
(4)(2分)【反思与评价】
由上述实验得到启示,探究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   。
17.(10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清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 猜想2:相等。
【设计实验】小实、小琪、小邦分别设计了三个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方案 小实:方案一 小琪:方案二 小邦:方案三
实验装置
(1)(4分)小实的实验中玻璃管的作用是   ,并且引燃红磷,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天平指针   。
A.偏左 B.偏右 C.指中央
(2)(2分)大家一致认为小琪的方案是错误的,原因是   。
(3)(2分)小邦取下烧杯,将烧杯领斜,使试管中的盐酸流入烧杯。待反应结束后,把烧杯重新放回托盘天平,天平指针偏右。同学们一起分析小邦实验方案后,大家一致认为:当选择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装置应   。小邦改进了实验方案,最终实验获得了成功。
(4)(2分)【得出结论】
关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方案一中红磷量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植物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淀粉和氧气,由此可推测淀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氧元素。
C.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此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10mL水通电分解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和一定10m1。
18.(4分)(技术工程)“胜哥”和同学们在开展“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选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猛,利用供氧器制取氧气。解答下列问题:
(1)(2分)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过氧化氢的质量反应后比反应前   。
(2)(2分)现需要制得3.2g氧气,至少需要多少g溶质质量分数为5%得过氧化氢溶液(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 用实验Ⅰ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使装置内氧气完全消耗,红磷需过量 ,不符合题意;
B、 实验Ⅱ通过天平读数可用定量的方法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符合题意;
C、 实验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因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不符合题意;
D、以上三个实验均有“产生大量白烟”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需药品足量分析;
B、根据密闭装置中化学反应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据铜片上红磷不燃烧是由于温度未达到着火点分析;
D、根据磷燃烧产生白烟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压强变小,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瓶内压变小,但两边集气瓶物质总质量相等,天平平衡。当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 两边压强相等无气体通过导管流动,故仍然平衡。
故答案为:D。
【分析】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压强变小,右边产生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压强也减小。
3.【答案】D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装置内的分子总数增多。A答案错误;
B、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装置内物质水的质量增多。B答案错误;
C、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装置内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多。C答案错误;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所以装置内氢元素的质量不变。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A、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与氢气,生成的氢气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错误;
B、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可以用烧杯等敞口容器,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正确;
C、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由于有空气中的气体参加反应,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5.【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假设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Mg,那么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也为Mg;根据图示可知,甲减少了28%Mg,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应为:1-42%-40%-10%=8%,所以反应前后乙减少了6%Mg,丙增加了34%Mg,丁在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为丙,而丁的质量不变,有可能做了反应的催化剂,也有可能不参与反应;
A、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而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选项错误;
B、通过计算可知乙的质量分数应为:1-42%-40%-10%=8%,故B选项错误;
C、甲参与反应的质量为28%Mg,乙参与反应的质量为6%Mg,所以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28%Mg):(6%Mg)=14:3,故C选项正确;
D、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的物质叫作催化剂,通过图示能知道丁的质量保持不变,这有可能是因为丁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也有可能是因为丁压根不参与反应,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图示分析出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催化剂或是不参与反应的物质,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
A、根据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回答;
B、根据反应后的图示进行计算;
C、根据参与反应的甲乙的质量进行计算;
D、根据催化剂的定义进行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10g水与10g酒精混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B、质量守恒定律只表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不是体积关系,不符合题意;
C、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SO2,则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D、纸燃烧是纸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所以灰烬的质量比纸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是化学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变化,不能忽略气体的质量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两种后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而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所以蜡烛燃烧发生的不是化合反应,故A选项错误;
B、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此时氧气浓度并不为0,但蜡烛仍然熄灭了,这说明,当氧气浓度小于一定数值时蜡烛就无法燃烧,故B选项正确;
C、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但空气中的氮气、稀有气体等没有参与反应仍然留在瓶内,并且该反应也没有把氧气完全消耗掉,瓶中仍有氧气剩余,也就是说蜡烛熄灭后瓶内并不是只剩二氧化碳气体,故C选项错误;
D、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密闭的集气瓶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始终不变,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分析;
B、根据图示蜡烛熄灭时装置内仍有氧气分析;
C、根据空气中氮气等不参与反应且氧气最终体积分数不为0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乙的微粒中只有一个原子,乙是由原子构成,错误;
B、NF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而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错误;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微粒数之比为4:3,正确;
D、丁为氮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微粒的构成情况分析;
B.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元素化合价;
C.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系数为参加反应时微粒的个数比;
D.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含量判断。
9.【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故A选项正确;
B、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水,要注意反应条件是点燃而不是燃烧,故B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氧气,该反应的反应条件应该为加热,故C选项错误;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总和,故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后丁质量增加了8g-1g=7g,是生成物;反应后乙质量减少了4g-2g=2g,是反应物;反应后甲质量减少了6g-1g=5g,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丙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该反应的表达式为:;故反应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
【解答】A、由分析可知,反应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后丙质量不变,则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生成丁的质量8g-1g=7g,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6g-1g):(4g-2g)=5:2,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来解答。
11.【答案】16;64;44;36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系数的乘积之比,则该反应中每16份质量的甲烷与64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36份质量的水。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系数的乘积之比,据此分析。
12.【答案】(1)
(2)
(3)1:1
(4)FeCl3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钛酸亚铁中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根据正负电荷总数为0,可知另一种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将数字和正负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标正负号,数值为1,省略不写,该离子符号为:,故答案为:;
(2)由流程图可知,TiCl4和Mg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Ti和MgCl2,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钛的质量比为(24×2):48=1:1,故答案为:1:1;
(4)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6个氧原子、6个碳原子、 14个氯原子、2个铁原子,反应后除2X外,有6个氧原子、6个碳原子、 8个氯原子、0个铁原子,所以2X中含有6个氯原子和2个铁原子,因此一个X中有3个氯原子、1个铁原子,X的化学式为FeCl3,故答案为:FeCl3。
【分析】(1)根据钛酸亚铁的由Fe2+和构成回答;
(2)根据TiCl4和Mg 在高温下生成Ti和MgCl2回答;
(3)根据(2)中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参与反应的镁和钛的质量比;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分析;
(1)钛酸亚铁中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根据正负电荷总数为0,可知另一种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据离子符号的书写,将数字和正负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标正负号,数值为1,省略不写。离子符号为:;
(2)由流程图可知,TiCl4和Mg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Ti和MgCl2,方程式为:;
(3)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生成钛的质量比为(24×2):48=1:1;
(4)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6个氧原子、6个碳原子、 14个氯原子、2个铁原子,反应后除2X外,有6个氧原子、6个碳原子、 8个氯原子、0个铁原子,所以2X中含有6个氯原子和2个铁原子;一个X中有3个氯原子、1个铁原子;X的化学式为FeCl3。
13.【答案】(1)氢
(2)CI-
(3)
(4)冷却水中含有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去除的放射性氚,危害环境
(5);1:8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由氚是质子数为1的一种原子可知氚属于氢元素;
(2) 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氯化镁在水中解离出的阴离子是氯离子,符号为Cl-;(3) 锆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锆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废水”的原因是冷却水中含有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去除的放射性氚,危害环境,对人体有害;
(5)根据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为4:32,化简为1:8。
【分析】(1)从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去分析;
(2)考查的是离子的分类和书写;
(3)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是书写与配平;
(4)此空为主观题,需要学生从爱护环境角度去思考作答;
(5)从化学方程式是意义去分析;
14.【答案】(1);需要
(2)②
(3)①
(4)①②③
(5)②;在不断运动;比较环保,且使用药品较少,可以节约药品
(6)发生;慢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应过量,以确保反应尽可能完全,从而更准确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需要;
(2)图2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所以不能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因此该装置需要改进;
①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的氧气,若使用该装置会导致氧气逸散到空气中,不能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
②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
③白糖和蒸馏水不是化学反应,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②;
(3)①控制气体的总量,气体总量是由反应物决定的,错误;
②盛放、添加固体药品,由图可知气球可以承装药品,添加药品,正确;
③调节装置的压强,气球可以缓冲压强,正确;
④调节装置的容积,气球可以变大变小,调节容积,正确。
故答案为:①;
(4)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故答案为:①②③。
(5)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②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在不断运动;与图3相比,图4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比较环保,且使用药品较少,可以节约药品;故答案为:②、在不断运动、比较环保,且使用药品较少,可以节约药品;
(6)①氯化氢和氨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和氯化氢、氨气是不同的物质,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答案为:发生。
②由图5实验可知,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不断运动,当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相遇时,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白烟,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说明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快,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氨分子的运动速率慢,故答案为:慢。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2)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一是要发生化学反应,二是若是有气体生成需要在密闭空间中进行来回答;
(3)根据该装置中气球的作用分析回答;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均不变来回答;
(5)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回答第一空,根据该实验验证的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回答第二空,根据图四实验相较于图三更节约药品更环保回答第三空;
(6)①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来回答;
② 根据白烟的位置更靠近浓盐酸分析回答。
(1)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红磷应过量, 以确保反应尽可能完全,从而更准确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需要。
(2)①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的氧气该装置中没有能体现这部分的质量,不适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②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适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③白糖和蒸馏水不是化学反应,不适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②。
(3)①控制气体的总量,气体总量是由反应物决定的,错误;
②盛放、添加固体药品,由图可知气球可以承装药品,添加药品,正确;
③调节装置的压强,气球可以缓冲压强,正确;
④调节装置的容积,气球可以变大变小,调节容积,正确。
故填:①。
(4)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故填:①②③。
(5)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②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在不断运动。与图3相比,图4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比较环保,且使用药品较少,可以节约药品。
故填:②;在不断运动;比较环保,且使用药品较少,可以节约药品。
(6)①氯化氢和氨气结合生成氯化铵,氯化铵和氯化氢、氨气是不同的物质,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填:发生。
②由图5实验可知,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不断运动,当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相遇时,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白烟,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说明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快,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氨分子的运动速率慢。故填:慢。
15.【答案】(1)A
(2)气球先变大后变瘪;防止锥形瓶底炸裂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A~C三个实验装置,只有一个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装置是A,另外两个装置被否定的原因分别是B装置内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C装置内产生的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因此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在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气球先变大后变瘪,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气球体积变大,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锥形瓶内压强变小,导致气球体积变小;红磷燃烧放热,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底炸裂。
【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才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
(2)根据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球变大,细沙吸收热量来解答。
(1)A~C三个实验装置,只有一个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装置是A,另外两个装置被否定的原因分别是B装置内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C装置内产生的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因此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在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气球先变大后变瘪,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气球体积变大,红磷燃烧消耗氧气,锥形瓶内压强变小,导致气球体积变小;红磷燃烧放热,锥形瓶底部细沙的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底炸裂。
16.【答案】(1)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放热,产生黄白色火焰;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隔热,防止红磷燃烧放热炸裂锥形瓶底部
(2);小于
(3)蓝色变为浅绿色
(4)密闭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将药品装入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塞好连接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胶塞,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使天平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随后锥形瓶内观察到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待装置冷却后再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发现天平平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此实验中细沙的作用是隔热,防止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炸裂锥形瓶底部;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反应后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其质量为小于15g,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后质量减小;
(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观察到的现象是:铁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4)由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是:探究有气体参加或气体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在装置设计方面应该做到密闭。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分析;
(2)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因为有气体生成,所以溶液的总质量减小分析;
(3)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的现象分析;
(4)根据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分析。
17.【答案】(1)导气,平衡装置内外气压,防止瓶塞飞出;C
(2)此变化为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密闭
(4)A;B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小实的实验中玻璃管的作用是导气,平衡装置内外气压,防止瓶塞飞出,该装置为密封装置,故引燃红磷,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天平指针指向中央。
故答案为:C。
(2)大家一致认为小琪的方案是错误的,原因是酒精溶于蒸馏水,此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小帮取下烧杯,将烧杯倾斜,使试管中的盐酸流入烧杯,待反应结束后把烧杯重新放回托盘天平,天平指针偏右,原因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使得反应后总质量小于反应前总质量,所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装置应该密闭;
(4)A、方案一中红磷不足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因为红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固体,在密闭容器中,无论红磷是否完全反应,天平都会保持平衡。答案正确;
B、植物光合作用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淀粉和氧气,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组成,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淀粉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答案正确;
C、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答案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与体积无关,当10g水通电完全分解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B。
【分析】(1)根据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是否改变的实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分析;
(3)根据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在密闭容器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8.【答案】(1)减少
(2)设现需要制得3.2g氧气,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5%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x,
x=136g
答:现需要制得3.2g氧气,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5%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136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过氧化氢制氧气时,过氧化氢为反应物,反应后质量比反应前减少。
(2)设要制得3.2g氧气,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5%得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x
2H2O22H2O+ O2↑
68 32
5%x 3.2g
x=136g
【分析】(1)根据反应中反应物质量减小分析;
(2)根据生成氧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消耗过氧化氢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计算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析。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20.0(20.0%)
主观题(占比) 80.0(80.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55.6%)
主观题(占比) 8(44.4%)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选择题 10(55.6%) 20.0(20.0%)
非选择题 8(44.4%) 80.0(80.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55.6%)
2 容易 (16.7%)
3 困难 (27.8%)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8.0(18.0%) 10,11,12,18
2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0.0(30.0%) 5,6,7,10,12,17,18
3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4.0(4.0%) 1,2
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26.0(26.0%) 9,11,12,13
5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20.0(20.0%) 14
6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2.0(2.0%) 7
7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8.0(8.0%) 12
8 空气的组成 4.0(4.0%) 7,8
9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60.0(60.0%) 1,2,3,4,14,15,16,17
10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2.0(2.0%) 5
11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2.0(2.0%) 8
12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14.0(14.0%) 8,13
13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12.0(12.0%) 13
14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2.0(2.0%) 1
15 物质的元素组成 2.0(2.0%) 8
16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2.0(2.0%) 5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5届芜湖一中高三10月份教学质量诊断测试(10月)物理试题!

下一篇:2024-2025学年[天一大联考]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二)2地理答案!